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出职业压力的灰色地带_成功教师必知的2

走出职业压力的灰色地带_成功教师必知的2

时间:2022-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走出职业压力的灰色地带_成功教师必知的2走出职业压力的灰色地带现如今,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劳动强度过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具体来说,造成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职业压力过大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的编制过紧从而导致工作量过大。作为教师自己、学校以及社会应共同努力、拒绝灰色,减少教师身心健康疾病的出现。

走出职业压力的灰色地带_成功教师必知的2

走出职业压力的灰色地带

现如今,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劳动强度过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但是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有人就教师职业压力做过调查,有34.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7.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被调查教师的82.2%,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如何减轻教师的压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 职业压力透视

为什么教师会普遍感觉压力很大?并且为什么部分教师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举办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教师来说有10种最主要的原因:

调查结果表明造成中国教师生存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大体有:薪酬与回报(包括工作得不到客观、公正的回报,经济负担,工作缺乏成就感);管理制度与体系(包括规章、制度与要求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被动地适应单位各种改革,工作得不到领导的理解与支持);绩效管理繁琐(包括过多僵化的考核与评比,负担过重);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地位不高,学校与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www.guayunfan.com)

(来源:新浪教育频道)

具体来说,造成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职业压力过大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师的编制过紧从而导致工作量过大。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一周平均上课量在16节以上,平均每天三到四节课,再加上要备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在职学习和培训等,整天忙得焦头烂额。调查显示,33%的教师每天工作8小时,18%的教师每天工作超过10~12小时,还有8%的教师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有三成的教师感到“压力太大了,简直无法承受”。

二是职业竞争方面。一方面,有些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时刻处于焦虑与危机之中,战战兢兢,生怕因为出错而导致下岗;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实施的“扶持一小撮,打击一大片”的不合理制度,造成了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产生了不应有的内耗,毒化了人际关系,耗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

三是应试教育的压力。虽然教育界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淖,升学率、分数还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为提高升学率与分数,学校往往会制定很多的规章、制度、考评和奖惩条例。这就逼迫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玩命工作,尤其是毕业班的教师,甚至牺牲休息日为学生集体补课,从而大大加剧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四是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过高。几乎每个家庭都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因此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了教师的工作牵连着千家万户乃至整个社会的心,成千上万双眼睛都在盯着教师的一举一动。国家和社会均期待教师能够充当知识的传播者、模范公民等角色;家长和学生期望教师是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学者型、教授型人才;而学校则总是期望教师是出色的纪律维护者,业绩突出的教育者、遵纪守法的好员工。家长、学生、学校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过高,而忽视了教师能力的有限,造成了对教师过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但是教师毕竟也是一个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现实中人,扮演的角色不可能同时达到众多的期望值,这迫使教师常常不得不掩饰或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以免给社会、学校和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很容易让教师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甚至产生情绪障碍和疾患。

所以,为了教师的身心健康,更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各界必须对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当然,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压力的灰色地带需要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 拒绝灰色

调查表明,如果教师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存在心情压抑、焦虑不安现象,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这些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可能导致对学生没有爱心,缺少耐心,使师生关系陷入僵局。因此,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作为教师自己、学校以及社会应共同努力、拒绝灰色,减少教师身心健康疾病的出现。具体来说: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重视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有调查表明,91.80%的教师认为,领导并没有足够重视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很大一部分学校的领导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而不关注教师。事实上只有100%教师满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让社会对教育100%满意。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行人性化管理,为中小学教师营造融洽、宽松的工作环境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同时注重情感激励,使之产生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这样,教师身心才不容易出问题,也才能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并且,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竞争中,只有正视现实、不断进取,才能适者生存。所以,身为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应有的位置,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有意识地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绪,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其次,中小学教师必须学会自我调整。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尽量以平和、乐观的心态对待人和事;对自己要有准确客观的自我定位,以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工作、人和事。身为教师,只有正视现实、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与时俱进,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同时,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工作之余要多参加体育锻炼,以强身健体、保持充沛的精力,抵御疾病,并且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还可以缓解工作的压力,释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

再次,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要适当,并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否则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压抑甚至出现身心疾病,结果适得其反。提倡人文关怀,要考虑到教师首先是平凡人,和其他人一样,有人的所有本性和需求,只是由于分工的不同,才为人师。所以社会在对教师提出角色要求的同时,也要切实关心教师的疾苦,理解身为教师的难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