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语言的特点

教学语言的特点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教学语言的特点教学语言是语言这一人们交际工具在教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而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选择最完美的语言为手段,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技能技巧。教学语言启发性的关键体现了“引而教”和“求而学”的原则和要求。“求而学”就是学生在教学语言的激发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目的明确地进行积极思考和创造性的学习。

一、教学语言的特点

教学语言是语言这一人们交际工具在教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而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选择最完美的语言为手段,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技能技巧。因此,教学语言艺术除了具备各类语言艺术的共同性质外,还显示出了与其他语言艺术明显的区别,有它自身的特点。

1.科学

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这就决定了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首先教学语言要严密恰当地揭示科学道理和传授知识与信息,符合教学内容的学科特点,具有专业的科学性;其次表现在教学语言具有严格的逻辑思维结构。每门学科都是由逻辑思维的“链条”结构起来的,有自己内在的层次和条理性,教学语言就是把这种内在固有层次和条理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紧扣中心,抓住重点,化难为易,纲目清晰,条理分明,主次自然,言之有物,简洁明快;最后教学语言用词是非常精确的。如果说逻辑性是教学语言思维结构的宏观特征的话,精确性就是教学语言遣词造句上的微观特征。所谓精确,一是准确,二是精练。反复掂量所用词汇、句式的内涵甚至感情色彩,保证传情达意,恰如其分,真切得当。精练是指教学语言的显豁凝练,明朗爽快和言简意赅。

2.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学语言启发性的关键体现了“引而教”和“求而学”的原则和要求。“引而教”是指教师教学中不把知识全部正面地、从头到尾地塞给学生,而是用恰当而巧妙的话语给学生以启迪、开导和点拨,随机渗透,适时设疑,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探索得出结论和掌握要领。“求而学”就是学生在教学语言的激发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目的明确地进行积极思考和创造性的学习。可见,教学语言的启发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

3.教育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的工作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去启迪学生的心灵,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一切主要靠语言来完成。教学语言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它应该是句句都有教育价值、句句体现教书育人的准则。同时,教学语言还充分体现着教育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它使用健康、文明、进步的语句。对学生予以肯定、表扬、鼓励、督促和指导,即使对学生的批评也是以满腔热情的关心和爱护为唯一出发点的,循循善诱,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学语言不仅富有深邃的哲理性,而且更是语言美的典范,它崇尚文雅、谦虚、礼貌,而不允许使用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有伤害的语言。

4.审美性

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语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是它的自身内容美,教学语言思想深刻、内容充实,诙谐机智、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鼓动性,具有令人豁然开朗的启迪性;二是与之相称的形式美,在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启发性的基础上,再锦上添花,讲究语言的抑扬顿挫,语调的和谐优美,语句的文采斐然,有诗一般的韵味和音乐般的旋律。根据内容的需要和现场情绪的变化要求,讲激昂时,可似疾风骤雨,排空而过;欢快时,如莺鸣树林,轻舟荡水;加重时,似巨锤击物,铿锵有声;深沉时,又似春雨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才能闻其一盼其二,听而思,思而疑,疑而问,学得好,记得住,想得新,用得上,有创造。

另外,教学语言的审美性,还表现在它具有幽默风趣的文采。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讲授内容的需要,灵活地插入一些轶闻趣事,说些意味深长的话,或者恰当地运用一些如借代、双关等寓庄于谐的修辞手段,或者介绍一些相关的最新研究资料和信息,使教与学都处于轻松活跃、和谐亢奋的状态,兴趣盎然,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