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新闻主要依靠声音、画面等符号传播,因而,它打开了人们信息交往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两个接收通道,使信息同时作用于人们的视听感官,在人们脑海中构筑起一个视听兼备的整体形象。强调电视新闻完整的形象性这一特性,要求电视工作者建立起一种与此相适应的新闻价值观。

二、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其实,电视新闻的定义回答了它的传播特性。

电视新闻是以电视为媒介的信息形态,电视采制、传送技术和手段是构成电视新闻的物质基础,自然,电视的物质属性影响和制约着电视新闻传播的特性。同时,电视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传播,它又与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传播内容上必然会显现出与其他媒体新闻相同的社会属性。

当人们试图回答“电视新闻是什么”的时候,其实已经涉及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电视新闻的物质属性决定了电视新闻具有传播符号的综合性、传播信息的整体形象性和传播内容的直感性等特点。

(一)传播符号的综合性

符号是传递思想、感情、意见、愿望、消息、形象、状态等内容的工具;符号是信息的载体

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构成的。能指是人们感官可以感知的物理形式,比如文字、声音、图像、姿态、表情、服饰等等,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实体,具有可感性。所指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东西,如情感、想法、规矩、象征等。使用时,往往受到使用者文化知识、生活积累等因素的制约。能指和所指,都是获得符号所表达的意思的两个“通道”。当然,能指是主要的通道。

电视新闻中所使用的符号是多种多样的。有画面符号,包括电视画面、影像资料、照片、图表、文献等。有声音符号,包括同期声、解说声、现场音响等。有文字符号,包括输入到屏幕上的文字,画面上本来就有的文字。除此,还有像色彩、造型等不表示确切内容的符号。因此,我们可以说电视新闻具有符号综合性的特点。

电视新闻传播符号的综合性,一是指符号的多样性,声、画、字、图皆有。二是指符号的有机统一性。尽管它们的显现形式不一样,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各符号彼此合作,形成一种合力,共同表达一种信息或思想。电视信息的传播基于光电转换的工作原理,这使得电视自诞生那一刻起,就同时拥有画面、声音等多种符号。这一点与电影不同,电影经历过“默片”时期,而电视与生俱来就“有声有色”(声音和画面),并且,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电视画面和声音信息的质量越来越高,有着越来越强的现实摹写能力。

符号的多样性是电视先天的优势。人们在实际运用符号进行信息传播时,更注重符号的有机统一性。一则新闻报道就是由多种符号完成的。不同的新闻报道,它们的声音符号承载的信息、所处的位置以及相互间的关系都不同。记者在采制新闻报道时,会从实际的需要出发,调用和组合声音、画面等符号,使符号间互相补充、融合,追求电视新闻整体的传播效果。因此,电视新闻传播符号的综合性,不仅指电视新闻运用多种符号进行传播,同时,它还强调电视新闻符号的相互关系。正是因为声画兼备,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明显不同,它更为具体、直观、易懂。传播符号的综合性是电视新闻最基本的特性,也是电视物质属性的最直接的体现。

(二)信息内容的形象性

形象性是人体可感的物理形式,包括:画面、声音。过去,忽略了声音的形象感。电视是时、空媒介,画面显示空间,声音显示时间;时间+空间,是电视的传播形态。电视新闻融合了画面、声音等多种形象性元素,形成声画兼备的整体形象。但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及之前的一个时期,在电视业界和学界,对声音的认识是不到位的,是有所忽略的。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从眼、耳这两个讯道进入人脑的信息占人类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总量的90%。电视新闻主要依靠声音、画面等符号传播,因而,它打开了人们信息交往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两个接收通道,使信息同时作用于人们的视听感官,在人们脑海中构筑起一个视听兼备的整体形象。

电视新闻传播的整体形象性不仅建立在画面的生动传神上,而且也依赖声音的具体可感上。通常,人们只强调画面的形象性,殊不知声音同样具有形象描写能力。人类的视听经验表明,声音产生的知觉,可以唤起人们对某一事物或人物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获得一种形象。电视新闻中运用同期声可以带给观众耳闻目睹的临场感、真实感;运用画外解说,可以记叙已经过去的人物语言、事件历程、典型细节;声音与画面内容可以相互补充、印证,创造出更大的想象空间,达到“画外之像”的传播效果。总之,声音也是电视新闻具有塑造力和表现力的形象性元素。

从理论上讲,画面是信息传播的空间存在形式,而声音是信息传播的时间存在形式,声音与画面的结合,才构成电视“空间+时间”的传播形态。同样,电视新闻必须兼顾声音和画面两方面的形象性元素,形成声画兼备的整体形象,才能完成完整的形象传播。

电视新闻具备整体形象性的特性可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感。现实生活有着运动性和连续性,有如不断向前流淌的河流。电视新闻声画并茂,不仅报道新闻事实,同时,它还将新闻事件发生的场景和动态过程展示给观众,在生活的流程中截取片段,再现现实生活的空间和时间,因而能够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强调电视新闻完整的形象性这一特性,要求电视工作者建立起一种与此相适应的新闻价值观。电视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不仅要考虑事实材料的重大性、时新性、接近性等这样一些一般的新闻价值要素,同时还要从电视新闻完整形象性这一特性出发,选取具有形象价值的素材和报道方式。所谓形象价值,是指新闻事实中包含的能够满足观众视听需求的各种形象性素质的总和。具体来讲,就是以声画符号为载体的形象性材料的多寡。通常大桥通车之类的报道也很模式化,无非是彩旗飘扬,领导剪彩,拍出来的新闻像“应景文章”,面目雷同。

当然,对那些事实意义重大但确实没有什么形象感的新闻或暂时没有图像资料的重大新闻,也不必单纯为追求形象价值而延误报道时机,毕竟“信息本身比它的传播手段更重要”,有时候争取第一时间将新闻报道出去就是最大的成功。总之,我们在判断和采制电视新闻时,既要考虑它们的新闻价值,同时,也要考虑它们是否具有形象价值,努力做到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的统一。

(三)传播受体的直感性

传播内容的易受性指受众接受信息时费力程度较小。传播学者施拉姆将“费力程度”解释为受众接收信息所付出的代价的大小,包括接收信息时的时间支出、精力消耗等。依据这一观点,电视新闻运用声音、画面、文字等多种符号传播,降低了观众接受信息的“门槛”,观众可以不费力地接触和理解电视新闻信息。

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人们对于不同符号所表现内容的记忆力是不同的。通常,阅读文字能记住10%,收听声音能记住20%,观看画面能记住30%,而边听边看,则能记住50%。电视新闻传播中,综合运用了声音、画面等多种符号,使观众对同一信息可以耳闻目睹,减轻了观众对单一信息通道的依赖,使之可以在较为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收看和接收新闻信息。电视的直感性可以大大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的画面直接再现现实景观,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是一种不需要特别的训练和学习即可以为人们所掌握的信息符号。人们看到一架飞机落到丘陵山坡上,机尾冒出了浓烟和火苗,就知道这架飞机刚刚坠毁。看到整齐威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方队雄赳赳气昂昂地正步从天安门前跨过,你就知道这是在阅兵。电视新闻凭借这一点,拥有了世界上最多的受众,从牙牙学语的幼儿到耄耋老人,从目不识丁的文盲到满腹经纶的学者都是它的观众。

电视新闻传播符号的综合性、传播信息的整体形象性和传播内容的易受性三者互相关联。符号的综合性是电视新闻整体形象性和易受性的基础。易受性则取决于电视新闻综合运用声画符号,完成信息形象传达的程度。从根本上说,它们三者都是电视物质属性的结果和反映。因而,单一地强调其中的某个方面的特性,都可能导致在新闻实践上的偏颇。相反,我们应该将三者视作一个有机整体,它们是电视新闻实现个性传播和最优效果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