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实践,学以致用_教师如何上好公开

重实践,学以致用_教师如何上好公开

时间:2022-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实践,学以致用_教师如何上好公开第六节 重实践,学以致用生活中,人们喜爱“源头活水”,因为“源头活水”灵动活泼。杨老师的这堂课基本分为下面4个环节: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杨老师首先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们感觉怎么样呀?”于是,杨老师补充道:“其实,这几种表示方法都是正确的,在使用的时候你们可以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

重实践,学以致用_教师如何上好公开

第六节 重实践,学以致用

生活中,人们喜爱“源头活水”,因为“源头活水”灵动活泼。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学生喜欢“源头活水”,教学更需要“源头活水”。那么,何为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呢?

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有句至理名言:“教育本身就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课堂教学好比生活在家庭里,生活在邻里间,好比运动在运动场。”多么精辟的概括!多么形象的比喻!多么引人深思的话语!这正是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生活是教育的本源,生活就是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

知识来源于生活,抽象于生活。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应以具体生活中的感性材料为载体,这样才能使所教知识与学生储备的生活经验相呼应,从而调动他们的兴趣,有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共同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又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并且更好地帮助他们解释生活,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进而更正确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www.guayunfan.com)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就是给严肃而神圣的课堂教学赋予活泼愉快的生活内容。这种新模式以通俗的生活现象诠释干枯的理论教条,寓教于乐,高度灵活地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巧妙地将思想情操和知识技能熔为一炉,给以往古板而程式化的课堂注入了更多的人文气息。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尽可能地给课堂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把无穷的生活情境融入有限的课堂知识中。

杨燕老师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数学老师。她的数学课充满了生活情趣,无论好生差生都兴趣十足,个个表现得生龙活虎,哪还有工夫打瞌睡呢?

下面是杨老师教授“测量——分米、毫米的认识”的教学片断。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对“米”和“厘米”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米”和“厘米”是常见的长度单位,也知道了“1米”和“1厘米”大约有多长。

杨老师的这堂课基本分为下面4个环节:

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杨老师首先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们感觉怎么样呀?”

学生1说:“感觉这个教室比我们的教室要大得多,桌子也不像我们教室里的是一个人一张桌子,而是一个小组一张桌子,大家在一起合作学习的时候会更方便。”

学生2说:“感觉这个教室的黑板和我们教室里的黑板大小差不多。”

学生3说:“感觉这里的课桌要比教室里的课桌高一些。”

杨老师问:“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

一个学生说:“我估计这个课桌的高有100cm,我们昨天量的教室里的课桌有70cm,我感觉这个课桌比教室里的高,所以我估计有100cm。”

另一学生说:“我估计这个课桌没有100cm,因为教室里的桌子到我的肚子的这个位置,而这里的桌子好像只比教室里的高一点点,我觉得最多也就80cm吧!”

看到学生们各有见解,杨老师便说:“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开始分头测量。

过了一阵,杨老师说:“现在,到了交流汇报的时间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说?”

“我们组测量的是黑板的长。我们是用米尺来量的,每量1米我们就在黑板上做一个记号,接着量第二次,我们最后量的结果是:黑板的长是4米。”一学生答道。

“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黑板?和他们组测量的结果一样吗?”杨老师问。

“老师,我们组测量的也是黑板。我们量的结果和他们的结果一样,应该说他们组测量的结果是正确的。”一学生回答。

“我们组测量的是这个课桌的长。这个课桌比我们教室里的课桌大得多,我们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长。我们是用我们几个人的小尺子接起来量的,我们测出课桌的长是1米3。”又一学生说出他们所做的测量。

“能告诉我,这个1米3应该怎么写吗?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吗?”杨老师问道。

同时,投影仪展示出学生记录的结果。

“还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课桌的长?”杨老师想看看有没有不同的记录课桌的长的方法。

“我们组测量的是课桌,对于记录的方法我还想补充一下,我们记录的方法和这几个都不一样。”一学生勇敢而自信地答道。

“来,把你们组记录的结果也展示出来好吗?”杨老师用投影仪展示与上组不同的记录方法:130cm。

“对于不同的记录方法,谁能简单评价一下吗?”杨老师又问。

“我觉得130cm比较好,我们已经学过了1m=100cm,1米3应该就是130cm。”

“我觉得1米3这种记录方法不太好,只说3,是3米还是3厘米?表达不清,我觉得1米30厘米比较好,说得清清楚楚的。”

“我用的1.3m这种方法是小数,这是我妈妈告诉我的。妈妈说如果物体的长度不够一米,就可以用小数表示。”

“我喜欢用130cm。不是整‘米’,但是总是整‘厘米’吧!那我们就用厘米作单位好了。”

对测量数据的记录方法,学生们各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杨老师补充道:“其实,这几种表示方法都是正确的,在使用的时候你们可以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

“我们组测量的是门的高度,我们测量的结果是2m多一点,因为上面太高了,我们没有够着,剩下的大约不到10cm吧。”

“那我们再一起来测量一次,看这扇门究竟有多高!谁能出个主意,怎样才能看清多出来的是多少厘米?我们应该怎么测量?”杨老师问。

“上面看不见,我们就从上面开始量,从下面看多出来的是多少厘米不就行了吗?”

“真聪明,这个主意很不错。”杨老师评价道。

接下来,师生开始一起测量。

“看来,你们估计得还比较准确,这扇门的高度是210cm。那我站在门的旁边,请你们估计一下我有多高呢。”杨老师顺势提出。

“我觉得有160cm。您刚才测量门的高度的时候,我看您很容易就把米尺的那一头放在门上边了,上面也就剩半根米尺那么长了。”

“你真善于观察,连我刚才测量的动作你都注意到了。”杨老师表扬道。

“我估计您有155cm。我妈妈就是155cm,我觉得您和我妈妈差不多,所以我估计您也是155cm。”

“比较是估测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你以妈妈的身高为标准来判断老师的身高,也是一种好办法。”

“刚才,我们在测量的时候,大家使用了米尺、软尺、小尺子等测量工具,它们能帮助我们迅速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杨老师总结道。

活动二: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当你需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而身边又没有现成的测量工具的时候,你准备怎么办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许多这样的工具呢?它们虽然没有尺子测量得准确,但是在很多时候也能帮我们的忙呢!”杨老师引出课题。

“我知道,我们前天学习的时候就知道了,我的小手指的宽大约是1cm,要是没有尺子,我可以用我的小手指来量。”

“我还知道,我的双臂平伸,稍微向里面一点,就是1m。”

“你身上还有别的尺子吗?刚才那个同学把妈妈的身高作为标准来判断老师的身高,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其实,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个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杨老师说道。

“现在我来布置任务,请你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臂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学合作。”

学生们开始自己量或互相合作,并将量的结果填在书上。

“测量好了吗?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看你们的尺子管不管用。我请我们班的两位同学到前面来,请你们估计他们的身高。”

两名学生同时上台。

“我估计××同学的身高是130cm,因为我刚才量的我的身高是120cm,他比我高一些,我觉得他应该是130cm。”

“我估计××同学的身高是128cm,因为我刚才量我自己的身高就是这个,我觉得我们两个一样高。”

“再估计一下这两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

“知道,腰围就是腰这一圈的长度。老师,我需要上去抱抱他。我估计他的腰围是50cm。因为我刚才量了我双臂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和我的身高差不多,是120cm,现在,我一只胳膊就能将他的腰围住,说明他的腰围跟我的胳膊的长短差不多,我看最多也就50cm吧。”

杨老师说道:“你能以自己身上的尺子为标准进行比较,说得挺有道理的,我感觉你估计得应该是比较准确的。现在我想知道你们的腰围和头围的准确长度,要怎么测量呢,谁有比较好的方法?”

“我今天带来了软尺,我可以直接围在腰上量。”

“我们家没有软尺,但是我带了一根绳子,我先用绳子在我的腰上围一圈,作个记号,然后量这段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量头围也是一样的。”

学生们开始测量。

“把你们测量的结果和你们刚才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我估计的结果和测量的结果差不多。”

“看来,我们身上的这些尺子还真管用。我们再来试一次。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计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杨老师说。

“再来走一走,看这10米大约需要多少步。看着这么长的距离,请你估计一下,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够10米?谁想来试一试?”杨老师问。

学生们开始估测。

“通过这些活动,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了吗?”杨老师又问。

“老师,我发现我的估计能力越来越高了,我估计的结果也越来越准确了。我看,要想估计准确就需要多练习。”

“我觉得记住几个标准很重要,比如我记住我的身高,我在估计的时候就和自己的身高相比,估计得就比较准确了。”

“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知识和能力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练习积累提高的。希望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多做练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杨老师高兴地说。

活动三:练习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有关测量方面的小练习。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9页,看第3题,你能看懂吗?谁能说说看?”

“这是一个搭物体的游戏,让我们计算搭成的图形的高是多少?”

“这三种物体的高是不一样的,第一种高2cm,第二种高3cm,第三种高8cm。”

“就是看看每种图形是用哪几种物体拼成的,然后将他们的高加起来就可以了。”

“那就自己完成吧!”杨老师说。

很快,学生们就独立完成了。

活动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我学会了测量很多物体的长度。”

“我这节课好几次的估计都比较准确,我发现有一个标准就好估计多了!”

“我知道怎么记录长度了!”

“老师,我能估计出从多媒体教室到我们教室的距离,我需要用我的步子量,等回到教室我就可以告诉你!”

这是上课吗?这简直就是在玩啊!

没错,杨老师就是将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如此轻松、愉悦、热闹的课堂,谁不喜欢呢?

这一切都是生活化课堂的魅力!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概念停留在头脑中,并没有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现实生活中某一物体的长度的估测,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有一定困难。为此,杨老师抓住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她在一开始就提供了课堂中的实际素材,结合多媒体教室的真实场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多媒体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好地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句话。

接下来,杨老师又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动手操作和动口表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场景,使操作、观察、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与交流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得学校因此可以减少喧嚣、厌烦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这不正给我们指明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以学为主”吗?这个教学理念强调了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经验,不超越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设计课程,不脱离学生的人生体验来开展价值引导,不跨过学生的亲身经验来选择对话的主题。

实践证明,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与知识经验”带来的教育成效比仅仅关注知识要高得多。生活化的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教学效果也更加明显。

如何营造生活化课堂呢?有以下要点:

一、挖掘生活化的资源

教材只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并不是唯一依据,教材内容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挖掘教材本身,提取生活化的教学,我们就可以营造出精彩的生活化的课堂氛围,再加上适当的理论提升,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同他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呢?首先,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典型的,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其次,材料的选用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第三,根据学生的某些特点,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音乐、漫画、小品等表现形式,实现创设情境方式的多样化,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

三、运用生活化的活动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活动。在强调活动方式多样化的同时,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一些生活化的活动方式。比如,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确立角色身份,让学生以主体角色身份,承担学习任务;采用一些如小品表演、辩论等形式,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开阔学生的知识范围;也可以关注学生的体验,就一些学生关注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拓宽活动的空间,实现从教室到社会的转移,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将活动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既实现了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要求,又达到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目的。

四、设计生活化的问题

日常生活实践中包含着丰富的学科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消除他们对学科知识的陌生感,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同时也符合学以致用的原则。

首先,要做到“小课堂,大社会”,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鲜活的材料引入课堂;其次,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让他们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旦有了完整的回答,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次,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导向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搜寻,从他人的经历中去感悟,让学生经历一个“从生活到知识再到生活”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最后,尊重学生,以人为本,提问时多用“你认为……”“你会怎么做”“谈谈你的看法”“你将如何解决”等能给学生更多思考和发挥余地的提问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淡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只会带来疲劳。”过分严肃的课堂教学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因此,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