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课题研究的知识观基础_课题研究在中学

中学生课题研究的知识观基础_课题研究在中学

时间:2022-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生课题研究的知识观基础_课题研究在中学二、中学生课题研究的知识观基础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提出“什么知识最有用”的著名命题。一种什么样的知识观需要研究性学习,或者说,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知识观的基础上的,这个问题的思考对于认识中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遭到摒弃,研究性学习是新知识观在学习方式上的一种必然选择。

中学生课题研究的知识观基础_课题研究在中学

二、中学生课题研究的知识观基础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提出“什么知识最有用”的著名命题。围绕这个教育命题,教育理论家已经争执了上百年。知识观是人们对什么知识最有用和掌握什么样知识的根本看法,不同的知识观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观、课程观,比如,传统知识观重视陈述性知识,便产生了接受性教学。一种什么样的知识观需要研究性学习,或者说,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知识观的基础上的,这个问题的思考对于认识中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

1.新知识观关于知识性质的看法,在本质上内含着它在学习方式上对研究性学习的必然选择

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通性和中立性。在传统知识性质观的影响下,形成了以知识传授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观。

新知识观认为“文化性”而非“客观性”才是所有知识的基本属性。缘此,没有哪一种人类知识的客观性是绝对、纯粹而不需要进一步质疑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都需要对前人获得的种种知识进行新的审视、修正或抛弃,并发展出适合于自己这个时代需要的新知识。随着知识客观性的被证伪,与其密切相关的“可证实性”也成了问题。在经验的意义上,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被“证实”,但是却可以被“证伪”。新知识观则揭示了长期被现代知识观所掩盖的文化性、情境性、价值性、建构性。在这种知识观下,为了形成知识,个体的学习方式应该发生一定的变化。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遭到摒弃,研究性学习是新知识观在学习方式上的一种必然选择。要获得具有文化性的知识,知识掌握的主体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实践,把学生限制在课堂上、限定在教材上,他们得到的知识便缺乏鲜活的文化根基。研究性学习自始至终充满着学生的实践探究与社会体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必然富有文化性。研究性学习强调在知识掌握过程中的主体体验,它提倡在调查研究中解决问题,因此具有很强的情境性特点。研究性学习是在使用与体验中获得知识的,由此获得的知识的价值性显而易见。(www.guayunfan.com)

2.知识类型观的新发展呼唤研究性学习

(1)世界经合组织从经济学角度对知识的分类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世界经合组织从经济学角度对知识进行了划分:一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即关于事实的知识;二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即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三是“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即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四是“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即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可以通过读书、听演讲和查看数据库获得,第三类和第四类知识属于“隐含经验类知识”,是难以编码和度量的知识,其获取主要靠实践。这个分类生动地反映了当代知识体系的结构性变动,传统教学基本上是教给学生“是什么”的知识与“为什么”的知识,而较为忽视后两种知识。这个分类带来的启示是: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怎么做”的知识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要获得“怎么做”的知识,就必须要求学生亲身实践,而这正是研究性学习的优势所在。

(2)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论证成为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另一个理由(1)

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知识,缄默知识是指以整体经验为基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甚至就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不能以学校教育和大众媒体等正规的方式加以传递,不能通过理性过程加以批判和反思。但是,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只是基于对显性知识的重视,而不重视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他们形成缄默知识。而事实上,缄默知识在一个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形成主要靠“经验”与“实践”。正因为如此,研究性学习这种可以使学生形成缄默知识的教学方式才成为目前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的缄默知识在外界的帮助或个体自身的努力下,可以从“缄默的”状态转变为“显性的”状态。这个“中间地带”,正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形成的。

(3)从私人知识转化成社会知识需要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手段

我们把那些暂时停留在人脑中尚未实现物化的知识称之为“私人知识”,把那些已经实现了物化,可以通过百科全书、著作以及无数劳动产品体现的知识称之为“社会知识”。我们既要承认“社会知识”的作用,又不可忽视“私人知识”的地位。私人知识如果永远是私人知识,就会失去知识本身应有的价值,只有在知识社会化的过程中,知识才能体现出它促使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功能。由此可见,将私人知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转化成社会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实践中,在个体的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的结合中,私人知识才能转化成社会知识。我国传统教学,由于注重知识的授受,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机会,在他们身上所存在的由教师灌注的私人知识很难转化成一种社会知识。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社会性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这本身就是私人知识转化为社会知识的一个过程。

(4)“小知”与“大知”为学生打破学科限制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与传统的“小知”相比,“大知”的新含义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大知”认为人类各种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现代人不应该把自己束缚在狭小的单学科天地里,做井底之蛙,而要在掌握一门专业的基础上,朝多学科、跨学科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以适应现代科学、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需要。第二,“大知”表现在不仅重视科学知识本身,同时重视知识产生的背景、发现过程、思维方式、运用方法等。应该改变干巴巴的讲知识、演绎推理的教学方式,代之以“活化”的知识——把知识的背景、过程、思维、方法等作为知识要素有机结合到知识讲授中去,使知识本身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的浅层部分,而且能把握其深层部分,特别是把握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的方法。第三,我们不是为“知”而知,而是为“创”而知。为此,我们的知识不能只局限在可以言传的书本知识上,而应把动态的意会知识包括在内,后者是创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现代社会中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需要综合性知识,而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的一个主旨正是让学生在课题研究中获得综合性知识。

3.几点结论性认识

知识性质观和知识类型观的新发展使我们对知识论问题形成了崭新的认识视角,为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奠定了坚实的知识论基础。这表现在以下4点:

第一,知识观念的转变,使我们重新认识教师、学生的角色和教育教学的任务,这种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打破了观念上的坚冰,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知识观念的转变告诉我们,学生来到课堂的同时带来了他们从生活中获得的缄默知识和私人知识,他们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且还是已有知识的批判者;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还是知识的生产者。教育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借助于学生的缄默知识和私人知识来获得显性知识、社会知识,更要借助于显性知识和社会知识来检验、批判、修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缄默知识和私人知识,还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关于方法和资源方面的知识。教育教学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社会实践、艺术实践,让学生应用和深化课堂教学所得,获得在课堂里根本学不到的其他知识,并生产、创造出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多种类型的新知识。

第二,知识观念的根本转变,使从事知识创新所需要的个体素质结构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这就要求教育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和探究意识,必须培养学生有效沟通、真诚合作、树立形象、协调关系,以及遵循和维护一定形态的知识或科学伦理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知识观念转变带来教育目的观念的更新,必然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学习方式变革的要求也必然会引起教学策略和课程设置的巨大变化,这就使研究性学习的出现成为知识观念转变的必然结果。

第四,知识性质观由客观性向文化性、普遍性向境域性、中立性向价值性的转变,向我们提出了开发本土课程、加强人文课程、改造科学课程的任务,而这也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初衷和着力点。(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