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新闻传播与农村经济

农业新闻传播与农村经济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农业新闻传播与农村经济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新闻宣传也是我国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农村改革和农业对外开放的必要支持。

第二节 农业新闻传播与农村经济

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党和国家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社会各界也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提供支持与扶助,农业新闻传播在其中也发挥了积极能动作用。农业新闻传播通过提供经济信息、科技信息等为农村的信息畅通提供重要的渠道保证,通过报道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先进的经验与做法、典型的人物事迹等也为农村居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示范力量,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与动力。

一、农业新闻传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要致富,就需要科学技术知识,需要农产品供求信息与生产资料的市场信息等。农业经济新闻传播的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农业新闻在农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一)农业新闻传播的经济功能

在当前,农村居民需要能改变自己生活状态、提高自己生活品质的信息,希望能通过大众传媒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的观念和技术,把握更多的市场信息与教育机会,实现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理想,需要新闻媒介提供农业经济信息。农业新闻传播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

1.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农业新闻传播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之一。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将超过物质、能源成为第一战略资源,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成为主要资本,同时也成为主要商品。谁掌握了信息,就意味着谁掌握了市场,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对于迫切需要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农民来说,对反映市场变化、产品的供求状况等信息的大量需求成为他们接近传媒的主要动机之一。事实也证明了农业新闻传播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安徽省含山县半湖村的260户蟹农,从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中获知香港河蟹需求旺盛的信息后,立即多方联系,最后与香港创业集团签订了1.2万亩的无公害河蟹订单。和县菜农多年来只习惯种植辣椒、茄子和西红柿,七套节目开通后,他们跟着电视引新品、调结构,仅早春菜就改种了彩椒、瓠子、樱桃番茄等二十多个新品种。在安徽,“看着电视种田,盯着市场挣钱,依靠科技致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34)

2.科技推广

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和获取能力已日益成为农民致富和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35)因此,农业新闻传播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满足农村的科技信息需求,将最新最有效的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新产品信息等传递到最需要的农民手中。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改革的必经之路,由此产生农村社会对于新技术、新方法强烈的信息需求,如经济作物的培育技术,二、三产业的专业技能等,都是处于转型期的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的。农业新闻传播可以通过与农业科研、科技推广、技术信息服务等部门的合作,以最广泛的传播使得农业科技信息以最快、最经济的方式最大范围地传递给农村受众,以提高他们对新产业结构的认识水平与适应能力,掌握新技能实现科技致富。

由于中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七五”期间,农业部把通过电视向农民重点传授十项农业新技术列入国家重点科研推广计划。“八五”期间,传媒对旨在促进工农业发展的科技计划“星火计划”及其实施发布了大量报道。“作为专门为特定对象播出的有特定作用与意义的节目,建立主动的、特定的联系通道、反馈机制是必要的,但显然,我们的传播媒介在这方面做得不够。”(36)在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发展的新阶段,大众传媒推广农业科技和科学发展观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和迫切。

3.政策宣传

农业新闻宣传是我国的新闻媒介作为社会主义舆论喉舌功能的重要体现。农业新闻宣传可以将最新的国家农业政策、农业法规等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广阔的农村范围内传播,使农民可以及时了解与自身发展有关的政策信息。农业新闻宣传也是我国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农村改革和农业对外开放的必要支持。

近年来,全国农业系统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力宣传中央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营造了全社会关注“三农”的舆论氛围;成功组织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动物疫病防治等重大专题宣传,有力推动了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重点宣传农业科技,加大了科技兴农的推动力度;宣传手段和工作载体不断健全,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农业新闻宣传平台;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为农业新闻宣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业政策宣传报道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构建了和谐的发展空间。

4.经济指导

新闻媒体通过对农村经济现象分析并做出富有媒体特色、体现媒体立场的经济报道,从而提高了农民的认识能力并进而指导其经济实践活动。

由于农村居民在个人知识及经验能力的束缚下,很难获得全面而准确的市场信息并做出准确的个人判断,从而出现在种植结构上盲目随大流、“跟着感觉走”的现象,使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市场发展不能处于良性发展状态。而新闻媒体由于其在信息资源获取上的天然优势及社会公信力的累积效应的作用,自然成为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媒体在提供经济信息的同时还提供了自己的判断与预测,农民接受新闻媒介提供的这种判断和预测,并作为自己做出个人判断时的主要依据和参考。

5.典型示范

农业新闻通过对当前农村一些取得成功的农民的典型经验及做法的报道,引导农民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少走弯路。如浙江省东阳市李宅镇蔡卢村农民从1993年开始,在自发试种“撒直播”早稻基础上,通过引导,逐步形成了以“农技+农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蔡卢模式”。对蔡卢农民这种创造性的尝试,理论界以及各级传媒都发了不少报道,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发表看法。《金华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蔡卢模式:现代农业的曙光》,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蔡卢这个典型在全省的推广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文因此获得了1996年度浙江省好新闻一等奖。(37)

农业新闻传播通过对已经成功的一些典型经验及做法的宣传推广,可以让农民接受其他农民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农民节约实验成本,减少中间环节,加快发家致富的步伐。

6.动力支持

随着社会发展和农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农村社会各种各样的潜在消费欲望也逐渐显现出来,农民的需求层次也会随着基本需求的满足而不断提升。新闻媒介通过不间断地传播向农村展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趋势,开阔了农村居民的视野,使他们对新的生活与消费方式产生向往,也必然刺激他们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刺激其潜在的需求欲望,产生动力。一旦大众传媒引起这些需求,并把实现需求的可能性显示出来,那么大众传播引发的需求便转化成为农村社会生产的现实推动力,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农业新闻传播的先进事迹及致富经验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示范及指导,也为他们通过能够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实现自我发展带来了信心。因此,农业新闻传播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社会需求是经济增长的牵引力,二者对农村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助力作用。

总之,农业新闻传播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各个方面,既有物质的信息保证,又有精神的动力支持;既有科技服务,又有经济指导。农业新闻传播的这些重要功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农业经济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新闻传播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当前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中也确实发挥了其积极能动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农业新闻传播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制度方面:现行传播体制下农业新闻传播的困境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传播体制使得新闻媒介处于经济利益与行政调控之下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为了生存,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与支持,必然要追求经济利益。在市场竞争中,媒介为了获得广告收入,就要提高收听(收视)率,扩大报刊发行量。为了满足其目标受众的需求,获得注意力资源,传播内容趋向于大众化与媚俗化,甚至出现过煽情主义的势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结果是,都市传播的空间越分越细,传媒的获利空间越来越小,传媒发展受限。另一方面,来自政府的行政干涉使得传媒在发展中不能做到自主经营,主管部门、各级政府都成为传媒的“婆婆”,政府利益与大众传媒存在冲突时,大众传媒只能被迫让步。由于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自主经营权,传媒发展受到层层限制,在寻求传媒市场空间进行市场定位时也不能自主决策。而传媒事业单位的性质,使得其缺少生存危机而导致内容生产机制缺乏主动性,导致传媒的内容单一,节目质量提高有限,特别是对农传播更是难出精品,难有突破,舆论监督功能严重缺失。很多具有社会效益,而收视率不能达到一定标准、经济效益较差的传播内容在今天的新闻媒介上越来越少,很多优秀的具有社会公益性的节目也被淘汰出市场。如从2003年3月24日起,央视七套中的《农业新闻》栏目停办了,其原因是自2002年9月央视推行的“栏目末位淘汰制”中,该栏目被央视决策者毫不留情地淘汰了。

在传媒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三农”问题也曾不断地被提上议程。如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许多省行政干预下,部分农民报如《辽宁农民报》、安徽《现代农村报》开始复刊,在发行上,一些省也制定了特殊的保护性政策。但行政并不等于市场,政策支持并不意味着市场的认可,也不意味着农村受众的认可。现存农民报中基本可以盈利的只占25%左右,其余多数是亏损或持平略亏。(38)很多曾专门为农村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也未受到应有的欢迎,相反却很受冷落。由于为农村受众服务的意识不强,节目内容不能贴近农村生活,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的实际需求,一些城市化的所谓农村节目,城市人嫌“土”,农村人说“假”,得到的只是政府的表扬与传媒人社会良心的自我弥补。

2.基础设施方面:农村传播环境差的现实困扰

当前农村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电视和广播,受访农民的电视机平均能够收看到8个电视台的节目。东部平均收到的台数为9.42,西部为8.76,中部为7.25。农民收看的电视台中绝大多数为地方台。中央台的收到比例在各个地区差异比较大,除了中央1台和中央2台以外,其它中央台能收看到的比例较低,并且集中在有线电视用户。从中央电视台各频道的接收情况来看,1频道接收情况最好,达89.2%,2频道次之,达59%。7频道是所谓的农业频道(与儿童节目、军事节目共享1个频道),能收看到这个频道的农户有34.7%。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中央台的农业频道竟有2/3左右的农户收看不到。对于这些农户来说,无论这个频道的节目办得多么好,也没有任何意义。(39)电子媒介在农村的发展状况与纸质媒介相比,还是比较乐观的。由于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读书看报几乎是与农村完全隔绝的事情。据统计,当前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农业的报纸只占全国报纸的1.7%。加上征订、投递等方面的原因,实际上发行到农村的报纸只有几种。真正到达农民手中的报纸就更少了。(40)而这些农业报纸大多处在入不敷出的境地。各省委机关报社主办的农民报最多时曾达到20余家,现在只剩下15家,其中6家盈利,另外9家亏损或严重亏损。(41)农村图书传播的状况更是不容乐观,农民可以看到的书只有教材、教辅、农业技术,而且遍地盗版。很多出版社没有直接面向农村的发行渠道,大半出版社坦言已经放弃了农村市场。

3.新闻内容与传播方面:农业新闻节目与农民需求不一致

首先是农业经济新闻节目总量缺乏。目前在中国没有一个专门的农业电视媒体,只有中央台和山东、吉林等省台开办了具有农业性质的电视频道。“全国范围内至今也没有一个因为报道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农村新闻而备受关注的频道,电视在农村的普及率与电视台对农村的关注不成比例。广播的发展也是如此,现在各个电台都在进行系列台的建设,有交通台、文艺台、信息台等,却没有农村台。”(42)

其次,部分专门为农村开办的节目、栏目并没有引起相应的农民的关注。方晓虹认为,由于新闻媒介为农民创办的新闻节目所传播的信息时效性太差,导致实用性不强;创办农村节目的指导思想与市场需求难以适应;媒介为农村创办节目,却未考虑建立和提供反馈的机制与条件。这些原因导致在媒介为农村设置的节目中,存在着产销不对路的问题,新闻节目内容与农民的经济活动不相关或相关度太低,从而出现“为农村开办的经济节目苏南农民不领情的现象”。此外,由于新闻媒介的农业经济新闻节目传播时间和渠道不能与农民收视习惯相吻合,节目播出时大多数农民已经进入梦乡或者正是在田间劳作,农民无法收看到电视节目。

4.传播效果方面:农业经济新闻存在盲目引导等现象

新闻媒介在传递农业科技信息与市场信息时应该尽可能提供给农民足够的信息,帮助他们决策,做出适合自身情况、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选择。但新闻媒介却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教导着农民应该这样做,不应该这样做,甚至替农民做出选择。媒体的盲目引导影响着农村经济的自身发展,甚至给农民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1999年,浙江省金华县罗埠镇西十村试种了50亩韩国春萝卜,3月底播种,5月份上市,生育期只有60天,亩收入达1500—2000元。当地媒介纷纷将此作为发展效益农业的典型加以报道,称韩国春萝卜为该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村民都说明年要大面积种植。这一报道让其他农民看了眼红心跳。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金华市八县(市)种植春萝卜面积在万亩以上,萝卜种子从400元每公斤,卖到600元每公斤,不少地方还出现断档。结果由于大面积春萝卜集中上市,使刚上市的春萝卜零售价只有0.6元每公斤,许多种植户连种子钱都捞不回来。(43)近几年这种新闻媒介好心做坏事的情况时有出现,时间一长,农民对新闻媒介的信任度降低,也影响了其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的信心。另外新闻媒介在农业经济新闻报道中只注重经济效益的宣传而忽视了社会效益与环保问题,导致农村盲目扩大生产,甚至在生产中通过资源的过量消耗而换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这种做法损害的最终是农民自身的长远发展。

(三)农业新闻传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新闻媒介通过农业新闻传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树立“以农为本”的大农业传播观

2004年3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11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安排的学习内容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状况和我国农业发展。用学习的态度认识农村问题、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实践是党中央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树立的榜样。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谋划农业发展,必须掌握和运用农业发展规律,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办法。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和农村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加快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等等,都需要高超的智慧进行创新,依然用小农经济、计划经济的思维来管理农业、组织农业,永远也跳不出“三农”难题的恶性循环。(44)因此就需要加强学习,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

大众传媒更是要用学习、研究和探索的态度来应对农村的发展变革。各级政府争做学习型政府时,大众传媒更应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改变过去不重视知识的坏习惯,重新认识农村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来认真反思自己在农村变革中应发挥的职能与作用。大众传媒只有认真学习农业知识,认清农村问题,站在农民的角度和立场说话,“以农为本”,同时树立正确的农村发展观,才能正确地对待农村社会的信息需求;才能充分认识农村发展中市场空间的变化,寻求既适合农村需求又能促进农村发展的传播机制;才能正确识别信息的真假及时效性,杜绝传递过时信息、假广告等坑农害民的现象;才能以有效的信息传递服务于农村社会。

新闻媒介需要认清农业所处的新形势和新地位,农业经济的市场化、农业现代化、农村的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更需要认识到作为现代产业的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除农业和农村经济外,工业、第三产业等都有很多新课题有待深入研究。农业新闻报道应改变过去那种老生常谈的农业“四季歌”式的报道方式,摈弃纯粹的农事报道、农业会议材料、文件翻版的投机取巧的做法,应及时反映农业发展变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经验、新典型以及寻找出促使变化产生的原因,写出有时代特色、有新闻价值的农业新闻来。

2.加强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与职业教育

首先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大众传媒的市场化(都市化、商业化)中,对农传播备受冷落,而随着“三农”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突出,社会对于“三农”的关注也在复苏,传媒道义也开始觉醒,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农民命运的社会思潮开始形成。一些有良知、有责任感的媒介和记者开始辟出版面、时段,给农民以应有的位置,替他们呼喊,让他们发言,大众媒介对农民的关注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这种呼声要求对农传播应在整个社会生活和传播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呼唤着我国大众传播必须做出战略调整,要求新闻工作者明确社会责任与道德意识,加强自身修养,给处于弱势地位的“三农”以积极的信息服务与支持。

其次要培育专家型农业新闻记者。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本身的技术含量增高,农村市场变化需要一定的经济知识作为支持。因此,作为农业新闻传播者的记者需要熟悉农业,懂农业专业知识,能够认清农业的发展趋势,熟悉农业政策,掌握农村市场变化规律与发展方向,使农业新闻报道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而不至于出现盲目引导等现象。

3.加强农村传播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差,传播环境落后是制约农业新闻传播的物质因素。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赖于政府给予新闻媒介的政策倾斜。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具体的鼓舞人心的措施: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相关的政策加大了对农村的文化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近年来“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等促进了广大农村的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农村传播环境建设总体仍不乐观,特别是贫困地区由于传播设施落后,即使有了电视也看不到有用的节目。因此,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工作力度,加大农村传播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业信息能够快捷顺畅地在农村流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变化

首先要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市场经济是一种现代经济,市场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实践证明和检验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当前为促进农村发展需要完善和发展农村市场体系,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的指示,应该构建农村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读者读报的选择面扩大了,农业新闻传播也同样受到市场的挑战。由于农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的逐步确立,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难题,无不与市场需求变化有关联。农民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面对庞杂的市场信息产生不知如何选择的心理障碍。如何引导农民驾驭市场成为新闻媒介的当务之急,这需要新闻媒介要先于农民掌握市场发展与变化的趋势,适应市场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这样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市场信息需求。

其次要适应农民角色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民内部分化加速,农民从一元的农业劳动者发展成为多元角色,离乡不离土、离乡又离土以及在农业生产中发展多元化种植、养殖业的新型农民将会成为具有较高的媒介消费力的新受众群体。因此,满足农村不同受众的需求将是大众传媒新的发展空间。由于农民个体分散劳动的特征,对传播的需求不但是为了满足精神娱乐与休闲,更重要的是将其作为一项投资,作为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一个渠道。如果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是其所亟需的,那么农民即使花钱也愿意购买。因此,传媒应将变革与发展的眼光对准农村巨大的潜力市场,抓住或者培养新受众群是其新的市场对策,为其目标受众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寻求发展的新机遇。目前已经有媒体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南方农村报》在正报出版之外,办了一份《养殖宝典》,铜版纸印刷,每月一期,每份10元,每期印刷1万份,在广东销售情况良好。《甘肃农民报》创办了针对打工的蓝领阶层的《蓝版》,内容是分类信息,有招聘信息、自荐信息等。刊登的信息全部免费。该报在兰州每期可卖出3000份,每份1元。据测算,如果每期发行5000份即可实现盈利。(45)

5.整合现代传媒技术,搭建农村立体传播构架

所谓农村立体传播即充分发挥各种传播形式的优势,对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进行优化组合,使各种现代传播技术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结合,形成农村传播的高效立体构架,通过政府、农业科研部门、农业院校、大众传媒等传播主体间的合作,使得农业科技信息、农村市场信息等合理有序地流动,推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农村立体传播可以解决单一的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不能满足农村传播需求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一传播媒介的自身缺陷而导致的传播效果差的问题,通过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信息资源,共同服务于农村经济。

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应用影响了农村大众传播的整个体系。互联网这种集电子媒介与印刷媒介优势于一体的互动性媒体将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可望大展身手。数字农业、信息农业等也成为一个逐渐被广泛认同的新概念,即将现代高科技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遥感卫星技术等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从而实现农业信息化、管理科学化、生产现代化。

农业新闻传播需要适应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实践经验、实用技术与市场信息等,发挥新闻媒介的经济功能。

二、农业新闻传播与农村扶贫

贫困是制约当前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也是作为社会公益组织的新闻媒介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新闻扶贫概述

新闻扶贫是新闻媒介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新闻工作者关注农村发展并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而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新闻媒介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行动。

新闻扶贫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新闻媒介通过对扶贫工作的报道进而唤起社会对贫困地区发展的关注,即在新闻媒介中经常见到的各种扶贫报道;二是指新闻媒介直接参与到扶贫活动中来,为贫困地区提供信息服务及经济资助等,如“百报扶贫”及新闻媒介开展的各项与扶贫有关的工作。

新闻扶贫是我国新闻媒介长期以来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种表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贫困地区及贫困人群的关注加大,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扶贫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比例增加,新闻扶贫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近几年来,媒体在抗灾救灾报道、希望工程报道、扶贫报道、“三农”报道以及为农民工“追薪”报道中,为社会弱势群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宣传服务工作,受到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

除通过扶贫报道宣传社会扶贫活动外,部分新闻媒介通过开展扶贫行动在促进农村发展、推动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百家报社发起的“百报扶贫”活动,即全国百家报纸情系老区,通过报刊下乡、文化扶贫为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提供信息服务与资源支持。

1.相关概念

(1)贫困

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贫困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可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贫困的存在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因而,贫困又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贫困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区域型贫困和个体型贫困,城市贫困和农村贫困,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等等。自然历史条件限制,基础设施差,人口素质低等是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的主要根源。

(2)贫困综合症与信息贫困的恶性循环

贫困现象的存在是制约当前农村发展的问题。“贫困综合症”是指越是贫困的地区,生产力水平越低下,对现代科学技术需求不迫切,吸收不了科技人才,越不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有限的资金只能顾及生存,无法投资教育以求发展;反过来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更加贫困。贫困综合症是贫困恶性循环的表现。

与物质贫困相伴随着的往往是贫困地区落后的观念。封闭的社会生活条件,使得农民的信息需求也相对狭隘,从而影响了其对现代传媒的接触。而经济水平的限制又降低了农民接触传媒的能力,接受现代信息的条件差,由此造成信息贫困。而信息的贫困则进而导致农民技术、观念更新速度慢,这限制了其接受新的产业结构及新的农业科技等有利的信息,不能获得更多的脱贫致富的机会,从而陷入信息贫困的恶性循环。

有人说,信息不畅已成为我国农村继水、旱、雹、虫、病、风环境污染之后的第八大灾害。对于贫困地区来说,物质贫困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而由于信息设施落后,农民接受信息的条件差等导致的信息贫困则影响其发展的意识,限制其获得发展的机会。由于各种差距的存在,使得信息不能自由地在贫困地区自由流动,而最有可能受到信息不畅不利影响的人,是处于物质、精神、信息多重贫困的人。比如,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农民面对可以给他们带来技术与信息的科技图书只能是望书兴叹,因为高额定价的图书成为一项让他们负担不起的投资,不能掌握科技图书中的技术与信息,其科技致富的目标也就很难实现。

(3)我国农村贫困现状

自1978年到2000年,中国的扶贫开发大致经过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三个历史性阶段,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中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由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46)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截止2000年底中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为3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3%左右。就这部分人口来说,基本生存需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47)

我国2001—2010年扶贫开发总的奋斗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2.信息扶贫

“信息扶贫”的概念是由云南大学新闻系“传播与民族发展”课题组于1999年提出的,课题组对这个概念是这样定义的:通过以大众传媒为主,包括各种非大众传播媒介——人际传播、团体传播、组织传播等手段,将各种包括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观念、政府方针、市场情况等信息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全方位地输入少数民族地区,与此同时,及时地把这些地区的信息输出到决策机构和省内外、国内外市场,从而激活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这些地区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开放意识。(48)

与新闻扶贫相比,信息扶贫是一个涵义更广泛的概念。它以大众传媒为主,并且借用了各种非大众传媒手段,为贫困地区的发展输入并输出各种信息,激活贫困地区的发展。因此,信息扶贫既包括了以大众传媒为主的新闻扶贫,也包括了社会组织、团体、个人等参与的社会扶贫,是以信息服务为主导的综合扶贫工程。

(二)新闻扶贫的意义

新闻扶贫的出现正是基于新闻媒介在农村扶贫中的信息功能及新闻媒介自身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的觉醒。新闻扶贫在当前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

1.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推动其经济发展是媒介报道的第一要义。(49)

相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来说,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提高其生活水平需要更多、更实用的市场信息,需要新闻媒介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在农业经济报道中有意向贫困地区倾斜为其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农业经济报道要同新闻扶贫结合起来,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农村,他们本身就有不少特色产品,但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才使这些特色产品常常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因此,新闻扶贫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利用新闻传媒的优势,帮助农民加大对这些产品的宣传力度。只有提高了这些产品的知名度,才能帮助他们拓展销路,提高产值。

金灶镇是革命老区,这里盛产三棱橄榄。优良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橄榄香脆可口,吃后口齿留香,是一种优质的果实。但由于地处偏远,经济效益一直不高。这几年,通过媒体的大力推介,三棱橄榄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价格也逐年攀升,一斤普通的三棱橄榄果可卖至二、三百元,每户果农的收入每年少的几万元,多的可达十几万元。如今,这里的许多果农都建起了新楼房,走上了富裕路。今年初,金灶镇的三棱橄榄终于走出山区,第一次举办拍卖会。拍卖会上,一棵果王树上结的橄榄以每公斤3200元成交,而其中的一粒橄榄果竟拍卖出6.2万元的天价。拍卖会上,果农邱春城由衷地说:“感谢媒体、感谢记者同志,没有你们的宣传也没有今天三棱橄榄的高效。”

像推介三棱橄榄一样,这几年潮阳广播电视台对金灶镇的玻璃油甘、西胪镇的乌酥杨梅、雷岭镇的乌叶荔枝等农产品都一一做了专题报道,让外界了解这些产品的价值,提升了这些产品的知名度,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现在,这些农产品比其它同类产品的价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0)

新闻扶贫报道为贫困地区提供的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可以使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及时获得生产资料及农产品的市场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保证。同时,新闻报道的宣传功能为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树立了良好形象,使得原本“养在深山人未知”的农产品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为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打开了市场大门,贫困地区的农民通过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提高了经济收入,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从而打通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信息通道,进而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

2.配合社会扶贫,做好宣传促进工作

社会各界开展的扶贫工作都应在新闻扶贫的报道内容之列。新闻媒介通过对社会扶贫的报道,加大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将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传播,使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扶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中来。比如《恩施日报》2004年8月份开展的“新闻扶贫乡镇行”采访活动,是一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益实践。恩施自治州地处老少边穷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在开展“新闻扶贫乡镇行”活动之前,报社对全州乡(镇)用稿情况的统计表明,在近三年中全州有近一半的乡镇在《恩施日报》上稿数量较少,有的乡(镇)甚至一年中未在《恩施日报》发表一篇稿件。造成一些基层单位新闻宣传贫乏现象的原因,既有报纸在宣传的把握上有失偏颇的问题;也有有关乡(镇)不重视宣传的问题;还有记者采访作风不深入,下不到乡镇、村组,到不了农户、田头的问题。不管属于哪一种情况,这些乡(镇)都不应该在宣传上被“遗忘”。为了加强对乡镇的宣传,贯彻“三贴近”的新闻宣传方针,从8月1日起,《恩施日报》派出20多名记者分赴全州43个乡镇,下村组,到田头,访农家,写出了近80件稿件,在“新闻扶贫乡镇行”栏目中刊发,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由于记者是亲身到一线,文风朴实,感情充沛,写出的稿件既抓住了乡村干部带领群众脱贫奔富的典型,也反映出群众脱贫的愿望和呼声;既反映农村学科学用科学的新气象、新趋势,也揭露因循守旧、思想迷信等一些落后风俗习惯;既对农村改革进行探讨;也对农村缺医少药等迫切需要改进的工作进行呼吁。在报道的方式方法上,做到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现象看本质。如通过对农户进行解剖,探讨农村治穷致富中急需解决的一些思想观念以及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打工经济”现象的分析,引出富余劳动力如何转移等方面的话题;还有富饶之地为何有穷村等思考性的报道等等。(51)

新闻记者深入扶贫一线才能做出真正的扶贫报道。新闻扶贫报道可以及时发现贫困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反映贫困地区的面貌和人民的心声,沟通社会各界与贫困地区的联系,为贫困地区的发展获得经济资助与信息、科技等方面的扶持,有效地促进社会扶贫工作的开展,使得贫困地区的人民能够尽快脱贫致富。

3.促进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文盲或半文盲的劳动者,是很难脱贫致富的。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在全国8507万文盲人口中,城镇文盲有1842万,占城镇人口的4.04%;有6665万文盲在农村,占农村人口的8.25%。文化知识的匮乏,限制了贫困地区农村受众接受现代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导致经济发展滞后,形成难以克服的怪圈。目前我国农民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科技文化素质低,2000年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达54.17%。(5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教育是扶贫的最佳手段和根本途径,大力发展教育是减少和改变贫困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关键。鼓励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既能减少子女受父母影响的程度,同时又能使子女对父母发挥反向社会化作用,帮助贫困者摆脱被贫困束缚的价值观念,至少是摆脱精神贫困。农村教育不发展,直接受损害的不仅仅是农民的利益,也必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国家应把农村教育作为当前最大的扶贫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来抓。(53)

农村教育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扶贫工程。除国家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外,社会各界也给予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的教育极大的关注。希望工程就是农村教育扶贫的一个成功典范。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它的宗旨是:根据政府关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方针,以民间的方式,广泛动员海内外财力资源,建立希望工程基金,资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继续学业,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30日开始实施,截止1996年底,全国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额978287526元人民币,累计支出为686977179元人民币。全国希望工程款暂存(待拨)291310347元人民币。(54)

正是新闻媒介的宣传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希望工程的存在,一双双对知识充满了渴望的大眼睛,一个个对学校充满了向往的天真儿童,新闻媒介让整个世界对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睁大了眼睛,震撼了心灵,也伸出了援助的双手。一座座的希望小学凝聚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也包含了新闻媒介的关心。可以说,希望工程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新闻扶贫与教育扶贫的同生共存关系,也为农村社会扶贫提供了借鉴。

(三)新闻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谢天勇、张国良在《大众传媒与扶贫报道——以1990—1999年〈安徽日报〉为例》中采用内容分析法,按系统抽样法,在数量、类型、内容、版位、报道倾向、报道篇幅等方面对《安徽日报》几年间的新闻扶贫报道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主要表现在:(1)贫困地区受到关注和重视的程度明显不够,尚处于“边缘”状态,贫困地区各县之间也存在着十分显著的“信息差距”,亟待改进;(2)从扶贫地区报道的形式看,扶贫报道以动态性消息为主,指导性言论、解释性或者说深度报道偏少;(3)扶贫报道的内容涉及面堪称广泛,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贫困地区的社会面貌。报道总是有轻重缓急的布局,经济类信息成为突出的重点,政治类信息也受到相应的重视,增长最快的则是社会类信息,相比之下,教育、文化类信息较为薄弱;(4)从报道倾向看,扶贫报道以正面、积极、肯定的态度为主。这本身是对贫困地区的善意帮助,不过,长远地看,在媒介立场正确的前提下,其报道的努力方向应是尽可能地真实、全面、客观、准确。唯此,才能最终有利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5)从贫困地区的广告状况看,数量严重偏少,质量也不高。这必然阻碍贫困地区经济的健全发展。在这一方面,传媒利用自身优势,给予更加有力的扶持,应责无旁贷。据此,作者认为,传媒应利用自身优势,给予更加有利的扶持。

这些分析反映了新闻扶贫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报纸在促进扶贫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分布广泛,贫困人口基数大,存在的问题也多,新闻扶贫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扶贫工作者的注意。

1.“扶贫秀”现象及其克服

“做秀”是眼下流行的词汇,这是一个“做秀”的时代,随处可见的演戏让人们将各种各样的表演与“秀(show)”联系在一起,于是也就因为一些官员扶贫中的演戏而产生了“扶贫秀”。

每到岁末年初,电视报纸和广播上关于扶贫济困送温暖的报道就铺天盖地地多了起来。对于当前还未有效形成体系化救助机制的现状来说,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些非常的扶危和济困手段是必要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的新闻媒介更热衷于对官员的高大形象的树立,将镜头对准官员递给贫困人民的握钱的手,将画面更多地定格于贫困者的感恩涕零,夸大扶贫者的高大形象,贬低甚至丑化贫困者的形象。一场为了宣扬政绩、宣传领导干部的扶贫表演并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民的生活问题,反倒因为媒介的宣传有可能对贫困者的心理造成伤害。作为人民公仆的官员很多热衷于表演给民众看,官员做秀,是离不开媒介的宣传的。事实上很多“扶贫报道”因为编导者和组织者的考虑不当,而造成反面宣传效果,使人民对这样的“扶贫秀”感到反感。因为当扶贫成了表演的时候,扶贫也就失去了扶贫这两个字本身的意义。

宣传并及时报道官员“扶贫秀”的做法在当前的新闻媒介中不可谓不是一种风气。因为这种做法既宣传了党员干部,为政府政绩留下了所谓的“历史记录”;又因为报道的事情和扶贫有关,感觉自己也进行了社会公益宣传,也算是社会公德的一种体现。但事实上,这样的扶贫报道更多只能算是为政府官员政绩服务的报道。

对策:新闻媒介不能盲目地将自身的社会责任让位于政府官员的政绩活动,助长了其浮夸的工作作风,也损害了新闻媒介的社会公益形象。这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提高其职业道德观念和修养,能够真正地将贫困者的生活需求与发展状况置于扶贫报道的核心,能够真正为贫困人口的生活和发展谋取利益。不要跟着政府官员的车后面抓拍一些自认为闪光的镜头,做一些锦上添花的宣传,而要宣传和报道那些扎扎实实为扶贫做贡献的人,并要善于发现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难题,才能真正做出有意义、有影响、有价值的扶贫报道。

2.新闻扶贫是持久战而不是攻坚战

大多数新闻媒介的扶贫报道往往跟在社会扶贫的后头,社会扶贫的攻坚战过去了,新闻扶贫报道也就结束了,仿佛贫困地区的人民通过这一系列的报道就立即脱贫致富了似的。把新闻扶贫当作短期战役来打,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能赢得长期的社会效果。比如1993年至1994年,甘肃农业打响了两大“战役”,一是提出“四七”扶贫攻坚计划;二是提出河西等地率先实现小康目标。《甘肃日报》时刻关注这两大“战役”的进展,分别对这两大“战役”进行了深度报道。第一战役的宣传报道,在编委会指挥下,由记者部负责人带队,与驻站记者组成了“扶贫攻坚采访组”,深入贫困地区,历时40多天,采访了5个地州市的13个县,访贫问苦,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刊出了《看扶贫怎样攻坚》系列组合报道。第二战役的宣传报道由一位副总编辑带队,赴河西地区进行了近一个月的采访,写出了《河西农村率先奔小康》的系列报道。(55)

可以说,目前我国新闻扶贫大多是这种突击式的跟队扶贫。单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讲,集中一段时间的突击采访报道确实能够将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反映出来,能够为贫困地区发展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与技术。与“扶贫秀”报道比较起来,这种扶贫报道确实也做了些实事,真正为贫困人口带来了实际利益。但是,由于贫困往往是由于长期的自然历史条件限制、基础设施落后、人员素质低等原因造成的,单靠几篇新闻报道并不能解决贫困人口的长期发展问题。而且这种短期突击报道容易片面地看待问题,容易根据扶贫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来确定选题,这种做法实际上与新闻媒介的监督功能与环境监测的功能相背离。

对策:新闻媒介需要将扶贫作为系统工程来抓。新闻工作者需要加强扶贫意识,全面认识扶贫工作的意义,并能够在扶贫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新闻媒介需要在栏目设置上、节目编排方式上要与贫困者的需求相一致,使得扶贫信息真正能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贡献力量。同时,在新闻媒介资源建设上应该向贫困地区倾斜,为贫困地区创建更好的信息环境,从而保证新闻扶贫落到实处,发挥实际功效。

(四)信息扶贫冲破农村“信息孤岛”

新闻扶贫以新闻媒介的宣传报道为主要方式,为贫困地区的发展获得更多的信息支持。而信息扶贫则不仅注重新闻报道,更注重贫困地区的传播体系建设。注重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是冲破贫困地区“信息孤岛”的一种有效途径,也为新闻扶贫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1.何谓“信息孤岛”

在中国人民大学严瑞珍等编著的《山区的综合发展——理论分析和太行山区经验证据》中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孤岛”效应。该书认为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不发达是造成太行山“孤岛”效应的重要因素。“如果把亚自然经济下的太行山看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系统的话,那么相对于外部的市场经济的大系统而言,它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孤岛”假说是一个理论上的极端,太行山交通、信息的闭塞,阻断了太行山与外界的物质、能量、要素、信息等方面的相互流动,太行山子系统是完全孤立存在的。

因此,信息孤岛就是指由于信息、交通等条件落后导致的某一地区处于与外界信息流通不畅、内部流通渠道单一,严重者甚至处于信息完全隔绝的状态。

信息孤岛现象是贫困地区信息状况的一种极致,这种信息完全隔绝的极端状态在当今信息社会可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但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自然历史条件的限制造成的与外界的信息沟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的。比如云南独龙江乡就是民族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这里交通不便,通讯落后,居住在此地的独龙族过着艰苦的生活,主要的症结就在于客观条件导致的主观上的闭塞,传播障碍及隔阂的存在使信息传入困难,有效信息得不到消化。这里至今无程控电话,无法使用手机、呼机等通讯设施,乡里与外界的联系只有通信和发电报两种方式。在电视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的情况下,独龙江乡电视机的拥有率只为7.4%。收音机的拥有量稍大,但听众较少。这些传播条件的限制使得独龙江乡的居民无法及时获得外界的信息,自己的产品信息也很难及时传播出去。“信息化程度低下和信息传播混乱是当前制约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56)

2.信息孤岛的危害性

正如严瑞珍教授等在《山区的综合发展——理论分析和太行山区经验证据》所提出的,信息传播中的孤岛效应所带来的社会后果也是很严重的。这种“孤岛效应”导致的结果首先是贫困人口得不到生产所需的先进性适用技术,也很难及时得到有效的市场信息;山区的农产品总是落后于市场,往往是高产量得不到高收入,高质量卖不出好价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挫伤和打击,造成消极生产、贫困度日、封闭经营的恶性循环。其次是农产品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信息搜寻成本等交易费用过高。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处于山区的农民因为不具备信息优势而导致机会损失。另外,缺少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风险。再次,资金匮乏。资金是流动性要求非常高的一种要素。它总是倾向于流向利润率高的地方。与其他地区相比,太行山封闭的经济条件不仅不会吸引投资,反而将大大加速山区有限的资金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出。最后,知识落后。知识的落后也就是人的落后。由于缺乏外界的交流,人的精神世界苍白,眼光狭隘。(57)

信息孤岛现象的存在导致的信息流通不畅、交易费用过高、资金匮乏、知识落后等现象正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些关键因素。因此,冲破信息孤岛,为贫困地区发展注入活力是当前社会扶贫工作的一项重点。

3.如何冲破信息孤岛

冲破信息孤岛并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构建有效的信息传播平台是信息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云南省独龙江地区“信息扶贫”的主要措施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1)搭建网络,建立与外界的完全链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具有快捷、方便、互动的优点,在贫困地区的信息传播不应忽视这一获取信息量最多和最有效的途径。

(2)建构传播网络,形成中心辐射的传播体系。依托贫困地区的邮电所,各村委会建立“由乡到村,由村到户”的完整传播体系,保证传播渠道的畅通和信息利用的高效。发挥组织传播的优势,将实用信息推广到各农户,并收集农户的反馈信息,以此形成信息由收集、传播到反馈的完整流程,并力求形成良性的循环。

(3)建构大众传播网络,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在贫困地区开办广播站,与省市电视台联手创办节目,并创办小报,向贫困地区人民宣传国家大政方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科技知识,介绍外界动态。

(4)开发民族贫困地区的集镇,发挥集镇的信息集散作用。在农村,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集镇作为商品集散地的同时也充当了信息集散地的功能,频繁的交易活动成为信息集中的源头。

(5)选拔培训农村信息员,保证信息网络畅行。农村信息员是农民的“信息使者”,是农业科技的示范者、推行者,网络建构的是信息传播的骨架,而信息员是流动的血液。注意吸引本地有知识的人才,引进外界的技能人员,灌输外界的技术和信息,让信息员同时也成为先进技术的掌握者。

(6)组织劳务输出,获取先进地区的信息和技术。贫困地区的劳动者多缺乏基本生产技能,在外打工的人数量很少。引进技师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并进行劳动输出,可以获得一些实用技能,并可以加快观念转变的节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独龙江地区信息扶贫的做法为新闻扶贫提供了借鉴。农业新闻宣传报道需要依托一个广泛的信息传播体系,需要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更需要新闻媒介积极地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为扶贫工作做好宣传,提供信息,促进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因此,新闻扶贫需要借鉴信息扶贫中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为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服务与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