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记者采访准备

记者采访准备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记者采访准备在西方新闻界,新闻中有2P原则,一是“persistence”——坚持,另外一个就是“preparation”——准备。采访准备对记者而言,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记者采访工作的成败。准备是采访成功的前提保证。具体到不同记者的采访领域和每一次采访任务,还需对报道选题相关的各项政策有所把握。在某种程度上,情况准备对于人物采访和深度报道更具特殊意义。

第三节 记者采访准备

在西方新闻界,新闻中有2P原则,一是“persistence”——坚持,另外一个就是“preparation”——准备。采访准备对记者而言,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记者采访工作的成败。

一、全面准备

正如那首歌所唱的,“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记者时刻都在为新闻报道进行积累,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全面准备可以给予记者一种安全感。“采访前宁可准备过头,而不要准备不足”[30]。不作充分准备就去采访,好比没有领航员的驾驶员开飞机一样,或许也有可能到达目的地,但却要冒极大的风险。

在理论上,中外新闻界对采访准备的重要性不存在任何的异议,然而许多初出茅庐的记者甚至资历颇深的记者都曾因程度不同的准备不足造成采访的失误。记者成功的采访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不同记者的采访风格可以是多样化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采访前的周密准备。

准备是采访成功的前提保证。准备的作用在于缩短主体认识客体的距离。采访准备没有捷径可走,但却有方法可循,即准备不是单项的,而是全面的。

1.提高理论素养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不能一刻没有理论思维。凤凰卫视新闻总监吕宁思说:记者应该是学者[31]

采访活动是一种认识和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社会活动。记者每次采访接触的客观对象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即使是一些老题目和熟知的领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采访记者不掌握与报道选题相关的理论,就无法客观、准确、高水准地反映再现客观事物。

在某种程度上,记者理论水平和报道水平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在当前中国社会飞速发展时期,涌现出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知识领域。记者是处于时代前列的思想者,应该随时储备、学习相关理论,以指导其采访。

美国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丹·拉瑟在任白宫首席记者期间曾一度感到自己的报道水平停滞不前,美国电视网当时最有学识的资深记者约翰·钱塞勒(John Chance11or)给他的忠告是——到哈佛大学进行理论学习。可见,理论准备有助于记者从宏观上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报道水准。

对电视记者而言,应注重一般理论培养以及专业理论素养。既要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对人类、社会、国家的理论认识,也要掌握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新闻心理学、电视理论等相关专业理论。

2.熟悉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不了解政策,采访报道或者缺少针对性,泛泛而谈;或者与党和国家的政策与宣传口径相违背。记者平时要不断学习、领会国家的大政方针,才不致在采访活动中迷失方向。具体到不同记者的采访领域和每一次采访任务,还需对报道选题相关的各项政策有所把握。

熟悉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有助于确定采访报道的基调,在报道中才会审慎分析,不会犯导向错误。比如,2007年5月31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出一条消息《陕西:10万公里农村路5万农民来领养》。新闻说,陕西省决定年底前在全省通过“领养”的方式把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交给农民。记者在报道中举例说,某县交通局在专业养护公司由于价格低不愿接手的情况下,让三百多位农民当上公路领养员,既解决了政府难题,又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杜涛在《记者要懂点政策》一文中对该条报道的政策导向提出了质疑,认定这条新闻存在严重的政策错误,其导向与国家有关规定完全是南辕北辙:“乍一看,这是一条‘好’新闻,政府有关部门和农民双双受益,是一条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老大难’问题的新办法。但是细细一想,疑问也很多,在这种情形下,公路养护质量是否能够保证?农民是否经过了必要的培训?”……“首先,农村公路养护招标是不是应该‘价低者得’。其次,农村公路维护的必要费用大致是多少?”[32]作者发现报道中的内容与国家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政府筹措资金的政策是相违背的。

显而易见,不掌握同采访题目相关的政策,记者就难以确定采访报道的基调。

在我国民主政治逐渐发展,以法制国的制度逐渐明晰。随着社会生活中涉及政策、法律、法规的内容越来越多,电视人必须相当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至少要熟悉自己报道和表现的那个领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已是记者平时准备的重点。1998年7月,洪水在我国许多地方肆虐,抗洪救灾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也成为电视报道的中心内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发了一条消息:某航空公司在一次航班上向乘客募捐绝大部分旅客都慷慨解囊,为抗洪救灾捐款。但有一个旅客提出异议,他认为捐款是应该的,但必须由民政部门来规范有序地进行,不是任何部门凭热情想募捐就可以募捐的。当时飞机上抗洪救灾的热情十分高涨,飞机又恰恰飞临灾区上空。中央电视台用充满感情和倾向性的言词赞美了航班上的捐款活动,对那位提出异议后来也同样捐了款的旅客有一点不轻不重的非议。其实,那位旅客提出的问题很有见地,在一场牵动全国的募捐救灾中,规范和有序是绝对必需的。但记者在一股激情中,不自觉地支持了不按政策法规办事的行为。

作为电视记者,平时应多接触与自己报道领域有关的政策法规,一定程度地了解新出台法规。正如梁建增在谈到政策是舆论监督报道的选题依据时所言,政策不仅是衡量节目选题角度是否正确的依据,同时也是确认舆论监督报道导向正确的最可靠的“保护伞”[33]

3.重视情况准备

采访前,记者如果能对报道的人、事件、问题的相关情况和内在外在联系有较透彻的了解,头脑中将会形成十分清楚的立体线条,采访时就能知道从什么角度去接触事物、表现事物。

在某种程度上,情况准备对于人物采访和深度报道更具特殊意义。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个流传于国际新闻界的例证,来看情况准备于人物采访的作用。

美国记者埃·杰·利布林(A.J.Lieb1ing)采访赛马骑术师埃迪·阿卡罗时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脚踏在左马镫的时间比踏在右马镫上的时间长多少?”阿卡罗对这个内行的知情问题反应极为热烈,兴致油然而生,不厌其烦地回答了记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记者回忆道:“那个问题让他开始轻松地谈话。在一个小时的采访中,我只插入了大约12个单词”。采访结束后,阿卡罗对记者说“看得出来你对骑马师了解得很多。”[34]

事实上,利布林是在采访阿卡罗前一个星期才熟知这些内容的。利布林在进行采访准备时得知,美国的赛马跑道方向是逆向的,并且从起跑到终点,紧靠着围栏走的路程是最短的。为了帮助平衡身体和紧挨着围栏跑,绝大多数赛马骑师的脚踏在左马镫上的时间长于踏在右马镫上的时间。当然,利布林提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他采访的侧重点,他用这个对采访对象知之甚微的问题开头的目的是引发采访对象的兴趣,为触及实质性问题打下交谈的基础。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作人物采访时情况准备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博得采访对象的好感,而是为了卓有成效地使他谈透所触及的问题。这对于准备采访某位专家的新手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专家是不屑于同新手交谈的。”[35]

情况准备对于揭示重大社会问题与现象的深度报道不仅仅具有间接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采访的入手点和拍摄的切入点。

比如,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就“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采访,早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的两个月就开始了准备。在飞船顺利升空的当天,观众就在《面对面》中看到了杨利伟的专访。但是,《面对面》的报道并未简单地停留在事件上,而是将其扩展到整个新闻事件系统,采访了进入航天员梯队的另外两名宇航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和航天员选评委员会的专家。这些采访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和航天员为核心,给观众展示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新闻事件。

客观地讲,西方记者采访前对情况准备的重视程度和所下的功夫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奥莉娅娜·法拉奇(Driana Fa11aci)、沃尔特·克朗凯特(Wa1ter Cronkite)、华莱士这些国际知名的采访专家,往往为报道一个重大事件、采访一个重要人物而不惜花费半年一载的时间搜集研究大量情况。2008年去世的美国NBC驻华盛顿首席记者、《面对媒介》(Meet the Press)主持人提姆·罗塞特(Tim Russert)就是以严谨的案头准备工作著称,而且他常常会把被访人过去讲述的观点的影像资料找出来进行印证和对比分析。

img27

图3-2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面对媒介》(Meet the Press)原主持人提姆·罗塞特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48小时》(48 Hours)节目的切入点都是从一个人、一件事的内外在联系中深入挖掘,将报道主题上升到普遍的社会意义上来。节目从选题到具体表现,都离不开事先的情况准备。比如,其选题从对火灾、吸毒、艾滋病、离婚、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的剖析到对美容、健身、急救器官移植等社会时尚和热点现象的透视,每一个报道选题都是站在全社会现实与历史发展的高度上进行反映和再现。每次节目虽然侧重报道一个问题,时间只有几十分钟,但提供的信息之多,涉及的人物事件之广泛,令观众心灵受到震撼。这样深刻的纪实性报道,事先不掌握大量情况,采访时是无法找准切入点的。

4.做好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有平时知识积累,也有临时突击准备。一般来说,平时的知识准备应该广泛涉猎各方面信息。而临时准备则是根据采访对象和采访选题,做好相关的专业知识准备。主持人杨澜在采访基辛格博士的时候,就把他的博士论文以及在哈佛当教授时的论文、演讲、著作、传记,一篇一篇找来读。“读了那么多东西,节目里并不一定直接用到,只是为了不问愚蠢的问题而已。”[36]这就是被杨澜比喻为“准备了一桶水,最后只用了一滴”的采访准备过程。

一般来说,“采访对象如果认为记者对所谈的问题十分熟悉,不必一面谈一面对所有问题都进行一番解释,那么他就可以爽快地、充分地谈。”[37]知识储备可以让记者胸中有丘壑,随时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并且往往能在采访中与被访者有即兴的碰撞与交流。

电视采访时间长度有限,是以分秒计算的。一般情况下,正式开机采拍时不能像文字记者那样就某些专门术语进行询问。这样不但打断了采访对象的思路,也破坏了整个报道的结构。因此,采访前电视记者对专业性知识必须从概念上有一个基本的领会,才不致于在屏幕前出漏洞

5.做好物质准备

电视采访的设备复杂,人员多,耗费的资金也比较多,这需要电视记者对电视采访设备状况,以及资金等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临行前采访的全套装备有一点疏漏,都有可能因小失大。

可靠的办法是,在采访前设定专门的工作程序来检查试用所有设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所有设备都运转正常,而忽略某些部件损坏的可能性。不要忘记确保:摄像机能够拍下画面,录像磁带运转正常,话筒确实起作用,灯光不出毛病,现场的光源不复杂,电池足够使用……

此外,其他必备的物品诸如车票、机票、道具、保护用品、纸笔等等也要准备齐全,做到万无一失。

二、确定重点

确定重点即是寻找采访的主攻点。具体讲,也就是确定采访的重点范围、重点对象和主要画面,其中,也包括分析和了解重点对象。

1.重点范围

策划也是对采访重点范围的选择。

确定采访重点范围,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许多刚刚学习采访的记者往往觉得什么都重要,导致采访时平均使用力量,做出的报道面面俱到。

实际上,电视报道的时间容量非常有限,只能突出主要内容。日常的每日新闻节目中的动态性新闻一般只有1分钟左右,特写、专题大都是5-30分钟,大型纪录片、系列专题片每集长度往往不超过1个小时。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突出什么内容,穿插什么形式的采访必须围绕某个中心点来选择,为此,采访前记者心中一定要明确采访的侧重点,才能找准突破口,切入正题。

那么,怎样确定采访的重点范围呢?办法是,根据采访目的确定“主攻方向”。

有经验的记者采访前会首先向自己阐述一下采访的目的,目的越清楚,主攻方向越容易确定。如果采访前自己都搞不清楚采访目的,自然就难以确定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目标,采访范围也就没有了确定的依据,其后果必然是盲目被动,眉毛胡子一把抓。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采访题目纯粹是探索性的,往往难以确定某一个侧重点。例如,人物个性采访,思想观点的揭示,大都要对广泛的题目进行交谈。在这种采访中,记者不能局限在某一思路中。然而,思路宽并不意味着漫无边际。记者可以根据探索性问题的逻辑顺序确定采访的范围,也可以根据思想、观点的重要程度明确主次顺序。

在电视采访中,无论是现场快速采访,还是持续一定时间的人物专访,都切忌毫无目的。采访的目的和采访的重点范围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目的明确才能确定重点,确定重点才能集中目标。

2.确定重点采访对象

电视采访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有三种方式:一是定向选择;二是阶段选择;三是随机选择。

定向选择一般在采访前就确定好重点人选;阶段选择往往随着采访的深入,按照新发现的人物线索进行特定选择;随机选择主要是在采访现场、在大庭广众下临时选择。定向选择注重典型性,阶段选择带有指向性,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

采访时怎样确定重点采访对象?原则上,采访对象应该是与报道事实直接有关的当事人、事件的参与者和目击者,或虽不是当事人,但却是了解有关情况的知情者和能够发表见解的权威人士和代表人物。

在电视发达国家,受众对电视节目的参与程度越来越强,每当发生重大新闻事件,各层次受众往往被请到电视台发表见解。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节目之中,美国等国家的电视机构专门设置了预约记者。预约记者的任务是为节目约请适合上电视说话的客人,一天大约要预约25个左右的电视客人。海湾战争期间,CNN的新闻一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报道,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对政府首脑、权威人士、专家、观察家及普通人的采访。这样,将事件和反应结合起来,报道不但立体化而且具有深度和人的情感因素。

受众的参与是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重点采访对象的确立提出了特别要求。换句话说,记者采访前和采访过程中必须考虑请什么人上电视,上电视后在报道中起什么作用。比如,现在流行的电视谈话节目中,现场观众成为了节目的重要因素,其发言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现场的气氛和谈话走向。

3.了解、分析采访对象

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了解得越充分,研究得越仔细,对其在采访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就能判断得越准确,也就越能与对方沟通,迅速达到采访的最佳状态,获得轻易得不到的材料。记者对采访对象的认识不应从与采访对象见面之后才开始。在明确采访对象之后,记者便应该通过各种间接的渠道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例如采访对象的性别、年龄、籍贯、业务专长、爱好等等。事先进行这种初步的认识,有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见面之后找到“共同语言”,使采访对象对记者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他是我“第一次见面的老朋友”,或者是“熟悉的陌生人”。从而打开采访局面。比如,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记者专程赶赴上海采访周谷城先生,但这位老先生正在医院养病,表示只能讲一句话。由于记者事先对周谷城作了详细的了解和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与周老聊天时记者问到:“听说您在‘五四’运动的游行队伍里曾经跑掉过一只皮鞋?”面对这样的提问,周谷城很吃惊,没想到记者对自己如此了解。这个问题一下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从而使这次采访进行了一个下午。

在对专家学者或某一专门领域进行的采访准备工作中,除了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采访对象的情况进行相关的知识准备。记者每天接触的人各种各样:“术业有专攻”,不可能要求记者对他们的专业知识都了如指掌。采访前抓紧时间进行“突击补课”,了解一些基本的“行话”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前文提到的美国记者利布林对阿卡罗的采访。

又如,1994年5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rry A1fred Kissinger)来华参加“九十年代中国外经贸战略国家研讨会”,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争取到了一个采访他的机会,不过时间有严格限制,只能在5分钟之内。当晚,水均益去了新华社国际部的资料室,查阅了有关基辛格的资料。他不仅查阅了基辛格博士所经历的许多重大事件,对他在各个历史事件中的态度和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还注意到了许多基辛格的个人情况和轶闻趣事,比如基辛格爱锻炼,每天早晨都要坚持慢跑,基辛格每次来中国都要吃北京烤鸭等等。他还注意到,基辛格的生日是在5月27日,也就是采访活动之后大约两个星期。在对基辛格的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水均益和摄制组的其他人共同制定了采访提纲。第二天的采访进行得十分顺利。按照事先的计划,每当提出几个尖锐的问题之后,水均益会提一个让基辛格感到很舒服的问题,如回忆一下1971年那次光辉的秘密访华,谈谈他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会不会打乒乓球,这次有没有吃烤鸭等等。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双方的交谈十分融洽。采访快结束时,水均益说:“博士先生,请允许我提前祝您生日快乐,因为我知道再过两个星期就是您七十一岁的生日了。”基辛格脸上露出了感激之情,他微笑着说:“哦,谢谢,谢谢。”最后,基辛格还笑容可掬地向电视机前的观众说了话。这时采访花了25分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一成功与水均益事先对基辛格的充分了解是分不开的。另外,采访中记者与对方沟通的诚意以及适时调节气氛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要在采访中做到这点,还是离不开对采访对象的熟悉和了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者与被访者之间也是一种心理的较量,特别是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和采访对象,记者应该多揣摩对方的心理,才能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挖掘到有价值的新闻。中央电视台记者赵微善于做批评性报道,在采访中常常能抓住对方的心理,进行步步紧逼,在《治病哪能添心病》这一期节目里,面对事故嫌疑人,记者充分揣摩住对方的心理,攻破对方百般狡赖的心理防线。她分析采访对象时指出“显而易见,我们面对的这位是典型的‘以攻为守’型的采访对象,这种人的特点是在精神上压倒对方,理亏气势不亏。为了避免给人以心虚的印象,他们往往极其合作,急于并乐于回答任何问题,当然对于自认为可能要涉及的任何问题,他们都已准备好了答案,一个提问会招来一篇洋洋洒洒的演说,一不留神,采访者会陷进有理说不清、有劲使不上的困境。惟一的办法是避其长就其短,从对方意想不到或准备薄弱的地方入手,挫其锐气……”[38]

总的来说,分析采访对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分析采访对象的性格、语言表达方式;

第二,估计采访对象合作的程度;

第三,估计可能达到什么样的预想结果;

第四.估计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

如果采访事先不做任何准备,对采访对象一无所知,胸中无底,往往容易提出幼稚甚至愚蠢的问题,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而由于采访前记者缺乏对采访对象基本情况的研究,见面时常常会找不到共同的话题或一个合适的“由头”来打开局面,结果造成面面相对、相视无言的冷场,严重时甚至导致采访的中断。美联社记者尤金·莱昂斯(Evgene Lyons)曾经采访过斯大林,事先有人通知他,会见时间只有2分钟。但在实际采访中2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斯大林并不着急,而这时的莱昂斯却没有一个提问的提纲。结果他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呆了差不多2个小时,却没能提出意义重大的问题来。事后他回忆说“我永远感到内疚”。

三、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资料是采访的入手点。艾丰认为,研究背景是为采访而进行的采访。背景研究一般是在确定了选题和明确了采访意图之后进行的,具有针对性。

在日常采访活动中,研究背景易犯的一个通病是停留在一般性了解的水平上。究其原因,一是对研究背景的作用理解单—,误以为仅仅是熟悉一下采访的人和事,有必要时在报道中运用一点;二是对研究背景的基本环节把握不好,侧重于广泛浏览,忽略综合分析。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研究背景的作用及其基本环节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1.研究背景的目的与作用

研究背景的目的是:开掘报道的深度。

研究背景的作用是:武装头脑、提高认识、增强洞察力、发现线索、吸收并使用。

西方新闻界的许多经验丰富的记者特别重视研究背景,视这一步为采访的开端。作为第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尝试者,沃尔特·克朗凯特在1952年报道美国两党代表大会之前,用一春一夏时间研究政界要人的背景。报道取得开创性成功后,电视网同行和观众都对别开生面的报道形式赞叹称好,而他自已则认为成功得助于研究背景。因为不研究背景,就根本驾驭不了所报道的内容。虽然形式是不容忽略的,但根本的还是记者的认识水平决定了报道质量。而认识水平的提高,分析、辨别、判断事物洞察力的增强,是无法凭空获得的,必须进行大量而透彻的背景研究。

1992年上海国际电视节评委、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匹兹堡电视台总裁托马斯·斯金纳先生在北京广播学院专门就纪录片创作进行了讲学。他说,美国同行创作大型纪录片一般用1年时间,其中2个月研究背景,2个月实地考察,2个月正式拍摄,6个月后期制作。从这个制作周期的时间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背景资料的重要性,它既是采访报道的开端,也是采访报道的入手点。

2.研究背景的基本环节

研究背景的基本环节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广泛浏览、分门别类、综合分析、消化吸收。

(1)广泛浏览

广泛流览是背景研究的第一步,这一环节是信息输入大脑的过程。

一般而言,广泛浏览主要是从已经成文的资料中获取采访题目涉及的历史与社会背景、现实状况、发展动向,以及相关人物的个性特点、职业生涯、人生观念等。

广泛浏览实质上就是占有大量资料的过程,占有大量资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又要下功夫又要有方法的工作。现在,许多国家的电视机构都建立了文字和影像资料库,查找资料手段逐步朝着电脑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电视节目吞吐量大,各档节目都离不开资料的利用,专职为某一档节目服务的资料员应运而生。然而,资料存储和查找的现代化手段终究替代不了资料具体应用的思维活动。如果说广泛浏览这一环节比较易于把握的话,接下来的环节则要开动一番脑筋。

(2)分门别类

分门别类是对背景资料进行定性研究的过程,即依照事物不同属性进行规范化研究。分门别类并是从繁杂的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归类。美国著名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巴巴拉·沃尔特斯是名人专访的行家,她的高超的交际能力、轻松自然的神情举止、巧妙提出问题的技巧、应付各种事件与问题的老练作风,深得同行的首肯。在局外人看来,她在电视上采访很少照稿提问,使误以为她是凭借多年经验和敏感的反应能力即席发挥。事实上,沃尔特斯采访前所进行的背景研究是极为透彻的。举例来说,她为了采访影视明星卡罗尔·伯内特,从大量的背景资料中归纳提炼出38页的研究报告,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100个探索性的问题。美国新闻教科书《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将她这份报告和问题单作为典范。其中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是,沃尔特斯的研究报告和问题单都是按事物的不同性质归类罗列的。背景研究归为4类:童年、家庭;职业生涯;婚姻;个人习惯。问题设计归为8类:儿童时代;青年时代;职业生涯;母亲时代;个人变化;社会观念;婚姻;人生观。

对背景资料分门别类进行研究,有助于记者理清头绪,排除疑点,以便进一步挖掘事物的本质。

(3)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可以使记者获得判断事物的可靠依据,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以大型纪录片《再说长江》为例,这部纪录片所涉及的题材广泛,背景资料庞杂,又有《话说长江》在前,如何高屋建瓴地抓住本质,突出特点?创作者在对背景资料进行参考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紧扣住“天”、“地”、“人”的创作思路。“水(天)是贯穿,地是载体,人是灵魂。”[39]该片突出了“变”与“不变”的创作核心,着重突出了人的故事,人的情感,“从而揭秘一个更广阔、更鲜活、更生动也更耐人寻味的新时代的新长江。”[40]这说明,创作人员对背景的综合分析非常透彻,因而总体安排的构思既高瞻远瞩又符合事实。纪录片中资料分配的基本方案,各集画面的初步设计,以至脚本的构想修改,都是在反复观摩,实际也是综合分析的过程中形成的。

(4)消化吸收

消化吸收是将死材料变成活材料的过程,也是背景研究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新闻改革特别提倡搞深度报道,而深度报道往往离不开历史知识、时代背景、科学技术等材料的运用。许多对比性报道、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都是由于背景材料运用得当,使报道力度得以呈现。

四、设计问题

记者确定了采访的重点范围,选择了采访对象,进行了背景研究,在这个基础上便可以着手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主要是为正式提问做准备,同时也有利于记者理清头绪,排除疑问,抓住关键。

1.通用原则

问题设计应该建立在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这样才能从对方口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在谈到如何对不同人物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时,比较了他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Boutros Boutros-Gha1i)时问题设计的思考。

“1994年我采访基辛格时,《东方时空》还没有名气,我本人也没有什么资历,要基辛格接受采访也很难。他只给了我们五分钟,我们希望能把采访时间延长,因此我们想利用问题本身,第一要压住他,第二要吸引他,从而使整个采访拓展得很开,这是一种考虑。另一种考虑就是基辛格是个风云人物,是个彻头彻尾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而且是世界级的。应该说是属于那种身经百战的人,特别是和记者打交道,从七十年代就开始了,他见得太多了。对于这样的采访对象,你用柔弱的方式来切入问题、进行访谈是不利的。你用怯生生的方式也不利,说得不好听一点,他可能会看不起你,觉得就是中国的一个小记者来采访。其实,当时我们有很多问题要问,因此问题摆放的位置也很重要。10分钟也好,半小时也好,你先问什么问题,后问什么问题也是一种技巧,多少带有点心理学在里面。是投其所好还是反其道而行之?对基辛格我们采取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他见得世面很多,我第一个问题就要问得很有分量。”“对基辛格是这样,对加利就不一样了。加利虽说也是政治家、外交家,但他是学者型的。他为人一贯和蔼可亲,对中国也极友好,他属于那种知识分子,对媒介没有任何戒心。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我们访谈就不应采取交锋式。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见面让我们的观众更多地了解国际上的事,了解联合国是怎么回事,了解这个人作为联合国的最高行政长官,他的职权范围、能量、处境和难处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们事先的策划就要让这个采访尽量多些人情味,亲和力。”[41]

在做到有的放失的基础上,一般来说,记者提问有这样三条原则是通用的。

其一,记者头脑中必须清楚,应该从访问对象口中得到哪些要点,用以阐明所报道的题目;

其二,记者必须有把握让提出的问题准确地传达给采访者,防止对方对问题迷惑不解;

其三,记者提出的问题应该使观众一听即懂。相对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但最易忽略。

2.总体设计

电视记者在采访前设计问题同文字记者有所不同,不但要考虑采访过程中提什么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在屏幕前怎样提问。因而,电视记者对问题的设计必须是总体的设计。

(1)镜头后问题设计

记者在屏幕后采访目的是搞清事实,问题设计可以根据访问时间、访问对象来确定问题多少及问题形式。一般来说,记者同采访对象直接交谈时,提问方式可以灵活选择。但设计问题时应以问号形式一一列举拟定出来。

屏幕后问题设计可以围绕采访题目从多种角度来考虑。记者只将想到的问题一一列出来,较好的方法是多想多列。

我们主张,设计屏幕后提出的问题应尽量将记者头脑中的疑问都提出来。设计出问题后,记者的头绪应该理清楚,反之说明记者的思路还很混乱。通常,除突发性事件,一般采访任务都有一定的时间准备。电视采访在正式开拍前最好先进行拍前采访。设计屏幕后问题多多有益,记者采用什么方式,设计什么具体问题,应根据具体题目确定。不过,有两条准则要遵循。其一,讲求逻辑。其二,分门别类。记者设计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问题不能是漫无边际、毫无关联的。较好的办法是按照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分门别类设计问题。

西方许多著名记者采访前特别重视设计问题,有些重头采访要设计出上百个问题。例如美国《60分钟》主持人克·华莱士采访邓小平时,事先设计了100个问题。

(2)镜头前问题设计

电视记者在采访前还要考虑屏幕前提问。

电视采访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许多采访是分成若干片断在屏幕上出现的。这就要求记者设计问题时多考虑电视特点,这里有两条准则要遵循。其一,准确具体。记者提出的问题应该让被访者很快领会记者的意思,才能作出相应的回答。其二,问题简洁口语化。记者的访谈是以人际交流的形式出现,而人际交流的语言状态,应该是口语化,使用过于书面化的语言提问很容易造成隔膜和距离,甚至使被访者紧张,难以获得松弛自然的效果。比如《新闻调查》“从市长到囚犯”报道的记者提问书面语较多,就影响了双方的沟通交流。

五、拟定采访方案

多数情形下,采访的实施基本上是按拟定的方案进行的。电视采访方案在西方被喻为是比赛计划(game p1an),意思是采访方案应该同比赛计划一样在时间、地点、项目等方面做到条理清晰,而不要毫无头绪。

从电视采访的特定要求出发,采访方案的拟定是先形成初步的方案,在此基础上经过考虑研究,最后形成正式方案。

1.先期采访方案

先期采访方案包括预约采访对象、时间、地点,索取有关资料,筹划商议正式采拍。

在电视来访中,除了突发性事件,绝大多数的采访都须拟定初步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先期采访。

最初的计划在先期采访中将不断得到完善、修正,最后形成正式采拍方案。比如,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步骤,首先是论证选题的可行性,然后提出一个轮廓提纲,再到现场观察和拍摄形象素材,最后根据现场观察结果和形象素材再论证以什么形式表现。形式确定下来之后,正式采访拍摄才具体投入。采拍归来,创作人员方能够根据所有的素材写出脚本,然后再进行后期制作。

需要注意,先期采访计划同具体采拍的方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变化进行调整。

2.具体摄制方案

(1)确定电视报道的风格和样式

电视记者在确定重点时,还要对电视报道最后成片的样式进行构思:是否有记者出镜现场采访;是否出现记者的声音,还是光出声音不出图象;是运用隐形采访,还是正面采访。明确这些后才能便于摄像记者、录音师做好事先的准备,并在现场工作时配合出镜记者进行合理的采访工作。此外,电视记者还要考虑是否有现场评述,主要拍摄哪些画面,报道的风格是什么样等等。

在正式采拍前,记者必须做到:

第一,设想未来的报道在画面表现上大体是什么样;

第二,估计能够拍到哪些画面;

第三,明确哪些东西必须拍摄到画面才能够有说服力;

笫四,期望能够拍到什么样的形象画面;

第五,考虑如果拍不到动态感强的活动图像,采取什么办法来构成特定的画面内容;

第六,设想以什么方式将采访对象引入屏幕,在画面上怎样出现;

第七,设想记者以什么方式出镜采访,以什么样的特定现场画面背景作衬托;

第八,考虑有些内容在画面上不好表现,采取什么形式来体现,同画面又怎样配合。

总而言之,就是要考虑报道由哪些主要画面来支撑。

实行采摄分工,记者或许不负责画面拍摄的具体操作,但是对主要画面的确定记者是必须考虑的,这是由电视记者采访的特殊性和电视新闻特性所决定的。

经验告诉我们,记者在采访报道的准备过程中,未来报道的形象应该是以观念的方式存在于记者头脑之中。只有这样,记者才能在正式采访、拍摄、制作过程中胸有成竹。

作为电视记者,确定报道的风格和样式的着眼点不但要围绕报道选题来考虑,还要从电视屏幕的特定表现形式来考虑,以求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2)确定具体拍摄方案

具体拍摄方案包括确定采访报道的表现形式,选择拍摄现场,规定表现的实际内容。对于一些策划性的直播报道而言,必要时还要进行预演。具体摄制方案往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酝酿。除了突发性事件,绝大多数新闻事件的摄制方案都是反复地进行可行性推断后才筛选确定的。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每期节目都严格遵守选题、策划、拍摄和剪辑的流程,而且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细致入微的准备。“制片要求编导在每次采访前都需写出具体的台本(台本:流程剧本,写出每一个预定问题和答案,并标注灯光、背景、镜头等内容),在还没有真正采访前写出这么具体的台本只能靠编导的想象,写出的台本与实际遇到的情况80%是不同的。做新闻讲究时效,但不等于不用准备,相反,准备更要充分。这些准备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台本,在采访时你就心中有数,即便有啥突然的变化也不会乱。”[42]这里的台本就是具体拍摄方案

有经验的记者常常不满足于一套方案,为保险起见还拟定第二套方案。对于科学实验等事先未果,可能存在突变因素的题目,拟定第二套方案是较好的对策。

1992年3月,中央电视台现场采访报道澳星发射,不料遇到突变的情况。在卫星发射失败的现场,记者间隔了一段才出声音:“请长城公司的总经理谈一下原因。”长城公司总经理又经过一阵沉默才说:“在科学实验的道路上,总会有失败的可能。澳星没有发射成功,我们感到十分遗憾。我们将尽快查找原因,准备下一次发射。”这次现场报道总体上是沉住了气的,但让现场采访中间出现空档是不应该的。如果报道组事先拟定摄制方案时就考虑到万一失败的因素,拿出第二套方案,明确成功如何报、失败如何报,那么就可以在现场发挥自如了。比如,记者可以将国际卫星发射史上失败的次数、原因向观众进行介绍,解释科学实验从失败到成功的必然规律,观众自然会对此次的失败表示理解。由此可以看到,拟定具体摄制方案对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筹划,才能防患于未然。精心拟定前期采访方案,筹划好具体摄制方案,将有助于报道任务的顺利完成。

需要指出,采访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要进一步完善,特殊情况下或许还要重新考虑。因而,拟定方案时必须在思想上有充分的准备,不要把事先拟定的方案变成一成不变的条框。头脑灵活的记者,大都能够在采访实施过程中验证、调整、完善、充实先期拟定的方案,遇到变化,总能设法找到回旋的余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