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而复始滚落的巨石_中国教育问题求解

周而复始滚落的巨石_中国教育问题求解

时间:2022-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而复始滚落的巨石_中国教育问题求解第二节 减负:周而复始滚落的巨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减轻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明确要求。往往在减负政策刚出台时,减负政策执行得较好,以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为何小学生减负就像西西弗斯推动的石头一样周而复始地滚落?二是教师处于尴尬境地,减负左右为难。

周而复始滚落的巨石_中国教育问题求解

第二节 减负:周而复始滚落的巨石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减轻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明确要求。

1964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主持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课程多,压力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同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给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编印的《群众反映》摘登的“北京一个中学校长提出减轻中学生负担问题的意见”批示中,指出:“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尖锐地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就是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以解放,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得以有效缓解,按照教育规律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督检查机制。”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针对“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由此而造成许多恶性事件,深刻指出:过重课业负担“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要从根本上解决“减负”问题,就必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要“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www.guayunfan.com)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且把“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列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题目下,将其上升至关系民生问题的高度。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如此重视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并为此发表过重要的讲话和指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各教育部门按照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时至今日,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也没有得到切实贯彻实施。往往在减负政策刚出台时,减负政策执行得较好,以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过一段时间之后,减负风头减弱就恢复原貌,重负又扑面而来。或者断章取义、或者貌合神离,抱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与政府部门“躲猫猫”。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教师禁止让学生统一购买课外练习,从此家长开始在老师的建议下自行购买;要求学校、教师不得在节假日和其他休息时间里组织补课,规定学生在校时间限度,早自修不得早于八点,然而一股“家教”之风接踵而至,孩子们“自行”早起去自修;要求学校不准组织过多的考试,取消期中考,一些学校又各有绝招,有的改成在往常期中考前或考后几周举行所谓“学业素质检测”……真可谓煞费苦心忙减负,岂料越减越添重负。为何小学生减负就像西西弗斯推动的石头一样周而复始地滚落?以下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几方面逐一分析。

一是学校自身压力重重,减负举步维艰。现如今,许多人对学校的办学质量评价标准主要是升学率,对于升学率较高的学校,家长几乎是挤破了头也要把孩子送进去,无论是高额的转学费还是托熟人找关系,只要能让孩子进入“好学校”,可谓不惜一切代价!而对于升学率较低的学校,每年招生人数总是有限,甚至有时不能完成招生任务。而且,一些教育管理部门年终考核学校是否优秀,学校接下来的可支配资源也与升学率挂钩。拥有较高升学率的学校,在进行评估时轻而易举地获得优秀等级,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而升学率较低的学校不但分不到更多的教育资源,而且还要被主管部门批评,校长甚至冒有被撤职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强学校的影响力,扩大其社会声誉,实现其现实利益,不少学校不得不把全面贯彻实施减负政策作为口号,而把升学率作为追求的目标,不惜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多给学生补课加压,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以换取较高的升学率来达到提高知名度的目的。此外,过重压力带给学校的另一重要问题是严重地制约和阻碍了学校自主办学的行为,挫伤了学校实施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使许多校长在这种升学率为教学质量唯一标准的重压下举步维艰,很难放开手脚,大胆探索。面对“减负”的要求,实施效果不佳,也是由于不合理的学校评估体系过多束缚学校管理制度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二是教师处于尴尬境地,减负左右为难。在减负问题上,教师的处境也很无奈。一方面,教师是最了解学生负担之重的,也是最能够听到学生要求减负的呼声的,他们并不愿意看到学生大量的时间都被沉重的学业所占据,身心健康因过重的负担受到损害。但另一方面,教师又承担着家长寄予的重托和学校升学目标的实现。如果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课余时间,让学生的学业压力小些,一旦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滑、升学率下降,则教师将不得不面对家长的指责和学校的批评。《教育文摘周报》曾报道过一个典型的案例: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一所小学的沈老师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她从2002年1月开始,按照规定减轻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并拿出较多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使她感到意外的是,班级的考评“综合成绩”下降到年级组的倒数第二名。她所带领的班级被称为“差班”。在寒假前的家长会上,沈老师哭着向家长鞠躬道歉,并表示今后将加大作业量。可见,教师在减负的道路上也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此外,有部分教师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课堂“大满贯”、课后“题海战”,无法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增加了学生的劳动量,剥夺了他们玩的权利。还有部分教师素质不高,上课照本宣科,下课一走了之,不是靠教育科研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而只靠简单地增加学生负担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如果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素质修养,减负工作必将困难重重。

三是学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自我加压,让减负变成“负减”。“减负”对于现在的学生意思已经变味,减负相当于“负减”,减去一个负数,起到的反应就是加上一个正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应试教育制度和升学制度,使“减负”难于落实。在校内、校外夹击之下,学生的课业负担越减越负。“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孩子们的思想意识,早已被老师的谆谆教诲耳濡目染。虽然每学期有期中、期末考试,还有单元考、月考、联考、模拟考……满眼是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尽的试卷,但孩子们早已逐渐熟悉适应了这种紧张有序的生活。为了家长关注的目光,为了老师殷切的期望,孩子们苦中作乐,你追我赶,把“负减”的压力变成了腾飞的动力。经验告诉孩子,失败将会被批评、责怪,对不起父母老师,抬不起头来。于是,有些“听话”“懂事”的孩子自己把自己束缚起来,不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威逼利诱,他们就已经给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四是家长期望值过高,减负面临极大障碍。现在,在家长当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人生是一个幸福银行。用童年的辛苦抵押,去换取成年的幸福。”一直以来,几乎没有哪个家长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班级排名。在减负政策实施后,家长们对孩子的成绩非常焦虑、担心,不少家长抱怨“作业少了真让人不放心”。在教育部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家长布置作业有所增加,出现作业“守恒”现象。家长们认为,学校“减负”后,作业少了,孩子的自由时间多了,就更不敢放松。有的家长也出于无奈,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他人,觉得只有带着孩子在外面充足了电才觉得心里踏实。因此,就出现很多家长东奔西走为孩子咨询辅导班、家教等现象。“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为家长教育孩子努力学习时常用的励志语。

“减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教育部门依靠硬性的行政措施就能推动。“减负”不是单纯地早早放学、少做作业,如何缓解学习成绩和升学造成的压力,才是“减负”亟待解决的大课题。再者,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而学生数量众多的供求矛盾中,改变应试教育是减轻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否则许多“减负”措施到头来也只能是“按下葫芦又起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