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苏省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

江苏省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苏省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黄慧芳 张功翠张功翠简介::江苏淮安人,三江学院文化产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产业组织。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对于提高江苏省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随后的两年,LQ值稳步上升,表明江苏省文化产业集聚现象更加明显。

江苏省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

黄慧芳 张功翠

张功翠简介:(1983— ):江苏淮安人,三江学院文化产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产业组织。

摘 要 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实现江苏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文化产业集聚是指众多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文化企业以及互相支撑的行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在一定区域集中,产生规模报酬递增和技术溢出效应。本文用区位熵测度了江苏省文化产业的集聚水平,考察了文化产业集聚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通过设定转换对数生产函数,用全要素生产率方法测度了规模报酬递增和技术水平对江苏省文化产业集聚的贡献,最后给出了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集聚;规模报酬递增;技术水平

1 引 言

目前,我国处在经济结构提升、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正致力于对低端生产力进行转换调整,力求集聚新的高端生产力。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以及与这些行业有关联的行业集合,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无污染等特性,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在新一轮发展中,文化产业成为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主要方向。文化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其内部各企业依靠供求关系、共同的市场导向、劳动力市场和地方性文化等因素集聚在一起,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彼此共享资源、技术、信息等要素,享受空间集聚带来的群体优势和技术溢出。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对于提高江苏省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文献回顾

衡量集聚程度的统计指标有赫芬达尔指数、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等。Krugman通过计算美国各州三位数制造业的区位基尼系数指标来衡量各行业的区域集聚水平。Feser(2001)将从业人数作为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分析了产业集聚对美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Alecke等(2003)的研究表明德国三位数制造业中产业的集聚程度在统计上显著高于随机分布。白重恩等(2004)通过计算1985—1997年32个行业的Hoover地方化系数,认为中国产业地区集中度趋于上升。路江涌、陶志刚(2006)利用Ellison和Glaeser(1997)的γEG指数衡量了行业区域集聚和共同集聚的指标体系,对中国制造业在1998—2003年间的区域集聚程度进行了考察,指出中国的行业区域集聚程度目前处在一个上升阶段。

3 模型的设定

3.1 集聚水平的测度

本文采用区位熵LQ(Location Quotient)测度江苏省文化产业的集聚水平。

img83

其中:qij——地区j的行业i的产值;

 img84qj=qij——地区j的总产值;

 img85qi=qij——产业i的全国总产值;

 q=img86qij——全国总产值。

区位熵也称区域规模优势指数,其经济含义是一个给定区域中产业占有的份额与整个经济中该产业占有的份额相比的值。当区位熵大于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它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产业具有集聚效应,产业规模区位熵越大,表示该地区该产业的集聚效应越显著;区位熵等于1时,表示该地区该产业处于均势;区位熵小于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不具有集聚效应。

3.2 全要素生产率方法

模型的假定:

img87

其中:Q、K、L、t——分别代表产出、资本、劳动和时间。

用(1)式对时间微分,得:

img88

其中:

img89img90img91——分别代表产出、资本、劳动的增长率;

αK、αL、VT——分别代表资本产出弹性、劳动产出弹性和技术变化率。

集聚效应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识别如下:设规模经济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之和,即S=αK+αL,从而得出规模报酬不变的贡献:

img92

可见,(4)式将增加值的增长分解为投入增长的规模报酬不变部分和规模经济部分NCRS和技术进步的贡献。

img93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表示如下:

img94

通过直接建立生产函数来进行,由于对数生产函数没有规模报酬不变和替代弹性的限定,适合本文对规模报酬递增部分的研究需要,所以选用对数生产函数形式。

函数形式如下:

img95

其中,Qt、Kt和Lt——分别表示各年总产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

对(7)式进行估计,得到βK、βL和βkl,求出资本产出弹性αK和劳动产出弹性αL:

img96

又有S=αK+αL将这里估计得到的αK、αL和S代入(3)、(6)式中就可以得出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的估计值。如果总产出的增长主要是由要素投入增长作出的贡献,称之为广度增长,如果总产出的增长主要是由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出的贡献,则称为深度增长。

Q是指文化产业生产总值,是历年《江苏省统计年鉴》上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生产总值,K、L分别用统计年鉴上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本投资和从业人员的数据。本文数据来源是1990—2008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4 模型的实证检验

4.1 集聚水平的测度

文化产业的范围包括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以及相关层。文化产业核心层是指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文化产业外围层是指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游览景区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代理、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文化产业相关层是指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本文研究的文化产业是指文化产业核心层。根据区位熵的测度方法,得到江苏省文化产业的LQ值:

表1 1990—2005年江苏文化产业的LQ值

img97

由表1可知,在总体趋势上,从1990年起,江苏省文化产业在逐步趋于集聚,并在2001年LQ=1.046 75,这表明存在集聚现象。在随后的两年,LQ值稳步上升,表明江苏省文化产业集聚现象更加明显。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文化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不断发展。江苏省是文化基础设施比较齐全的地方,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氛围也相对浓厚,有较强的文化消费需求,从而能集聚文化产品的生产企业及相关行业。但在2004年,LQ值下降到1以下,表明没有出现文化产业集聚效应,但随后LQ值又呈上升趋势。文化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可以通过格兰杰检验来说明。

4.1.1 单位根检验

利用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对时间序列ln(rjgdp)和ln(lq)进行单位根检验。该检验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n次差分的办法将非平稳序列转化为平稳序列。

表2 单位根检验

img98

注:Dln(rjgdp)、Dlns分别表示其对一阶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

由表2的数据可知ln(rjgdp)、ln(lq)时间序列的ADF统计量大于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接受原假设,说明时间序列含有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其一阶差分序列的ADF值小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拒绝原假设,是平稳序列。

4.1.2 协整检验

因为ln(rjgdp)和ln(lq)都是一阶单整的,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得到:

表3 协调检验

img99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由于使用的是两变量系统,根据显著性水平5%判断,ln(rjgdp)和ln(lq)之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4.1.3 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

在存在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对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进行研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思想是“过去可以预测未来”。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原理是:在Y关于Y滞后变量的回归中,添加X的滞后变量作为独立的解释变量,应该显著增加回归的解释能力。此时,称X为Y的格兰杰原因,如果添加X的滞后变量后,没有显著增加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则称X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

表4 格兰杰因果检验

img100

由表4可知,拒绝零假设,文化产业集聚和人均GDP增长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的。一方面,产业集聚促进了经济增长。这是因为:①产业集聚产生规模报酬递增和技术溢出,通过各种方式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②产业集聚使得社会分工细化,同时技术改良加速了现有产业的更新和发展,从而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产业集聚具有自我强化效应,即通过集聚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使得大量相关产业、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进一步集聚,促使地区经济得以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加速了产业集聚:①人均GDP的增长引起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文化消费的增长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②国民收入提高到一定水平,产业结构升级,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集聚效应增强。

4.2 全要素生产率方法

img101

运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 5.0对各年度横截面数据首先进行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原始序列为非平稳序列,但一阶差分序列都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为平稳序列。用一阶差分序列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各年的βK、βL和βkl值。

根据建立的模型,采用上面的回归结果,得出各年江苏省的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αK、αL,并将各年份的经济增长分解为要素投入的规模报酬不变部分CRS、规模报酬递增部分NCRS以及技术进步V,其中报酬递增部分就代表集聚效应,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全要素生产率回归检验结果

img102

续表5

img103

规模经济是指在投入增加的同时,如果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保持不变,即规模报酬不变;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即规模报酬递增;反之,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规模报酬递减。当规模收益递增时,称作规模经济。由表5可知,在江苏文化产业经济增长总量中,要素投入的增长对经济增长只有较小的贡献,主要是由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所带来的增长,是深度增长方式。高新技术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主导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经济效应逐渐显现,特别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

5 启示与结论

文化产业通过集聚方式在规模和财富创造能力上日益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实力,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从江苏省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中,笔者得到以下结论和政策含义。

5.1 提高文化产业的集聚度

文化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金煜等(2004)的研究表明,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中的相关经济因素对产业集聚都有显著的影响。由上文LQ值测度的江苏省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并不明显,只有在2001—2003年的LQ值大于1。江苏省具有发展文化产业集聚的自身优势,在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中,要强调政府的作用,但不能完全依赖于政府。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政府充分发挥其引导和支撑作用,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政策和财力支持,加大健康娱乐文化场所和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品市场。政府搭建供需平台,促进价值流、信息流、资金流与服务流的合理有效流动,产生上下游产业的联动效应。集中培育具有导向性、规模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能力强的文化企业集团,实施相应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实现规模化经营。如艺术表演集团、音像集团、影视集团、文化旅游集团、艺术品经营集团等。

5.2 技术创新

文化产业以科技投入、文化创新、商业运作作为三大动力机制,文化产业的科技化进程将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动力。由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出在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中技术进步的贡献最大,应继续利用江苏省高校和研究所的科研优势,积极开展企业与高校和研究所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文化产业中的转化和应用,广泛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开发利用各类文化资源,依靠科技做大做强网络文化娱乐、广播电视、影视、动漫等产业。

参考文献

[1]顾江.江苏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江苏社会科学,2006(1).

[2]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迈克尔·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

[4]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483-499.

[6]Amiti,M.Location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Agglomeration Versus Comparative Advantage[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5(49):809-832.

[7]耿修林,张琳.计量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江苏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