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体的把握

文体的把握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仅从以上对房间描写的侧面来看,每个作家把握事像的角度和表现形式都不尽相同,他们总是在创造新的视角和新的表现手法。纵观今日之文坛,有多少优秀作家就有多少优秀的文体。总体说来,文体更新换代的速度出乎我们的预料。[7]正如川端康成所言,文体的本质蕴含在它的创造性中。文体论必须是对这两者相关关系的把握。

仅从以上对房间描写的侧面来看,每个作家把握事像的角度和表现形式都不尽相同,他们总是在创造新的视角和新的表现手法。房间局部的细节描述大致分为两种系列:作为体现主人公的经济状况和教养以及性格作意义上的把握,以及通过情感及感受作美学上的把握。意义层面上的把握在二叶亭、独步、漱石、芥川的身上得到了不同的展现,而藤村、鸥外、芥川通过各自独特的手法诠释了美感。这不是简单的差异,而是新的创造,唯有这种创造才应称为作家的文体。

纵观今日之文坛,有多少优秀作家就有多少优秀的文体。换言之,在文章和表达中所凸显的作家特色使其写作风格变得明晰,并成为支撑他作为一个作家价值的支柱。“文如其人”正如“母亲乃女性”一样是个绝对的真理。发掘出自己独特的文体是作为一个文艺创作者立足于世间的重要修养之一。

(川端康成《现代作家的文章》)

总体说来,文体更新换代的速度出乎我们的预料。经常的情况是,当一个具有新文体风格的作家被文坛所认可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的文体成为了历史。可以说一个只阅读当今著名作家作品的人,是不懂时下新文体的。

(川端康成《关于文章》)[7]

正如川端康成所言,文体的本质蕴含在它的创造性中。要抓住这种创造性,就需要把文章放到历史的进程中去观察。只有在历史进程中比较后,才能发现这个作家从他之前的作家那里继承了什么,自己又有哪些新的创造。

本文赞同这种观点:“文章的创造并不是依据品词的比率及文章长短的变化产生的,其根本是蕴藏在深处的、对事物的见解、思考方式和感受的鲜度,与这些新见解和感受相适的表达被发掘时,新的文体就诞生了。”(木原茂,1984:132)文体论必须是对这两者相关关系的把握。从现在的成果来看,计量分析对此的可能性并不充足。

为了抓住文章中对事物的见解和感受,首先要看这篇文章选取什么样的对象、从何种角度、抱着怎样的态度去把握的。而本着语义学态度思考所表达出的事实具体是什么尤为重要。或者是说,不仅站在读者的立场,还要试着从面对事实而写下这篇文章的作者立场来分析。如此,在实地和地图的关系中来看表达,作者的见解和感受就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来了。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并描述文章的展开方式、构成方式以及选词造句的方法——只有当这些工作沿着历史的推进不断积累时,文章才能体现出文体的形态,并向我们展示其灵动的创造性。

【注释】

[1]引自秦秀白(1987)第5页。

[2]参见山口仲美(1984),194-195页。

[3]参见波多野完治(1990)。

[4]参见安本美典(1960)。

[5]参见桦岛忠夫,寿岳章子(1965)。

[6]以下文学作品例文皆引自筑摩书房版《现代日本文学全集》。

[7]转引自木原茂(1984)第1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