首页 理论教育 朱子读书法_中国教育史

朱子读书法_中国教育史

时间:2022-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子读书法_中国教育史三、朱子读书法朱熹一生勤奋好学,乐于读书。不但如此,朱熹还在读书、教书之余,倡导并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书籍。朱子读书法结合朱熹关于教育宗旨的论述以及道德教育思想而发,对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教育具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因此,朱熹认为读书不应自立新说,而只是尽力接近圣人本意而已。时人读书多是如此,朱熹认为这并不是书的问题,而是读书者的问题。

朱子读书法_中国教育史

三、朱子读书法

朱熹一生勤奋好学,乐于读书。不但如此,朱熹还在读书、教书之余,倡导并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书籍。关于如何读书,朱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其门人后学在学习过程中对其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供后世借鉴效法。朱子读书法结合朱熹关于教育宗旨的论述以及道德教育思想而发,对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教育具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循序渐进

朱熹认为,读书必须先易后难,根据读书者的能力和水平由浅入深不断发展。首先,人的发展是有顺序的,应当结合自身的认知特点来选择图书,尤其是少年儿童,应从童蒙教材入手,逐渐接触儒家经典,而不能随意择书来读。其次,各书之间是有顺序的,书有难易,应当仔细分辨。朱熹认为儒家经典中,应当先读四书,后读六经;四书之中也应按《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顺序进行,不可杂乱躐等。再次,朱熹认为,一书之中的各章节也是有顺序的,因此不仅书要一本一本地读,而且同一本书也要由前至后有序进行,切忌来回反复、跳跃进行。朱熹强调要合理安排读书计划和学习进度,不能心浮气躁、不可操之过急。读书的目的是为明理,在充分领悟一篇、一卷、一书的深刻含义后再继续才是正途。

(二)熟读精思(www.guayunfan.com)

针对许多人虽然读书,但却收获甚少的状况,朱熹指出,读书贵在“熟”与“精”。所谓熟读,就是要将书读通、读透,不仅要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地读,而且每一遍都要认真仔细。朱熹要求读书时应当做到逐字逐句,不可丢字,不可多字,亦不可错字,而且字字要读得响亮,直至熟练成诵为止,这样才可以说将书好好地读过了。而且在读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书的记诵。朱熹反对缺乏理解的死记硬背,因此他要求读书时,要将注解、训释之处一并朗读记得,以便玩味,促进对正文的理解。所谓精思,就是要在读中和读后仔细品味、领会书中的含义,不仅要将字面的意思弄懂,而且要发掘文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要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带着问题继续读、重复读,并加以深入思考,以求得理解,达到融会贯通。这样,通过熟读精思,就可以掌握书中内容和义理,以至于达到永远不忘的程度。

(三)虚心涵泳

朱熹认为圣贤之书蕴含丰富的内涵,是天理的载体。因此他认为读书就是要悉心体会古圣先贤和鸿儒大德的高深本意,不能够恣意妄为、随意揣测。朱熹批评时人“主私意”的倾向。这些人往往并不了解作者本意,但却想当然地或先入为主地对书中义理进行杜撰、附会,断章取义,甚至是胡编乱造,将圣人之言为己所用。他主张在读书时,心胸应当空虚无物,在书中读到什么,在心中就反映出什么,在心中思考出什么,在心中就增加什么。每一字、每一言都来自于书上,契合于圣人。因此,朱熹认为读书不应自立新说,而只是尽力接近圣人本意而已。而这一过程中,要反复咀嚼、细致玩味,摒除偏见,平心静气,深刻体会书中旨趣,避免妄下结论。

(四)切己体察

与强调力行一样,朱熹认为单纯做纸面工夫是不够的,还要结合自身情况深入思考。他反对当时学校教育中将读书、学习的任务仅仅停留在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他认为这仅仅是读书的初级阶段,要想有所收获、有所提升,必须在自己身上推究探索。只有将在书中寻来的义理与自身实际相联系,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对义理的理解和掌握,也因此能够促成将平生所学用于实践。朱熹认为这是儒家传统的读书修学方法,古圣先贤所说即所做,所言即所行,为后世提供了榜样。朱熹之所以反复提及知行并重的观点,在于他始终将“圣人气象”视为追求的目标,只有将圣贤所倡导的至高无上的道理付诸实践,才算是达到了读书学习的目的。而在这一过程中身体力行,将圣人之言上升为理想信念是十分重要的。

(五)著紧用力

朱熹认为读书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必须竭尽自己的全力去应对,就像在水中撑船一样,每一下都要用力,不能有半点懈怠,这样才能保证顺利到达彼岸。读书时如果精力不集中,松松垮垮,则学习将难有进步。他强调说“宽著期限,紧著课程”[8],即设定学习计划时不要将目标设定过高,难以达到,而是要留有余地,但是不论计划是怎样的,一旦投入读书、学习,就要振作精神、集中精力,踏踏实实、发奋努力,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朱熹十分称赞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而批评朝三暮四、急功近利。他认为,著紧用力并不是囫囵吞枣,逞一时之兴,而是要一鼓作气,奋力拼搏,其目的是要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抓紧时间,这就使读书的目的与过程、读书效果的程度与速度达到统一。

(六)居敬持志

这里的“居敬”与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相类似,但更多的是强调在读书过程中应当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朱熹说:“读书须收敛此心,这便是敬。”[9]“敬”不仅要表现在做事上,也同样要表现在读书上。而“持志”就是要抱定远大志向、树立宏伟目标,以顽强、坚定的毅力督促自己时时上进。朱熹认为读书时心猿意马,注意力分散,就难以收获;只是一时兴起,而没有长远的信念,读书学习的兴趣也不可能维持太长时间。时人读书多是如此,朱熹认为这并不是书的问题,而是读书者的问题。为克服这些弊病,朱熹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应当本着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抱定一个坚定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保证读书学习的动力持久不断,并且能够不断深入,从而有所感悟、有所成就。

朱子读书法六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条之间相互递进、相互协调,并且将对道德修养、学习态度的要求贯穿其中,对于读书学习、即物穷理都具有指导意义。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承前启后,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开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之先河。他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教育理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主张,对宋代以后我国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影响十分巨大。他的理学思想反映了封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成为之后几百年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他关于教育“存天理,灭人欲”宗旨的论述极大地影响了科举制度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他关于道德教育内容、方法的观点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完善,他关于读书方法的论述也蕴含着丰富的合理因素,在今天仍具有积极意义。

本章小结

北宋在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以后,在政治上采取了包括尊孔崇儒、提倡佛道、聚书编书在内的“重文抑武”的政策,借以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为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它继承了唐代形成的国家教育体制基本框架,并广泛吸取、借鉴了历朝文教的得失,通过三次大规模兴学运动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学教育体系,经过数次变革损益逐步定型;宋代教育体制为后来的元、明、清三代所承袭,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教育的基础。同时,宋代的文教政策、官学体制、科举制度为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所吸纳接受。辽、金、元政权虽然起源于边疆地区,但是接受了中原文化和教育的影响,逐渐推行“汉化”政策,推动学校发展、采取科举选拔机制。这些措施大大加速了北方狩猎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融合,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书院作为一种既有别于官学,又不同于私学的教育形式,起源于战乱纷争的唐末,但在宋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达到发展历史上的巅峰。全国各地出现了多座著名书院,许多著名学者、教育家在书院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并在教学、管理上形成新的特色,为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学术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宋代对于儿童的教育开始由家庭自身的个别行为逐渐发展为具有一定目的、一定内容、一定标准的教育形式,尤其在教育原则、方法和教材编写方面,为中国古代蒙养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一时期,各种教育思想相互争鸣,激烈碰撞,产生了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极具影响的诸多学术派别。北宋“新学”的领军人物王安石和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王安石将实用精神注入传统教育之中,提倡教育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培养人才的实用性,他的人才观点对于今天具有鲜明的启示意义。通过朱熹的整理,儒家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所提倡的教育宗旨、道德教育原则与方法,以及读书方法对后世影响极大。

思考题

1.简述熙宁、元丰年间兴学的主要改革措施。

2.试述书院的特点及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3.简述蒙养教材的种类及编写特点。

4.试论王安石的人才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5.试析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

6.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注释】

[1]《材论》。

[2]《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3]《王临川全集》,第六十九卷,《取材》。

[4]《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5]《朱子语类·卷十三》。

[6]《白鹿洞书院揭示》。

[7]《朱文公文集·卷四十》。

[8]《朱子全书·论学》。

[9]《朱子语类辑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