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俄语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和研发

俄语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和研发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网络教学资源作为网络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整个网络教育提供了基础的教学体系及环境,为俄语的网络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提供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因此,我们更要加强网络资源的教学支持,进行质量监督,保证学习者充分受益。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知识的传播与信息的流通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网络教学资源作为网络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整个网络教育提供了基础的教学体系及环境,为俄语的网络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俄语网络教学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网络资源传播的特点是快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急需的行业人才。很多高校在办公楼建设、学校绿化建设、学生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优异,但忽视了相应的网络资源传播平台的建设。如此局面造成的后果不仅是硬件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也会影响当代学生融入当今信息社会的适应度。

(二)质量难以保障

课程内容的优劣成为影响网络俄语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通过网络资源传播平台获取的资源一定要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而并不是传统面授课程的简单翻版。基于网络的课程需要精心设计,不但要求有高质量的电子学习教材,还需要利用传播平台优势,提供智能化的资源搜索,实现资源共享和必要的、充分的学习交互。同时提供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与服务。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尚未完成,课件的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网络资源传播平台的各项功能也在建设之中,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学习也面临很多困难。因此,我们更要加强网络资源的教学支持,进行质量监督,保证学习者充分受益。

(三)学生技能不足

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传播平台并不只是一种学习手段,而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全新的自主学习方式。学生要进行有效的网络俄语学习,不仅需要有高质量的教材,更重要的是要有网络资源传播平台的掌控能力。这种掌控能力包括五点:一是熟练运用多媒体与网络的能力;二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是自我监控能力;四是借助网络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五是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目前来看,学生还不太适应对着屏幕进行学习,且经常会产生“迷航”现象。

(四)师资力量薄弱

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网络资源的规模将会不断扩大,学生的学习要求更高,他们需要教师能够指导它们如何通过传播平台获得及时、准确的资源服务。网络俄语教学的主任课教师不但要从事网络教育课程的开发设计,还需要熟悉各种传播平台的操作和维护。教师除了主持学生在线讨论、对学生做出指导、批改作业以外,还需要各校教师多多沟通平台的使用心得,以求对学生的学习帮助最大化。这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课程资源点播平台的运用和研发

(一)课程资源点播平台的内涵

资源点播,指的是按照用户的要求播放视频、音频。它包含了娱乐、教育、商业等领域的多种应用,如娱乐信息点播、时事新闻点播、热门歌曲点播、课程资源点播、企业宣传片点播等。

所谓课程资源点播平台,就是指应用在数字技术、传统网络基础上,或者更新换代而来的创新型资源传播平台。课程资源点播平台与传统传播平台在理念和应用上有着本质区别,它在传播理念、传播技术、传播方式和使用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它既是传统传播平台形态层面的创新,又是传统传播平台理念上和应用上的创新。

从本质上分析,课程资源点播平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课程资源点播平台将网络上大量的原有课程资源以及用户自己创作的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类型(课件、教案、视频、音频),通过用户的操作指令(观看、收听、评论、下载),随时随地提供给用户,进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第二:课程资源点播平台的使用非常便捷,教师或学生要想查看当年、当月、当天或者当时段最受关注的课程资源,进行观看、收听、评论或下载,只仅需要注册账号,登陆后就可以进行相关操作。

第三,课程资源点播平台具有交互性,用户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课程资源,并指定课程资源的起始时间,从这一点来说,课程资源点播平台也可以成为交互式课程资源点播平台;而传统的传播平台是按照事先安排好的程序指定课程资源,用户在选择和观看课程资源方面是被动的,只有选择权,没有控制权,更不能对课程资源进行交互式操作。

(二)课程资源点播平台的功能模块

课程资源点播平台主要分为:用户权限管理(包括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的权限管理)、用户信息管理(包括管理员信息管理)、用户查询管理(包括管理员查询)、课程资源查询管理、课程资源文件信息管理五个主要模块。

1.用户权限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功能是用于登录验证。主要通过登录获得角色和权限。细节方面是先查询是否存在此用户,然后判断密码是否正确,之后判断该登录者的角色,再判断该登录者的角色是否有执行该功能的权限。不同角色的登录者拥有的功能不同,所以对应的权限判断也不同。

2.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功能是对用户信息的操作,包括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这里提到的用户信息包括注册后的会员信息以及普通管理员的信息。用户管理信息模块具体的功能实现也和角色及权限相关。比如游客注册时是执行的新会员信息添加功能;会员修改自己的信息是执行的会员新信息修改功能;管理员修改会员信息、删除会员信息是执行的会员信息修改、删除功能;另外,超级管理员具有最高的功能,如创建普通管理员、修改自己信息、修改会员信息、修改普通管理员信息、删除会员、删除管理员等。

3.用户信息查询模块

本模块功能是查询用户信息,根据角色及权限不同,执行的功能也不同,会员没有权限查询其他会员信息,管理员能够通过用户名查询会员信息,超级管理员能够通过用户名查询会员信息和管理员信息。

4.课程资源查询模块

本模块功能是查询课程资源,和用户信息查询不同,课程资源查询不限定角色和权限,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课程资源名称进行实时查询,也可以通过课程资源类型查询。

5.课程资源管理模块

本模块功能是对课程资源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操作,和用户信息管理一样,不同的角色和权限,对应的操作功能不同。课程资源管理模块中的查询功能如同课程资源查询模块中的查询功能一样。游客有观看和查询视频基本权限,但只有会员才有上传课程资源的权限及功能,会员也可以列出自己的课程资源列表、修改自己课程资源,也可以删除自己已经上传的课程资源;管理员可以查询所有课程资源,形成列表,可以修改任何课程资源,删除任何不合适的课程资源;超级管理员对课程资源的操作权限和管理员相同。

(三)课程资源点播平台涉及的主要技术

1.系统技术

第一,网络系统。网络系统包括主干网络和本地网络两部分。因为它负责视频信息流的实时传输,所以是影响媒体网络服务系统性能极为关键的部分。同时,媒体服务系统的网络部分投资巨大,故而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媒体应用对高带宽的需求,而且还要考虑将来发展的需要和向后的兼容性。当前,可用于建立这种服务系统的网络物理介质主要是有线电视的同轴电缆、光纤和双绞线,而采用的网络技术主要是快速以太网、FDDI和ATM技术。

第二,服务器系统。服务端系统主要由视频服务器、档案管理服务器、内部通信子系统和网络接口组成。其中,视频服务器是在网络上为点播用户提供存储和播放视频节目的设备,是视频点播系统中服务端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由其完成的功能主要有接收用户的访问请求并进行处理;检查用户的权限并进行服务质量控制;从服务器存储子系统中检索数据的存储位置;视频流传输并提供VCR控制支持。

第三,客户端系统。客户端是一个基于Web浏览器的应用程序或基于局域网的应用程序,它通过用户点播提出资源请求,并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相关资源,同时对资源中的视频、音频、文字、动画等具有回放、暂停和重播等功能。

第四,媒体采集机系统。媒体采集机系统主要指安装有资源采集设备和资源编辑软件的客户机,它将实时进行媒体采集、编码、推送至资源服务器。

2.Windows Media编码器技术

编码开始之前,必须首先建立一个编码会话。建立了编码会话之后,就可以开始编码内容了。Windows Media编码器配置源时,要了解四个主要问题:一是要确定组成源的各种源类型(音频、视频或脚本);二是要注意源中必须至少包括一种音频或视频源类型;三是源可以在编码开始之前或之后添加,且数量不受限制;四是最好将第一个源配置成能够使用全部三种源类型。

很多时候,Windows Media编码器进行编码时可以在一个会话中使用多个不同类型的源。虽然编码时每次只有一个源能够传输,但是这一个源可以在各个源之间进行切换,以传输不同的内容。例如,在开始直播俄语教学课之前,不仅可以设置主要内容的源,还可以设置欢迎、中间休息和结尾内容的文件源。直播该课视频时,可以从欢迎源开始,在适当的时候切换到主讲教师那里,然后在中间休息时切换到中间休息源,最终在课程结束时切换到结束源。

3.触控技术

触摸技术最主要的是掌握触摸屏系统和触摸课件的相关知识。触摸屏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强,不同的应用环境须选用不同的触摸屏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系统获得最优化的配置和应用效果。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电阻感应屏系统,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电阻感应触摸屏能较好地防水、防尘、防油污,它可以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应用更广泛;二是价格低廉。

触控课件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外观界面美观大方、赏心悦目;导航结构思路清晰;导航方法简单、快捷;课件要集声音、影像、动画、文字于一体,适合用户点播。

4.课件设计技术

课件的设计采用了软件工程的思想,为了保证制作质量和工作进度,在课件开发过程中,采用了软件工程的一般实施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进行可行性分析。对课件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同时确定课件开发软件、硬件的平台和运行环境。例如某个课件是在中文Windows7系统下,通过Authorware6.0多媒体制作软件开发的,它可应用于Windows/XP系统平台。

第二,系统总体设计。在结合教学的不同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课件适用对象的特点,对课件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并开发出模型系统。广泛征求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课件的总体结构和风格。一般的点播系统釆用的是分层模块结构,即按教材中的课堂讲解、课后复习、综合测验等组织课件模块。通过导航功能,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各章节之间跳转,并能对每一节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指定操作。

第三,详细的设计和程序的实现。模拟、综合一些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确定课件程序的基本流程,搜集课件设计所需的素材(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并通过Word、Flash、Photoshop等软件完成素材制作,对课件中每一框架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出详细、准确的设计。

第四,打包和发行。课件开发和调试完成后,将课件打包成可执行文件。这些文件便可直接在Windows7或XP操作系统下运行。运行该课件的硬件条件是能够安装Windows7或XP操作系统的多媒体PC电脑或多媒体触控一体机,软件需安装Windows Media Player9与解码器。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俄语教学上的运用与研发

虚拟现实技术能将三维空间的意念清楚地表示出来,并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信息;同时,它可创建可视化的真实情景,使学习者能直接、自然地与虚拟对象进行交互,以各种形式参与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并获得最大的控制和操作整个环境的自由度。这种呈现多维度信息的虚拟学习和培训环境,将为学习者掌握一门新知识、新技能提供前所未有的新途径。因此,该项技术的发展可应用于俄语的教育教学。

(一)虚拟现实技术俄语教学应用的理论指导

如果把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有机地结合,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将得以缩小,因为虚拟现实技术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且其本身是对客观对象的模拟,所构建的学习环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相关。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通常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理论。

1.虚拟现实与认知主义

认知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例如教学内容)做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收器,而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与此相对应,认知主义的教学观念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对自身进行认知加工的特定情境和特殊过程,从而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推动学生的认知发展。

与现实世界中的认知不同,虚拟认知的基本过程是一种全身心地沉浸。所谓全身心地沉浸,可以理解为:在一定虚拟环境中主题基于特殊的装置对虚拟现实在进行感知时所形成的精神状态,其最终结果是在特殊的环境下得到认知的对象“存在在那里”的主观心理感受。虚拟认知的过程就是借助于虚拟现实环境来实现的感觉认知过程。在虚拟环境里,计算机的工作依然是通过与物理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来进行。直觉性的运动和活动变成了计算机的指令,所有有意识的状态变化都通过媒体转化成计算机输入的信息。这些信息输入的目的是为了让计算机对认知主体的各种感知觉行为变得更为敏感。认知主体的感知觉行为通过计算机再去控制物理媒体的物理行为,而物理媒体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再反馈到主体的感知觉体验,形成新的感知觉。在这样一个反馈的通道里,输入和输出硬件对于虚拟世界的全身心投入是必需的,认知主体只有在这些条件下才能实现对虚拟现实的认知。

可见,虚拟现实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了认识客体,提高了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认识的精确度,加速了认识的发展。虚拟现实与教育相结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注重学生的具体经验和对情境的理解,使得学习者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顺利完成,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认知发展。

2.虚拟现实与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由于经验的反复练习而引起的行为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认为行为变化的实质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行为变化的原因是当前行为的后果,即当前行为的后果改变了未来的行为。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强化是一个关键的概念,通过强化来增强学习效果,引导学生逐步达到学习目标,对强化的控制就意味着是对行为的控制,强化的手段和方式对行为的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尽管行为主义理论因其强调外部行为和动机,忽视了学习者本身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而遭到了认知主义和社会情景理论的批评,但行为主义的强化论对指导虚拟现实的系统设计仍然具有指导作用。依据对虚拟现实与传统动画的区别分析,如果去掉网络传输与文件大小的因素,单从本质上考虑,它们之间最大区别在于交互与反馈机制的不同,而及时有效的反馈是强化所必需的。因此,在设计虚拟现实系统的软件时,行为主义的强化论对导航和反馈机制的设计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3.虚拟现实与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为发展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来自个人体验,教学是学习者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丰富工具和资源,建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学生的知识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试图将新知识与更广泛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成为整合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与一两个观念建立联系;学生不只是理解和记忆现成的结论,而是要理解这些知识所指向的问题,并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来批判地分析它的合理性,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环境包含四大属性或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而虚拟现实技术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沉浸、交互、想象。可见,虚拟现实的基本特征与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几乎构成了一个完全的交集,而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正是在基于虚拟环境下的虚拟教学所能充分体现的。

虚拟现实通过建构可视化的场景,直观形象地向学生讲解事物的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事物的性质、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与虚拟对象的主动交互,有利于建立先前经验,加强所学知识与将来运用该知识情景之间的联系,达到学习的意义建构。

4.虚拟现实与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提倡真正的学习应以“人的整体性”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关心学生的自尊和提高,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允许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课程、方式和教学时间。人本主义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通过创建个人参与的虚拟三维环境,促进学生的参与性;通过提供有限度的沉浸感,实现学习的高度参与性;通过建构良好的虚拟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自发性。

(二)虚拟现实教学的要素分析

虚拟现实教学就是传统教学适应信息技术和现代人才培养观的一种新型教学,是人类进入虚拟空间进行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广义上,虚拟学习环境包括虚拟的教师、虚拟的教室、实验室和虚拟的研讨等,在这种虚拟学习环境中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虚拟现实教学;从狭义上讲,虚拟现实教学就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一个虚拟学习环境,再现知识赖以产生的客观现实,讲授知识要点,进行理论概括,引导学习者充分利用自己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信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引导学习者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开展创新思维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双向交互的教学形式。

1.虚拟的教师

虚拟教师可以实施虚拟教学,可以承担“导航”和“解惑”的任务,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获得所需要的学习资源,防止出现“信息过载”和“资源迷航”。根据网络教学资源回答学习者的相关问题,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修改、重组,进行因材施教,并与其他教师交流合作。

2.虚拟的学习者

在虚拟现实教学系统中,虚拟学习者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拓展,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人可以走进同一堂课进行学习、讨论。学习者不是按照智力水平、年龄组织起来的,而是按照个人所需组成的学习团体;学习者通过各自的化身进入虚拟学习环境来参与学习。

3.虚拟的教学资源

虚拟教学中的教学资源是数字化资源,如一段文本内容、一次虚拟实验、一个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虚拟化可以解决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资源紧缺、试验设备陈旧及更新缓慢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在新的技术支持下解决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方式。

4.虚拟的学习环境

虚拟学习环境不是指一个教育网站,也不是仅有二三维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支撑的系统。它包括知识空间、学习者的角色和辅助工具集等。

任何一个虚拟学习环境都是一个知识空间。它为访问者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对于虚拟学习环境的知识空间,必须满足知识信息的获取、扩充,提供知识信息来源,知识信息保留,技术升级和知识信息共享等。

虚拟学习环境所提供的是学习者组织和共享知识信息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写作、提供分析、学习报告、读后感等。然而,学习者并不局限于这些活动,事实上,他们已成为知识信息的提供者、问题分析的提出者,问题评价的参与者。正是这些活动,使得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环境中的角色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角色转换,也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的教育理念相吻合。

现实学习环境通常包含课堂、图书馆、正式的学术交流、信息交流等。同样,虚拟学习环境也必须提供多种工具实现信息提供、协作交流、学习和管理等诸多功能。如虚拟学习环境设计者提供了自我学习和“在线教程”辅助,自我学习是基础,而“在线教程”是可以进行交互的辅助工具,自我学习和“在线教程”辅助是两种教育方法的应用整合。

(三)虚拟现实俄语教学中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一种非实时的、自由度较高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是以超媒体形式分布于网络中,如文档、视频、多媒体可见、网络课堂和教学案例等。这些信息存放在各地的服务器上,学习者可以通过已知的URL地址找到要学习的网站,或者借助搜索引擎,以一定搜索格式找到详尽的信息。学习者对找到的内容,可以自由地选择浏览、下载、在线学习等。这为学生实现跳跃式学习提供了条件,因而大大缩短了学生成才的周期。

2.协作学习方式

虚拟学习环境为基于协作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交互平台,个体以分布式的学习状态参与到学习个体与伙伴的对话、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的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讨论和争论、互相对当前掌握的知识进行评价、互相填补理解,达到学习知识,提高协作能力的目的。

对交互功能的深层次开发,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即技术上向智能化发展和教学应用上为自主学习服务。从技术上讲,交互功能向智能化发展,实际是指由机器主动向用户主动发展。教学应用上为自主学习服务的特征是,教学内容是按照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提供的(即具有适应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地提出问题,让计算机回答。这时计算机回答的答案不是在编程时预置的,而是从数据库中调出有关数据按照预置的规律生成的。

3.发现式学习方式

发现式学习方式,也称为创造式学习方式。虚拟现实学习是创造性的学习。虚拟现实技术使学习者超越现实的三维空间和物理的四维空间,进入充满想象的虚拟社会和多维世界,这是最具魅力的个性化世界。在这里,学习者能进行创造性想象,在最佳心理状态下凭借从网上获得的大量知识和信息,按照全新的和最优化的思路,组合和匹配,突破旧的框架和思维定势,提出新的思想和新的学说。

发现式学习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①增加学习者的信息量。学习者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参阅大量的资料,需要与他人讨论协作,互相学习;②增加了知识建构的机会。学习过程需要协作完成,需要与别人共享自己的探究结果,客观上增加了知识的运用和意义建构;③让学习者能直接感受到学习的成果,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培养了自信心;④让学习者在问题解决中学会运用知识,发现知识,提高了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⑤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

4.沉浸式学习方式

多感知体验的沉浸式学习主要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环境中获得与真实环境中同样的体验,从而产生“沉浸感”,可以多感官地感知学习内容。具体地说,就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等同于真实环境的“沉浸”式感受和体验,从而启迪智慧,萌发新意。

沉浸式学习的沉浸感有赖于两个方面,逼真的三维环境的建构和多感知传感器及其跟踪技术。逼真的三维环境可以产生视觉上的真实感,而传感器技术,可以产生其他感觉的真实感。通过多种感知的真实,学习者们能够“真正”地参与到环境中,同三维的环境和虚拟的人物进行交互式的交流,可以对环境中的物体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或进行空间移动,并且在移动时能够感受到物体对于操作者的反作用力,使学习者与环境融为一体。学习者能够完全沉浸在虚拟空间中,他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这对学习的速度和效率是极其有帮助的,往往使学习者获得很深刻的印象。

(四)虚拟现实俄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1.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式教学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受教育者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它具有直观、高效、启发性强、便于组织,安全可靠、更接近实际的优点,它注重已有知识及专家经验的系统推理和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对改进教学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方法中,学生成为某社会文化练习中的一个参与者,练习中学习技巧和社会过程是同步的。情景的程度依赖于模拟协作的环境。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进行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使用虚拟教学器材展开模拟教学。虚拟教学器材有电子练习器、设备模板、实物模型、仿真电路示教板、录放音设备、影像摄录设备等。使用虚拟器材进行教学,能把讲解要领、实际操作、验证效果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受教育者不能及时地对所学(练)技能自检的难题,增强了教学的仿真程度,使学生身临其境。同时,还可代替实际器材,节省了大量的设备购置资金和配套保障器材。另外,不受教学场地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能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种,借助计算机辅助系统展开模拟教学。计算机辅助模拟教学,是指借助于计算机软件环境或网络环境展开模拟教学,这种方式是建立在相似理论、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系统工程基础上的一种先进的现代模拟方式,为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当代科技、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种高技术、有效的手段。

第三种,创设具体的情境,展开角色演练。根据模拟演练方案中确定的角色、任务、步骤、背景等,进行虚拟演练。它特别适合于对事件的发展过程的模拟,如模拟某笔与俄罗斯外贸业务的洽谈过程,模拟涉外场合俄语口头交谈过程等。

在教学环节上,要科学设计。一般地,内容完整、步骤规范的模拟教学,应当包括以下七个环节:设计模拟教学方案;创设虚拟的教学环境;选择模拟角色与演练任务;模拟演练准备;模拟演练实施;模拟效果(结论)验证;讲评。创设教学环境时教师必须熟悉模拟事件涉及的基本理论、正确方法、一般发生过程,能够预见到模拟演练展开后可能出现的思想分歧、不同结论和有关困难,仔细分析不同角色的地位、作用、处境及应当具有的能力。对于必须借助技术设备或模拟器材方可展开教学的课程,教师在课前必须熟悉模拟器材的性能、原理、操作规程、使用方法。

在教学目标上,要准确定位。在运用模拟现实方法组织理论课程的教学时,应把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作为运用模拟手段的指导思想,把培养和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提高受教育者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建立教学模型、编写模拟方案、拍摄(录制)背景影音资料片、编写计算机模拟程序时,要努力创造具有显著仿真特色的演练环境,以促使受教育者在仿真环境中独立地思考对策,判断是非,让他们把分析、判断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活,灵活运用,更好地把握模拟教学内容的精髓。

2.启发探索教学法

美国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创立者约翰·杜威最早提出启发探究教学法。杜威认为,思维的作用就是“将由经验得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百科全书的知识,同时是一种过程和方法,他主张教学应当遵循以下五个步骤: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并从疑难中提出问题;三是通过观察和其他心智活动以及收集事实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四是推断哪一种假设能够解决问题;五是通过实验验证或修改假设。

根据杜威提出的“思维五步”,启发探究教学法步骤包括:①教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提出科学的问题,如通过观察、实验和研究图片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解决问题提出各种假设;③根据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使探究过程井然有序,并利用多种途径和形式收集有价值的证据;④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分析和综合处理,运用已有知识证明自己的假设,对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⑤检查和思考探究计划的严密性、证据的周密性、解释的科学性,以对结论的可靠性做出评价。如果结论与假设不吻合,则需重新确定探究方向;⑥解释自己探究计划以及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的见解,并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充分交流探究结果,最后形成结论。

教师在以上六个步骤中主要是充当“点拨”这一角色,就是适时对学生进行启发、指点、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使学生学会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加工、理解、重组,达到主动建构并形成新知识的目的。

启发探究教学法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体现出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锻炼了学生的推理及思维判断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了学习目标的完成。

3.计算机仿真教学方法

仿真教学是运用实物、半实物或全数字化动态模型深层次揭示教学内容的新方法,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高级应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仿真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这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专业领域,促进了生产、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也为计算机仿真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计算机仿真教学主要是通影像、图片、声音、文字等,介绍客观事物的信息;通过软件开发、人机对话,虚拟客观事物的状态、运动方式及过程。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参加所学专业(课程)的各项实践活动,但是,可以把相关的具有教学示范意义的人类实践活动复制出来,制作成由影像、图片、声音、文字等组成的多媒体课件。对于一些人的视觉无法接触到的事物,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虚拟来实现。计算机仿真教学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可重复性强、对教学环境的适应性强、学生可参与性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四、移动终端传播平台的俄语教学

进入21世纪,科技的高速发展,给移动通信设备的不断升级提供了保障,移动通信的覆盖面积呈快速增长趋势。普及、应用主流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阅读器等,成为更加创新性的网络俄语教学的资源平台。

(一)移动教学

这里讲的移动教学主要是指教学通过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通过校园网的“云”端进行的创新性教学。

与学校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中的“固定性”不同,移动终端最大的优点就是“可移动性”。以平板电脑为例进行说明,由于它具不仅具有正常的上网功能,且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屏幕尺寸还有多种规格,它可以称得上是移动教学的最好设备。

那么,平板电脑的传播优势又是如何体现的呢?这就依赖于校园网内强有力的后台——“云”的实现。

简明扼要的讲,“云”即一种在网络上搭建的虚拟服务器。学校的教师可以将自己编写的PPT、WORD文档、EXCEL表格、音视频资料等上传到云服务器。在内部校园网内“云”支持下,平板电脑设备在教学中就变得十分有用了。因为所有的资料都在“云”内,平板电脑变成一个媒介,与教室内办公的其他设备,都仅仅是“云”端计算后显示的图像或声音内容而已。

“云”的校园网建成后,教室可以按照计划先在1、2个教室进行试验,开展教学。当学校老师们对平板电脑的操作熟练之后,再推广至每个教室。那时,教室里不再像原来的多媒体教室那样:投影仪、电脑、中控及七线八线等一大堆物品。相反,教室里只要有一台无线投影仪就可以了。上课的教师只要带着平板电脑来进行授课就可以。由于平板电脑有校园网内“云”的支持,它可以完全实现目前教师熟悉的所有电脑功能,并可以利用平板电脑的新功能开展教学。

(二)移动学习

这里讲的移动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人手一台移动设备,抛弃传统的书本学习进行的创新性学习。

通过移动终端,学生可以轻松便利地连接学校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多终端同步互动”轻松地加入到异地课堂学习当中。这样即使学习者未在学校内,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自由学习,轻松地实现视频互动。

通过移动终端,学生可以如同真实课堂环境一样实现异地在线学习,比传统课堂增加了许多有用的交流手段和工具。例如在俄语音视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不仅可以进行文字交流,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小组讨论、协作而不会互相干扰,甚至可以在学习过程同步进行笔记记录或资料查询。虽然,学校教学中移动终端的普及程度并不高,但移动学习是未来教学的必然趋势。

(三)移动教学与移动学习的关系

移动教学是基于学生移动学习而“教”的,是移动设备辅助教学的一种形式,其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在移动教学中,像黑板、投影仪、PPT等辅助教学的工具,无非现在换成了移动终端。

移动学习是基于移动教学而“学”的,是学生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一种形式,其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里。在移动学习中,像书本、笔、笔记等学习工具,无非现在换成了一个移动终端。

总的来讲,移动教学与移动学习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移动教学因为移动设备控制在教师手中,只要教师掌握并习惯使用后,就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很快地看到效果。因此,移动教学是可以全面推广的,这点与推广多媒体教室相类似。但移动学习则由于移动设备是掌握在学生手中,在我国现阶段教学模式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即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难免造成一些教师和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形:学生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玩游戏的兴趣远高于老师教学给他们带来的兴趣,于是学生移动学习的成效就不好。

在移动教学与移动学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学校的教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他们要即时适应时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将最新、最适合的信息传播平台挖掘、普及。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俄语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的俄语教学能够与时俱进,长久稳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