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

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鲁忠慧[1]2008年,在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发展趋势下,宁夏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果,尤其是新的发展契机为宁夏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治区人均GDP正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攀升。市县财政也要同比例设立相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计划。

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

鲁忠慧[1]

2008年,在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发展趋势下,宁夏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果,尤其是新的发展契机为宁夏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要素潜力巨大

(一)市场潜力增强

伴随着30年改革开放和自治区5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和自治区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充满无限商机的市场。从恩格尔系数所揭示的规律看,人类消费结构的变化就是物质产品效用的下降和精神文化产品效用的提高。这也就是说经济越发达,收入水平越高,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旺,消费量也越大,恩格尔系数就越低。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衣着类、家庭设备以及服务类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而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等其他消费比重会迅速上升。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文化消费会快速启动,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文化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文化消费则会持续增长。居民文化消费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2007年,宁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8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80元。2002~2007年,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0.7%。2008年,宁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932元和3682元,增加绝对额均为30年来最高水平。自治区成立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自治区经济社会与全国一样欣欣向荣地向前发展,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百姓人均收入不断增加。2007年全区GDP实现834.1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743元,是1957年的93.5倍,是1978年的37倍;2008年自治区GDP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70亿元,增长12%。自治区人均GDP正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攀升。根据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到2012年,全区GDP力争翻番,跨过1500亿元大关,人均超过20000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文化消费支出比重在逐步上扬,文化消费在激增,消费能力在不断提升,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日渐增大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动力。

(二)政策环境改善

自党的十六大到《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和十七大的召开,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引领下,在由点到面的不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下,正从探索阶段迈向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宏观政策环境和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2008年自治区政府也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前提出“整合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后确定的奋斗目标是:力争到“十一五”末,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确定2008~2010年,自治区财政每年统筹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以后逐年增加。市县财政也要同比例设立相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计划。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加快沿黄城市带(群)、奋力打造“黄河金岸”的重大决策以及今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都成为进一步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力量。2008年12月30日,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内容共有37条,对推动宁夏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历史性的重要意义。从中央文化产业的宏观政策环境变化到自治区文化产业政策措施的制定、颁布,都为宁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可预期的发展空间。

(三)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丰富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自治区丰富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产业链上最基本的要素。从区域文化特色概括自治区文化资源的话,是指以回族优秀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红色经典文化,以“两河一山”为代表的大漠黄河生态文化、古人类遗址和古生物化石遗址文化、边塞军旅文化、民风民俗文化、西夏遗存文化、以改革开放为主线的成果文化这九大主流文化,这些多元的文化元素构成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特色资源。这些特色文化资源为文化产品生产或文化品牌的打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文化产品的成功开发提供了基础和环境。目前,自治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世界和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看,具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文化产业高端化趋势和上游化潜力巨大。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步伐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新举措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宁夏广电总台作为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者,自组建以来,报刊和频道频率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两家集团的实力明显增强,并初步实现了政企、事企分开,两家所属的经营性单位将继续稳步实行转企改制。根据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推进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着力解决‘小、弱、散’问题,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的目标,要大力整合文化资源,在新闻出版、演艺等行业着力培育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为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大框架、大舞台,努力做优、做精文化项目。改革“路线图”具体为:自治区出版行业整合宁夏人民出版社、自治区新华书店、银川市新华书店、大地音像出版社、自治区教育厅教育物资装备站(原教育书刊发行社)、博誉印刷物资有限公司,组建黄河出版发行集团,由此对性质和功能相近的发行、物资供应等业务单位进行重新组合,并加速跨媒介扩张,实现由单一的图书出版商向现代化多介质综合传媒经营商转型。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整合集团经营性业务,成立总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集团下设的广告、印刷、发行、房地产等子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公司制改造,整体转换职工身份。宁夏广电总台以广告中心为骨干,组建广播电视广告经营公司,明确广告公司与频道频率在广告经营中的责权利关系。对影视剧制作中心(含宁夏电影制片厂)、多媒体中心实行公司制改造。继续推进广电系统自治区、市电台和电视台整合工作,实现宁夏广电总台与吴忠、固原广播电视台的整合。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主要是宁夏话剧团的转企改制,试行组建宁夏演艺公司。宁夏歌舞团开展内部管理扁平化改革试点工作,以宁夏歌舞团为主试点组建宁夏艺术剧院。整合宁夏文化房地产公司、宁夏文化物资公司、宁夏文化服务公司、宁夏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和原银川剧院、红旗剧院、宁夏文物商店,组建宁夏文化实业总公司。整合区属新闻网站、行业网页资源。整合宁夏网和宁夏新闻网,组建新的宁夏新闻网,由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管理,对自治区党委、政府负责。目前上述文化体制改革正步入启动实施阶段。自治区在文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资源方面的这些新举措为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机制保证。

(二)文化产业的新作为

第一,文化与旅游互动成效显著,文化旅游业亮点频现。属于文化产业外围层的旅游业,2007年宁夏实现旅游总收入31.64亿元,增长23.26%。据自治区旅游局统计,2008年1~9月国内旅游收入为32.39亿元,预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为37亿元,同比增长17%。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省区,在文化与旅游互动、交融方面,2008年宁夏文化旅游产业成效不凡,表现了资源型文化产业的特征,体现了文化与旅游互动关系之特点,即文化是旅游的内核,旅游的发展又促进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发展。

文化旅游业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中华回乡文化园所取得的成效。2008年,中华回乡文化园成功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及国家4A级旅游景区殊荣,填补了宁夏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空白,成为宁夏又一家4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50大庆期间,文化园接待了来自中央的各代表团及全国各地、各民族的15个嘉宾代表团。同时,回乡文化园投资为我区首台大型文化精品回族舞剧《月上贺兰》量身建造的“阿依莎宫”剧场建成,来年该公司将与打造《月上贺兰》的银川艺术剧院、自治区骨干旅游机构合作,实现演艺团体与企业的联合、与景区的合作。这种模式将成为自治区文化精品项目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2007年,园区门票收入800万;2008年,园区接待国内外游客比上年同期增长41.21%,门票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79.25%。该园已成为游客了解和认识宁夏回族历史文化的特色旅游景区。二是隆德县域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隆德县先后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全国文化先进县”。2008年,隆德县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称号,这也是全国第五个、西北首个获此殊荣的县级“中国书法之乡”。隆德县书法文化从业人员从过去不足50人发展到现如今的215人,产值由1998年的3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000余万元;2008年又有新的增长,成为该县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成为自治区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2008年12月底,隆德县在六盘山下的杨家店建成的占地24亩、投资600万元的民俗文化村成为六盘山旅游的新亮点。三是银川文化城建成开业。自治区50大庆前夕,第一个集中展示宁夏多元文化的银川文化城一期工程竣工,正式开业。开业之际,承租率达95%以上,入住商户150多家,其中包括设在此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产业孵化基地。该文化城作为宁夏第一个集文化品牌展示、产品销售、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将成为文化产品的孵化器和银川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镇北堡西部影城。该影城成立于1993年,系股份有限公司,由著名作家张贤亮任董事长。镇北堡西部影城固定资产从1993年的73万元发展到2008年的2亿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范例。影城每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年门票收入超过1000万元。2008年镇北堡西部影城全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超额完成年度接待计划。

第二,文化产业新业态起步。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括其庞大的相关衍生产品的新兴产业。宁夏动漫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受到政府重点扶持,通过与央视合作,动漫产业快速起步。2008年宁夏广电总台完成《鸣沙》《美丽家园》两部原创动漫作品,实现了宁夏本土原创动漫电影、动画片零的突破。宁夏荧屏天天传媒和宁夏软件园共同合作的动画片《不周山传奇》成为宁夏首部三维动画片。该动画片通过动漫形式宣传贺兰山文化。银川开发区将软件动漫服务外包产业作为第四大主导产业来抓,2008年初财政安排8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扶持软件动漫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9月,首届宁夏(中国)动漫作品及动漫艺术家插画展在银川国际会展中心开展,在15天的展期中共吸引了1万多人参观。此次动漫插画艺术展大赛,对增强西部地区企业动漫观念,促进宁夏动漫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电影《画皮》的出品为宁夏探索文化经济化取得新突破。2008年,由宁夏电影制片厂策划拍摄、担任第一出品方的电影《画皮》票房收入接近2.5亿元,成为投资收益率很高的中国大片。在刚刚公布的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中,电影《画皮》位居亚军,仅次于位居榜首的《赤壁(上)》。在影片票房节节攀高的同时,《画皮》又获得了代表我国香港地区冲击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资格。《画皮》之所以被市场认可,一是遵循了市场规律,二是遵循了创作规律,三是巧妙地把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依照“市场口味”挖掘、加工和创新,生产出高水准文化商品。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专门刊发一期《电影动态》,总结宁夏电影厂“小厂拍大片”的成功经验,称赞宁夏电影厂“经过8年的艰辛努力,探索出一条创新机制、跨越式发展的新模式,已成为2008年度中国电影产业的独特文化现象”。

第四,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果。利用文化产业博览会平台,促使文化产业项目“走出去”。宁夏在西安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签订合作协议10多项,协议资金7亿多元。在此次文博会期间,宁陕两省区在西安举行了文化产业恳谈会,双方签署了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福建与宁夏达成的文化对口扶贫协议内容则包括鼓励两省文化单位和企业以项目开发为重点,以合作、联营等形式同建一批有市场前景、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吸引海外企业来宁夏开展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积极开展文化招商,将增编的37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发布在国家文化产业网。

三、文化产业发展现阶段的特点及建议

宁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东部沿海地区市场经济不甚活跃,市场体系不甚完善,投融资渠道较少,信息资源不甚畅通,文化消费能力弱,这一现实决定了现阶段宁夏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一是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发展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宁夏文化产业,政府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政府主导的模式是适宜于宁夏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二是注重利用本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要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来发展文化产业,并与旅游业发展形成强烈的互动关系。因此,宁夏文化产业发展基本上还属于低端的资源型文化产业。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尽快建构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体系

因地制宜的文化产业战略及战略目标实现的具体措施是自治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全国许多省份已经制定完成了“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宁夏亟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宏观和微观政策,在盘点地方文化资源基础上,制定符合区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放眼全国和世界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以战略目标为引导,以适宜的阶段性政策措施为推动力,避免文化产业发展的盲目性、盲从性,以党委、政府的战略决策和逐步完善的政策措施力促自治区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构筑有序合理的文化产业结构体系

文化产业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实现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的过程。根据自治区《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中关于“建设以宁夏平原为核心的黄河文化产业带,以中部干旱带为主的回乡特色文化产业带,以宁南山区为中心的大六盘生态文化产业带”的规划,结合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为凸显宁夏旅游优势,现阶段宜集中资金,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与其他文化行业的资源组合,把旅游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以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电视传媒为途径,以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电视剧为突破口,重点扶持电视剧剧本创作、拍摄、发行的电视传媒产业链。打造“有牌有市”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鼓励新兴文化业态的成长,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三)融资渠道要多元化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是文化产业运营主体的融资问题,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文化企业的融资问题尤显突出。这要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除了鼓励多种所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运营体系外,还要积极利用文博会招商引资。国家文化部根据中央开发西部、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分别开办了一年一届的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两年一届的中国东北(沈阳)文化产业博览会和中国中部(武汉)文化博览会、一年一届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自治区应该借助这些文博会,为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提供机会。文化企业上市融资也十分重要。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文化企业在A股上市的有11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有2家。辽宁出版传媒A股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整体上市的新闻出版企业,在投融资体制上为其他文化产业门类开辟了新的渠道,在资本层面上为中小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成功范例。自治区应该重点支持1~2家骨干龙头文化企业(如文化旅游企业),在条件成熟时鼓励其上市融资。要抢抓中央政府加大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园扶持的机遇。目前在全国137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宁夏只有1家,文化产业示范园还处于空白。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力促在宁夏建立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园。

(四)抓紧建立文化产业的产学研体系

实现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起自治区文化产业产学研体系。随着文化产业发展高潮的兴起,国家文化部和各省区先后设立了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在大学设置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国家文化部从1999年开始,先后在全国命名8所大学为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命名中国传媒大学和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研究基地。这8个研究中心和2个研究基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科研先导及主导力量。从文化产业成长正在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看,着眼于改变宁夏文化产业研究落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机制严重滞后于现实需求的现状,应抓紧建立文化产业的产学研体系,为自治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和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以学校为依托,为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有能力、敢闯市场的经营管理人、品牌策划人、产业运作人、文化创作人、文化经纪人等文化产业人才。

【注释】

[1]鲁忠慧,宁夏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