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为文化的存在_教师如何促进学生

作为文化的存在_教师如何促进学生

时间:2022-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文化的存在_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第三节 作为文化的存在教育作为文化存在就是把受教育者发展为文化主体。这里所说的就是人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文化的消费者或学习者的双重统一。作为现实的人都是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文化是教育实现其目的的手段。任何个人都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比如儿童出生后就与人类社会隔离开,他就不可能成为人。教育作为文化存在,指教育必须以文化为内容,将其内化为人的主体能力。

作为文化的存在_教师如何促进学生

第三节 作为文化的存在

教育作为文化存在就是把受教育者发展为文化主体。现实的教育都以文化为基础和内容。离开文化,教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克鲁克洪说:“文化是历史上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它是人创造的生存的方式或模式。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不同的特点。有许多风俗、习惯彼此间是大相径庭的。比如露丝·本尼迪克特在其《文化类型》中对祖尼、多布和克瓦基特尔三种文化进行了考察,认为它们之间是互不相同的,各自服务于特定的目标,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是为各自民族生存服务的。文化是人的理智的产物,而一旦外化,就成为客观实在,反过来影响在该文化中生活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打上了一定文化的烙印。“个体所属的文化提供了构成他生活的原始材料。如果文化极贫,个体就遭殃了;如果文化极富,个体则有幸不错失良机。每一个男女的每一种个人兴趣都是由他所处的文明的丰厚程度和传统的积淀所培养的。”也就是说任何现实的人都在一定的文化条件下生活。“从文化的观点看,主动的生产性是基本的。它是文化的基础。然而,从个人的视角看,人是被动的产品这个事实是基本的。每个人首先为文化所塑造,只是然后,他或许成为一个文化的塑造者。与动物相比,人似乎有着‘缺口’,而填补那‘缺口’的不仅是个人文化成就的可能性,而且是被继承的客观的文化潮流。正是基于这一点,人类常常生活在某种双重的历史意识中,他把他自己同时看作年轻的和年老的,站在开端的和立于终点的。这两方面都是真实的:作为依然创造着未来的东西,他是年轻的;作为已被过去所创造的东西,他是年老的。”这里所说的就是人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文化的消费者或学习者的双重统一。“人类智力的进化赋予我们以文化作为媒介的生活,通过文化我们重铸并阐明实在,过滤和筛分我们的知觉。我们是文化的动物。”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学习者或吸收者。作为现实的人都是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

教育和文化是并存的,无法分开。作为自在的教育也好,作为自为的教育也好,没有文化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文化也不能得到发展,人也得不到发展。教育是文化得以传递发展的途径。文化是教育实现其目的的手段。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学习者。广义的创造就是文化创造,而广义的学习就是教育。所以,文化和教育是主体的两种基本活动。文化所反映的主要是人的主体性的外化,即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把主体力量外化为客体文化,为人的存在服务,这里有有形的文化、活动形的文化和无形的文化:有形的文化,如各种劳动工具,艺术作品;活动形的文化,如各种操作性技术;无形的文化,如风俗、习惯、人情等等。所以,人是自在的和自为的主体,但现实的个人都被投入到特定的文化世界中。儿童或学生首先要学习所处的环境中的文化,这是人存在的基本需要。马克思指出:“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其实人的世界就是文化的世界。文化是人的第二自然。任何个人都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比如儿童出生后就与人类社会隔离开,他就不可能成为人。如在世界各地发现的与人类文化世界隔离的儿童,在智力和生活习性上都不具备人类的特性,后来经过教育才逐步形成人的特点,但由于错过人类教育的关键期,所以,其人性的恢复是很缓慢的。但在文化的世界里还可以恢复。每个人必须经受文化的洗礼,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把文化转化为主体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容,并促进主体结构的新质的变化。我们不是直接运用文化为我们的生存服务,也不是直接运用原有的文化创造新文化,而是把已有的文化转化为主体的能量之后,才进行新的创造。文化不是直接进入我们的思想中,也不是直接变为我们的能力,而是要通过教育经过主体的一系列加工过程之后才变为我们的能力。教育作为文化存在,指教育必须以文化为内容,将其内化为人的主体能力。

教育的文化规定,有其特定意义。这里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文化主体。就教育者来说他是学者,也是教育家。作为学者,他的主要任务虽然不是创造新文化,但他要对已有的文化进行全面了解,对所要教授的文化要熟练地掌握,对新的文化知识也要熟悉,并对文化进行甄选、归类、优化,使其适合学生的需要。这是教育者要做的第一方面工作。作为教育家,他必须从教育学意义上把自己内在的文化知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呈现出来,并使其为受教育者所理解、接受和内化。作为学生,他是文化主体,学习文化、掌握文化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每一个儿童在出生后就开始在成人帮助下开始理解、吸收和掌握一定的文化,而且用他所能够理解和掌握的方式在内化文化。周围的一切事物在儿童那里都有特定的意义。学校教育者不能把学生当作文化客体,也不能把他看作是一无所知者。学生对自己未知的、新鲜的文化知识抱有积极的态度和好奇心,并积极地吸收他感兴趣的知识和信息,教育者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地引导。第三,教育的文化存在特性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即体现在课程里。课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对象,但二者的目的和处理的方式不同。教育者“闻道在先”,他是按照教育的规律把课程转换为受教育者主体结构可以接收的形式或结构,引导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和创造性地学习这些课程。对学生来说,课程的内容就是他要掌握和要内化的东西,目的是把这些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智慧和品德。如果把文化学习作为教育和学习的目的,教育者的眼里没有学生,只有文化知识,学生把文化学习只作为外部强加给的任务来完成,教育者和学生都关心的是最后的考试分数,最终出现了教育中的“异化”现象:学生是学习过程的奴隶、是学习内容的奴隶、是考试分数的奴隶。人是主体,就要作为主体而存在,如果把他当作奴隶或客体,他就会在思想和行为上厌恶、抵制或反抗压抑他的东西。在教育中,如果认识不到学生是文化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文化知识的容器,这就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压迫之感,就必然使学生把学校当作牢狱,厌恶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