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

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回顾: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分类与综合是所有学科深入研究的基础。新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新闻的外延结构中,也有四个要素:新闻传播的社会体系、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功能。在长达五千年的信息传递和500年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对新闻事实的认定和报道方式有一个演变过程。社会发展最终构成了对新闻价值认定及实现的基础。

第二节 回顾: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

分类与综合是所有学科深入研究的基础。

在本书的开始,我们曾经划分了新闻本身的结构和其外延结构的四个关键特征。

新闻本身有四个关键要素:面向社会的大众媒介、具有社会性价值的事实、事实的时新性与准确性诉求、报道与传播。新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新闻的外延结构中,也有四个要素:新闻传播的社会体系、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功能。

实际上,上述各项要素可以合并。前者的后三项和后者的第二项可以合并为新闻事实及对事实的报道。前者的第一项和后者的第三项可以合并为新闻媒介及媒介的特点。后者的一、四项可以合并为新闻体系及社会功能。这样三个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不同领域基本可以反映新闻的面貌。我们的历史回顾,可以沿着这三条不同的线索进行。

新闻本体

新闻事实及对事实的报道是新闻的本体部分,考虑新闻是什么的问题,也是报道什么和如何报道的问题。在长达五千年的信息传递和500年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对新闻事实的认定和报道方式有一个演变过程。在新闻、新闻媒介产生之前的古代社会,新闻并没有成为专门的事实诉求,而是与文学、传说、故事、日常社会生活和政治统治信息纠缠在一起,传播的方式主要有民间传播、政府发布和非政府的文化阶层传播三种体系。正是在民间传播日益组织化和专业化的基础上,以专业的传播媒介———近代报刊的产生为标志,才出现了新闻这种新生的社会事物。因为报刊是面向社会的,所以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必然考虑其社会性的价值;因为报刊是定期更新、“白纸黑字”的连续出版物,新闻也必然带上了时新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在这些追求不断实现的过程中,新闻才从一般事实变成了新闻事实,而在经过了报刊的专业性报道之后,新闻事实才变成了新闻作品,新闻便产生了。

新闻产生之后,对新闻本体的认识和报道方式始终是人们不断探讨的问题。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新闻报道的选择和报道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早在17世纪末,在新闻业比较发达的德国就有学者提出了新闻的异常性、重要性、新鲜性和接近性等朴素的观念。到了18世纪末,新闻报道从观点说教和故事新闻向信息模式的新闻过渡。不过,在报刊新闻的初期,尽管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新闻的价值问题,但是新闻价值主要是由生产者所决定的,尽管人们在新闻中不断增加了许多具有社会价值的报道对象,但是国际和国内政治仍然是主要的报道课题,尽管人们尝试运用报道来代替评论,但是高高在上的说教和争辩依然充斥在报刊之中,这一切都是政党报刊的特征。

独立报刊和大众报刊出现之后,这一切发生了变化。独立报刊的产生,是把新闻的对象从受众变成了公众,新闻成了公共产品,而大众报刊又把公众变成了新闻消费者,新闻又成了商品。由此新闻的价值、报道对象和报道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对新闻的价值探讨再次出现,在追求新闻本质含义的过程中,及时性、真实性成了新闻最重要的特点,而新闻的重大性和贴近性、客观性与反常性及趣味性成为新闻价值体系中不断开发的组成部分,新闻价值也开始了由生产者决定向消费者决定的转换过程。这一时期,新闻报道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了时政、财经、社会、军事、体育、科技、文化、娱乐等多个门类以及国际、国内和地方等多个层次。新闻报道的方式也在初步专业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客观报道和深度报道的趋势。实际上,仔细观察对新闻本体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形成了独立报刊和大众报刊两种潜在的不同倾向性,前者强调重大性和客观性,寓贴近性和反常性于重大性和客观性之中,后者强调反常性和贴近性,在开发出新闻的娱乐性特征的同时,将重大性改换成了显著性和轰动效应。从表面上看,二者都将新闻价值由观念决定改变成了事实决定,新闻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成了价值的基础,二者也都迎合受众的需求,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把受众看作公众,对新闻的价值追求更多的是以社会利益为基础,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更多地是强调本质的真实性,而后者把受众看作是消费者,对新闻的价值追求更多地是以商业利益为目标,新闻真实性中细节的放大成了惯用的方式。在报道方式方面,客观报道和深度解释也成了表现不同新闻理念的舞台。在这两种力量的博弈和推动下,对新闻本体认识不断深入,报道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出现,只是改变了新闻的表现形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历史上所形成的新闻基本特征。

我们说,新闻的价值是由新闻事实所决定的,从一般事实上升为新闻事实体现了新闻的客观价值,从新闻事实上升为新闻作品(文本)又体现了对新闻价值的认定和报道方式的变化。如果倒过来,从微观的新闻文本的角度分析,其价值体系有三层含义,最基本的价值是“事态信息”,最基本的功能是信息告知,满足接受主体的“知事”需求。其内层的价值是“情态信息”,在发掘事件背后当事人情感的同时,满足接受主体的“知情”需求。其深层的价值是“意态信息”,指蕴藏在新闻事实中的潜在观念和道理,体现在新闻文本与传播的契合,满足接受主体的“知理”需求。(9)无论知事、知情还是知理,其价值的认定应该在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互动之中,其价值的基础应该在对社会本质的把握中,其价值的实现也应该在对社会的推动过程中。社会发展最终构成了对新闻价值认定及实现的基础。例如我们看到,19世纪末西方媒体选择了煽情主义的新闻,而非西方国家的媒体选择了鼓吹民族主义,难道其中就没有内在的联系?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吗?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

媒介和媒体在英语中是一个词(Media),实际上二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媒介是信息载体的介质,媒体是管理媒介的专业性社会组织。例如我们可以说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是媒介,而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是媒体。

新闻媒体在历史上的发展经历了四种形态———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人们也可以以媒体的性质分为纸(平面)媒体(报纸杂志)、电子媒体(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尽管现在有所谓的新媒体,例如手机短信、MSN、BBS、博客等不断出现,但是由于其组织系统并不完善,目前是否可以列入新闻媒体的范畴还存在争论。

美国著名国际新闻专家威廉·哈森认为,“当今世界新闻播发体系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世界性通讯社的发迹史,以及它们对各种技术创新进行的应用的历史”。(10)实际上推而广之,人类新闻传播的发展史,也是新闻媒介和媒体的发展史。在人类的前新闻时期,人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信息传递方式,但是其中最基本的传播方式是图画、语言和文字,而这三种基本的传播方式,最终又以倒过来的方式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大众新闻媒体。

报纸是以文字形式体现的第一种新闻媒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报纸在西方国家发展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尽管受到了广播的冲击,到二战结束后的五六十年代,报纸在西方国家还是迎来了其发展中的第二个高峰,不过自那之后,报纸就开始了缓慢的下滑过程。广播是以有声语言形式体现的第二种大众新闻媒体,在西方国家,三四十年代是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电子管过渡到晶体管之后又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七八十年代在电视的冲击下又开始了专业化和“窄播”化的调整,在世纪之交的数字化改造中继续平稳发展。电视是以活动图像形式为主出现的第三种大众新闻媒体,五六十年代是无线电视的发展期,七八十年代是有线和卫星电视的发展期,90年代以后也开始了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就在三种新闻媒体先后经历了发展高峰之后,以多种传播手段集合为特点的网络媒体崛起了。在非西方国家,也先后经历了四种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所不同的是由于起步晚、社会历史的不同和后发优势,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特征,例如广播的发展更为明显,发展的阶段更加紧凑,在90年代以后出现了多种媒体一起发展的景观。

在新闻媒体的发展中,第一媒体之争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人们往往按照媒体的受众规模来判断何为第一媒体,实际的标准并非如此简单,我们认为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标准:媒体接触率(11)经济实力、新闻报道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这些标准来看,尽管我们可以说电视在接触率和经济实力方面早已超过了报纸,但是在后两项指标方面也许还值得讨论。

在新闻媒体的发展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个从分散扩大到集中整合、再到分散扩大、再到集中整合的逻辑上升过程。可以说大众报刊的出现是对党派报刊新闻垄断的革命,而随着报刊垄断化,广播的出现是对报刊垄断的再次革命,电视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但是也形成了传播垄断,网络媒体又一次开始了新闻传播扩大化的革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中,新闻的传播控制者在不断变化中,新闻的传播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中。

麦克卢汉曾经指出媒介即信息,尽管新闻的社会信息传播本质没有改变,但是传播效果和社会功能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正是媒体的发展,才使我们生活在今天无所不包的新闻世界中了。

新闻体系与社会功能

“所谓新闻,实际上不过是通过传播最新信息的方式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活动。”新闻主要的功能是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而其实现功能的手段,是传播最新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新闻体系得以建立并最终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新闻体系包括其内部体系和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前者又包括不同的媒体构成,专业性组织的建立、运转机制和经营管理,后者则包括不断地与社会不同角度的融合。就前者而言,我们看到了新闻体系的不断壮大。就后者而言,体系的建立过程也是其功能性特征不断发挥作用的过程。

在西方新闻的历史上,体系的建立和功能发挥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体系创立前在政治方面的强作用。从报刊开始出现到19世纪中期,这时的媒体以政治新闻为主,由于政府不健全,媒体充当了舆论领袖的作用。二是体系建立和与体制融合时期的强作用。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这时相对独立和自由的传播体制建立,政府并没有对媒体实施干预,媒介大众化和基本独立运行,使媒体成了政治上的“第四势力”。三是政府控制下的弱作用。从20世纪初到80年代,尽管媒体的身躯不断扩大,但政府通过公共关系或强制管理,使媒体成了政治的工具。四是商业化时期的与社会互动。80年代以后相对独立的大众媒介已经成为形成文化和政治的至关重要的力量,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在多种力量都试图影响和利用新闻媒体的过程中,媒体开始发挥自己的力量。

概括说来,媒体主要是通过传播最新信息来实现其社会存在价值的。具体而言,当今新闻的作用也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

“新闻媒体已经变成了政治冲突的主要竞技场。”“新闻媒体的竞争也是现代政治冲突的主要因素。”(12)媒体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议程设置、传播政治信息、展示国家形象、政治社会化、政治决策、政治监督等等方面。“议程设置”是传播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在社会生活中,新闻的传播往往能起到“议程设置”的作用,即新闻媒体报道频率较高、力度较大的事件,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影响大众和决策者的思考和行为,由“议程设置”体现“舆论导向”。CNN的总裁就曾声称,“我们的镜头到哪里,安理会就要讨论哪里”。新闻不仅是民众了解国内外形势和了解舆论的主要渠道,而且可以直接影响政治形势。媒体可以在展示国家形象,监督政府,提供政治决策的依据和人们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新闻媒体出现之初,媒体的经济功能就非常突出。其作用首先表现在提供经济信息。从地方和国内的经济交流到国际经济的发展都是如此。路透社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经济信息提供者的角色。“新闻的国际流动直接关系到传统经济的变革,特别是国际贸易和投资。”(13)如果没有新闻,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在市场化体系中,媒体成为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和鼓吹消费主义的工具。媒体广告的出现是伴随着新闻媒体一起成长的。新闻本身所具有的双重性特征又使媒体成了赢利的工具,在媒介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已经成长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和最赚钱的行业。

新闻媒体的文化作用主要集中在文化传承、价值观的维护和提供娱乐方面。在这一方面,也存在着激烈的矛盾与冲突,我们所谈到的文化民族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就是明显的例子。新闻可以增加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但是新闻中的定型观念(Stereotype)和文化霸权又形成了新的隔阂和误解。新闻报道是文化变革的助推器,但是新闻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维护者。新闻可以为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提供帮助,在当代,新闻还是提供娱乐、满足人们好奇心的重要工具。

新闻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不断变迁的过程,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新闻发挥了其他任何社会部门所无法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不断分裂的过程中,新闻的社会整合作用无法替代。

可以说,当今世界如果没有新闻,现代政治将无法进行,而人们将回到中世纪的教会时期,世界的生产将会停顿而回到自然经济的时代,文化将无法承接而只能依靠个人的冥思苦想,社会发展也将停止,而一切是无法想象的。

上述新闻本体、新闻媒介和社会作用三方面的发展,是新闻发展至今并形成庞大体系的历史轨迹,而其背后的推动力,是新闻与社会的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