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报道主题的确定与角度的选择

报道主题的确定与角度的选择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报道主题的确定与角度的选择报道主题的确定和角度的选择是一个过程,需要在采访中不断地深入和明确。其实,主题是新闻事物的本质与报道需要结合的产物,新闻主题与角度、深度、价值判断关系很密切。国内上百家媒体在报道这一新闻事件时,大多只是就事论事。[11]新闻报道角度选择的标准就是,报道角度要为挖掘事实的新闻价值服务。

四、报道主题的确定与角度的选择

报道主题的确定和角度的选择是一个过程,需要在采访中不断地深入和明确。在采访前进行认真地思考和策划,有利于记者更准确地反映新闻事实,表现新闻价值。

(一)对主题的确定

1.新闻主题的涵义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所体现的观点和态度,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体现。

可以说,除了一般的短消息外,多数新闻作品都有主题。特别是那些社会意义明显、价值突出,或者内容庞杂的新闻事物,记者必须对信息进行提炼。如果没有主题就会使报道丧失“灵魂”,陷入思想混乱或者表述不清的境地。

2.新闻主题的形成

许多人习惯于把主题放在新闻表现或者新闻写作这一环节来谈。其实,主题是新闻事物的本质与报道需要结合的产物,新闻主题与角度、深度、价值判断关系很密切。在选题、采访环节,记者已经完成了对事物的认识,报道主题已经基本形成,在新闻表现阶段,只不过是将其显露出来而已。

由于事物是复杂的,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是多侧面的,记者就要从这些认识中选择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这个选择取决于新闻传播者的能力和水平。苏轼有这样一首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哲理性很强的诗句告诉我们:只有手指拨动琴弦,主体与客体相结合,才会有琴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记者只有做一名高明的琴师,去拨动新闻事实这根琴弦,才能使选择的新闻主题这首曲子产生绕梁三日的动听旋律。

通常,新闻主题的确定要经过三个阶段:采访前期对于新闻主题的考虑;采访进程中对于新闻主题的验证;采访后期对于新闻主题的深化。[9]

3.确定主题的方法

新闻主题确定要注意两点:

(1)从新闻事实的特点出发,切口要小。

在采访策划中,我们往往是根据报道思想来寻找新闻线索,确定采访意图,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将主题逐步明确、具体化的过程。宏大的主题必定由无数的小主题组成,由这些小主题来落实、表现宏大的主题。由于宏大的主题往往较空泛,难以把握,将其细化、具体化之后,就便于落实和操作了。

在采访策划中,应当有将大的主题细化的意识,经过这种对主题的细化和思考,记者在采访中才能够更加准确地去发现那些富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细节,通过细节来反映主题,做到“以小见大”,将新闻做得生动、准确、深刻。

在报道一些社会生活中相同或相近的人和事时,尤其要注意抓住新闻事实的特点,从而在主题上做出新意来。2004年7月20日,昆山市一位怀有龙凤胎的产妇在医院生产时,因为大量失血,生命垂危,急需大量输血。昆山市红十字会启动了一场紧急救援行动,一条求助字幕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后,引来上百位市民深夜赶到血站无偿献血,从而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国内上百家媒体在报道这一新闻事件时,大多只是就事论事。但有一位记者却从广度和深度上抓住了许多典型的事实:在这些上百位的志愿献血者中,有一位年龄最长的妇女与她的女儿一同来献血,还有一对夫妇让年幼的儿子睡在家里,驾摩托车赶来献血……这些不同的事实深刻、生动地揭示了“一人有难、众人相助”的精神,从而使这篇新闻在深度上更进一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注意联系当前形势迫切需要的,受众关心的、感兴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观点或倾向。

对许多新闻事实来说,蕴含在其中的主题思想并不是唯一的。同一个新闻事实,不同的作者可能会提炼出不同的主题;即使是同一位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炼出的主题也会多种多样。而新闻主题的意义和价值往往是与社会、时代共同的观念和风尚有关,与受众的需求有关,只有关系民生,新闻作品才有存在的价值。[10]

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十六大以来政府执政的核心理念之一,在钢铁行情最好的形势下,记者发现济钢没有一味扩大规模,而是致力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循环经济使济钢实现全国同行成本最低》以济钢废气、废水和废渣的综合利用为例,用生动、鲜明的细节诠释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为企业发展开辟的广阔空间:

【导语】制冷不用电,废水零排放,火力发电不烧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你相信吗?这一切,济南钢铁集团都做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实践告诉人们,什么是循环经济。

【解说】制冷不用电,用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蒸汽。这种废气在生产中已经不能使用,过去冬天可以用来供暖,夏天全部白白的放掉。但济钢经过一种叫溴化锂的化学品简单一转化,热气就变成了冷气。

【同期声】济钢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温燕明:大家看到的这个管道,就是我们给办公区送冷气的。我们办公区所有的电用空调已经拆除了,这个空调所用的蒸汽如果用煤烧的话,一小时将要消耗32吨煤。

【解说】这一项简单的技术,一年就可以给济钢节约资金近亿元。钢铁行业是耗能大户,更是污染大户,余热蒸汽、煤气、钢渣和工业用水是它的四项主要污染物。而现在,济南钢铁集团通过技术改造,这四项污染物全部消化掉了。

……

这则新闻在山东电视台播出后,又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采用,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了中国新闻奖2004年度电视消息二等奖。因此,在确定主题时一定要善于发现具体事实所蕴含的普遍意义,这些意义越是影响巨大、为受众所关心,它的价值也就越大。

(二)对角度的选择

1.新闻角度的涵义

新闻角度是记者寻找、挖掘和表现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新闻角度与主题密不可分,新闻角度是记者认识新闻事物的出发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认识事物就会对事物形成相应的认知,可以说,对新闻事实进行价值判断的角度就是报道主题,只不过前者属于认知过程范畴,后者属于新闻作品范畴。[11]

新闻报道角度选择的标准就是,报道角度要为挖掘事实的新闻价值服务。在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受众在时间、地点、心理或者利益上的接近点,接近的因素越强,受众阅读、观看的兴趣越强,新闻传播的效果才会越好。

2.选择新闻角度的三个步骤

新闻角度的选择,不能作为一个静止的概念来理解,它并不仅仅是新闻作品最终所呈现出的事实的角度;只有把它作为一个过程来理解时,才能够深入的认识、判断和选择角度。按照新闻报道的程序,可以将新闻角度分为三步:选题的角度、立意的角度和表现的角度。[12]总的来说,这三个步骤是层层深入和不断明确的过程。

(1)选题的角度

选题角度是记者在采访报道中最先考虑的角度,从这些角度中可以发现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线索。这时候记者要关注的往往是社会关心、与群众联系密切的热点、重大事件等。

记者可以从报道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上选择角度,如获得第1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就是从人们关心的医疗收费畸高的问题入手的;或是从为群众解疑释惑上选择角度,如获得第1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的《包起帆的“金牌”究竟属于谁》,讲述了劳模包起帆获得多个金牌而自己却不能拥有的问题;还可以从与政策相关的问题、成就或新人新事上选择新闻角度,如获得第16届中国新闻新闻奖消息二等奖的《部分外企无视中国法律拒建工会》;还可以从舆论监督方面选取角度,等等。

(2)立意的角度

立意就是对于事实的认识,就是如何提炼新闻主题。因此,立意的角度就是如何把握新闻主题的角度。

许多事实并不是一眼就能看清其意义和影响的,它们往往是一些看上去很平常、很细小的事物,只有对其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后,才能发现背后的重大意义。立意就是强调从这些细微、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常的意义。比如一些会议报道、领导活动的报道或者是关于企业的报道,从程序上看,都是一些常规的过程、相似的内容,没有多少新闻价值。这就需要记者去发现,从党的路线、政策和工作重心方面去考虑,从与受众接近性比较强的方面去考虑,善于将工作角度、领导角度、专业角度转化为受众角度、社会角度或者是人文、情感角度。[13]

《我们代表中国》是一则关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表演的新闻报道,这篇报道以其高新的立意获得了2000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记者并没有停留在纯粹事件的报道上,他们采访了这些演员的台前幕后,最终选择了四个演员代表。他们表达了各自的想法:有的说要“向美国人民展示一下中国残疾人的艺术风采”,有的说要通过自己的舞蹈“让美国的人民了解中国的特殊艺术”,有的说“我在精神上已经站起来了,我要体现我们残疾人都是非常坚强的”。从这些不同角度的素材中,记者提炼出这样一个主题——我们代表中国。这在立意上一下子突破了工作、活动的层面,展现了中国残疾人的自强不息精神风貌和深深的爱国感情。

(3)表现的角度

好的新闻除了要有好的题材和主题外,还必须选择好的表现角度。新闻的表现角度直接影响着受众对于新闻的了解和认知。一则电视新闻,如果它并不好看生动,谁还会在乎它的主题有多么深刻呢?即便它对于人们的影响非常重大,人们也只会了解一下主要事实,而这则新闻却不会给他们留下任何印象。

好的表现角度,可以使一则新闻生动、有趣,会产生好的传播效果;而一则重大的报道,如果没有好的角度,则会使这则新闻变得一般化。特别是在题材和主题都相同的情况下,新闻的表现角度就显得更加重要。获得2004年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二等奖的《刘翔,家乡父老为你骄傲》就是从新闻的表现角度进行精心策划的杰作。

刘翔,家乡父老为你骄傲

刘晓清 弓 毅

img2

img3

(东方电视台2004年8月28日)

该篇报道在题材和主题基本上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表现的是刘翔夺冠带给国人的巨大喜悦和强烈民族自豪感,而在如何表现新闻的角度上,记者与编辑进行了反复的商量。当天,记者、摄像师凌晨前往刘翔上海的家中,与上百位刘翔的亲戚、邻居一起度过了一个充满激情的不眠之夜,完整地记录下了夺冠的全过程。该篇报道的最大特色是脱离了解说词,完全凭借电视画面和同期声感染观众,将电视语言的独特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