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资源与文化软实力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度,综合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是提升地区乃至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深层动力。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文化资源挖掘工作与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案例分析,为国家或地区制定文化软实力建设方略提供参考。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核心,对其起统领作用。这些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是发展武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

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以武汉为例的研究

姚伟钧 任晓飞

摘 要 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资源与文化软实力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度,综合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是提升地区乃至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深层动力。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文化资源挖掘工作与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案例分析,为国家或地区制定文化软实力建设方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化资源;文化软实力;武汉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软实力》一文中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军事、资源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还包括文化、科技以及国家凝聚力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只有两者兼具的国家,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纵横驰骋、争取主动。软实力的内涵包括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外延包括了政治软实力、外交软实力、军事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环境软实力和社会软实力等等。其中,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人文精神、行为规范的集合及其所产生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其载体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核心,对其起统领作用。

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主席站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各民族人民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出发,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张。

文化是一个区域乃至整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它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文化软实力的观点,涵盖了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建设要求,结合文化事业以及文化产业建设的自身规律,我们主张,充分深入挖掘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其产业化进程,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希望通过对武汉市文化资源挖掘工作与武汉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案例分析,为国家或地区制定文化软实力建设方略提供参考。

1 武汉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资源构成与发展现状

文化资源是人类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通过文化创造、积累和延续所构建的,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对象、环境、条件、智能与创意的文化要素的综合。文化资源蕴藏在历史文化传统之中,存在于社会文化现状之中,弥散在整个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创造过程之中,它既以一种可感知的物质化、符号化形式存在,又以一种思想化、智力化、想象性的形式存在,它主要以人为载体。

一般来说,文化资源具体呈现为三种形态:一是符号化的、具体的文化要素。这类文化资源可以复制、加工、转换并融入文化产品中。二是精神性的、非物态的文化内涵。表现为影响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意识以及信仰等。这种形态的文化资源虽不能直接转化为文化产品,但它已内化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并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社会实践。第三种形态是经验性的文化技能和创新型的文化能力。它不仅包括由人掌握的一种文化活动的技能,还包括文化创造者突破前人模式的独创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这种形态的文化资源又称作文化智能资源,是文化生产中的核心资源。

具有“天元之城、世界水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武汉,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三大文化资源优势:

——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任何一个城市的延续和发展,都需要在既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武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3 500多年的建城历史,孕育了盘龙殷商文化、琴台知音文化、白云黄鹤文化、辛亥首义文化、汉口商贸文化、武昌科教文化等“六大文化品牌”的文化资源。这些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是发展武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

——敢为天下先的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是构成一个城市共同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3 500多年的城市历史进程中,武汉市形成了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武汉市民的意识、品格、气质之中,成为广大市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

——欣欣向荣的城市文化业态 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文化市场的发展是武汉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直接体现,也是推动武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升武汉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武汉人越来越体会到利用以上这些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运用硬实力所形成的物质基础,并努力增强软实力,实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已经成为许多市领导与武汉市民的共识。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在增强武汉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从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到建设文化强市;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到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提高市民素质,已收到了许多实质性的效果。但是与快速提升的硬实力相比,武汉市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还相对滞后,这已经成为制约武汉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提高武汉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工作迫在眉睫。

2 提升武汉文化软实力应遵循的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建设要求,应该立足武汉市的文化资源基础,结合文化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我们主张,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武汉城市文化软实力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凸现文化为本 广义的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而其核心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这就要求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武汉城市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广大市民的斗志,激发广大市民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动力与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各项行业管理制度中,使之成为每个市民的行为标准,并转化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追求,这是提升武汉市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任务。

——坚持因地制宜 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资源禀赋特殊,目标定位各异。因此,在培育提升文化软实力时,必须因地制宜,从自身的发展需求出发,不可能也不必要一种模式一种套路,跟风随潮一个样。武汉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工作要从自身的现实着手,既要充分挖掘优秀的武汉文化因子,又要有重点地开发和利用,打造极具“汉味”风情的城市文化。

——体现多元发展 多元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提升武汉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应当具有允许文化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胸怀,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指导思想,既积极的鼓励和引导新兴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又担负起保护传统文化,维系文化传承的重任。

——实现循序渐进 我们应该认识到,对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不可能像硬实力的投资那样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正因为软实力的源泉是文化,它既需要历史积淀的开掘,也需要春雨润物的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武汉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一个恒久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它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个人自我的发展不断提升。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永无休止地不断攀登。

3 提升武汉文化软实力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如何在实际的工作中将文化的力量熔铸到武汉人巨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中,使文化成为武汉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武汉城市发展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认为应该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对武汉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和需求状况进行准确的调查、定量评价与比较研究

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不能搞一刀切,关键是要看城市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前景,因地制宜。一个城市需要什么样的软实力,要看城市组织缺少什么,这是我们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前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武汉市要提高它的文化软实力,必须首先对武汉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和需求状况进行准确的调查、定量评价与比较研究。文化软实力主要涵盖了文化服务机构的能力和实力、专业技术人才实力、创意设计实力、历史文化实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描述与定量评价,发现武汉市提高文化软实力拥有的优势与劣势,找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武汉文化软实力缺少的文化资本。在与其他城市的比较研究中找到差距,借鉴其他城市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成功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

3.2 对武汉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

城市的发展需要规划,这是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渐渐领悟出来的认识。但是,很多城市的规划仅仅停留在硬实力发展的规划上,还没有意识到文化软实力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即使意识到一些,也可能只是将文化作为硬实力、硬件建设的点缀,作为一种“插花式”的装饰来考虑。这些外在的点缀不是从城市有机体中生长出来的,而是焊接在城市硬件上的。插花式的文化软实力投资不仅会造成城市资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会给城市形象抹黑。

因此,武汉市在进行文化软实力的投资之前,必须从武汉市的文化资源禀赋、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出发,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规划。注意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切忌好高骛远,贪大求全,盲目铺摊子,把目标设计的太高,超过武汉市能够承受的能力。

3.3 加强保护、充分开发、合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历史文化资源

成为提升武汉文化软实力的强劲动力

现阶段武汉市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上在还存在着保护不善、开发无序和利用低效等种种问题。这就迫使我们首先要树立“保护”第一的观念,正确认识、处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关系,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依法把保护落到实处。其次,加强对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管理,做到科学、谨慎、有序,即对每一个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项目都做到反复论证、审核,树立“开发性保护”的观念,把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性保护提高到保护城市文脉,爱护城市之魂的高度。另外,我们也要加强武汉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性,把武汉市的地理特征和资源特点充分整合,使三镇文化项目既各有特色,又浑然一体,形成两江、三镇、四岸的人文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景观。

3.4 唤起文化“自觉”性,塑造武汉城市精神

文化自觉是在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主体意识和心态,它具体的表现为文化价值选择和构建过程中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它要求将人生价值观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所以文化自觉即人的自觉,理性的自觉,行为和责任的自觉。实践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身文化的过程,更是一个熏陶积淀、提升修养的过程。唤起武汉市民的文化自觉性,以文化自觉提升武汉城市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塑造健康向上的武汉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市民各种价值追求的总和,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打造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培养城市共同体的集体意识是一个核心问题。城市集体意识具有一种心理力量,它散布在每个市民的个体意识中,引导市民的行为取向。另外,集体意识还可以结晶为道德行为规范或法律规范,从外部对市民行为作出规定。城市集体意识的培养能加强城市的凝聚力,缓解乃至消弭城市矛盾,塑造和谐的城市氛围。为此,武汉市应以弘扬首义精神为核心塑造武汉市民的精神世界,打造一种既能体现武汉地区文化传统,又能概括当前文化特点,并且能够凝练武汉市民特有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特有的思想和精神——“武汉精神”。

历史上的武汉曾因打响辛亥首义第一枪,闻名于海内外。今日的武汉人秉承“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成为武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提升武汉的文化软实力,需要把“首义精神”传承与再造、延伸与升华作为核心内容,并结合当前武汉文化的特点,打造“武汉精神”,将其纳入全民教育内容,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强势,使全市上下始终保持奋发图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为加快武汉发展凝神聚力。

3.5 提高武汉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武汉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一个城市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还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城市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

提高武汉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文化扩散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处于特殊地位。因此,要把提升武汉市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武汉文化传播能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媒体,形成舆论力量。

另外,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武汉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武汉城市文化、打造武汉城市精神的新阵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武汉市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3.6 加强武汉市文明城市建设,使武汉市民树立起开放的、国际化的、健康的心态

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所形成的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将极大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同时,又对硬实力形成促进作用,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必须认识到武汉市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城市软实力,是千百万武汉市民的伟大创造,是一个发动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实践的过程,也是市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所激发出来的创造力和群众的自觉性,是武汉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城市文化软实力不仅要有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成就,更要有市民心态的进步。文明城市的创建,就是要促使武汉市民建立起开放的、国际化的、健康的心态。其中包括市民的平常心——能冷静地以长远眼光面对每一个胜负得失;进取心——相信武汉人有力量从武汉悠久的文化中汲取精华、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包容心——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既要包容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博采众家之长,也要以包容心态去处理历史问题和国际纠纷;自信心——在国际交往与交流中,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态;责任心——对中部地区乃至全中国的发展与崛起,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奉献精神和主动创造精神。

3.7 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内核,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增强内驱力。21世纪前20年是武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要把握这个机遇,实现以推动文化建设来提升武汉城市文化软实力,建成全国文化强市的目标,就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武汉文化产业的全面繁荣和快速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飞速发展,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对外部受众发挥亲和效应的主要渠道,而且产生贴身的、深入人心的、持久的影响。然而,与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其他城市相比,武汉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产值小、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滞后、产业发展环境不良等几个问题。为此,武汉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旅游业、文化展演业、休闲娱乐业、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等作为支柱型文化产业来培育,精心策划、包装、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加快构建文化产业链,加快文化产业集群建设。

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培育和发展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武汉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竞争力显著增强。

另外,武汉市政府也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对文化产业的经常性投入。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扩大文化市场准入,鼓励民营资本及个人投资兴建各类公益性文化机构和设施,逐步形成投资主题多元化、社会化投融资的新格局,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使文化产业发展的更好。

3.8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武汉建设成为未来中部地区的“创意之都”

由于创造力被认为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创造力物化的集聚形态自然成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一些中心城市走向国际化城市时社会化经济发展的新的引擎。

目前,武汉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自发状态,要促进它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提高对发展创意产业重要性、迫切性、前沿性和未来发展态势的理解、认识与认同,把创意产业作为武汉新一轮发展的先导产业;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产业体制和创意成果产业化机制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武汉创意产业园区和创意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其示范、集聚、辐射和推动作用;加强立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有利的法制环境;设立各类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创造多元化、高效率、低成本的投融资环境;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引进与培养,不断推出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新政策、新规定,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奖励创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出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

3.9 不断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涉及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诸多领域,每个领域都关系到社会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每个人素质的提升。因此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是实现和维护广大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更会成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

为此,武汉市要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轨道上,以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服务重点,加快推进教育强市、科技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的建设,积极开拓创新,改善公共服务手段,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注重统筹均衡发展,在文教科卫体等各个领域取得全面的进步,让广大武汉市民充分享受到文教科卫体等事业发展带来的实惠。要把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健全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在教育上,要注重基础教育抓均衡、高等教育抓质量、职业教育抓结合、终身教育抓体系;在科技发展上,要强调加强科技创新,建立从源头创新到推广应用的立体式的区域创新体系;在卫生建设上,要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健康素质的高度出发,逐步形成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的卫生发展规划体系;体育建设要将全民健身作为基础工程,把竞技体育作为工作重点,把体育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加大政府推动、鼓励社会支持、吸引全民参与相结合,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4 结 语

通过上文对武汉文化资源挖掘工作与武汉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以“凸现文化为本、坚持因地制宜、体现多元发展、实现循序渐进”为原则,这是有力促进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必然选择。必须以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和需求状况进行准确的调查、定量评价与比较研究为基础,对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加强保护、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唤起文化“自觉”性,塑造区域文化精神;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影响力与竞争力;加强文明建设,使市民树立起开放的、国际化的、健康的心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九条基本路径,这是推动文化建设,提升地区乃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而这四项原则与九条基本路径都与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与利用息息相关。

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禀赋源远流长且丰富多样,其多维的禀赋类型及其比较优势和功能作用,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产业支撑和资本保障。文化资源与文化软实力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度,综合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成为提升地区乃至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深层动力。只有坚持上述四项原则与九条路径的选择,才能有效促进我国文化资源潜力向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转变,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的转变,促进我国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软实力强国的战略性转变。

参考文献

[1]马国庆,楼阳生.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陈志,杨拉克.城市软实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3]贾青松.论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的现实途径[OL].http://www.cass.net.cn/

[4]姚伟钧,任晓飞.武汉文化软实力与武汉发展[J].炎黄文化,2008(2).

[5]董立人,曹雪芹.以文化自觉提升“软实力”[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