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

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一)口播新闻口播新闻是播音员(主持人)出图像,播音员用语言播报文字新闻稿的新闻报道方式。口播新闻播出灵活、简便,有其他报道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迄今仍有独特作用。第十一届亚运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为了及时向观众报道金牌获得情况,也大量采用了口播新闻这一形式。

二、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

(一)口播新闻

口播新闻是播音员(主持人)出图像,播音员用语言播报文字新闻稿的新闻报道方式。

口播新闻没有新闻现场的影像画面,它以语言为传达信息的主要手段。世界电视新闻历史上最早运用的是口播新闻。我国电视始于195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简史》中这样记载:“《简明新闻》是一种口语形态的消息类新闻节目,始于1958年11月2日,稿件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提供。这种新闻节目是安排在晚间电视节目结束前播出,由中国第一位播音员沈力在演播室直播,每次约5分钟。由于直播口语形态的新闻节目稿源有保障,制作播出程序简单,所以基本上可以做到电视播出时,都有一次《简明新闻》。”

早期的口播新闻稿源来自广播,也继承了广播的方法,是由播音员播读新闻稿。今天的口播新闻则运用抠像等电视特技,配以照片、图表、地图、实物、标题字幕和活动背景资料形象等,它弥补了缺乏现场画面的不足,增强了口播新闻的可视性,扩大单位时间传播的信息量。口播新闻播出灵活、简便,有其他报道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迄今仍有独特作用。

1.口播新闻增强新闻时效

当影像新闻来不及传送重要新闻的最新动态时,可及时地采用口播做报道。它可以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手段将新闻发布出去。为了抢独家新闻,记者可以从采访现场用电话、电传等现代通讯手段发回信息,经由编辑快速处理,可以在直播的新闻节目中以“最新消息”、“刚刚收到的消息”等形式播出。1981年3月30日下午1时45分,美国总统里根遇刺4分钟后,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主持人丹·拉瑟就在荧幕前以口播新闻方式及时地播报这一震撼公众的新闻。我国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报道,由于影像新闻传送的困难,当时来自火灾现场的最新动态,都是用口播先做报道的。第十一届亚运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为了及时向观众报道金牌获得情况,也大量采用了口播新闻这一形式。

2.口播新闻扩大题材报道范围

电视新闻应尽可能传播一切新近发生的事实。由于时间、环境、设备等条件限制,电视摄像机的触角不可能伸向每一个地方,电视记者不可能时时、处处、事事都能赶到新闻现场拍摄。特别是一些突发性、灾难性的新闻,瞬息变化,时过境迁,不可能都同步摄录下事件发生时的现场情景。对那些有价值又没有记者在现场拍摄的新闻事件、事态,都可以写成文字稿,由口播新闻形式先作播报,随后再由影像新闻等继续报道。

目前,口播新闻大体有两大类:

一是政令文件类,如党和国家的重要公报、决议、命令通知、新闻发布稿等。这类新闻信息一般都没有任何形象材料,由播音员播念。为增强记忆和显示重要,常采用屏幕字幕配合播音员画外音播读方式播出。

二是快讯、简讯类。对有新闻价值又没有形象画面的新闻信息,多采用口播形式作简要报道。简讯的题材内容,除电视记者和本台通讯员采写的新闻文字稿,还包括报纸要闻等报摘消息,如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每天都有报纸要闻的小栏目。

经过编辑部精心编排的口播新闻,应具有语言文字的精练和包含信息密集的优势。一般情况下,一条配有两百来字的影像新闻,只能传达一个主题,而在一组同样数量文字的口播简讯中,却常常可以包括工业、农业、科技、文教等多种信息。可见,口播新闻是扩大电视新闻信息量,充分体现消息类新闻短、广、快特征的重要手段。

电视口播新闻虽然以语言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但它仍有别于广播新闻,是声画双通道地传播信息。观众不仅听到播报文字稿的声音,还可以从播报员播报时的神态、表情、画面色彩、背景图像等获得立体的形象信息,与播报内容相贴切的形象都可以加强语言传播效果。口播新闻技术处理上要特别重视背景图像的作用,用抠像方法与播报员同时展现在屏幕上的背景图像不仅增强可视性,也是传递信息、深化内容的重要元素。播报员落落大方的气质,爱憎分明的态度,从容镇静的神情,以及鲜明准确的语气,起伏错落的节奏,都是增强口播新闻的权威性、可信性的重要环节。在播报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外交声明等重要信息时,播报员鲜明、准确地表明我国政府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能收到良好的播出效果。

扬长避短,向易听、易看、易接受的方向努力是电视口播新闻的方向。

(二)图片新闻

这是借用报纸图片和新闻画报报道新闻的一种方式。在荧屏上出现固定的图片画面,伴以口播文字稿,以此揭示新闻内容。

我国电视在开办初期,各台都有图片新闻,中心机房里配置有播出图片新闻的设备。在播出新闻的时段里,安排一定时间播出图片新闻。那时的电视新闻记者在拍摄图像新闻时,也往往用照相机拍一两张新闻图片,丰富新闻的内容。直到今天,CCTV—1和新闻频道在每天早上7:00到8:30并机直播的新闻中,仍然开辟“图片新闻”,时而以此形式报道新闻。天津卫视、河南卫视、甘肃卫视、浙江卫视等省级电视台的新闻中心,均在早间的新闻中选用图片或借用图片报道新闻。由此看来,图片新闻还是有顽强的生命力的。这种传统的报道方式其所以常播常新,原因就在于在图片上有新的内容、新的信息、新的见闻,拍摄的手法也在创新

(三)字幕新闻

字幕新闻是电子计算机控制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字幕,用简洁的文字,向受众传播最新信息,它是电视新闻最简便的报道方式。

字幕新闻是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中央电视台于1984年开始用字幕新闻。它也是电视新闻提高时效的重要的手段。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对此曾有过评说:“如‘蒋经国逝世’,台湾电视台晚八时半中断正在进行的节目,发布‘蒋经国逝世’的消息,晚九点多,中央电视台驻香港记者打来电话,问要不要发信息。我们要求尽快发来,收到后编发了一条最新消息:‘各位观众,现在报告最新消息,台湾电视台今天晚上八时半中断正在播出的节目,宣布:蒋经国已经去世。’消息由当晚9时59分,用字幕新闻的形式播出。这件事在香港引起了轰动。香港无线电视台半小时以后,把中央电视台播出蒋经国逝世的字幕新闻录下来作为新闻播出。第二天,除几家台湾报纸外,香港大部分报纸都发了‘中央电视台及时播出蒋经国逝世消息’的新闻。”[1]

字幕新闻按照字幕运用的不同处理技术可以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类。动态字幕是指文字上下滚动的字幕。通常是叠现在正播出的电视节目画面上,不影响节目播出,而把重要新闻的简讯以简洁文字及时传达给观众。虽然这类字幕新闻不中断节目的正常播出,却也会影响观众对正在播出节目的收看,因此,字幕新闻报道的新闻时间必须是重要的,为观众所关注的。如奥运会等重要国际性的体育比赛期间,用字幕新闻这种简便快速传递的方式,报道我国体育健儿夺取金牌的消息等。字幕新闻的文字要求极其简练,短而又短。

静态字幕新闻是指一个节目播出结束后或中断节目的播出,屏幕上以文字传达最新消息,如上述的蒋经国逝世的消息。广义的静态字幕还指用字幕做新闻标题和新闻中人物身份介绍与讲话内容的简要概括,它对画面内容起到说明、补充、扩展的作用,也是对有声语言起到强调、确证和“翻译”(观众听不懂的地方话等)的作用。这种在新闻中加上字幕的处理,可以加深观众的印象和理解,弥补电视传播稍纵即逝的缺陷。

有的影像新闻用屏幕文字代替有声语言解说,新闻界通常把其称作为无解说新闻。在这类新闻传播中,屏幕文字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担负着本该由有声语言来完成的任务。一般在事实较简单、画面形象很有意蕴、用有声语言会干扰画面的意境时使用。

字幕新闻的特点是时效快,运用灵活方便,文字简要明确,它在电视新闻屏幕上的出现,进一步体现了电视新闻表现手法与报道形式的多样化。

(四)影像新闻

影像新闻也叫图像新闻,它是采用电影摄影或电子摄录(ENG)在新闻事件现场摄录下图像和声音,结合新闻文字稿对事实进行报道。影像新闻以生动的形象画面为主要表现手段,它是电视新闻中运用较早,也是迄今最常用的主打报道方式。

影像新闻最早诞生于1947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分别与厂商合作生产16毫米摄影机和胶片,用于拍摄电视新闻。从此以影像为主要报道方式,开始了电视新闻有连续形象画面优势的新篇章。

在我国,1958年电视新闻开播时就有了影像新闻。《中央电视台简史》上这样记载:“《电视新闻》是记者拍摄完成的以电影《新闻简报》为样板的新闻节目。记者使用16毫米反转胶片拍摄新闻素材,然后剪接成工作完成片。在每条新闻之间接上空白胶片,以便在空白胶片放映时间内,在演播室出新闻的题目字幕。播出时,在演播室内设一小型银幕,将新闻片图像放映到银幕上,另一台摄像机拍摄事先写好的字幕,由导播在导演台上切换。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则是字幕后即出的影片新闻的一个连贯的整体。记者写好解说词后,由播音员在演播室内直播,并有配乐,有时还有效果声。这种新闻每条长约两三分钟,每次播出约三四条。总长约十多分钟。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电视新闻》也是不定期播出,每星期约播出两三期。”“从1960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有了固定的《电视新闻》栏目,作为电视台晚上播出时间同观众见面的第一个节目,每次四五条,约十分钟。”

70年代初期,由美国率先并很快在欧洲、日本等国广泛应用ENG拍摄电视新闻。ENG画面与声音的摄录同步、即时成像的优点,更适应于电视新闻时效快的要求。录像新闻的众多优势使它逐步取代了电影胶片拍摄。由于电影胶片色彩还原性能好,光线效果逼真,发达国家在一些时效性不太强、画面艺术性要求更高的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中还在应用。我国于80年代初才陆续以ENG取代电影摄影机,成了电视新闻摄录的重要设备。

较之以语言为主的口播新闻,影像新闻更能体现电视新闻形象化传播的优势,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真实感。

(五)记者现场报道

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记者、目击者或参与者身份作出图像的报道。较之影像新闻,现场报道具有更强烈的现场感,观众更能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现场报道是最能体现、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

1.现场报道的发展

现场报道最早起步于美国电视界。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开始用ENG拍摄新闻,ENG的摄像同步技术条件把电视记者推上了屏幕。记者为报道新闻事实而进行的采访调查活动,由群众看不见的报道前期工作变为直接展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报道本身,这一变化使观众感到新闻更可信、更真实。现场报道的第一个高峰是关于越南战争的报道,美国在越南战争升级时,正值连接太平洋东西岸的通讯卫星发射成功。美国著名的新闻主持人克郎凯特、丹·拉瑟等纷纷率领采访报道组亲赴越南,在战壕前做现场报道。克朗凯特等身穿风衣、手执话筒、风尘仆仆赴海外采访的记者形象被美国公众誉为“海外特派式”记者,是美国公众心目中最佳的记者形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把现场报道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每当世界上发生重大事件,CNN记者即在现场搞报道。现场报道的同步传播,把电视新闻时效提到极致,现场报道毋庸置疑地成为最有电视特色、最受观众欢迎的新闻报道形式。

在西方电视新闻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适合于现场报道的新闻决不采用其他形式的报道。理由是:首先,现场报道最能表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感,最能把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显示环境之中;其次,现场报道以其明快的节奏、解说与事件的同步和立体感使电视新闻真正步入声画合一、水乳交融的境地。由于这些关键因素,现场报道的数量,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增强的幅度很大,而且对现场报道的技巧越发重视,要求也更严更高。大凡一流电视新闻记者都具备高超的现场报道能力。他们口才颇好,擅长即席发挥,出口成章,且头脑冷静,反应敏捷,能够抓住关键问题用精练的口语叙述出来。

在西方电视新闻界,目前现场报道呈两种发展趋势:一是报道趋于短小精悍,记者用最少的语言干净利落地叙述新闻事件;二是对重大新闻事件做有一定深度的报道,不仅叙述事件的过程,而且还对事件的原委给予充分的报道。

1987年,NBC首席新闻记者、著名新闻主持人布罗考亲自率领庞大的报道小组到中国进行特别报道——《变化中的中国》,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CBS急起直追,由丹·拉瑟率领强大的摄制队伍到前苏联作《苏联的变革》的特别报道。今天,电视发达国家的现场报道,在各类新闻性节目中被广泛采用。

在我国,现场报道也是在ENG的使用以后起步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新闻屏幕上称之为现场报道的是良莠不齐,比如有的报道记者(一般由播音员客串)开头在现场出图像播报一段导语,随之是一般的画面加解说的影像新闻,这样“戴帽式”的报道不能称之为现场报道。

现场报道的典型形式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观众,在镜头前对事件作简要的介绍;随着报道,画面转入事件现场的真实情景;最后,又回到记者对事件的简要归纳或评述。此外,还常常穿插记者在现场向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以及有关人士的采访。在现场报道中,记者的活动贯穿于整个过程。观众能通过屏幕清清楚楚地感觉到记者的采访能力和新闻敏感,报道也因此缩短了与观众的距离,增强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

为充分发挥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现场报道应具备以下几点:①现场报道反映正在发生或发展的新闻事件;②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进入画面作报道和采访提问;③记者在现场随着事件发生、进展,边观察边叙述,报道与新闻事件的发展、进展保持同步;④有事件现场画面和现场音响,除采访讲话的同期声,还应有现场效果声。

电视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要引导观众去观看新闻事件现场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并尽可能地通过采访活动,向观众简明扼要地介绍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那种只有记者的一段采访,通篇报道是画面加上解说,也不能叫现场报道,因为观众看不到记者是新闻事件的目击者、现场的报道者。同样,那种把播音员请到现场作开场白的讲述报道,也不符合现场报道的实质。

现场报道作为最能发挥电视优势的报道方式,已成为电视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形式,电视新闻传播发展趋向要大力加强现场直播,现场直播则离不开现场报道。

2.现场报道的优势

现场感强

现场感强是现场报道最显著的优势。现场感是新闻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现场报道通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报道,把新闻现场发生的时间、人物、氛围、细节等诸因素有机组合,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官。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影像新闻也是在现场拍摄,但不是所有电视新闻都有现场感,只有记者能够把现场最真实、最能说明事物本质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形象呈现给观众,观众才会产生现场感。现场报道则是最能让观众产生现场感的有效形式。

参与感强

参与感强是现场报道特有的优势。参与在传播中的含义就是以传播者的所知、所见、所感引起受传者的“共鸣”、“共识”或“共见”。受众参与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特征,传播学经实践证明,最好的传播效果是受众参与的一种活动性的面对面的接触。在新闻媒介中,只有电视具备这个条件,因此,电视是最能吸引受众广泛参与的新闻媒介。

受众在新闻事态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提供有关事实,述说自己的观点、见解,这都是具有电视特色的、在屏幕上直接展现的参与。《焦点访谈》主要报道方式是记者现场报道、采访和评说。报道评论在展现记者对事实真相的调查过程中,群众是作为传播活动的主体参与到节目中去的。

电视在传播信息时,同时传播着现场的直观形象所展示的各种信息的综合感受,它能引发观众更为丰富的思维活动,引发对事物的认识,引发情感的沟通。引发观众的参与感,缩短新闻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以增强传播效果,这是电视的一大优势。

时效性强

影像新闻前期拍摄素材后,由记者或编辑写稿,然后再合成制作。各道工序动作再快,从拍摄到播出总还要有一段时间。现场报道是“采摄分家”。记者通过采访,了解新闻事实发生的有关情况和背景,在现场做口头报道,代替回台后的写稿、播音;摄影配合记者的报道来摄取相应画面,于事件发生、发展的同时,进行现场直播式的同步报道。现场报道有效地体现了电视新闻传播快的优势。

可信度高

现场报道的现场,传达给观众的是第一手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第一手材料是最可信的,因此,现场感派生出可信性和可视性的优势来。

记者的报道把观众带到现场,观众更能强烈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从而增加报道的真实性、可视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最高级的感知形态是“亲临其境”,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中去。现场报道的“现场进行时”,报道与事件发生、发展的同步进行,记者在现场始终以目击者或参与身份边观察边报道,真真切切地把观众带入现场,满足观众凭现场感知去判断事实的认知愿望,从而产生信任感。

信息量大

现场报道的形式,较之画面加文字的报道,可以传达更多的信息。记者在现场对新闻来龙去脉的简要介绍和必要的点评,使新闻突破了短新闻报道不深入的局限,发挥了声画并茂的优势,在相同播出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在人际传播中,人们不仅用语言、文字符号,也广泛地应用非语言符号来配合。传播者所用的手势、眼神、表情、动作等都属于非语言符号。现场报道中,记者和被采访者的表情、神态、动作都有传递信息内容的作用。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同时传播,信息量自然要比其他报道形式丰富。现场报道这种双重信息传播,还包含着情感的交流。观众受画面上新闻特定的现场和气氛的影响,在情绪上所受到的感染,要比其他报道形式更加强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