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秀的诗歌如何呈现意象

优秀的诗歌如何呈现意象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 诗歌的朗诵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叙事诗一般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杜甫的《石壕吏》、民歌《木兰辞》就是这样的叙事诗。诗歌朗诵的基本要领是:(一)整体感受每一首好的诗歌都可视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这就是说,通过吟诗、诵诗,感受并激发起真挚的感情,应该是诗歌朗诵的根本。所以,朗诵诗歌一定要带有感情,并且要在朗诵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激发起真挚、热烈、健康、高尚的感情来。

8 诗歌的朗诵

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用精练、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用比兴、夸张、拟人、反复等表现手法,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抒发感情,创造鲜明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来概括地反映现实生活。诗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诞生早,普及面广,成就也最高,对整个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都是诗歌。光是诗就包括多种不同的体裁,如王维的《观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格律严整,属于律诗(近体诗);杜甫的《石壕吏》格律较宽,叫古风(古体诗)。换一个角度看,上述几首诗都是有作者的,是文人创作的诗。而《敕勒歌》、《木兰辞》都是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是民歌。有时诗人也按照民歌的体式写诗,如贺敬之的《回延安》。如果从内容的角度看,诗歌又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等。叙事诗一般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杜甫的《石壕吏》、民歌《木兰辞》就是这样的叙事诗。抒情诗一般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而以直接抒发思想感情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如李白的《秋浦歌》、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我们从创作的角度分析,诗是抒情艺术,不是再现艺术。因而,无论是抒情、叙事、状物、喻理等都源于并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感受、浓郁的主观色彩及鲜明的个性特色。诗歌不同于戏剧、小说,它不是靠内容和情节去外化作者的认识、感悟与体验,而主要是靠个体情感的直接抒发,有感而发、直抒胸臆,构成了个体宣泄形态物。一首好诗不会是无病呻吟,它是诗人感悟、情动最深的外化物,都注入了诗人创作的引动源及思维、情感的运动流。因此,我们要朗诵好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目的,具体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把握好诗歌的写作特色与艺术风格,体现贴近的时代感和明确的目的性;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不能用固定腔调从头读到尾,要有变化、有起伏、有抑扬顿挫之感;要投入真情实感,以情感人。面对具体的作品,首先要进入作者的心灵,弄清诗人创作的冲动点,理清其创作的情源与情流,通过对围绕此诗有关的各种背景的了解,搞清楚诗中的所指,便可产生对此诗的初步理解,再融入自己的认识与体验,就可对此诗产生一种接近感与喜爱之情。取得诗人的创作因子,又深植于自己的心灵,形成同构、共识,也就生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宣泄的激情。最终,通过自己真挚、准确和充满激情的表达便可进入听众的心灵,与其产生共鸣。诗歌朗诵的基本要领是:

(一)整体感受

每一首好的诗歌都可视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要鉴赏它,朗诵它,就要从整体感受开始。而整体感受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反复吟诵。如果没有充分的吟诵作基础,单是“看诗”是很难体味出诗情、诗意、诗味来的,所以我们的古人不说读诗、看诗,而说吟诗、诵诗。众所周知,对于诗的理解往往要难于对散文、小说、戏剧等其他体裁作品的理解。原因在于诗歌创作的特征(集括性、跳跃性和音乐性),来源于诗歌创作的思维方式。诗歌是极富想象的艺术,而想象具有感知、情感、理解三要素,《中国现代朦胧诗赏析》一书曾写道:“想象基于感知而又改造感知,移情使感知变形,理解化感知为象征。诗的形象思维和小说、戏剧不同,就在于诗人是循着想象的逻辑,而不是感知的逻辑来进行构思的。因此,诗的世界和日常的世界往往很不一样,唯其‘不一样’,它才有诗的特别味道。”除了诗歌创作中的“改造”、“变形”、“象征”之外,诗歌创作的精练性、跳跃性又会使诗人完整的思维分割成一个个凝结点,显现在文字上,呈单线型的逻辑思维与呈复合型的形象思维构成的诗的意象和情思注入在诗句中,但它们的序列并不清晰,充其量它们仅是一颗一颗未经穿起的珠玉,这条连接它们的线,便是诗人的思路。它往往并不直说,而是采用暗示的途径来表现。诗的形象思维“可以无视日常感觉的持续连贯性,以跳跃来‘撕裂’感觉。究其原因,诗不以传达感知为目的,而以抒发情思为使命。不拘泥于感觉,诗的构思也就比较跳脱空灵”。诗思不易掌握,诗义更难把握。诗歌创作的独特手段,如象征、暗示、比喻,尤其是比喻的相关性与多义性往往使读者陷入迷宫。如若对诗人生平、创作心态及创作背景等诸方面有所了解,对作品有一个整体把握,无疑是获得了一把打开迷宫大门的钥匙。

(二)激发感情

朗读吟诵,整体感受,是朗诵诗歌的第一步。但仅有这一步还是不够的,还要“沿波讨源”,披词入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朗诵者就要循着诗句这棵“苗”而寻觅到诗“情”这一根本所在。这就是说,通过吟诗、诵诗,感受并激发起真挚的感情,应该是诗歌朗诵的根本。所以,朗诵诗歌一定要带有感情,并且要在朗诵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激发起真挚、热烈、健康、高尚的感情来。如果以冷漠的态度读诗,就很难捕捉到诗人的感情脉搏,当然也就不可能理解诗的真谛。

(三)捕捉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情景交融的思想和艺术境界,是通过对富于特征的事物的描绘,与诗人内在的意境有机地结合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含义深远的生活画面。“意”就是蕴蓄在这些景物和画面中的诗人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在诗歌中,有的以意取胜,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有的则以境见长,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宛然是一幅春江水涨、烟雨迷蒙、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写意山水画。阅读时,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的语言化为具体生动的画面,去再现诗中的意境,理解作者在诗中所描绘的生动画面和寄寓的感情内涵,从而理解诗歌主题。如艾青的《给乌兰诺娃》,作者用自然界的云和风来比喻翩翩的舞姿,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盈。云是淡淡的白云,漂浮无定;风是温馨的春风,徐徐拂过。月夜静谧而美好,在舞台的背景下,身着洁白舞服的艺术家轻盈起舞,更是美丽圣洁。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舞姿,却使人感受到一种意象:人与月相辉映,人比月更美。这样写,既增强了读者对美的感受,也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让艺术家置身广阔的环境中,给人以舒展、自由之感。阅读这样的诗歌,要反复朗读,仔细品味,驰骋想象,在诗情画意中理解作品的韵味。在不同诗类中,不时有意象的变形,意象的张力,意象的寄托性、含蓄性和哲理性,加之诗的精练性构成诗的跳跃感、模糊性,给朗诵者带来表达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难题,主要一点是抓住诗人的创作思想脉络(感情与理性),在自己的心理视野中,织就一幅清晰的经纬图。在这幅图中,既有感情的材料——形象画面,又有理性的线条——逻辑序列,既有纵向诗的意象的联结与延伸,也有横向诗的形象、画面的拓展,并有意象的突现。但是织就成形这幅图并不容易,尤其是在朗诵时,就更需要有这样一幅图存在于朗诵者心中。这是因为,诗除了其独特的体裁形式外,最显著的莫过于其对内容的表现方式。“诗是某种复杂的感情、含义和心境在语言文字所造成的具体形象中的投射”。诗是人心灵物态化的反映和个体内心世界的折射。诗人往往意欲通过诗将自己生动的人生体验传达给别人以引起他人“情感上的共鸣和经验的交流”。诗人往往将所要表达的情思、体验意象化,可以说,意象是诗的语言,它不同于一般陈述性语言,即句法结构缺乏清楚的语言关系和明晰的语义,造成语义上的模糊,而正是这语义上的模糊又反过来将一个个意象凸显出来,使意象与意象之间微妙的关系形成一种丰富多样的体验。意象的叠加整体上又形成一种表现意味与特质,它们可不受理性逻辑的框约,却又表现出生动丰富并趋向一致的体验。这正符合诗的表现特质:不在于客观的再现而重在主观的表现,着意于情绪、体验的外化。意象的跳跃、语义的模糊与整体的无序性就是理解、驾驭一首诗的难处所在。为此,我们要结合诗义,在了解掌握与其有关的全部背景下先破译诗中的每一个意象,得悉其所指与内涵。诗歌的深远意境是主客观高度统一、感情与景物密切融合的结晶。这种感情融于深远意境当中,是诗歌能够使人品味无穷,获得有益启示和艺术享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品味音韵

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富有节奏感、音韵美。诗歌高度集中、概括的内容,决定了它的语言必须精练。要以精练的语言,表现鲜明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又使诗歌的语言具有跳跃的特点,这种跳跃式的诗句之间看似并无直接的联系,却恰恰适合表现诗人放纵奔腾的炽烈感情和驰骋无羁的大胆想象。诗歌一般分行排列,具有一定规律的停顿和间歇,不仅供人阅读,而且可供人们朗诵和歌唱,这就使诗歌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讲究格律的旧体诗如此,新体诗也大都具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同时节奏感和音乐美也使诗歌语言更具感情色彩。诗歌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语言,主要表现在炼字、炼句上。把一个字、一个句子炼好了,全诗就可以为之增色,正所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决不是夸张的形容。贾岛“推敲”的故事,已是妇孺皆知的斟酌字词的佳话。王安石的绝句《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动词,起初用“到”,后先后改为“过”、“入”、“满”等十来个字,最后才定为“绿”。一个“绿”字,不仅自身色彩鲜明,而且把春风也写活了,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黄庭坚“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中的动词,初稿是“抱”字后来又改成“占”、“在”、“带”、“要”等字,直到改成“用”字才算定稿。“用”在这里是“凭靠”、“依附”的意思,能够准确地刻画出蝉在高枝上的神态。像这样传神的一字,在诗中被称作“诗眼”,最能体现诗人对准确、鲜明、生动语言的执著追求,也最具表现力。优秀诗篇中像这种运用贴切词语描摹物态,抒写情怀,一字传神,境界全出的例子还很多,因而在朗诵时要注意抓住关键性的词语,认真思考和体味,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提高鉴赏诗歌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诗歌语言的魅力,也表现在诗句上。有的诗句内涵极为丰富,极富表现力,朗诵时,要细细揣摩体味。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将眼前景、肺腑情、别后意,熔铸锤炼,成为千古绝唱。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运用色彩相互衬托的典型例子。诗歌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较其他文学样式更适宜于朗读吟诵。人们常说,三分诗,七分读。阅读时,应反复朗读,在朗诵过程中体会、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深远的意境。朗诵诗歌,要读准确,富有感情,尽量使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轻重,语调的抑扬顿挫,都能恰到好处,符合诗歌的语言规律,体现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和节奏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