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求本真的语文教育,坚守和谐的教学思想

追求本真的语文教育,坚守和谐的教学思想

时间:2022-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追求本真的语文教育,坚守和谐的教学思想_和谐 本真 美丽追求本真的语文教育,坚守和谐的教学思想课题组王兰老师在教育的岗位上,用60多年的努力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显现了生命的品格,昭示了生命的价值。这是和谐教育思想的要义和精髓。王兰老师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也是一种“和谐教育”思想。审美理论审美理论是王老师语文教学核心思想理论支撑之一,其精髓是“美在和谐”“美在自由”。

追求本真的语文教育,坚守和谐的教学思想_和谐 本真 美丽

追求本真的语文教育,坚守和谐的教学思想

课题组

王兰老师在教育的岗位上,用60多年的努力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显现了生命的品格,昭示了生命的价值。这是和谐教育思想的要义和精髓。这个要义至少能够给我们如下启示:教学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专业的成长和爱岗位爱事业是紧密相连的,从来就没有不敬业的专业成长;对完美教学艺术的追求就是对高尚人生志趣的追求。教学的艺术涵盖着审美的意趣,更涵盖着高远的人生境界;王兰老师的和谐教育思想是她几十年如一日对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高远的教育境界不懈追求的统一体,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实现其主体价值的不竭动力。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但王老师并不认可培养年轻教师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师傅带徒弟。王兰老师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也是一种“和谐教育”思想。王老师认为教学不是工厂里的机械操作。培养年轻教师既有承前和启后的关系,也有保持传统与开拓创新的问题。不要说教育思想,就是一个人的教学方法,王老师所奉行的还是讨论与探究。王兰老师最早研究实验的是和谐教育,培养年轻教师如何达到“和谐”。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春秋时代“和同”是一个互为对立的术语,同谓单一不二,无所差异。和能生物,同无所成。王兰老师很赞成古人的这些见解。王兰老师对年轻教师既严格要求,同时又鼓励他们大胆发表意见,大胆走创新的道路。王兰老师认识到,自己和年轻教师也要“和而不同”,于是,新的事物就产生了,这在她的第一个徒弟刘军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事实上,刘军老师不但能独当一面,而且上课、教学、研究都有了自己的风格与特点。

如今,刘军老师早已成为知名特级教师。如果说王兰老师早在80年代初就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那么,她退休后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年轻教师的代际传承、持续培养的思考与行动中去。现在的南京市长江路小学,被视为得到王老师亲传的宋建玲、薛莉、钱辞苑、马超俊、秦钰……他们中间最年轻的可算得上是王兰老师的第四代徒弟了。(www.guayunfan.com)

一、王兰语文教学流派核心思想及理论支撑

王兰老师语文流派核心思想是:语文是一种幸福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在语文本真思想中成长起来。

王老师首先把语文教学当作师生的一种共同生活。这是一种幸福的生活。这种幸福体现在哪儿?体现在这种生活是在语文本真思想中成长起来。

本真思想是什么?

本真是把握精髓的。王老师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引领儿童追求语文生活内心的幸福体验。王老师不是把语文当成任务和要求,而是把语文当成幸福的礼物。学习语文是快乐的过程、享受的过程、成长的过程。

本真是追求真实的。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教学不是表演,不是作秀,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存能力,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凸显学生的地位。

本真是追求质朴的。质朴的是生活化的,是具有生命意义的,追求心灵的丰厚。不追求花哨,但对一字、一句、一段都要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丝丝入微。

本真是追求自然的。自然的是原本状态的,带有泉源性。因此,有更多的生长性,更大的生长空间、发展余地,呈现出一个更加美丽的世界。

以上核心教学思想的理论支撑是:和谐教育观、儿童发展观、审美理论。

和谐教育观

王老师语文教学流派重要理论之一来自和谐教育理论的支撑。和谐既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也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

王老师说: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语文发展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整体设计和安排语文教学活动,力求语文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处于和谐状态。

王老师和谐的课堂语文包括:语言文字本身的和谐;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和谐;课堂的和谐,师生的和谐,生生、生本的和谐;形式和内容的和谐;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多元解读和标准答案的和谐;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王兰老师总是将语文教学定位在与时代相呼应的人文精神陶冶的层面,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以培养学生和谐、健全的人格为己任。

儿童发展观

小学生就应该是儿童,儿童是人生的特定阶段。当下语文教学只看到“小学生”,忽略了“儿童”。王老师坚定不移地认为小学生首先应当是“儿童”,语文教学对象是儿童。

王老师说:语文教学是为儿童的,是基于儿童的,是促进儿童发展的。

这样的思考从何而来?是对儿童认识的深刻,王老师眼里儿童具有可能性,是有丰富可能性的人。这种可能性就是发展性。

审美理论

审美理论是王老师语文教学核心思想理论支撑之一,其精髓是“美在和谐”“美在自由”。

王老师说:教师应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把美的对象显示给受教育者,使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完全出于自觉,出于对美的渴求和向往。

王老师的语文教学实际上是强调语文教学各个组成部分的综合协调,以及各种关系和联系的相互转化和相互融通,以此达到“精致”的境界。

二、王兰教学流派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核心思想、教学主张的引领下,王兰老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歌德说过:“风格,实际上是艺术家所能企求的最高境界。”确实,王兰老师正是把对自己教学风格的不懈追求,当成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王兰老师教学风格

王老师教学风格的核心是精致与美丽。精致表现在形象的高雅;精致表现在讲究、关注大局下细节的处理;精致表现在不要瘫,要立体化,要拎;不要散,而要格子化;不要只进不出;精致表现在语言上注意教育性和语文味、生活化、儿童化。这是和谐教育理念下的精致,精致又让和谐的理念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让和谐的理念具有更美丽的文化意识,精致是一种美丽的和谐,进一步体现着和谐的思想。

王老师的精致,是高雅的、大气的、质朴的。精致离不开高雅。王老师很注重教师的讲台形象,她常说:服装可以鲜艳,但不可以妖艳;款式可以时尚,但要不失庄重。精致离不开大气。王老师不是只顾细节,而没有全局观念;也不是谨小慎微,小心翼翼,而是很大气,很灵活。她认为每一课的教学都要着眼于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每一课的教学要从大处着眼,在关注大局的前提下,再进行细节的处理。如,《小山羊》《雨点》等课文每段结构相似,都坚持从扶到放,进行学法指导。再比如《咏华山》一课,这是一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借文学诗,歌颂华山的雄伟壮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解读,王老师发现,无论是写爬山、山顶观景,还是寇准吟诗,教材重点突出的是华山的“高”。抓住了这一核心,在教学中,她紧扣教材,随着作者“登山”“观景”“吟诗”的思路,抓住细节展开教学。比如在体会登山之难时,教学中就抓住“艰难”这一关键词进行理解,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第一层次,先从字面上理解,知道“艰难”就是很不容易,非常困难;第二层次,借助形象的图和语言描述,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去,体会山是那么高那么险,路是那么窄那么陡,从而感受登华山之难;第三层次,通过朗读,读出“艰难”的语感。正是这种将解释词语、感悟意思到朗读表达融为一体的教学,使课堂显得扎实而高效。精致与质朴不矛盾。她的课堂总是很扎实,很朴实,不作秀,甚至对孩子的评价都很实在,特别是对学生观点错误的真话,总敢于否定。

王老师教学风格的精致体现在设计的精心。王老师一直强调,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小学语文的教学应当更多地去关注儿童的心态,儿童的感受,儿童的兴趣特征和思维方式。四年级的《雾凇》一课老师从课题就进行音形义的结合了,重点放在了“凇”的形和义结合上。老师先请学生读准课题,然后提出“雾凇”的“凇”为什么是两点水呢?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两点水的字呢?引发学生思考。学生说有“冰”“冷”“冻”。老师让学生去发现这些两点水的字在意义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发现“冰”“冷”“冻”这些字都和寒冷有关。老师此时点拨:“三点水旁”表示水,而“两点水旁”就是水蒸气遇到冷凝结起来了,水被冻住了,三点水变成了两点水了。这时学生豁然开朗明白了“雾凇”就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树上形成的冰花。所以“雾凇”的“凇”是“两点水”。这里的“两点水”可以告诉我们“凇”这个字的意思,而右边的“松”告诉我们整个“凇”的读音。音形义在这里就结合起来了,但是是有侧重的,重点放在了形和义的落实上。此处课题“雾凇”扎实有效的教学,为整篇课文的教学起到了一个“一拎而百顺”的作用。

精致体现在教学方法呈现的精妙。王老师常说,采用多种方法识字,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第二册语文书上有这么一课: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教材一改以往用猜谜的方法来巩固识字的做法,而是从猜谜入手,在解谜的过程中认字,并让学生感知造字的一种规律。王老师做了转盘形的教具,转盘中心是“也”字,周围是不同的偏旁,如“马”“土”,让学生拼凑出“驰”“地”,再引导学生推想出“他”“池”。这样,不仅记住了字形,也理解了字的意思,同时学会了一种识字方法。

精致体现在教具、多媒体使用的精巧。初入学的儿童,学习拼音字母,有很多困难的地方,王老师总是把枯燥的内容形象化,通过使用教具或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王老师教j、q、x和ü相拼ü上两点省略这条抽象的拼写规则时,首先通过蜜橘的图和音节在图下板书:j—ü—ju,学生发现原来韵母ü上有两点,到了音节里ü上两点不见了,提出了问题。教师就用能抽动的活动教具,边演示边讲:“小ü真淘气,碰到声母j,就把两眼闭。”接下去引导学生运用这条规律去学习qu、xu两个音节,最后归纳出:“小ü真淘气,见了j、q、x,就把两眼闭。”学生很快记住了。书写字母时用多媒体播放优美、抒情、恬静的音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使学生们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精致体现在语言上的精准,精准也是王老师对自己和青年教师课堂语言的要求。王老师要求青年教师的课堂上,不能多说一个字,也不能少说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经过慎重的思考。同时,王老师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精准的语言描写。《台湾的蝴蝶谷》一课中有一句:“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这里都可以用“飞过”也不错,然而为了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准确性,王兰老师设计这课时让学生查字典,“穿”“越”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穿”在此表示从树林的空隙中通过;小溪挡住去路成了障碍,所以要用“越”过去。)从而使学生不仅感受到我们祖国语言的丰富,而且用词很准确。的确汉字富有神韵,具有审美价值,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美丽的诗。让人回味无穷。

精致还体现在对青年教师的要求精益求精。王老师要求长小的语文老师有许多的不允许:年轻教师是会失败的,但绝不许在校外失败;要求青年教师每节课都要准备“公开”,每节课的准备工作都要做细、做充分,缩小随堂课与公开课的差距。王老师有个脾气,听课坐在最前面,发现青年教师教学中的不当之处,就要提示。多年来,长小的年轻教师在她的严格督促下,一直坚持这么做。虽然其中的许多青年教师都曾有过被王老师当众从讲台上请下来的经历,也曾品尝过眼泪往肚子里流的滋味,但他们都能深切地体会到:王兰老师的教学艺术与她的一片坦诚,都是自己求之不得的宝贵财富。能够得到王老师的悉心而又严格的指教,没有理由不虚心学习。

刘军老师的教学风格

“欲能则学,欲慧则问,好学近慧之。”智慧是对人生、对事业的“彻和悟”。刘军老师从教几十年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智慧型的语文教师,她一直用心解读着“智慧”,“大彻大悟”地享受教育的幸福。

用激情去点燃智慧。刘老师的语文课,总是在用激情点燃孩子们的智慧。用知识的趣味性和教学手段的形象性来唤起孩子的情感共鸣,把对教材的感受及体验用动情的语言和亲切的目光传递给学生,活跃思维。比如通过多媒体课件的音乐、画面等再现教材提供的情景;通过巧妙的提问、准确的示范,使学生处于一种思维的创造过程中,受到最佳的审美教育;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提前大量阅读,发展语言和思维。

以智慧开启智慧。刘老师常说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火花能够不断闪现。而学生的智慧必须要由老师来开启。她认为:从智慧的角度看,教师爱学生,首先是爱他们闪烁着智慧的童心,其次爱他们喜欢学习,能够创新性学习。这两方面的结合,必然产生师生之间的智慧与心灵的碰撞。可以想象,师生共同走上创新性学习持续发展的路上,步子一定会迈得更坚实。

让心灵与智慧对话。刘老师常说,低年级孩子虽小,但个个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他们的小脑袋里充满了智慧。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与他们是平等的,应该引导他们自己逐步学会进行心灵与智慧的对话。让孩子自己开展心灵与智慧的对话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进行引导。有时候,表扬是一种激励;更重要的是要让课堂动起来;尽可能地调动一切教学手段,用丰富的画面,适当的提问,充满情感的语言,充满魅力的形象去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刘老师在《雨点》教学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些生词,让学生将它们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和课文中的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状态联想起来,并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边读边想中去揣摩,体会语感,从声、色、形、情多方位去感受。还有,教师要学会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要耐心,要充满爱心与信心,相信孩子自己可以走过这一艰难的思考过程。当孩子打开课本的时候,就有个学习方法的问题。这个方法不是教会的,而是老师带他们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悟到的,这就是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展开了自己心灵与智慧的对话。所以,刘老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留出一个等待的时间段,以便孩子们自己悟出道理。在课堂上也从不轻易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是或否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找出答案。

三、王兰教学流派的重大意义

“我爱教育、爱学校、爱孩子、爱年轻教师,人在学校里就感到有劲,感到年轻。”——这是王兰老师亲口说的话。是的,只要有爱,就会变得年轻。爱,是王老师从教六十多年的原动力,更是她做人的核心。在王老师的身上,能看到一颗全身心为了孩子、为了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用爱去点燃心灵,用爱去感染生命,用爱去谱写人生,王兰老师的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对孩子的爱,更体现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青年教师的爱。用爱做人,用和谐的师生之爱、师师之爱做语文人。王老师的人格魅力影响了长小的几代人,60后、70后、80后,以后,还会更多。正如爱是双方都能体会到美妙感觉一样,幸福的体验也同样来自彼此。学生享受着学的幸福的同时,教师在享受着教的幸福。长小的年轻教师享受着王老师帮助的幸福时,王老师也在享受着青年教师带给她的幸福。以王兰老师和刘军老师为主的师徒制语文组——兰苑飘香军团就是这样一个享受幸福的团队。它以“学会做人,研究语文,追求完美,追求幸福”为生活的主题,彼此之间既是师徒,又是伙伴,既传递思想,又合作研讨。

和谐是美丽的,它是众多因素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呈现出来的互动的画面,是一种整体观的表现,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关系。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正体现着这种美丽的和谐。王老师和她的团队成员追求着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法相互配合构成的各种关系的和谐,还追求着更高层面的和谐。那就是精致美丽和质朴本真的和谐。王老师课堂的和谐精致而美丽,散文一样的语言、国画一样的课件、书法一样的板书以及恰到好处的音乐、摆放有致的黑板,都让王老师的课堂精致而不失高雅大气,精巧而不失质朴准确。更为可贵的是,在王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里,语文教学不是孤立的,是有着课程背景的,它和生活、各个学科之间都要联系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当作课程资源来开发,站在高瞻远瞩的大背景下进行教学,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单独的学科,更是综合性教育教学的体现。身在长小,不仅是语文老师,还有其他各学科的老师,甚至是家长,都是王老师的“粉丝”,都从她那里受益匪浅。王老师,作为江苏省第一批的特级教师,长期奋斗在教育第一线,在社会,在小语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她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付出了她一生的心血。而在今天,王兰老师还会带领着她的团队继续奋斗下去,把她的思想火炬一代一代的传递,让我们的教育在和谐中不断发展,欣欣向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