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学习性投入

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学习性投入

时间:2022-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领导小组基本职能是负责制定学校实施计划或方案、制定学校实施实践性学习的规章制度、统筹协调学校的安排等。而且实践性学习作为一种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

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学习性投入——高职高专教学工作情况初探

陈海冬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200241)

教学管理工作模式众多,针对不同的对象应该选用不同的方法。虽然关于这个命题的实践文章有不少,但在实际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的出现不能一味地归结为老师管不好或是学生教不好,笔者认为这是动机目的价值观发展的问题,这里不做探讨。

这里要说的是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谈做好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性投入问题前,须先弄清学生为何要学、教师为何要教和学校又为何要管。(www.guayunfan.com)

传统的观点认为学生为国家而学、为社会而学、为家庭而学,但就是淡化了为自己而学;传统的观点认为老师为传道授业而教,但就是忽略了反馈与互动,只是一味线性单向传递;传统的观点认为学校是一个政府教育单位,强化统一体系,好似“路边绿化带”。总之,扼杀个性与创造,追求同一性充斥着学校这个小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就会出现麻木、抵触甚至对抗的心理,人一旦有了这样的偏见将影响其一生,成为淹没在人海中的“路人甲”、“路人乙”。这些人真的能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吗?当然,江山代有新人出,有人说不用担心。可是笔者要说,别人可以不担心,可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人才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应该感到紧迫,我们应该感到羞愧。但这些停留在思想上的东西又该如何变为现实呢?

我们能否通过某种方式改变或者先改善学生不爱学习这种尴尬的局面呢?

笔者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共同着手,这样相互配合协调,使各方达到一种最佳的状态。

一、加强教学管理的组织建设,全面规划实践性学习的开展

要在高校更好地推行大学生实践性学习,就必须调整和改革学校现有的行政组织机构。首先要成立学校内部各级领导小组。在学生课题或项目小组自我管理为主的基础上,建立三级组织机构,即学校领导小组、院系领导办公室和专业领导实践室。学校领导小组基本职能是负责制定学校实施计划或方案、制定学校实施实践性学习的规章制度、统筹协调学校的安排等。院系领导办公室一般由各学院教学院长和系主任组成,其基本职能是负责全院学生课题或项目实践学习活动的组织工作以及教师指导的组织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还应成立学术委员会,协助学校和院系领导小组对学生的课题或项目进行筛选、确认、指导和帮助;聘请校外专家、学者等成立“专家顾问小组”,为学校和院系领导小组出主意、提建议;或者在教务处成立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室”,直接负责学生课题或项目小组的日常管理,负责教师指导工作的具体开展,协调和督促检查组织的平时工作。各专业领导实践室一般由各教研室主任负责,有任课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主要的职责是协调各班的指导教师之间及师生之间在实践性学习活动上的安排。

学校、院系、专业等三级管理的行政组织建构的共同职能是:在不同层面上协调教师指导工作的具体安排;督促、检查、评估教师的指导工作;帮助、指导学生的自我管理。大学本科实践性学习各级组织机构的重要工作是统筹协调,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课题或项目的论证、评审和确认;专题报告或讲座的邀请和安排;在师生双向选择基础上,学生课题或项目小组指导教师的安排;学生实践性学习活动校内时间、地点的安排,包括学校学科课程教学课时安排的调整等;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及其安排;校内服务部门(如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等)对教师的服务时间、服务要求的安排等。

二、提高教学管理制度的灵活度,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性学习

1.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学校学籍管理办法的制约,学分制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培养具有自觉的主体意识的高素质的适应型的创新人才和复合人才。学分制的优点在于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留出创造的空间。学生合格与否不是按学习年限,而是按学习成绩算,按选择课程来算。高职生在校一般为3年,允许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提前毕业,也允许学生分阶段在3—5年内完成学业,取得学历。

因为条件限制暂时不能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以取消降级、退学,改为重修制。取消课程补考,不及格的课程可申请重修;在3年内完成学业者发毕业证书,未完成学业者发肄业证书或结业证书,可以在离校后自修或重修,继续完成学业,取得文凭时间不作限制。

2.构建实践性学习课程制度,丰富高职生课程结构

高职高专课程实际上应当是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有机构成的一个整体,根据现有课程状况,可以通过设置三个课程模块组构建完善的实践性学习课程体系。

(1)基础课程模块。设置这一课程模块的要求是通过对原有课程依据基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进行改造,使之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目的。高校的许多传统课程所秉持的理念并不符合实践性学习的基本情况,例如,这些课程过度强调课本提供真理知识,缺少实践的环节,完全按照学科体系编排,适应于传授,甚至带有强烈的灌输色彩,不适应于高职生特点。因此,实践学习课程开发的最大任务是用新理念去改造旧课程,使之符合实践性学习的要求。

(2)专业课程模块。这一课程模块的设置要求仍应该是按实践性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建立起新的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到课程形式等都应围绕“实践”这一核心词汇进行。开发实践课程的比例应大于旧课程的改造,以维持高职课程的特点。

(3)拓展课题模块。这一模块的设置要求是为学习者开设更多的实践性课题,围绕着某个主题建设综合课程,让学习者有机会运用他们的实践性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这些实践的任务不但可以在本课程、本专业展开,同样也可以在相关专业领域展开。

以上三个课程模块组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高职高专实践性学习课程的基本框架。必须指出,这个框架并不是固定的,课程块模组的比例、结构、中心都围绕着“实践”,都是灵活的和可以调整的。

三、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完善有利于实践性学习的教学反馈

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不单单取决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存量,更在于他对知识的实践性应用。高职高专实践性学习着力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上。而且实践性学习作为一种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高峰体验的学习方式,更应该体现出一种对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的重视。在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实践中,考试评价制度还是侧重于考察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即书面考试的成绩。所以,对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首先还是应该从评价的目标设置开始。

实践性学习的评价反映的是实践性学习的理念,具体体现着实践性学习的追求。高校在制定教学评价制度时应该将评价的目标定位于:第一,过程取向。这就要求评价目标设定为关注学生实践成果的质量,如实践的准确性、可行性、新颖性,更关注学生参与体验的过程,包括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第二,实践取向。实践性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实践结果的获得,更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实践性学习评价强调的是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去,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学的发展,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第三,合作取向。实践性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的实践能力,更关注学生在团体或小组中的表现,包括学生在团体或小组中所表现出来的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

这些价值取向体现为评价标准,可以归纳为:

(1)在实践性学习过程中,是否培养了探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2)在实践性学习过程中,能否激发对科学实践积极的情感体验。

(3)通过实践性学习过程,是否获得科学实践方法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4)通过实践性学习过程,是否培育学生合作和分享的能力。

应该说实践性学习评价没有固定的实施模式,也不可能用一个“包罗万象”的方案概括学校内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实践。下面所列举的实施步骤,只是一个初步的概括,各高校和相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现实需要,加以发展与完善。实践性学习评价以分段评价形式为主,主要包括进入前评价、过程中评价和总结评价三个阶段。

A.进入前评价。指在学生具体进入实践性学习之前所使用的评价方法或策略,以了解学生的准备状况或兴趣,进行选题和制定实践计划。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手册,预先让学生知道如何评价。具体实施上,可采用预测、制图、调查表、检核表、观察、自我评估、提问、开题报告会等多种方法,对选题的可行性和新颖性、实践计划的合理性等进行选题指导和制定实践计划指导与评价。

B.过程中评价。指在学生真实进入实践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所使用的评价方法或策略,以记录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提供定期的反馈、积累学生发展与进步的信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调节。具体实施上,可采用会议、同伴评估、观察、讨论、提问、卡片、文件夹检核、测验、访谈记录、日志等方式对实践性学习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学生遇到困难的坚持程度、学生团体的合作情况等予以具体而详细的记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学习的过程,提供及时的调节反馈。

C.总结评价。指学生整理、加工和表达、交流实践性学习结果所使用的评价方法或策略,以总结和展示实践性学习的结果,确定学生对信息、技巧、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分享学生的情感体验,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团体的合作精神。具体实施上,可以采用实作展示、情景测试、操作任务、演示、文件夹评审、报告会、答辩会、学生评估、同伴评估等方式,对学生实践性学习结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参与过程的自主性、合作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多方面进行展示和综合评价。

具体评价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参与实践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主动提出实践和工作设想及建议等。

(2)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加以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他的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

(3)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察学生在一项实践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通过建立以上的过程评价制度,就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等综合素质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通过及时的反馈,才有利于及时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总而言之,适应对象是高职高专教学管理中的基石,没有弄清对象的需求,就说这种或那种方法更适用高职,那就像没有地基的高楼,造了三年,到最后没有单位要学生的时候才反省,那才是害人误国呢。所以,作为高职高专教学管理的一员,要时刻存有教学管理适用学生的观念,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前提,以学生实践学习为主导,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各方投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