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的采制特点

电视新闻的采制特点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电视新闻的采制特点电视新闻的采访,尤其是依靠画面表现新闻事实的采访,必须要到事件发生的现场或人物活动的现场,只有到了新闻现场,才能发挥电视的优势,摄取画面,获取信息。直观画面的形象报道,使电视能如实再现现场,现场感强是电视新闻的一大优势。电视的这种采制和传播手段造就了电视最新型的报道方式——现场直播。

三、电视新闻的采制特点

电视新闻的采访,尤其是依靠画面表现新闻事实的采访,必须要到事件发生的现场或人物活动的现场,只有到了新闻现场,才能发挥电视的优势,摄取画面,获取信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直观画面的形象报道,使电视能如实再现现场,现场感强是电视新闻的一大优势。有的时候,电视观众已经通过“耳听”知道了事情的缘由,但还是想通过电视新闻亲眼观之,以满足“眼见为实”的欲望。

虽然,电视记者必须到现场才能拍摄到新闻,但不能说所有电视新闻都有现场性。要真正发挥电视新闻现场感的优势,必须要以现场这个角度去报道新闻,必须用纪实的手法去拍摄新闻。

(一)现场纪实拍摄

现场视角新闻的报道对象绝大部分应当是正在发生的。任何新闻都有事态发生、发展或变动的现场,电视新闻的现场性是指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摄录,要把现场的情景、氛围传达给观众。记者在现场的聚焦点应该是人,新闻事实也总是围绕着人物展开的。摄像机要展示人物的行为、语言和情感,而人物行动又是在一定空间中。记者应立足于“现场”,把新闻现场的环境、氛围、细节,以及现场各方反应等都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电视记者要凭借新闻敏感,在现场发现和采摄能表现主题思想的人和事,立足于现场进行报道。

纪实手法立足于现场,从现场的视角观察事态,用纪实的手法再现事实、采访摄像、追随摄像是符合新闻客观规律的纪实报道的手法。

对时空相对集中的新闻题材,宜用追随报道的主题,再现生活的原生状态这一追随摄影手法。

对于多时空的新闻题材,则适宜于追随记者足迹,再现记者在现场调查、采访进行过程的纪实手法。这种追随记者采访调查过程作报道,在《焦点访谈》节目中是最常用的手法。进行时的报道使观众感到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消息类新闻中运用得最多的是挑、等、抢的采访摄影的纪实手法,追随摄影中同样也需要记者在现场以敏锐的新闻眼光去挑选、抢拍。

(二)采制手段现代

电视记者与其他媒体记者采访的区别之一是采访的手段不同。手段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采用的具体方法。其他媒体的记者采访手段比较简单,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个录音笔就可以轻装上阵,实施采访。对电视记者来说,则是重装备、多兵种,最主要的是现代电子采访机——摄像机(ENG)。ENG的摄录同步为电视新闻带来了声像同步的、有别于新闻电影声像后期合成的不同方式;这一技术手段的变化,也同时开创了电视新闻采访制作和传播的特点,从而逐步确立起电视观念。进入本世纪,EFP(转播车)的采制方式和ESP(演播室)的采制方式广泛而频繁地运用在电视节目采制中,不仅提高了时效或采制速度,而且使电视节目的采制方式更加有别于其他采访,也更富有特色。

假若要进行同城或远程传送,必须配备小型地面站或电视转播车,通过微波或卫星传送到节目接收中心,即时或延期播发电视信号。电视的这种采制和传播手段造就了电视最新型的报道方式——现场直播。一切重大新闻经现场直播后,把新闻时效提高到极致,新闻价值得到深度开发,电视观众求新、求快的心理得到满足,电视新闻的影响得到扩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第一线、2009年北京国庆60周年的大阅兵、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开幕式以及不胜枚举的各项重大体育赛事,等等,其所以赢得观众的赞许,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应部分归功于电视采用了现代采制手段。

(三)形象直观思维

电视图像是直观的形象系统,这一系统里包括视觉因素——事物的运动状态;听觉因素——事物运动状态下的自然声响、效果声和人物讲话的语言。如果说,在广播里是用广播语言来“描绘”所发生的一切的话,那么在电视屏幕上要使观众能在同一时刻既看到事件,又看到事件的参与者。因此,电视记者应当尽可能少用语言(解说词),以免重复电视屏幕上正在反映的事件,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用直观的画面报告新闻,而不用文字来描绘新闻,这是电视新闻特色,也是电视记者的工作特点。”

报纸、广播记者是用文字语言进行采访,提炼主题,构思报道;用文字思维工作。电视记者则是把具体、可视的画面形象呈现给观众,使观众能耳闻目睹,产生“亲临现场”之感。视觉形象的现场直观感受,产生新闻传播的现实性和感染力是视觉形象的现场真实感受,产生新闻传播的史诗性和感染力是电视新闻所以能后来居上,成为影响力最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根本原因。据各种实验资料证明,人的脑子接受来自眼睛的信息是另一重要器官耳朵的30倍,也就是说,形象化的视觉信息冲击力和感染力要大大超过听觉。因此,有电视专家认为,在电视里,有时形象比语言本身更为重要。美国电视片《电视与政治》曾从肯尼迪与尼克松竞选辩论为例,阐述这一论点。辩论前,两者的支持率不相上下,辩论以后肯尼迪支持率直线上升,最终赢得了总统宝座。这场辩论,电视和广播都作了直播。美国的舆论调查机构在辩论结束后,对电视观众和广播观众分别做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电视观众认为肯尼迪胜了,而广播听众大多认为尼克松胜。可见,尼克松强在语言本身,而肯尼迪则赢在形象上。电视新闻实践也证明,越是视觉形象发挥得好的新闻,越是受观众的欢迎。形象直观性的优势,要求记者能做到:

1.抓拍典型的细节和情节

电视新闻想象化传播以具体物象作为信息载体,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感觉器官,并由感受而上升到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这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直觉思维。这种直觉思维的形成基础是最有具体、生动又能典型地说明某种思想的形象,离开形象由文字说理就不是电视新闻。电视记者在现场因具体事物的形象感受而产生思想,新闻传播则要让观众重新经历这一过程,要以拍摄到的声画结合的形象让观众感受而认知,优秀的电视新闻无不体现这一特色。

2.进行蒙太奇思维

蒙太奇思维,本是电影的术语。是电影编导在构思影片时要在脑海中不断“过电影”,不仅要考虑画面的构成,还要考虑画面与画面的组接,要善于运用连续画面进行思考的方法。

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思维方法也同此理,不仅要在现场善于捕捉形象,还要用连续性画面考虑新闻报道的结构。电视记者离不开蒙太奇技巧,需要在新闻现场当机立断地作出判断、决定,即使在用“无剪辑摄影”的新闻中,也是记者在新闻现场对新闻主题活动用采访摄影手段,伴随运动摄影,使画面本身形成内部蒙太奇结构。这一拍摄过程,是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紧张的蒙太奇思维创作的结果。文字写作讲究语法与修辞,电视记者则是用声画结合的形象做文章。蒙太奇就是用画面形象做文章的语法与修辞,它是电视记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这一基本功驾驭娴熟与否,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

(四)表现元素丰富

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电波,传送具有信息的图像、文字、色彩、声音供观众收看、收听。电视各种信息符号的综合传播,声、画、字、图,均可运用。视听结合,形声并茂。构成电视传播的视觉、听觉诸元素是丰富多样的:从视觉画面上看,有电视摄影摄像记录的人物形象神态和现场环境,有照片、图片、幻灯、动画以及文字图像等。听觉形象上有语言对话、旁白解说、音乐、音响等。现代电子技术为电视提供了独特的电子特技,更丰富了电视画面的表现力。电视新闻每一个报道,节目的构成,都是对上述诸表现元素的综合运用、处理的结果。电视新闻记者、编辑,要熟悉各种表现元素的表现力,就像一个交响乐队的指挥者一样,要从内容需要出发,把握好视听诸元素的职能特点,对它们做全盘的、妥善合理的调动和安排。在以画面为基础的基点上,发挥好多种表现元素传播信息的合力效应,以扩大信息量,增强可视性。

用电子特技,分割画面或加大信息量,或引起观众的视觉注意力,或起到强调渲染的作用。电视新闻还常用电子技术打出文字字幕,强调或扩大重要事态的信息量。以上种种处理,都充分体现了电视多种语言符号综合传播的优势。

(五)信息综合传播

信息理论认为,信息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电视声音与拍摄画面形象是同步的,这一方式和运动状态,决定了其信息结构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是一种立体的场结构。在物理学上,场的概念是指在同一空间里的所有物质之间都互相有引力作用,力的互为作用从而形成更强大的力量。电视的信息系统,从形式分类,有声音系统即语言符号和图像系统即非语言符号。它和电影的前期分期分别摄录、后期复制合成不同;电视的声画不是平行的线性结构,而是密不可分互为作用的统一体。这一认识也从根本上澄清了电视新闻界曾长期争论的一个命题:声音和画面以谁为主?谁能说记者在新闻现场的一段采访交谈,是以声音为主还是以形象为主。声像同步的信息传达不存在以谁为主的命题,需要探索的是如何使语言符号信息与非语言符号信息的结合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不是1+1等于2,更不是1+1小于2,而是要实现1+1大于2的效果。确定立体信息传播的观念,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

1.运用同期声

同期声是指伴随画面形象而存在的声音。包括记者在现场报道、采访的语言,被采访对象向记者反映、提供情况的语言,以及新闻现场人与物所发出的声音,即效果声。前两种声音在新闻报道中是准确传达信息的重要渠道,效果声也是再现现场真实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同期声使观众不仅能观其形,还能同时闻其声,真正做到了视听立体感知的亲临现场、目睹事态的真实感和强烈的现场感。

同期声再现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是现场报道记者和荧屏前观众的面对面交流,是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面对面交流。传播学家分析,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是最佳传播形式。影片新闻所以有“隔离感”,就因为缺乏面对面直接交流的优势;电视新闻同期声传播则如实地向观众再现了人际交流的最佳方式,它缩短了观众与荧屏的距离,具有一种亲近感,也因此易激发观众的认同、参与意识。同期声在展示新闻报道的个性、魅力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俗话说,“文如其人”,同理,话也“语如其人”,说话是极具个性化色彩的,因人而异的个性化语言,使报道也因此具有展望个性的魅力。

同期声中的效果声,在电视新闻信息传达中也有重要意义,有时甚至是表示思想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捕捉非语言符号

伴随着人物同期声讲话的手势、动作、神态、表情、语气、语调,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非语言符号都是具有潜信息的,即通过观众的联想而产生信息,因此有人把它归类到“语言”中来,称为“体态(或姿态)语言”、“环境语言”等。符号学家认为,非语言符号可以加强语言符号传播的效果,也可以削弱语言符号传播的效果。电视新闻要尽可能地在有限时间内传播更多更密集的信息。因此,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信息是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技巧。

非语言符号的潜信息与语言符号信息的确定性不同。它需要通过观众的联想、想象的参与。不同知识修养、不同人生经验的观众从中得到的感受也有层次上的不同。从信息结构上它具有开放性,同时也更有力度。

非语言符号的信息还会因讲话人个性化的动作、神态,而使报道具有更多的个性色彩和情感因素,从而也更能调动起观众情感参与的积极性。

采访的环境、空间及采访方式等,同样也在传达着信息。

记者采访方式也同样在传达信息。在电视新闻中,常见记者拿着话筒说:下面我们就××××采访×××时,一转身,采访对象已在旁边恭候。这种方法本身在传达信息——采访是经过组织安排好的,于是观众对其真实性就会产生怀疑。

(六)工种相互协同

电视节目是集体制作的产品,需要多样工种的配合和相互协作,是一个制作集体共同完成的。电视采访与平面媒体记者的采访是有明显区别的,文字记者带上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就可以单枪匹马地去采访报道,而电视记者要完成一个大型的电视新闻报道,从选题到采访拍摄,从后期制作到播出,需要多工种的配合。一般情况下,电视记者都是参与到一个摄制小组并承担主要工作。在这个集体中,电视记者担负策划、构思、采访和现场报道的任务,是完成任务的主角,是摄制组的头领。因此,电视记者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指挥安排好每一个工作环节,协调好摄制组成员间的配合。

随着现场采访报道方式的运用和普及,电视记者的工作已由“采摄合一”逐步转向“采摄分家”。记者、摄影、灯光、录音各司其职,记者负责现场的报道采访、构思,摄影则根据记者的报道思路,拍摄提供具有信息量的画面。因此,为搞好电视采访、拍摄工作,要求各工种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各尽其职,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同一项工作。

我国电视新闻从1958年起步到上世纪80年代,一直沿用新闻电影的采摄合一的手法,记者集采访、摄影、甚至文字写作于一体,这一工作方式在早期对电视记者的全面培养、锻炼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采访设备的出现,尤其是新的节目形态的要求,一个人是无法继续承担如此细化的工作的,于是,“采摄分家”就提到践行的日程。在采用“采摄合一”采访方式的那个时期,记者不可能进入画面,只能采用画面加解说词的摄影新闻方式报道。当需要采访时,有的记者就把自己设计好的问题交给播音员,请播音员当客串记者做现场采访,结果在现场形成了摄像(记者)指挥记者(播音员)的局面。这样的现场采访只能是呆板的一问一答,很难产生问答双方交流时的探讨问题的氛围,也不能充分发挥现场采访、报道的优势。

电视新闻是新闻传播媒介的后起之秀,作为传播媒介大家庭的一个成员,电视新闻是声、画等多符号传播媒介,它视听结合,形声并茂,和报纸、广播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掌握电视新闻和其他传播媒介的共性与个性,在实际工作中,既遵循共性规律,又发挥独特的传播优势,以更好地实现电视新闻的功能,展示其采访现代化的特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