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写作的要求

电视新闻写作的要求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新闻的写作也不例外,从人本角度看,主要包括写作主体即记者的气质禀性、品德节操、学识水平、情感才气等;从文本角度看,主要包括新闻文稿的立意辩体、用料谋篇、琢字练句、意境风格、文风修辞等。情感,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一大资源。触及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触及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的感动,为电视新闻的创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三、电视新闻写作的要求

从写作学的角度出发,写作的总体要求包含两个大的方面,这就是以人本、文本为重心、为两轴而沟通联络写作的种种要素和环节[3]。电视新闻的写作也不例外,从人本角度看,主要包括写作主体即记者的气质禀性、品德节操、学识水平、情感才气等;从文本角度看,主要包括新闻文稿的立意辩体、用料谋篇、琢字练句、意境风格、文风修辞等。人本是基础,是导向,文本是结果,是目的;人本种种素质的要求是着眼于文本的形态表现,而文本诸要素的显现又根源于人本的素质能力。

(一)电视新闻写作的人本要求

具体到电视新闻的写作,人本要求则是对新闻写作主体——记者编辑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态度的要求,也可以说是一种文章之外的原则要求。

1.准确与客观

(1)准确。准确是记者的首要目标,同时也是电视新闻写作的基础。新闻媒介的公众属性使得准确性对新闻文稿的写作至关重要。如果记者在写作中犯了事实性的错误,或遗漏了关键的信息,侵蚀的不仅是公众对记者个人的信任,还有对记者所在的新闻机构以及整个新闻界的信任。中国的“史学精神”对新闻写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史学注重“据实直书”、“秉公执笔”,这一点与“舶来”的新闻写作强调的真实、客观、公正思想内在契合。这样,悠久的史学传统很自然地引入到新闻写作中来。梁启超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中曾指出报者不可不具“鉴既往,示将来,导国民以进化之途径者”的史家精神。记者写稿时,要保持准确性,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闻中的重要事实一定要准确,文中提到的人物名称、地名和相关数字一定要准确。特别是不能犯常识性错误。曾经有一位记者报道某水稻新品种时,写到“经过实验种植,该水稻新品种亩产达到5000公斤”。亩产5000公斤相对于正常亩产400多公斤高出10多倍,制片人觉得有违常理提出疑问,记者说肯定没错,是采访对象说的,有现场采访的带子为证。制片人坚持要求记者进一步核实,后来记者电话联系采访对象,对方解释5000公斤是10亩实验田的产量,现场采访时可能漏说了10亩地这个情况。电视采访时,因为被采访对象的紧张、疏忽等原因可能会发生口误或遗漏,记者对重要的信息一定要进行多方核实。此外要能够进行基本的常识判断和分析。试想如果将10亩地的产量当1亩地的产量报道出去,岂不是和观众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其次,文稿中涉及的概念一定要明确准确。例如在反映货物运输的一条新闻中有这样一段话:“据了解,集装箱运输是全球最通行的货物贸易运输方式,全世界8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贸易都通过集装箱运输。”文中贸易的80%是指贸易金额还是贸易运输的吨位?这里的概念不明确。

(2)客观。客观是相对主观而言的,即强调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准确全面的反映,特别是在新闻报道中不带有个人的观点。每一件新闻作品都是有观点的,但好的新闻不应掺杂个人观点,也就是在新闻写作中不应掺杂个人的观点,而是让事实说话、让画面说话、让同期声说话。新闻叙事一直努力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寻找着平衡。为了新闻内容能吸引观众,记者通过细节重组、口语式词汇和叙事结构的安排和播报语调的运用,将个人对事件的理解充分展现并追求达到故事化和娱乐化的效果。于是在整个叙事过程中,客观的报道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被主观的解说所替代,为新闻匹配并制造出新奇特的效果,从而使报道往往倾向于呈现主观色彩。

例如在非典期间,有一所著名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非典疫苗研制取得重大突破,而且只要国家能给予扶持满足其生产条件,马上就可以大规模投产。当时记者撰写稿件时使用的标题是:《非典疫苗研制成功控制非典指日可待》。标题明显包含了主观因素,且有夸大之嫌。后来改为《抗SARS药物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去掉了主观的一些判断,显得相对客观冷静一些。并且在文中也贯彻了这种客观冷静的基调。

【导语】今天,某某大学宣布,抗SARS病毒侵入细胞的多肽药物的抑制实验已经完成,这标志着在抗非典药物的研制上取得重大突破……

后来事件的进展证明这种冷静客观的报道是正确的,那所大学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能拿出真正的抗非典药物。

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影响因素会对客观准确产生威胁:或许歪曲事实以迎合某些政治团体的需要,或许想引导公众达到某一目的,或许想回避某些敏感的事实以免得罪潜在的广告商或消费者。但记者必须做到准确和客观,这既是职业的要求,也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情感与人文关怀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一大资源。无论是《刘翔夺金》还是《在千钧一发时刻》,或让人热血沸腾,或让人热泪盈眶。情感,这个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许多作品中有一根主线贯穿,这就是一个“情”字,正是这种人类共通的情感,带给观众以感动。好看的节目不一定让我们感动,但让我们感动的节目一定是好节目。触及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触及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的感动,为电视新闻的创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当然,节目需要真情,不要煽情,煽情将公众的感情当烧饼,翻来覆去地烤,使人反感。真情,讲究水到渠成自然流露。不要过多地解说,让画面说话,让同期声采访说话,是保证真情的一个诀窍,解说在此时只起到串联过渡的作用。另外,不要在解说中加入过多的感情充沛的描述、诱导和感叹、赞美等主观因素来试图引导观众的情感,这样明显的煽情将败坏观众的胃口,赶跑观众。情感与客观并不矛盾,真善美的情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将正确的情感适当融入报道中,将使客观性显得更加真实,也更加吸引观众,如果“将公共讨论中的情感因素剥离,结果却不明智地打击了公民们对公共生活的兴趣”[4]。一般说来,情感型报道比理智型报道效果更加明显。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5]在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情感。认知的变化不一定导致态度的变化,而情感的变化一定会导致态度的变化,情感就好比是态度的方向盘。《是谁让我坠入黑暗》看着孩子曾有的明亮双眼的照片,听着孩子母亲令人心碎的描述,能不对孩子的遭遇产生同情之心吗,能不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给予关注吗?

如何在新闻实践中体现人文关怀?请看下面一个例子:

十六岁花季少女殒命湖中(后续)

口播:昨天,我们节目中播出了16岁少女小雅在四美塘公园落入湖中

的消息,后来经过专业打捞队两个多小时的打捞,昨天晚上6点40分,孩子的遗体被打捞上岸。虽然我们的记者拍到了遗体被打捞上岸的整个过程,但我们决定不播发相关画面,以表示对一个逝去生命的尊重和对失去孩子后悲痛欲绝的母亲的尊重。孩子具体的落水原因,警方正在进行调查。

记者没有为了收视刺激去展示落水少女的遗体,而是选择了不播出画面,真正体现了对遇难者及其家属的深切同情。这就是一种人文关怀。

但在人文关怀精神的感召下,媒体在报道时可能会带上过多的感情色彩,不像一个平和的事件叙述者,而是变得容易激动,更像一个“愤青”,根据自身的价值判断,轻则对报道对象指指点点颐指气使,重则媒介审判一棍子打死,“恶魔”、“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等字眼不时从主持人口中说出。媒介的舆论监督缺乏“与人为善”的关怀态度,陷入一种狂热偏执的状态,经常处于激动或是浮躁情绪的状态下,只听信当事人的片面之辞,在没有确切地调查取证之前急不可待地发出报道或是打着人文关怀的旗号,不问青红皂白对当事人大加挞伐,犀利尖锐却缺乏冷静细致的思考,对于事态的解决也往往起着火上浇油的负面效果。媒体应该具备人文关怀,但在这种关怀的背后,应是媒介的清醒意识和严谨态度。

3.落实声画思维

落实声画思维就是要正确进行画面与文字的配合。第一,注意时空的转换与视觉习惯。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有一个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电视画面的安排一般要遵循人们的这一习惯,否则人们认识上就容易出现混乱。但是电视新闻叙事中经常要进行时空的转换,电视新闻在进行画面的时空转换时,要注意内在的逻辑顺序。这种内在的逻辑顺序需要使用文字与画面进行配合方能完成。第二,画面与解说要互补。画面和文字解说词是一个相互配合、互补的关系,共同完成新闻叙事。当画面已经清楚地表现了内容时,解说就少说,甚至不说。说也只是起到过渡的作用或交代画面上无法表现的内容。例如画面上是一辆公共汽车正在燃烧,浓烟滚滚。解说如果说“一辆公共汽车正在熊熊燃烧,扬起滚滚浓烟”,这就是画面与解说的不当竞争,造成信息的简单重复,无形中消解了电视新闻的传播魅力。当画面无法表现新闻的内容含义时,解说就要发挥说明、阐发的作用,进行优势互补。画面和解说的主辅关系,要根据内容随时进行调整。第三,画面与解说要“亲密接触”。画面和解说,是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关系。说它相互独立,是说它们各自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各自发挥在新闻叙事中所扮演的角色作用。但它们不是分离的,与画面无关的解说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忽略了画面所提供的信息。解说与画面毫不相干,离题太远,声音和画面就形成了两张皮。或者解说词说一套,画面配上一套,形成万能画面,这都是画面、解说不相融合的表现。画面和解说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离开任何一个都难以完成新闻的叙事。

4.善于讲故事

新闻就是一个个完整的故事,长的或短的,重要的或新奇的,开心的或感伤的。既然是故事,讲述的方式显得特别重要。美国CBS的《60分钟》成功的秘诀就是:“用好的方法讲一个好的故事。”不管观众多么需要信息,只有当它以某种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时候,他们才会接受它。新闻要讲好故事,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细节的挖掘。细节是故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细节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的地方。细节作为情节的一部分也直接参与故事,细节也可称为“放大了的小故事”,是那些最本质最能打动人的东西。如《抢救石缝中的家园》中,农民为了阻止山羊啃食绿化带里的青草,遛羊时给羊戴上竹口罩;《部长慰问金被甩之后》血吸虫病人甩掉部长慰问金后部长等干部满脸通红的尴尬神情等细节。电视新闻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细节。

第二,悬念的设置与冲突的挖掘。新闻要好看就是有故事,故事要吸引人就是有悬念有冲突。因此,我们在采写新闻时,首先要考虑其中有没有悬念和冲突,或者能不能形成悬念和冲突,在后期写作编辑构思中一定要考虑如何运用设置矛盾、人物铺垫、交叉叙事、加快节奏等手法,设置悬念和冲突,使得悬念一环套一环,冲突一个接一个,时刻保持故事悬念感和紧张感,从而做到不但找到了精彩的故事内容,而且将它讲精彩。例如,新闻评论片《无影工程何以竣工》中的悬念设置就比较典型。首先导语中就开始设置悬念:“……如果说用66600元钱换来了一个300万元的长江防洪工程,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事太离谱了,可是这样的事情真的就发生了。”在文中,作者仍然不断用设问的方式设置悬念引导观众往下收看:“……虽然施工图是假的,但是这个工程却有着一套规范的监理报告,那么这个监理报告是怎么来的呢?……”“……这些专家领导组成的专家组,是如何对这个环环做假的界碑工程进行验收的呢?……”整个片子悬念迭出,引人入胜。

第三,对最密切相关性的挖掘。对故事中所蕴涵的与人自身以及人所处的环境的密切相关性的挖掘,也是讲好故事的重要方面。而且,这个相关性挖掘越深,故事就可以讲得越好。这方面,近年兴起的民生新闻在故事与人的相关性挖掘方面是最为深入和成功的。例如:《一位母亲的告白》:

【导语】

昨日,记者接到一位刘女士的电话,她告诉我们,她有几句话想对自己的儿子说,希望我们代为转告。有什么话不能亲口自己对儿子说反倒要通过我们电视台呢?带着疑惑,记者来到了刘女士的住处。

【配音】

刘俊秀,59岁。家住蔡家田小区A区,老伴已去世多年,现在靠每月3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她告诉记者,她的小儿子化涛前几年开始赌博,基本上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输光了。现在,化涛想把父亲留下来的一套20平方米的房子卖掉。这些天,他不停地找母亲要去办卖房手续。

【电话采访】

记者:卖房后你准备干什么?

化涛:到时候再想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

【配音】

因为化涛卖房之后并没有具体打算,母亲担心他会再将卖房的钱拿去赌博。

【同期声】

刘女士:千万别卖了,不知道会怎么花掉了。

【配音】

由于没有工作,化涛一直将自己的孩子寄养在母亲这里。

【电话采访】

记者:孩子生活费由谁负担?

化涛:这个……我现在没钱。

【配音】

刘俊秀每月只有300多元的生活费,还要抚养化涛刚上初中的孩子,再加上自己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和风湿病,生活是难上加难。现在,化涛还不停地逼母亲卖房。对此,刘俊秀感到伤心欲绝。

【同期声】

刘俊秀:我还能活几年呢,他将来么办?

【配音】

在平静了一会之后,刘俊秀想通过我们的记者向已经34岁的儿子化涛讲几句话。

【同期声】

刘俊秀:不能再赌了,趁年轻找个事做,你要养你的伢,我死后这个房子是你的,卖掉后你将来住哪里呢?(配音乐,慢动作)

【后导语】

化涛,你听到母亲的话了吗?你能不能不再让母亲这么为你操心、伤心。

观众关注的是新闻故事,但是如果故事中没有人,没有看到人在故事中的命运变化,这个故事是不会激动人心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情况下,记者会有意识地夸大报道中的冲突、矛盾和争议,以此来吸引观众的注意,这种做法不可取。一方面这与新闻的真实客观的基本原则相违背,另一方面,如果让观众看完节目有一种被愚弄被“忽悠”的感觉,这会侵蚀媒体的信誉,最终丧失观众。

另外,对于敏感的报道,聪明的记者会注意不使用煽动性的语言。他们让事实出来用平实的语言自己讲故事。报道的问题越热,处理的方式越冷。

(二)文本要求

电视新闻写作的文本要求是对电视新闻文稿的文字、语法、结构等具体写作方法的基本要求。

1.口语化

声音传播特性决定了文字稿是一种口语化的文字。在电视中,文字是要转化为语言,说给观众听的。由于听觉信息稍纵即逝的特点,观众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去细细品味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细微的差别以及对语言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挖掘。不然,上一句还没弄懂,下一句就到了。这和阅读有很大的区别,阅读允许读者反复阅读仔细推敲。如果电视观众一遍不能听懂,他们不可能有机会马上再听一次(除非该节目同步挂在网上,观众才能有机会马上重看。但目前的情况是,电视节目一般在播出数小时之后才可能出现在网上,这就决定了观众没有机会马上重看节目)。这样,观众接受到的信息就是凌乱缺失的,信息的传播也是无效的。现在人们提出电视写作是“为听而写”是很有道理的。“为听而写”,就是要用多数观众能一听就懂的词汇、语句来表达,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让观众听得清楚、明白,理解准确。有些看起来可能是优美生动的文字,读起来听起来则可能是含混不清。

例如,在一条反映领导视察工地的新闻中,写到“某某从工人手里接过风枪操作起来,顿时风枪轰鸣,混凝土屑四溅,枪声颤碧海”,评奖时多名评委反复听都无法听明白最后一句。有的听成“枪声粘皮汗”,有的听成“枪声颤得厉害”。这就是书面文字和口语化语言的区别。口语化和通俗化是电视新闻写作落实“为听而写”的具体措施。

首先,用词尽可能简单通俗。据统计,现代汉语有单字八万余个,而平时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只有3500多个。这3500多个字中有2000个字才是人们口语中经常用到的,人们耳熟能详的。为了达到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应尽量采用此类汉字组合形成的词汇。因为电视传播的易逝性使得文稿中用词越抽象,就越难以想象它们是什么意思,观众对信息的解读就越模糊。这并不是说要排斥新词、生词和抽象的词,只是在文稿中采用生僻和抽象的词汇时一定要加以说明。记者写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各种专业的文字和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平实通俗的语言。写作中可以把抽象的词和人们熟悉的具体、直接的事物联系起来,使用比喻和举例可以帮助正确表达和理解。例如:“这次火灾烧毁了面积8500平米的林地。”烧毁的林地究竟有多大,人们可能一下子无法想象,如果加上一句“大约有三个市政广场那么大”,立刻就将抽象的数字形象化了,人们就很容易理解了。

其次,要注意语音的清晰,尽量使用双音词。汉语有单音词和双音词,单音词指由一个音节组成的词。使用单音词可以使文稿简洁,但单音词念起来不上口,听起来也没有双音节词的词语清楚。在听说过程中,单音词发声短,很容易被听漏掉。电视新闻写作中应多采用双音词,少用单音词。例如:要用“可以”而不用“可”,用“愿意”而避免用“愿”,用“已经”而不用“已”。

再次,要多使用短句。在电视新闻写作中应避免过长的句子,尽量使用短句以增强文稿的口语化效果。短句词语比较少,容易让观众抓住主要词汇,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长句字数多,结构复杂,容量大,书面语色彩浓,可以准确严谨地表达意思,适合于论文、法律条文等。过长的句子会使观众听了后面忘了前面,容易在理解新闻时产生偏差。短句字数少,结构简明,口语色彩浓,表意明确、活泼,理解容易。加拿大广播协会建议使用短句,标准是20到25个单词组成的句子为短句。在汉语中句子的长短没有绝对的标准。在电视新闻中,一般以句子可以让普通人一口气读完、不憋气、轻松自在为参考标准。在特定的情形中必须要用到长句时,可考虑在画面中出现提示字幕,以视听双重强调的方式让观众准确理解。

最后,大声朗读你所写的文字,看看读着是否顺口,听着是否顺耳,这是检验与保证口语化写作简单易行的办法。

2.简洁

有句俗话“少就是多”,英语中也有同样的说法:THE SIMPLE THE BEST。这都是说明简洁的重要性。新闻写作讲究语言的少而精,用尽量少的语言传递尽量多的信息。以恰当的新闻事实和简练的文字让事实本身折射作者的立场态度。在写作过程中,去掉那些繁枝末节,抓住主干,不要过多地描述,能用画面和同期声说话的尽量使用画面和同期声。电视文稿的写作要简洁,但又不能令人费解。为了做到简洁和易懂,电视文稿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遣词造句意义要具体明确,不能产生多义。例如这样一句话:反对的是领导。这就产生了多种解释的可能:是人们反对领导,还是针对某事领导提出反对?就在人们揣摩推测之时,新闻已经播完了。

第二,正确使用代词。电视语言中可以使用较多的指示性代词,例如这边、那边、这种、那种、这些人、那些人、他、她、他们、此事、这事等。指示性代词可以避免或减少对画面的重复,使文稿变得简洁明晰。指示性代词还可以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画面。例如:“现在,画面上方出现了一个戴帽人,他是不是犯罪嫌疑人王某某,警方现在还不能确定。”代词“他”指向明确,同时立刻将观众的注意力导向到画面上的这个人物。要注意的是,在画面中多个人物出现时就不能用代词“他”“她”来代替人物名称,而要使用全称,否则观众就搞不清究竟指称的是谁。

第三,控制好声音信息的余度。由于声音稍纵即逝的特点,为了便于观众理解,新闻文稿中要有适当的信息余度。必要的余度本身不带有新的信息,但对观众理解主要信息不可或缺。具体表现为,对重要的信息适当重复,以此突出其重要性。比如一些重要的人物、单位和一些重要的观点,可以在文稿中适当地重复。例如,在同期声中采访对象提到“我们企业用工一贯遵循劳动法,这是我们的责任”,在紧接着的文稿中可以这样写:“遵循劳动法的确是每个企业每个个人的责任,但遵循劳动法首先的一条是签订合同……”用重复强调的手法进行意义上的转折,引出与此前说法相矛盾的下文。适当的重复有一种强调作用,突出重点,便于观众理解。控制好余度,当繁则繁,当简就简,以多数观众能够准确理解为标准,这与简洁没有矛盾。

第四,数字的简化。电视新闻不适合表现复杂的数字,特别是位数较多、带有小数点一类的数字。这些数字不容易听清,更不容易记住,特别当这类数字罗列在一堆时。例如下面一条消息《上半年我省工业生产趋势良好》——

画面:钢花四溅机械加工汽车装配

解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省上半年工业生产呈现良好趋势。记者从省统计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1.6%,同比提高13.3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好水平,其中七项主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总资产贡献率提高一个百分点,资本保值率提高9.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向指标下降0.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加快0.11次,成本费用利用率提高1.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4.2%,产销率提高0.3个百分点。

这里的一组数字,有多少观众能听清、能记下,又有多少观众能理解其中的含义?这种信息的传播是无效的。所以在解说词中尽量不进行数字的罗列,可有可无的辅助性数字一定不要。比如上例即可将辅助性的数字删除:

解说:我省上半年工业生产呈现良好趋势。记者从省统计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1.6%,同比提高13.3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好水平,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七项主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一定要用到数字的地方,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和数字意义的大小进行简化。例如可以将“投资4.93亿元”简化成“投资近5亿元”,“增长34%”改成“增长了三分之一”。但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数字还是要求精确,例如“2007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增长11.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年增长3.2%”,一定不能简略。

3.简单句与复合句的合理运用

在现代汉语中,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是和复句相对的概念,它一般只有一个主谓结构。单句按语气的不同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在新闻写作中最常用的是陈述句,主要用于对基本事实的陈述。疑问句也较常用,疑问句在新闻叙事中起到设置悬念引出下文的作用。例如:“商家对此有何解释呢?”“他是不是那个掉包的人?”设置合理的问句可以让观众很自然产生期待心理,期待下面的内容。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谓结构组成的。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联合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平等,无主从之分,通常表达并列关系、顺承关系、选择关系等。常见的关联词有:一边……一边;同时;首先……然后;要么……要么等。偏正复句内各分句间有主从,即有主句有从句,通常表示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等。常见的关联词有:虽然……但是;只有……才;因为……所以;因此,等等。复句的使用让新闻叙事时富有逻辑、便于时空转换以及进行分析判断。例如:“就在江北的市民寻找船舶的同时,江南的市民开始搭建一座简易浮桥。”一句话就将叙述的场景由江北转到了江南。无论使用单句还是复句,有一个原则:句子不能过长。特别是在单句要包容的内容过多时,可以尝试将它转换成复合句以便于受众理解。例如:“他握住了他十多年没见的几乎已经认不出来的老同学的手。”可以改为:“他握住老同学的手,十多年没见几乎认不出来了。”

4.控制使用被动句、倒装句

电视新闻中尽量使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倒装句。因为人们一般心理接受顺序为主语、谓语和宾语这样的常用结构。如果在短句中,使用被动句式,人们还可以与动词联系起来,如果句子本身比较长,主语与被动词间隔过大,人们不容易听清,甚至容易听混。可以说“张家湾一带还有许多居民收养了被人遗弃的孩子”,尽量不说“一些被人遗弃的孩子被张家湾一带的居民收养了”。

5.少使用否定句

电视媒体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一种伴随媒体,人们可以一边干其他的事一边“听”电视。这时候,人们很容易漏听否定词“不”“无”“没有”,特别是“无”“不”,发音轻而且短促,很容易漏听。一漏听,整个新闻的意思就反了。“他不承认他来过现场”,有可能听成“他承认他来过现场”。所以在表达否定的意思时,可以使用其他表示否定的词。“他不承认他来过现场”,可以改为,“他否认他来过现场”。尽管在语气上要重一些,意思上也略有差异,但比让观众把意思听反要好得多。

另外,特别慎用双重否定句。原因是:一方面,双重否定句不符合听觉习惯,容易漏听造成误解;另一方面,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意思非常强烈,语气更为坚定有力,同时完全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存在明显的主观化、绝对化倾向,这与新闻客观性表达是相对立的。例如:“听到他这样说,现场的市民没有一个人不感到气愤。”听到这样的语句,观众就会质疑,记者是不是将现场的市民全部采访到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三)写作的模拟交流语境

新闻写作要有与观众强烈的交流感,要想找到这样的感觉,不妨在写作时设想一个模拟的交流语境。

1.设想交流对象

模拟交流语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设想一个模拟的交流对象,即无论写或说都仿佛在对一个人讲话。当然最好想象那个人是你认识并喜欢与之交流的人,比如你的朋友、父母,而不是你所憎恶的人。

想象交流对象,可以使你的语言表达生动、贴切、富有人情味和感染力。想象与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朋友交流,你的叙述语言自然就倾向幽默;想象与一位亲密的朋友谈话,你的语言可能会更亲切和随和;想象和你慈祥善良的母亲交流,你笔下的语言会带有温情;与正直的父亲交流,你的语言也许就倾向厚重。根据不同的新闻题材,可以设想不同的交流对象和交流场景,新闻写作的语言将呈现不同的色彩。

2.设想叙述者

模拟交流语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想象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讲述者。你的讲述是以朋友的身份,还是以儿女的身份,还是以陌生人,或者智者、长者的身份。其实,设想了叙述对象,实际上同时也就设定了叙述者。但叙述者的语言风格可以有不同的色彩,或平实、或机智、或诚恳、或幽默。但是这不同的色彩是建立在一种较为固定的叙述风格基础上的。这种比较固定的叙述风格实际上就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风格。电视新闻的叙述风格是由节目的定位决定,并由主持人来具体体现的。一个好的新闻节目,它的主持人的风格必须是同整个节目的定位风格相吻合的。

这样,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记者编辑可以设想主持人对这个事会怎么来说,对那个事会怎么来说。经过这样的一个设想过程,写作的语言与主持人的风格就比较吻合,整个节目的风格也就容易保持一致。

例如,北京电视台《第七日》主持人元元的机敏俏皮中不乏见解,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主持人孟非的冷峻率直中不乏幽默,是具有非常典型性的个性风格。他们鲜明的风格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记者的写作。记者在写作构思过程中,脑海里会浮现主持人的形象和话音,不知不觉地按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来写作。

当然,对于不同的新闻主题,写作的语言可能会略有调整,或高兴、或忧虑、或舒缓、或急促,但基本的叙述风格是变化不大的。常见的基本风格类型有:亲切随和型、机智幽默型、诚恳率直型、稳沉智慧型、平实质朴型等。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哪一种叙述风格,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民众的关切是它们共同的精神基础。

3.设定叙述视角

在设定了交流对象和叙述者之后,下一步还要设定,在讲述新闻时将采用什么叙述视角。目前电视新闻中经常使用的有三种叙述视角:客观视角、主观视角、多向视角。

客观视角,又称第三人称叙事。客观视角叙事是运用最为普遍的叙事类型。它要求叙事者站在局外的角度讲述关于他人的见闻,依据事物的本来面目再现社会生活。由于客观叙事的叙述者总是外在于叙事情境,叙事主体和客体心理距离较远,叙述者以相对超然的心态讲故事,不仅解说很少掺杂叙事者的感情色彩,画面也全部由客观镜头用蒙太奇手段组接而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表现复杂的矛盾和生活内容,这对于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多有裨益。另外一方面,游离于新闻事实之外的叙事者可以自由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但并不能直接深入新闻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只能借助电视画面对人物表情、神态、语言和动作细节的记录来暗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因此,它不便于直接表达叙述者自己的思想,亲切感和亲近感不强。

主观视角,又称第一人称叙事(限知)。就是叙事者“我”身临其境,现场目睹了新闻事件的进展过程,并以目击者的身份讲述所见所闻。当前被广泛运用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就属于第一人称目击者叙事。在这里,记者现场出镜的意义就等于设置了一个目击者视角,不只是记者现场主持的大纵深背景画面让受众仿佛亲临其境,整篇新闻对事件的叙述也都以出镜记者讲述所见所闻的口吻来展开,导致新闻的现场感与可信度明显加强。还有一种第一人称叙事(全知)方式。与第一人称目击者叙事中的叙述者“我”只是目睹了新闻事件的进展不同,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类型的叙述者“我”就是主要新闻人物(有时也表现为拟人化的动物),因而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叙述者的“自叙传”。在这里,叙述者“我”不仅可以娓娓地陈述自己曲折的经历、奇异的见闻,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尤其重要的是,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者“我”是真正以自己的眼光去关照周围的世界,不仅新闻解说实现了充分感官化、体验化,电视画面也蒙上了叙述主体浓厚的情感色彩,新闻的“煽情”效果因此大增。当前,整篇电视新闻采用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表现人物题材的尚不多见,而以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表现动物题材,则不时有这方面的尝试。

多向视角,是主客观视角的交叉运用。当前,电视新闻自始至终使用一种叙事类型的并不多,大多数电视新闻都倾向于把几种叙事类型交织起来使用,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电视语言的优势。多向视角有时在客观视角中插入主观讲述,有时在主观视角中插入客观叙述,通常用在表现复杂的人和事上。多向视角是在不同的视角上进行转换,可以多视角地阐述表现对象。由于叙述者都是站在各自的角度来观察、认识、判断社会事物,因此可以形成对同一对象多侧面、全方位的剖析,有利于人们对于观察对象有一个完整全面的了解。多种叙事类型的混合使用,不仅把第三人称叙事的灵活性与第一人称叙事的现场感、真实性和体验化融为一体,使电视新闻叙事的手段更趋丰富,也把电视媒体的独特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注释】

[1]刘东华、刘倩、曹越、乔喜瑞、岳朝玺、王剑锋,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2003年7月28日首播。

[2]浙江电视台、乐清广电台、温州电视台2004年8月30日首播。

[3]李道荣:《中国写作学发展概论》,文心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4][美]谢丽尔·吉布斯、汤姆·瓦霍沃:《新闻采写教程》,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364页。

[5]侯玉波编著:《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