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文英译综述

古文英译综述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古文英译综述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古汉语英译工作同样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古汉语英译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进文化交流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手段。但对于从事古文英译者,古文的某些特点仍然是必须了解的。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项伯杀人,臣活之。

第一节 古文英译综述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古汉语英译工作同样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古汉语英译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进文化交流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手段。

一、古文的基本特点

对于当代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古文复杂难懂,晦涩艰深。但对于从事古文英译者,古文的某些特点仍然是必须了解的。

(一)词法特点

1.单音词多

现代汉语不同,古文中单音词较多,很多相邻的单音词极易与现代汉语的常用词语混淆。例如: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它的果实)

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璧有瑕,请指示王(指出来,给……看)

地方数千里(土地方圆)

吾从而师之(跟着并且)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妻子儿女)

于是相如前进缻(走上前献上)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知识浅陋,地位低下)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不是用过)

因为长句(于是写作)

形容枯槁(形体容貌)

颜色憔悴(颜面和气色)

铁骑突出刀枪鸣(突然爆发出)

2.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学习古文者的巨大障碍之一,一些在现代汉语中简单的常见字、词在古文中却有着多种语义。如以下例句中的“一”、“乐”、“知”等。

社稷安危,一在将军。

寡人之过,一至于此乎。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百发失一,不足为善射。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六王毕,四海一。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古今异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牛羊猪等祭品)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抱负、有节操的男子)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逃跑)

涕泣谋于禁卒(流着眼泪)

其臭如兰(好的或坏的气味)

槌床便大怒(坐具)

秦人开关延敌(函谷关)

4.通假字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八月剥枣

5.词类活用

所谓古文中的词类活用,是指某个词本属一个固定的词类,只是在古文的特殊语言环境中,临时被赋予了另一个词类的语法功能,而前后两种用法在词汇意义上又密不可分。目前在成语中保存了较多的词类活用现象,如:衣冠禽兽、狼吞虎咽、蚕食鲸吞、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不白之冤、披坚执锐、赏心悦目、幕天席地。在日常的现代词语中也有不少此类现象,如:目送、冰镇、心算、口供、茶话、席卷、蜂拥等。古文词类活用的具体情况如下:

(1)名词的活用

名词的活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专有名词用作普通名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直接作状语。例如:

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一个像薛居州一样的人,能把宋王怎么样呢?(薛居州:贤人名)

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韩非子·五蠹》)

  即使有十个像黄帝一样的人,也不能治理好国家。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于是在天下称王(或:于是统一了天下)。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

二月草已芽。(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二月份草已经发芽。

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商君书·画策》)

  神农时代,男人耕田,大家吃饭;女人织布,大家穿衣。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纵然江东的父老爱戴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

  夫子所说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

太后岂以为臣有爱,不相魏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太后难道以为我有什么吝惜,不使魏其为丞相吗?

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我跟从他把他当做我的老师。

襟三江而带五湖。(王勃:《滕王阁序》)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

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

  把鱼虾当伴侣,把麋鹿当朋友。

天下云集响应。(贾谊:《过秦论》)

  天下的义兵像云彩一样地汇合,像声响一样地回应。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一条狼径直地走了,另一条狼像狗一样蹲在屠户的前面。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齐国的将领田忌认为孙膑很有才能,于是就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马中锡:《中山狼传》)

  狼快点离去,不然的话,我将用木杖打死你。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海外北经》)

  黄河渭河的水不够饮,(夸父)到北边去饮大泽的水。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扶苏因为多次规劝皇上的缘故,皇上便派他到外边带兵。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在早晨听到道理,在晚上死去也值得。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好的厨子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割的缘故;普通的厨子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砍的缘故。

(2)动词的活用

众所周知,动词在古今汉语中共同的语法特点是通常在句中作谓语,且大多能带宾语。但在古汉语中它仍有活用现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动词用作名词和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男女同姓结婚,他们生育的后代不会繁盛。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

  赵王的子孙中被封侯爵的人,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存在的吗?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柳宗元:《捕蛇者说》)

  竭尽他们田地的出产品,拿尽他们家里的收获物。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政务通达,人事和顺,各种废弛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隐公元年》)

  庄公逆生,使姜氏受到惊吓。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项伯曾杀过人,我使他活了下来。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马中锡:《中山狼传》)

  先生的恩德,能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之)也。(《资治通鉴·汉纪》)

  曹操的军队正把战舰首尾连接起来,可用火烧的办法使(他们)败走。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

  (您梁惠王)想开辟领土,使秦国楚国朝见,据有中原地带,安抚四方少数民族。

(3)形容词的活用

在古今汉语中,形容词均可作谓语、定语、状语或补语。在古代汉语里形容词的活用主要表现在: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

  他的智慧方面可以赶上,他的愚蠢方面不可以赶上。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国贪婪,依仗它的强大势力,用空话索取璧玉。

老吾(之)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之)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

  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则币说》)

  小的问题还从师学习,而大的问题却弃而不学,我看不出这种人能明白道理。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山海经·北山经》)

  发鸠山,它的上面有很多柘树。

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诽谤屈原。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庄子·齐物论》)

  毛嫱、丽姬是人们称赞的美女。

然则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李斯:《谏逐客书》)

  既然这样,那么您所重视的东西在于美女、音乐和珠宝,所轻视的东西在于百姓。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如果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啊!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

  我的妻子以为我美丽,是因为她偏爱我。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八十章)

  (上古的人们)觉得他们的食物很香甜,觉得他们的服饰很漂亮,觉得他们的住房很安适,觉得他们的风俗很淳厚。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

  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了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春风又使江南岸的草木变绿,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我乘船回去呢?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在这种情况下,废除了先王的治国之道,焚毁诸子百家的著作,以使老百姓变得愚昧。

(4)数词的活用

古汉语中数词在一定条件下主要活用为动词,可带有宾语,也有不带宾语的。例如: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

  别人一次能做好的,自己一百次地做;别人十次能做好的,自己一千次地做。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六国完结了,国家统一了。

(二)句法特点

古文的句法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几个特定句式上,即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以及倒装句。

1.判断句

古文中的判断句分为以下几种: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在“……者,……也”的搭配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也有单用“者”或“也”的,或“者也”放在句尾。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即”、“乃”、“则”、“皆”、“耳”等表判断。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或“是”表判断。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2.省略句

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省略句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判论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竖子不足与()谋。(同上)

(4)省略介词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3.被动句

在古文中,被动句的构成常常借助一些介词或利用具体语境中动词本身的被动语用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用介词“于”: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或“……为所……”: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利用具体语境中动词本身的被动语用义: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倒装句

在正常情况下,古今汉语句子成分都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在中心词前,补充成分在谓语后。但与现代汉语一样,古文中也存在许多倒装句,具体情况如下:

(1)宾语前置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可前置,如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例如:

大王来何操?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我周之东迁,晋郑依焉。

(2)定语后置

在古代汉语里因为定语过长或者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即被修饰词后边。常见的定语后置情况有三类:数量性定语后置、修饰性定语后置以及“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例如:

命子封帅,车三百乘以伐京。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3)谓语前置

谓语倒置往往是为了强调谓语的意义或感情色彩,或是出于修辞的需要。例如:

子耶,言伐莒者?

甚矣,汝之不惠!

大哉,其之为君也!

竹喧归浣女,动下渔舟。

二、古文英译

现从古文词语与句子两个方面来简述古文英译的具体情况。

(一)词语的翻译

1.零对等词

汉语古文英译者经常碰到零对等词现象,即现代英语中不存在与汉语古文某些词语的对等词。通常处理此类问题的办法有四种:

(1)近义词语加注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孙子兵法》)

It gives a general greater advantage to win to make military decisions in the temple1 even before fighting a battle.

Note 1 make military decisions in the temple:Doing battle is a matter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nation,so the generals must hold a ceremony for military actions and forecasting the outcome of war.

(2)大写近义词使之专有化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

The Way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

(3)音译加注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孙子兵法》)

A victorious army is like one yi1 balanced against one zhu2,while a defeated army is like one zhu balanced against one yi.

Note 1 yi:an ancient Chinese unit of weight,one yi is 24 liang.

Note 2 zhu:an ancient Chinese unit of weight,one zhu is equal to 1/24 liang.

(4)造词

古文英译中的造词大致可分为两种:直接音译以及利用英语词语杜撰。例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The ways of men are conditioned by those of earth.

The ways of earth,by those of heaven.

The ways of heaven by those of Tao,and the ways of Tao by the Self-so.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Friendship with the upright,with the true-to-death and with those who have heard much is profitable.

2.词义及词性的变迁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词义及词性不断演变,古今汉语的同词异义、通假现象、词能消长以及词性变迁十分常见。因此,古文词语的词义及词性变迁一直是古文研究者,更是古文英译者的难题。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

It is bootless to discuss accomplished facts,to protest against things past remedy,to find fault with bygone things.

(2)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It is not that I do not delight in your doctrine,but my strength is insufficient.

例(1)中的“说”字古义今义大致相同,而例(2)中的“说”同“悦”。

(3)八月剥枣。(《诗经·七月》)

In the eighth moon down the dates we beat.

“剥”在此处是通假字。剥者,击也。众所周知,先秦两汉古籍中通假字很多,不注意通假现象,就极易产生误译。

(4)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The donkey lost its temper and kicked out.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Treat with the reverence due to age the elders in your own family,so that the elders in the families of others shall be similarly treated.

(二)句子的翻译

1.增补

古文具有言简意赅的特质,因此古文英译时需要增补词语的情况很多。译者可因地制宜增补主语、谓语、宾语,还可增补介词、连词或其他词类等。

(1)无主句英译时可适当增补引导词there、虚指的it以及相关动词。例如:

大雨雪,深二尺五寸。(《史记·秦始皇本纪》)

There was a great snowfall,twenty-five inches deep.

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左传·僖公三年》)

In spring of the third year it did not rain,but in summer,it did.

天寒大雨,士卒冻饥。(《史记·项羽本纪》)

The day was raw,a heavy rain was falling,and the men were hungry and cold.

(2)在古汉语里,许多偏正短语的中心成分即被修饰成分可能被省略,英译时可酌情增补。例如: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The duke said,“Those who pursue evil courses will eventually encompass their own ruin.You will see.”

上例中“不义”后面省略了中心词“(之)事”,译者增补了“courses”。

(3)古文为典型的意合书面语,因此英译时译者要根据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增补各种关联词语。例如: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篇》)

Hence the saying:If you know the enemy and know yourself,you will fight a hundred battles with no danger of defeat.If you know yourself but not the enemy,you will win one battle and lose one battle.If you know neither the enemy nor yourself,you will suffer defeat in every battle.

2.转换

在此,转换包括句子主被动转换以及肯定否定转换两方面。古文中的主动句可以转换为译语中的被动句,反之亦然。同样,古文的肯定句可以英译为否定句,否定句也可译为肯定句。例如:

(1)已又杀杨季主。(《史记·游侠列传》)

Some time later,Yang Jizhu was killed.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If you don’t do this,we will all end up his captives.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Those who work with their minds rule others;those who with their strength are ruled by others.Those who are ruled by others support them;those who rule others are supported by them.This is a principle universally recognized.

(4)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史记·项羽本纪》)

“Bah!”he cried,“Advice is wasted on a fool.”

(5)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孙子兵法·形篇》)

The good fighters of old first put themselves beyond the possibility of defeat,and then waited for an opportunity of defeating the enemy.

(6)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Alas,it ha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the tradition of taking teachers was honored! And so it is difficult to expect to be free from doubt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