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传播过程

新闻传播过程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将具体介绍新闻传播、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新闻传播的环境和新闻传播的环节构成。新闻传播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新闻内容、报道方式和传播方式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这种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主要体现在人际传播方式中。

第二节 新闻传播过程

对新闻传播过程的阐释是建立在对传播过程的理论和模式了解的基础上的,新闻传播是一个“新闻—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媒介—受众”的相互传递、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是传播的内容,新闻传播者是传播的主体,新闻传播媒介是传播的通道,受众是传播的对象。本节将具体介绍新闻传播、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新闻传播的环境和新闻传播的环节构成。

一、什么是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是新闻传播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将事实信息转换为新闻产品,广泛、迅速地传播给受众并接受受众反馈的双向循环活动。按照传播类型来划分,新闻传播可以分为人际新闻传播、群体新闻传播和大众新闻传播三种类型。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人际传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

根据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对群体的划分,群体可分为组织群体与非组织群体两类。组织群体也称组织,是组织传播的研究对象。群体传播以非组织群体为研究对象,因此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组织以外的一般群体的传播活动。

群体传播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即人们在“小团体”范围内的信息交流行为,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传播活动。群体传播有利于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有助于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通过对群体规范的制约可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保证群体共同的行为方式同时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2]大众传播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大众传播的基本特点有:传播机构的制度化、组织化;传播方式的系统化、规模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影响的社会化;传播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受传者的大众化和不确定性,等等。

本节我们所着重阐释的是大众新闻传播。

在信息社会,新闻传播更加海量、方便和快捷,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之一。人们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信息。无论各行各业的人,都极大地依赖新闻传播提供的信息。

二、新闻传播的环境

新闻传播必然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媒介生态对新闻传播发生的重要影响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社会制度、物质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等构成传播环境,传播环境直接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在不同程度上改变新闻的预期目标,有时甚至使新闻内容受到抵制。适应一定的信仰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新闻,传播得更快,有更多的受众,圆满地体现出新闻固有的价值。”[3]这也就是说,新闻传播及其传播效果的具体实现,直接受到新闻传播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一)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

新闻传播除了受媒体的支配外,还受传播环境和受众的受阅取向的制约。具体来说,新闻传播效果要受到新闻价值大小的制约,受新闻质量的制约,受新闻政策的制约,受传播环境的制约;新闻传播政策则主要是社会制度的产物。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注意这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可以争取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新闻传播要研究受众的收视习惯,注意把多数受众关心的内容及时报道出来,并且注意报道内容和方式符合受众的文化心理和生活习惯。传播技术的革新、先进技术手段的采用,能够提升新闻传播的实效性,给予受众良好的视听感受。

(二)新闻传播的环境

“新闻传播的环境实际是指新闻传播的社会空间与社会状况,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及其发展水平、文化习俗以及公众的普遍信仰与理念。”[4]新闻传播的环境约有8种: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法律环境、行为环境、媒介环境和自然环境。

由于新闻传播行为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发生的,新闻传播的速度、范围或产生的各种效果,不仅取决于新闻内容,而且还取决于传播环境。新闻传播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新闻内容、报道方式和传播方式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

国家或大型社会组织的权力运行程序,构成社会制度环境,新闻传播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从新闻传播角度而言,新闻报道内容要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国家或社会组织提出和确定新闻选择的标准,是以不危害社会制度为出发点的。影响社会制度政策运转的新闻,就要遭到制度的严格限制。

新闻传播要充分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对理念的追求,构成新闻传播的信仰空间,又称为意识环境,具体包括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三、新闻传播的环节构成

研究新闻传播环节的构成,须以新闻信息的实际流动过程为观察对象。根据新闻信息流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分工,可以将其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阶段。由于每个阶段的相互组合连接共同完成着新闻信息传受的任务,因此,各个不同的阶段便构成了新闻传播的不同环节。

(一)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

流程一般是指从源头到终结的程序。“所谓传播流程是指信息从信源流向信宿的程序或过程,新闻传播的流程是指新闻信息从新闻源流向新闻收受者的程序或过程。”[5]从古代的新闻传播起源,到现代高度发达的大众化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流动,遵循着大致相同的逻辑。任何宏观的新闻信息的流动,都是从信源向信宿流动的过程。信源是事实,信宿是受传者,将信源的信息反映、告知他人或社会的是传播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信息是通过负载于信息载体上进行传播的。总体来说,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有两种类型:

基本流程之一:新闻信源→新闻传播者(传播者自身就是传播载体)→新闻收受者。这种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主要体现在人际传播方式中。

基本流程之二:新闻信源→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媒介→新闻收受者。这种流程大多体现在以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新闻信息载体的传播方式中。

(二)新闻传播的基本环节

新闻传播的基本环节,主要是讲当代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是一个前后相继、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中,不同阶段完成着不同的任务。根据新闻传播过程的纵向运行轨迹,我们把完整的传播过程划分为以下不同环节。

1.采集新闻信息环节

这是一个发现新闻信息、获取新闻信息的环节,这个环节的最终目的是初步确定新闻报道的内容。采集新闻信息环节是新闻传播的源头性环节,它给后续环节提供了基本的作业对象。此环节的核心任务是:发现新闻事实(信息),认识、评价不同事实或同一事实的不同部分和侧面的新闻价值,从而最终确定新闻报道的内容。

2.写作新闻文本环节

这是一个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制作的环节,其核心是将选定的新闻信息进行符号化,最终表现为新闻作品和完整的新闻产品。写作新闻文本,对于现实的新闻传播活动来说,包括两个主要阶段:一是作品化阶段,二是产品化阶段。作品化是指通过思维加工和符号再现的方式,将采选来的新闻信息加工成为可以传播的新闻文本,这属于精神劳动。产品化过程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将已经可以传播的新闻文本进一步制作为可以向收受主体直接出售的新闻产品,主要花费的是体力劳动,当然也包括一定的脑力劳动。

3.传递新闻文本环节

这一环节是将已经制作好的新闻作品或产品,通过不同形态的媒介传送到受众那里。这一环节标志着新闻传播活动“传”的任务的基本完成。传统媒介通过把新闻文本传递到新闻收受主体的面前,完成传递这一环节。而网络媒介并不是直接的“推式”(比如电视媒体产品的直接呈现)传送,而是以信息储备的方式,为新闻信息收受者建设一个海量的信息资源库,等待受传者的随时提取。

4.收受新闻文本的环节

收受主体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新闻信息,即完成新闻传播的收受环节。新闻收受的环节由两个小环节构成,一是“接收”的环节,主要是接受新闻文本的外在形式与基本内容;二是“接受”环节,主要是对接收到的新闻文本,进一步作出是否接受以及可以接受到什么程度的精神活动。这两个环节的划分,主要呈现一种逻辑关系,在实际收受过程中这二者其实是交织在一起的。

5.信息反馈环节

反馈是新闻传播活动顺利开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指的是新闻主体与收受主体之间的一种信息活动,不包括新闻传播机构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反馈活动。反馈信息的来源与获取有以下几种途径和方式:一是收受者自发地、零碎地发表的各种观点、意见和建议等;二是媒体主管部门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检测与评估;三是学术研究机构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的相关研究;四是新闻媒体自身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的反馈信息。

(三)新闻传播过程的实质

新闻传播过程的实质,关注的是传播各个环节背后的信息处理过程,主要涉及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新闻传播过程,实际上是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之间的新闻抽象和具象交换过程。新闻抽象从新闻传播者的角度指的是取舍事实和把事实抽象概括转化为新闻的过程,从受众的角度指的是新闻受众根据需求和特性取舍新闻传播内容的过程。新闻具象则是指新闻传播者在观察了事实之后,经过抽象选择和概括,又把这些事实具象复现出来,形成新闻。而新闻受众在接受这些新闻内容时,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包括形象思维,对新闻传播者所使用的概念和描述的事物进行具象理解,或形成自己的新鲜经验储存于记忆之中,或在具象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观念和概括。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事实转化为新闻并实现新闻价值,须经过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的二度抽象过程,即两次思维抽取、选择、判断、概括的过程。在新闻传播的第一度抽象过程中,新闻传播者根据新闻价值和机构的方针政策等因素,在整个社会发生发展的事实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内容作为新闻抽象的范围,然后在这个新闻抽象的范围内抽取其中一部分要素,概括成新闻。在新闻传播的第二度抽象过程中,新闻受众根据各自的需求、特性和观点,从新闻传播媒介每天发布大量的图片、图像和文字中,抽取他们各自所需的一部分信息,形成概括性认识,并接受与自己固有观念相符合的或相类似的观念。新闻传播的两度抽象是相互制约的。在连续的传播过程中,新闻受众进行抽象的情况会通过订阅数量、收听率和收视率以及各种方式直接表达意见等方式反馈到新闻传播者那里。传播的有效性,决不是由传播者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由受众对传播者所抽取地位内容的认同来决定的。因此,新闻受众的抽象能力和抽象方式必然强烈地影响新闻传播者。[6]

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对新闻事实进行抽象之后,还要对新闻事实进行具象化。新闻传播者的具象和新闻受众的具象构成了新闻传播的二度具象过程。在新闻传播的第一度具象过程中,新闻传播者用概念或画面描述事实,用具体事实来表现或证明他们的抽象观点。在新闻传播的第二度具象过程中,受众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传播内容,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如情感体验来判断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及传播者对事实概括的准确性,并以自己(由经验概括而形成)的观念来比较高层次的观念,以便验证、接受或者拒绝这些观念。新闻传播的二度具象过程也是相互制约的。尽管新闻传播媒介在受众了解社会变动信息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新闻传播毕竟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新闻受众的亲身经历、人际传播等其他信息渠道不断补充着他们的信息满足度。因此,如果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媒介不能满足新闻受众的具象要求,那么新闻受众就会不予理睬或很快淡忘,甚至可能转向其他信息渠道来满足他们的信息欲。[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