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摄像记者在采访中的基本要求

摄像记者在采访中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摄像记者在采访中的基本要求摄像记者在采访中应该与文字记者密切配合,圆满完成摄像任务,以保证新闻采访的综合质量。要把握好拍摄时机,摄像记者需要具备“挑”、“等”、“抢”三方面的能力。所谓“等”,是指摄像记者在拍摄现场耐心等待关键人物或场面的出现。所谓“抢”,是指摄像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当机立断地抓拍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

二、摄像记者在采访中的基本要求

摄像记者在采访中应该与文字记者密切配合,圆满完成摄像任务,以保证新闻采访的综合质量。

1.客观平衡的立场和有选择的记录

记者是新闻信息的采集者和发布者,他必须客观公正地采集信息和发布信息才能获得受众的信赖,因而记者观点的表达必须通过全面、平衡的方式来完成。一般来说,记者观点的表达是用“事实说话”完成的。作为“声画事实”的采集者,电视摄像记者就应该与文字记者密切配合,采集全面、平衡的相关素材。例如在拍摄环保部门对某大型排污企业的整治的新闻时,记者可以有两种拍摄方法:一种是全程跟着环保部门行动,拍摄处理、整治的现场,观众就只能看到该企业的狼狈状;另一种拍摄方法则是,既拍摄环保部门人员的行动,也拍摄企业管理人员的行为和心理反应,以及过程中出现的争执,使人们从中了解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和排污企业的现状,对社会现实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相比之下,后者显然站在更加全面、客观的立场上。

但是也应该注意到,身处事件现场的记者看到的内容很多,当然不可能都拍摄下来,因此要有选择地记录。与一般的家庭录像不同,记者要用敏锐的目光发现新闻的潜质,迅速做出判断与选择,选择那些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拍摄。记者的眼睛不只是准确地发现形与色,更要将看到的形与色和新闻事件联系在一起把它转化为空间形象,一个连续运动与变化的空间形象。记者眼中的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视觉形象的一种创造性把握。记者的眼睛也不仅仅是纯粹度量和判别的工具,记者应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在视觉形象的世界中显示出独特之处,于平凡中见新奇。

如果并非由一名记者身兼摄像、文字两种任务,摄像记者就应该在拍摄之前与文字记者多交流,充分理解采访的目的和步骤,在文字记者的引导下使选择性的拍摄服从于采访大纲的要求。

2.把握好心理距离

记者的心理距离也会影响到拍摄的效果。关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是“隔岸观火”还是置身其中一直有不同的争议。有人认为,新闻采访中要保持相对远的心理距离,以便使采访尽量客观公正,如记者在采访中不动声色、不动感情,即使看到悲惨的场面也不流露出同情和悲伤,看到激动人心的场面也不欣喜若狂,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进行公正客观的采访。也有人反驳这种观点,并举例说,如果记者在采访一个准备自杀的人,难道为了拍摄到他自杀的场面就不去救他而看着他去死吗?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价值,只是我们遇到极端的情况并不多,大部分时候只需要在感情的有无之间往一个方向做点移动,也就是把握好心理的距离。如何把握心理距离?这需要记者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做出选择,要从观众的角度想一想,如何把新闻拍摄好,拍摄出深度,拍摄出价值。距离的把握有一个度的问题,距离太远就会导致情绪投入和新闻敏感不足,可能会拍摄不到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距离太近,则可能会影响拍摄的正常进行,例如有时候会因为一些比较动人的事件感动而泣,使肩、手抖动,导致画面摇晃不稳,或者在该拍时忘记拍摄,错过了最佳拍摄时机。

3.把握好拍摄时机

电视新闻拍摄中,拍摄时机的把握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成败。要把握好拍摄时机,摄像记者需要具备“挑”、“等”、“抢”三方面的能力。

(1)“挑”。

所谓“挑”,是指摄像记者挑选、发现和捕捉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形象的能力。记者面对镜头前的事物,必须精心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新闻事件本质的内容,并且选择最佳的光线效果、合适的拍摄角度、完美的构图形式等等。这就要求记者善于事先观测事件的发展和变化(突发事件除外),提前做好准备,挑选最佳机位和把握恰当拍摄时机,以捕捉那些最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的镜头。

(2)“等”。

所谓“等”,是指摄像记者在拍摄现场耐心等待关键人物或场面的出现。新闻的发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人物或场面并不一定是一开始就出现,对于那些事先安排好预定程序的事件,记者就要有耐心、有毅力,静候最佳时机的到来。当然,等,绝不能消极被动地等,也不能无目的地等,而应以“挑”的眼光,积极主动、有备而来地等,以免错过精彩的瞬间。

(3)“抢”。

所谓“抢”,是指摄像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当机立断地抓拍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这种瞬间,如果错过,就可能成为永久的遗憾。所以抢拍要求记者要有敏锐犀利的眼光和精湛的摄像技艺,还要有果断灵活的判别能力和快速灵敏的反应能力。当然,抢拍的时候可能无法顾及构图、角度、光线等方面的问题,使画面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憾,但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说,这种镜头在现场感和真实感、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等方面,具有其他镜头所无法比拟的说服力。如美国总统里根遇刺,在场的记者凭着职业敏感立刻抢拍现场画面,尽管画面质量不尽如人意,但足以把历史的瞬间记录在案。

4.处理好与文字记者、出镜记者的协作

电视新闻采访与报纸新闻采访有着诸多的区别,尤其是需要多名记者的合作,摄像记者、文字记者、出镜记者要分工协调,形成默契,电视记者必须学会集体作战。

电视采访很多是即兴完成的工作,每一次采访都是对采访者提问能力和探索挖掘能力的检验。然而,所有的采访过程都要通过摄像记者记录、完成。摄像记者拍摄得如何,与采访节目的成败有很大关系,因此,采访记者与摄像记者的默契配合非常重要,应该做到配合以促进采访顺利进行。

进入采访时,有的被采访者心情紧张,对待这样的情况,一个重要的经验是,记者先和被采访人闲谈,分散对方对摄像机和灯光的注意力,同时也让他适应该环境,闲谈中问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这种情况下对方就不会处在紧张的状态中。摄像记者听着双方的谈话,自己酌情决定何时开机。在消除对方紧张阶段,不要轻易开拍,否则被采访人又会紧张起来,此时可以让被采访人多说几遍所要回答的内容,这样就会一遍比一遍更自然,内容也较为准确和丰富,摄像记者也事先知道了采访的主题。当“闲谈”了几个回合之后,对方进入正常的自然谈话状态,就可以开始拍摄了。即使被采访人意识到已经开始正式拍摄了,他也能随着刚才的自然谈话的状态谈下去。有的时候,现场的情况发展很快,也是多变的,当摄像记者和记者发现的时候,时间已经很紧了,双方也来不及商量。此时此刻就需要摄像记者和记者共同意识到事物的新闻价值,一个奔过去提问,一个迅速开机,这就要求双方的意识和新闻价值观合拍,默契配合。

对于有些采访的场合,有时甚至要提前开机,否则可能赶不上拍摄双方会面时或尴尬、或惊讶、或是多种反应情绪的镜头。这一类的采访,事先要有预案,要有计划、有安排、有准备。因为提前开机有可能浪费磁带,浪费电池,所以对于提前开机要慎重对待,以免在采访中处于被动状态。这就要看摄像记者和采访记者双方的经验与配合了。

摄像记者有责任注意检查采访者或被采访者的着装、色彩、头发、领带、项链、脸上的妆、眼镜镜片的反光、采访话筒位置等等,并要随时注意记者、主持人在采访过程中这样那样的动作、表情,以及被采访人各种不同的反应。摄像记者要随着谈话观察双方的举止,随时变化构图。

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还要对话筒在镜头中的使用进行协调。话筒是采集声音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记者、主持人和被采访者之间双方沟通的一种标志。话筒在摄像的过程中,是作为画面元素存在的。处理好话筒与拍摄画面的关系,是在实际的拍摄中不可忽视的细节。话筒与镜头的协调,首先要注意话筒的位置。初入门的记者在出镜时经常会让话筒挡住了自己的脸,或者在采访别人时用话筒挡住了被采访对象的面部。正确的做法是,在出镜时,记者让话筒顶端保持在胸口处;在采访别人时,手中的话筒应与被采访对象的下颚有一定距离。摄像记者有责任通过寻像器检查出镜者的话筒位置是否恰当。在新闻事件中,话筒显示电视台的参与。有一部分现场采访需要强调电视台的关注,强调采访的过程,这就需要强调话筒的存在,在电视画面中把话筒放在明显的位置,突出话筒上的台标。这一类的现场报道往往都是时效性很强的新闻报道。话筒有时也会在采访人和被采访人之间构成间隔。有部分现场采访是报道某人一天的工作、精神面貌等,可以考虑不使话筒在画面中出现,要尽可能地在拍摄构图时将话筒置于画面外。这样做,在画面中没有记者、主持人与被采访人之间的话筒间隔,突出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强调了记者深入实际生活。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无线话筒,或是吊杆话筒。记者在采访新闻事件时,需要通过思考、观察,充分地把新闻事件生动、准确地采集到手。而摄像记者就要充分理解采访记者的意图,使其完美地表现在画面上[6]

摄像记者要注意把握出镜记者的真实情感。如果在一次震撼人心的采访中,情感涌动的记者面对摄像机在进行介绍,突然摄像记者喊停,告诉他擦去脸上刚滚落下来的一颗泪珠再拍,这就会使得这位记者哭笑不得,使拍下来的报道失去了应有的情绪连贯和境界升华。

当表面上采访结束时,通常采访的现场还没有真正结束,此时,当人们松弛下来后,还有可能捕捉到具有新闻价值的场面和人的表情,甚至可能再拍到更精彩的更有价值的谈话。多数情况下,推迟一点关机是很有好处的,有价值的镜头和谈话可能是被采访人的也可能是采访记者的。往往这个时候对摄像记者的素质要求很高,要善于观察,具备敏锐的目光,同时还要注意画面质量与声音质量。有了好的素材,再有较高的质量保障,那就是两全其美,更具说服力。因此,推迟关机并不会浪费磁带,后面的镜头可以抹去,不需要的再录新的镜头。

5.处理好与编辑的协作

在新闻摄像中,摄像记者必须具有编辑意识,从而为新闻的后期编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严格地说,电视摄像的每一个镜头转换都是一次剪辑,关键是摄像人员在拍摄时能否根据主题需要,尽量精拍,做到不拍或少拍废镜头。如拍摄一条会议新闻,记者摄像前首先要弄清楚会议的主要内容、议程,拟出拍摄大纲,包括镜头的角度、运动、长度等等,在头脑中提前完成剪辑过程。摄像记者必须按事先构思好的拍摄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拍摄,尽量不拍和少拍无用画面。这不仅仅是针对会议新闻,对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报道也应该如此。如果在拍摄新闻时,大脑中没有明确的拍摄意图和精选画面的本领,看到什么拍什么,给后期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不仅会大大增加编辑人员的工作量,也会使最终的画面质量粗糙。相反,倘若能从编辑的角度多作考虑,多与编辑沟通,与编辑形成默契,就能对镜头的安排、角度的调整、景别的变化等都掌握得恰到好处,这样不仅有利于摄像和编辑工作的进行,而且能够提高摄像记者的综合业务素质。

在拍摄时,摄像记者要注意倾听采访的谈话内容,根据谈话内容,考虑到编辑的使用情况,决定拍摄对象、景别与运动方式。这里的原则是根据被采访人所说的内容的重要性决定景别。当被采访人说到事物的一般性背景情况时,摄像记者一般拍摄的是稍远、稍大一点的景别。这时对被采访者要有一定的背景交代,因为被采访者的职业是不同的,特征也就肯定不同,比如职业分工人、农民、军人、作家、教师、商人、学生等等,年龄也分老、中、青、少等等。因此,在拍摄的环境中所有能对被采访者产生说服力的道具都应在画面里体现,或是在环境里,或是在人物的身后,或是作为前景。而当被采访人说到重要的内容,或者说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波澜,内心活动剧烈的时候,镜头就需要缓推或急推上去,给近景甚至面部或局部特写,让观众将被采访人的丰富的感情变化看得更加真切。这也符合人们的生活规律,生活中人们说到重点和语重心长的时候都会凑近一些,眼睛也会盯住对方。如果拍摄采访对象时采用的是固定景别固定镜头,摄像记者要记住拍摄完以后补拍一些采访对象谈话时提到的事物,特别是一些关键事物,这都需要摄像记者在拍摄采访对象时要认真倾听并用心默记,以保证补充拍摄的完备,使编辑在后期制作时有足够的素材选用。摄像记者还要注意采访的环境,适当地拍些“空镜头”(不带人物关系),比如窗台上的植物、墙上挂的书画作品、黑板、工具、饰物等等。这往往会给后期编辑带来较好的效果。这些都需要摄像记者与编辑及现场的文字记者默契配合,而不能依赖编辑或文字记者事无巨细均作交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