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转型社会中的师德建设_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转型社会中的师德建设_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时间:2022-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转型社会中的师德建设_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转型社会中的师德建设吴智敏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但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些师德失范行为,导致师德滑坡,师德建设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遗憾的是,师德教育对师德“滑坡”显得苍白无力。

转型社会中的师德建设_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转型社会中的师德建设

吴智敏

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今天的教师,已有新的诠释。变迁的时代,转型中的社会,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特殊职业的道德,一直以来,师德被“高尚”化,“灵魂工程师”、“蜡烛精神”、“为人师表”成为社会衡量教师的标尺。但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些师德失范行为,导致师德滑坡,师德建设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

1 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术失德,是教师的耻辱(www.guayunfan.com)

讲学术道德,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讲学术道德,就应当在自己的科研与教学中有创新意识;讲学术道德,就要保证学术道德规范,坚持真理,探索真知。但是,教师中存在着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如:学术研究态度不认真,科研欠诚实,缺乏科学性、严谨性;“文人相轻”,在评职称中的自夸与对别人的贬低显示出心态的不端正;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等。

1.2 以教谋利,败坏教师声誉

讲师德,应淡泊名利,廉洁从教,以为人师表作为教师特殊的人格。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如,把科研经费当成补充收入的渠道,以科研经费中饱私囊,科研经费使用存在不正之风;师生中存在着情利交换现象,存在以教谋私的行为,甚至表现为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等。

1.3 缺乏师爱,教书育人落伍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集中地体现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师爱是一种严字当头、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促进学生成才的感情基础。但是,现实中存在与此相悖的现象,有的教师讥讽、歧视学生,有的教师以个人好恶评判学生,还有的教师甚至侮辱、变相体罚学生。

2 师德问题的成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师德“滑坡”?客观地说,有关方面对师德建设不可谓不重视。遗憾的是,师德教育对师德“滑坡”显得苍白无力。师德问题的出现有现实社会系统性原因。

2.1 教师角色迷茫,导致师德“滑坡”

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信息的高度发达,知识获得途径空前广阔,学校已非学习知识的唯一之选,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e时代向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空前的挑战。变迁的时代,转型中的社会,改革中的教育,教师角色应该怎样定位?事实上,这正是广大教师深感困惑并努力求解的命题。这种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不确定性,还体现在价值的转换、制度的转换与规范的转换上,在人们还没有看清方向,还没有找准时代坐标,还没有把握时代主题的时候,往往已经走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误区、走进“市场万能”的认识误区、走向从一个极端滑到另一个极端的行为误区,从而导致师德困境,师德失范行为便成为常态。

2.2 师德定位欠缺,导致师德“滑坡”

现行中的师德规范存在“高、大、全”的倾向,要求太理想化,高而难攀。师德规范在教师眼里仅仅是外在行为的束缚而不是源于内心的追求。随着近年来教师队伍年龄和层次所发生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开始成为这个职业的主力,他们对师德定位的困惑表现得更为突出:自觉对学生尽心尽力,但怎么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和理解?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红烛精神作为师德精神的内涵,相当数量的年轻教师并不接受,认为红烛只强调奉献,过分悲壮,淡漠了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核心的爱心,也过分模糊,事实上,大多数教师缺乏的并不是爱心,而是如何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在师德的定位上没有重视激发教师内在的需求,师德“政治化”、“脸谱化”,教师无所适从,导致师德“滑坡”。

2.3 师德建设不足,导致师德“滑坡”

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较为严密的管理和控制是必然的,但是单纯把师德建设作为控制和管理教师的规章制度,教师往往不能从受控心态中走出来,当找不到社会关怀的有效渠道时,逆反心理的作用使其摆脱师德规范的束缚,自我选择一种人格类型成为必然。师德建设要落到实处,一部分教师能够达到的道德不等同于所有教师必须达到的道德建设。比如:师德要求爱学生,什么是“爱”?怎样去“爱”?与其空洞抽象地规定“爱学生”,倒不如规定“尊重学生”,以此为底线,可以操作与判断。师德建设不应该“高、大、全”,而应该重视对教师职业行为底线的规定。

2.4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师德“滑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和不正当,使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教师也具有经济人的属性,面临着经济利益、个人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矛盾。教师奉献精神的人生价值取向在年青一代教师中间正在悄悄动摇。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教师的奉献精神有着时代的特色,他们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自己。不讲经济利益,强调师德建设便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在教师经济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才能完善师德规范。但是市场经济对师德建设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经济竞争给社会带来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教师同样感到职业危机,而教师对自身的改革则显得异乎寻常的保守。利益分配的不正当,仍是灰色收入和腐败现象发生的制度性原因。师德好坏,通过教师个人的行为得以表现,而师德中的种种负面现象,往往不能全部归结为教师个人,它是当今社会各种价值观、价值取向的折射和反映。

3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教师是师德规范的实践主体,师德既关系着教书育人的事业,也关系着教师的职业幸福。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必须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3.1 更新师德观念,调整师德评判取向

师德重建,必须充分考虑时代的特点、社会的变迁,以及教师职业的演进。社会的变革,使教育正越来越多地带上“市场”的特点,随着一个多元化社会的建设,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化。民主社会、法治文明对教师的从教行为势必产生深刻的影响,真正的师德绝不是依靠强迫或灌输形成的,它需要内心情感的体验、头脑理性的思考、真正行动的实践。它固然“外得于人”,但更重要的是体现每一个道德主体的“内得于己”。因此,应该抛弃传统的道德说教,更新师德观念,调整师德评判取向。

3.2 以人为本,对师德恰当定位

在师德建设上应该重视师德作为道德的本质特征,注重激发教师的内在需求。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其行为首先必须依法、守法、合法。多年来,习惯从道德上美化教师职业时,并没有为现代教师的人格塑造注入新的营养。

以人为本,对师德定位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在教师的劳动中必然面临的利益取舍关系;教师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效益之间的配比关系。体验教师职业的辛劳与付出,获得与幸福,真正构建起属于教师自己的道德心灵。

以人为本,对师德定位,需要构建一个“自我监督”机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受到一定的制约与监督,一是社会制度的制约;二是学校行政管理制度的制约。这些制约的外在性决定着教师可能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可能在教育活动中对制度的要求大打折扣。同时,外在的制度不可能监督一切行为。因此,学校管理制度必须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教师的行为需要一个内在的约束机制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这就需要完善教师资格认定机制和教师专业道德机制。

3.3 改进创新,重建师德

师德是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从狭义上讲,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师自身而言,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秉持一种职业感情和执著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除了教师自身的修养提高,师德的普遍提高必定依赖一种良好的制度,必须改进和完善教师职业准则,严格细密的规则有助于事先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评判。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师德重建必须积极推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师德重建,应尊重道德属性,更多地从教师职业特点的角度、从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既看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一面,又考虑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平凡性。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时效性上下工夫,使师德建设贴近实际、贴近教师,使之成为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