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转变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发展_小学数学案例教学

转变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发展_小学数学案例教学

时间:2022-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转变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发展_小学数学案例教学专题五:转变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发展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由单纯的传统知识转变为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这个“最大化”即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主体性展现和发挥的最大程度值。案例评析一、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获取知识。

转变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发展_小学数学案例教学

专题五:转变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由单纯的传统知识转变为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们不要“放羊式”教学和“填鸭式”教学,因为“放羊式”教学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填鸭式”教学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告诉我们,学生的主体性要得以最好的展现和发挥,是离不开教师的主导的。只是,我们要努力实现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性的最大化。这个“最大化”即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主体性展现和发挥的最大程度值。

案例一 关注学生的体验

因为学生的经历不同,学习的基础不同,个人对课程的体会不同,课堂上的发言也绝不会相同,从这个角度看来同,一个合格的教师更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尊重学生,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真正以学生为本,关注他们的独特体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形成其独特的知识结构。选 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www.guayunfan.com)

教学片断一

(幻灯演示:小棒一根一根地出现,10根被丝带捆成一捆。)

师:你们看见了什么?

生1:一根一根地数,数到10根捆起来。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谁还发现了,再来说说?

生2:一根一根地数,10根捆起来,一捆一捆地数,数到100根又捆起来了。

师:一捆一捆地数,就是几根几根地数?大家发现了吗?你们真会观察!谁能完整地说说10个一是多少?

……

【分析】通过亲切自然的课前交流和幻灯演示,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发现,重温旧知20以内数的数数的方法:10个一是十。了解到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认知基础,渗透数数方法,掌握了学生学习本课的起点。

教学片断二

1.数小组的小棒

师:大家都有小棒,试试你的眼力,估一估自己小组的小棒有多少根?

生:我们小组大约100根。

生:大约90根。

……

师:大部分同学估计的在100根左右。(板书:100)到底有多少根呢?怎么办呢?(生:数一数)小组合作快来数数看吧。

师:你们小组有多少根小棒?

生:我们小组有92根。

生:我们小组有112根。

……

师:哦,我们一起来数数看。(投影展示,大家一起数。)10,20,21,22……

到底多少根?你们会数了吗?

师:大家真不简单,会数100以内的数了!

……

2.感知100

师:100是多少个十了?十个十怎么办?

生:捆起来!

师:为什么?

群生:老师,这样大家很容易看出来是100。

师:刚才我们把几个十放在黄色的盒子里,几个一放在蓝色的盒子里,(师出示红色盒子)该放哪?

生:放前面。

师:哪是前面?

生:放在黄盒子的左边!

师:是这样吗?(对!)

师:好,就照大家说的放。

师:这是100根小棒,比划一下,多大一捆啊?(生动手体验)给其他的小朋友比比看。

师:100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十是一百?

板书:10个十是一百。

【评析】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和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数数过程中,运用20以内数数的方法,学生自主构建起满十打捆、满10个十再打捆的知识体系,体现了数是数出来的,使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发展。体会到10个十是一百,从而在兴趣盎然之中轻松地突破了知识难点:能准确地数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

教学片断三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100以内的数。(图片演示学生常见的生活情境)

(1)看书:小明是个“小书迷”,3天时间就可以看完一本书,看一看今年他已经看了多少本书了?(生读:245本。)

(2)动物园是个好玩的地方,动物的种类可多了,自己读读这句话。

(3)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要求大家背一首古诗,这首古诗有多少个字。这个数你会写吗?(生写在练习纸上,一位同学板演,反馈。)

师:这节课你们上得很好,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每排大约可以坐12人,你们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位老师呀?

生1:大约60人。

生2:大约40人。

生3:30多人。

……

师:小朋友,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要用到100以内的数,今后大家只要多留意,就会发现身边会有很多数学知识。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上得这么好,我为你们感到自豪!

案例评析

一、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获取知识。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前课改中教师们努力追求的。一年级教材设计了富有童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例如上述的片断一,设计时,教师大胆对复习旧知这一环节进行尝试教学,用无声的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主动获取有意义的数学知识,既避免了传统单调的复习旧知教学形式,又能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复习旧知,数学思想得到培养。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中,要本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又如上述的片断二: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创设数数的情境“自己的小组大约有多少根?能数出小组里有多少根小棒吗?”“能数出全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在数数过程中,学生会自然产生“要把10根捆起来……”“够10个十了就是100,可以把100根捆起来……”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又使学生通过小组里的合作,培养了学生团体合作的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使学生自己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主动获取了知识。

二、让数学走进生活,是架设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案例二 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更要长着一双慧眼,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关注学生那灵动思想的产生。这些思想闪光点可能是直觉,也可能是综合推理,有时也会是异想天开,其特征是与众不同。

求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出示长方体图(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数据列式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1:(5×10+5×5+10×5)×2

生2:5×10×2+5×5×2+10×5×2

生3:5×10×4+5×5×2

……

交流评析

师发现一个学生手举起来又放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问:“××同学,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算法是5×10×5。

师看他列的是求长方体体积的算式,于是就说:“题目要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不是求体积。”其他同学都笑了。

生:老师,我是求长方体表面积的。

师: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拿起一个长方体学具,指着说:“长方体的一个侧面积是5×10,我把它当作2个5×5,那么4个侧面就是8个5×5再加上上下2个底面积就是2个5×5,这样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共就有10个5×5,即:5×5×10。”

短暂的沉默后,教室立即响起了掌声。

又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有一种新的解法,列式是5×10×5。”

师:方法是对的,这位同学根据乘法交换律,交换了因数的位置,其实方法是一样的。

生:老师,不对,我的解法和刚才不一样。

师:那你说说你的方法。

生:我是把底面积转化成侧面积来计算的,两个底面积的和刚好等于一个侧面积,长方体表面积一共有5个5×10,所以列式是5×10×5。

掌声又一次响起。

案例评析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如果老师放弃了那双举起又放下的手,忽视了那张欲言又止的嘴,那么就不会出现这没有预设的精彩和自发的掌声,学生智慧的光芒,创新的火花也许从此消灭。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知识的疑问,二是对知识独到的理解和感受。如果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真正融入互动的课堂,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随时把握学生的思想闪光点,并做一个动态生成的推进者,努力尝试着把灵动思想浓墨重彩地张扬,扩大这些思想以及有灵动思想的学生数,那我们学生的进步将是整体的、快速的,我们的课堂也将因为学生的思想闪光点而体现出生命的灵动。

案例四 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重过程不重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获得理智的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

我们老师在这段无声时间里的等待,就是一种对学生的期待,在这期待中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老师对自己是高度希望的,学生也在老师无声的等待中学会了内在的自我肯定,培养和增强了自信心。雨果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教师沉默,学生方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诗意的殿堂。——有时无声胜有声。

教学片断 小学数学二年级《乘法意义》

师:(课件演示)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100张电脑桌上共有多少台电脑呢?用加法算式怎么算?

生:(开始列加法算式2+2+2+2+2+…)

过了一会儿,有几位同学想到了什么,停下来,开始和同桌轻声讨论,绝大部分同学还在认真地加着。

(师会心一笑,什么也没说,课堂上只有学生的动笔声音,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几分钟时间。

生终于都停下来了,并且纷纷举着小手,有的嘴里还在议论。)

师:(轻声地问)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吗?

生1:老师,我们发现100个2相加太麻烦了!

生2:100个2加起来,算式纸上写不下了!

生3:有没有简单一点的办法呢?

……

师顺水推舟,自然而然地引入乘法教学。

案例评析

这个片断是特级教师徐斌教学的片断。其实,在我们平时,好多老师教学“乘法意义”的过程中,类似徐老师创设的情境也很多,但在教学时,绝大部分老师没有像徐老师那样耐得住寂寞。往往当一二个学生有所感悟时,马上就会揭示课题。于是,绝大部分学生奉命停下,仔细倾听那一二位同学发表意见。其实,这样的探究活动,只是少数思维灵活的同学探究而已,而绝大部分同学还没有感悟、没有发现,他们的学习活动就被叫停了。而徐老师却做得比较到位,他没有被那寂静的课堂打乱教学进程,而是放足了时间,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在深刻体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真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其实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一种短暂的心理空白。同时,由于每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差异,对同一问题的思考所需的时间也不可能同步,因此,我们面对生成一定要留足思考的时间,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预设的目标,这有助于学生展示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教师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程。

案例五 给一束阳光,灿烂一片天地

我们要善于对待学生的错,有人说:“孩子是没错的。”是的,孩子有错也是美丽的,孩子的错是有价值的,学生的错是一种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是无法设计和预设的,只要我们老师善于调控,站在新课程的视角给“错”重新定位,挖掘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发现错误是多么的美好。学生不出错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学生不出错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不能早早吹响比赛结束的哨声,相信给他一束阳光,定会还你一片灿烂。只有基于这种理念,教学才是活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片断一 一年级《认识图形》

师:小朋友,我们认识了好多图形,谁能说一说有哪些?

生说出名称。

师:小朋友,用同样长的4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6根小棒能围成一个长方形吗?(快动手试试看)

生动手搭。

生交流,大部分同学都摆了这个图形。

(这时一个平时难得讲话和举手的小女孩慢慢举起了小手,又放下。)

师微笑着对她说:“你来说吧?”

生站起来,低着头不说话。

师走到女孩面前,看到她摆的图形是:

这时大多数学生都站起来看,都说错了,这不是长方形,有的同学发出了嘲笑的声音,课堂有点乱了。

师:(悄悄地走到小女孩身边)你真聪明,拼出了与别人不同的图形。

生都好奇地静下来看着老师。

方形,可它比一个长方形更好,你们看出来了吗?说完把图样画在黑板上。

生思考、讨论。

师:看出来了吗?

生:我看这里不但有长方形,而且有两个呢,并且还用手比划着。

顿时,教室炸开了锅,小手林立,大声叫着“我、我……”

小女孩抬起了头。

案例分析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多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对每个人的影响更是不尽相同,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外,还要有民主教学观,教师要接纳和尊重学生,多给予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接纳自我,体现自我,从而努力改变自己。片断中,老师没有忽略那举起又放下的小手,面对学生生成性的错误,老师没有责怪,而是倾听、微笑,让学生心存一份美好的感觉,满含鼓励,接受心灵的引领,学习的信心由此倍增,抬起了头。课堂教学也出现了没有预约的精彩。

教学片断二 “加减法”

这是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在如何计算“9+6”的问题上,同学们一边摆小棒一边积极地探讨多样化的算法。

学生1说:“接着数小棒,10,11,12,13,14,15,得数是15。”

学生2说:“我摆小棒数出得数是15。”

学生3说:“从6根中拿出一根放到9根里,就有10根,加上刚才剩下的5根,就等于15根。”

……

(同学们的讨论是热烈的)

案例分析

不停地闪出思维的火花。面对学生的多种算法,我们以往总是不尊重或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以“权威”的姿态将所谓最优化的方法强加给他们,或以“对不对”、“是不是”的假民主掩盖教师教学的专制,迫不及待地将认知结果交给学生。其实,我们在进行认知强加的同时,也剥夺了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这种权利的丧失,将直接扼杀他们处于萌芽状态的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面对同样的情景,教师首先让学生们到讲台前介绍自己的算法,并加以肯定的评价;再让他们说出自己喜欢的算法及其理由;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再利用其他的方法计算,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学生能逐渐体会到不同算法的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优化的算法。在这里,对学生不同算法的尊重,就是对他们不同思维方式的尊重。这种尊重,会保护学生最宝贵的独特思维并促进其发展,最终形成创新能力。

案例六 摒弃教师权威,允许学生说“不”

案例描述

在一节教学生“写数字”的课上,教师没有按通常的方法让学生机械地描红或一笔一画地照老师演示临写,而是让学生当小老师指导教师写数字。当教师写完“5”这个数字让学生评价时,学生大声地说:“不好!”这位教师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快,随即请教小老师哪里不好。学生天真而又直率地提出了各种意见。有的说:“老师将横笔写长了。”有的说:“老师写下面的竖弯时,转弯的地方不圆。”……这位教师虚心地接受了学生的意见,认真重写了一次。尽管这次写得比上次好多了,但是,学生仍然挑出了不易察觉的毛病,并再次大声地说“不好”。于是,教师又一次请教学生……当这位教师在黑板上第五次一笔一画、显得有些艰难地写出这个字时,与前几次不同的是,她没有直接问学生写得好不好,而是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五个字中,哪个字写得最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最后一个字写得最好!”这位老师终于松了一口气,说:“看来,要写好一个字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我们仔细看、认真写,就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在这里,面对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说“不”,教师并没有认为因此而失去面子,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倾听学生意见,认真进行修改。教师多次的书写不成功,不但没有减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反倒使教师从昔日高高在上的“神坛”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自然会发生变化。于是,学生的头抬起来了,手举起来了,话也多起来了。他们主动参与、大胆提问,积极性、主动性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这一切,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为现实,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生存沃土。

案例分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由于对教师“权威”的过分强调,通常只有教师对学生说“不”。学生在“只能这样,不能那样”的学习情景中,因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而逐渐丧失灵性,泯灭个性。而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本质意味着师生间的交往,交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必须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还给学生说“不”的权利,以理解、欣赏的态度面对学生说“不”,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与主体性格的形成。

因此在新课程下,我们一定要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所说的“不”,如果他们说得对,老师不妨承认自己错了;如果他们说得不对,老师也可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即便是学生因心理失衡或感情偏激而出现的与教师“唱反调”,教师也应以宽松的心态对待,尽可能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品性人格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创新精神得到真正的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