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历史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建构_课堂因多元智能而

中学历史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建构_课堂因多元智能而

时间:2022-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历史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建构_课堂因多元智能而中学历史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建构周永新 杨国英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教学策略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构建多元智能教学模式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中学历史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建构_课堂因多元智能而

中学历史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建构

周永新 杨国英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教学策略创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构建多元智能教学模式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该模式由多元起点、启情激趣——围绕问题、拓展思维——自选菜单、合作学习——展示、评价、反思——课后延伸、深化拓展五个环节构成。

关键词: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历史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先生于1983年提出并创立的。经过2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被欧美理论界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也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www.guayunfan.com)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方式,即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他认为每个人拥有8种主要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强调:“每个个体都以不同的方式学习,表现不同的智能特点和智能组合。”强调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和建构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的。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习者个体智能的差异,要承认差异的客观存在,利用差异进行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即强项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创建多元情景化的新型课程和多元多维的评价体系,要求学校为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努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未来社会成功者的场所。这种教育目标,是面向多元化社会实际的,也是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偏重科学世界的弊病;改变单一的知识传递和传授、忽略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弊病;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注重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发学生多元的潜能,帮助学生多元、活泼地发展。

多元智能开启了一扇广泛而多样的教学方法之门。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运用多元智能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素质教育最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多元起点,启情激趣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化的心智应该从多元化的角度了解这个世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切入”的教学策略。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材内容、目标和可能涉及的智力类型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分析,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构思教学。采用“多元切入”既要求教师懂得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来阐述和表现,力求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同时还应普遍关照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尽量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都能用来有效地进行学习。在多元智能备课教案中应关注以下内容:(1)本节课预备引入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准备采用哪几种智能起点引入课题?需要哪些资料?(3)打算在本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哪几项智能进行培养?(4)主要教学活动的设计?(5)设想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应对?要从不同角度收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智能特点的背景材料,优化组合背景材料,然后通过描述、诗歌、小说、音乐、图片、数据、实物、史料等引入情景。譬如讲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可以用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讲三大战役,可以播放电影《大决战》片段;讲俄国农奴制改革,可以运用普希金的诗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讲一战,可以摘录海明威小说《永别了武器》片段;讲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运用图表数据……这样巧妙地将语言、音乐、自然观察、数学逻辑智能等融入其中,以此作为引入情景、启情激趣的最佳起点。“多元切入”不仅应当起到激疑、激趣、启情的作用,也应达到“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二、围绕问题,拓展思维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自然合理的环境下的创造力,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探究活动始于问题,教师首先应将学习的内容设置在问题情景之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之产生疑问,进而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装备进行探究所需要的资料、设备,随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这一过程中,要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亲切的微笑,赞许的目光,催人上进的语言,充分的肯定和表扬,给学生创造一种心理安全感,唤起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让学生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氛围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其次,要让学生爱提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情景对比、矛盾冲突、自学质疑的氛围中感到困惑,产生疑问,从而提出既具有现实性与探究性又具有开放性与发展性的问题。最后,要让学生会提问题,教师通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和判断,帮助学生认识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独立地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借助“问题”这一工具,唤醒学生沉睡的大脑,启迪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发学生关注问题的视角,为学生搭建能力攀升的阶梯,让智能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基于问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促进思维发展、引导教学活动的一条主线。

三、自选菜单,合作学习

“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是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而这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人际交往智能的培养不谋而合。通过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增强责任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本环节首先在关注学生智能差异和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了高度开放的学习空间——多元智能活动菜单。该菜单包含8种智力活动类型,每种类型下又有多种活动方法,各学习小组以“解决问题”为任务驱动,自主选择一两种本组成员所喜好或擅长的智能活动进行合作学习,并以成果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时,有的小组选择了语言菜单,通过阅读课文和查找资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战争的前因后果,介绍一战中的经典战例;有的小组选择视觉空间菜单,绘制一战中出现的各种新式武器;还有的小组选择了身体运动菜单,排练了反映一战的小说《好兵帅克》中的一段场景;有的小组选择数理逻辑菜单,绘制一战中各种战役、各国兵力、伤亡人数等的数据图表……通过探讨学习,学生对这场战争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各小组加强了彼此间智能的优势互补,使自己的语言、逻辑数理、运动、视觉、人际交往和自我反省等多元智能得到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合作小组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临时组成的;可以是行政小组,也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教师要鼓励各小组按照自己独特的智能方法解决问题,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提倡全体成员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时,还要留意每位学生与众不同的智能表现,及时予以记录和分析,以便日后给予其表现的机会或具体指导。

在这样开放情景下的多角色互动学习教学方式,使学生直接与小组同学、全班同学互动,与所扮演的角色互动,与生活互动,这就大大加深了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搜集信息的能力,而且增进了学生对历史、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

四、展示、评价、反思

各小组派代表走上讲台向全班汇报展示本小组多元智能活动的成果,师生就其成果进行评价。评价承担着唤醒学生潜能的任务,要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展示其智能状况,以促进他们发展智能强项,弥补智能弱项,从而有效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在教学评价中,要重视学生自我评估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活动分析、作品分析、记录分析等,产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价,从而能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更自觉的责任。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间评价的客观性,运用多元化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的长处,在交流中既体验了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又培养了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能力。

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思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要反思学到了什么,而且要反思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是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不可缺少的。通过反思,也即自查内省,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

五、课后延伸,深化拓展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历史的过去性决定了历史的不可亲身经历性,但是我们可以创设多种情景,动用多种感官,间接地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因此,课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题,供学生选做,鼓励学生针对课堂中的不足和不知足在课后继续实践。如学完《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可让学生调查本地有哪些民俗以及民俗的演变发展,调查自己家庭生活的变迁等。学完《甲午战争》,观看影片《甲午风云》,写观后感;学完《抗日战争》,请学生搜集日军侵华资料和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定侵略历史、篡改历史的有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立场、态度,写评述文章。其他还有通过诸如编写历史歌谣、编辑历史小报、绘制历史连环画、表演历史剧等,既发展了学生语言、肢体运动、音乐、人际交往等多种智能,又让学生觉得历史不再是遥远和枯燥的,而是生动而有趣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油然而生。

让我们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尊重学生,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不同智能的发展,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效地探究,愉快地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各项智能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2000.

[2]王军.多元智能的教学策略[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

[3]毕诚.多元智能与学生学习的变革[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

[4]戴维·拉齐尔.智慧的课堂——利用多元智力发掘学生的全部潜力[M].缪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