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短信交往角色的半虚拟化

短信交往角色的半虚拟化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短信交往角色的半虚拟化现实社会人际交往所依附的特定时空位置在短信交往中被电子空间所取代,这使短信交往的角色具有了一种半虚拟化的特质。而短信交往一般是基于现实社会交往基础之上的,在相识的人之间进行的交往,交往双方无法完全隐匿在真实世界中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乃至于地位、身份,因此可以称作一种半虚拟化的交往。

四、短信交往角色的半虚拟化

现实社会人际交往所依附的特定时空位置在短信交往中被电子空间所取代,这使短信交往的角色具有了一种半虚拟化的特质。之所以说半虚拟化,是因为在短信空间中的交往既不具有如人们在现实的物理空间中所进行的交往那样的实体性和可感性,也不具有外在的可触摸和可察觉的时空位置与形态,而只有一种功能上的实在性。但与互联网相比,网络提供的是一个全数字化的环境,交往双方往往是陌生人,你无从知晓对方的一切身份信息,因此是完全的虚拟性交往。而短信交往一般是基于现实社会交往基础之上的,在相识的人之间进行的交往,交往双方无法完全隐匿在真实世界中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乃至于地位、身份,因此可以称作一种半虚拟化的交往。

角色的半虚拟化使短信交往双方处于相对平等、无直接利害冲突的位置,以前的垂直关系有可能变为平行关系;另外,在交往过程中,个体可以控制自己的角色扮演,甚至塑造出跟真实世界完全不同的自我形象。利用短信沟通的去现场性,交往主体可以掩饰一些信息,凸显一些信息,构造一些信息,从而保有了呈现自我、表达自我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种自我塑造与角色扮演,应该说是现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情感与理性的表达方式[7]

当然,短信交往也具有半虚拟化自身的局限性。真实世界的人际交往在观察到对方的言谈举止的同时,还可以体味对方在谈话间所流露的表情、手势、语调、眼神等身体信息,并借此判断对方的行为动机;而短信交往中所传递的讯息多为文字、标点、数字等刻意加工的符号表现,无法获得现实交往中的整体感与连贯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