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声音传播技巧

声音传播技巧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声音传播技巧(一)声音——演讲的生理物质基础演讲主要是靠语音(声音)的功能来实现的。由音波振幅的大小决定。(二)演讲的声音传播技巧成功演讲的诀窍就在于将演讲的内容进行语音上的有机组合,即充分利用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等物理要素,使语言表达“乐音化”。因此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保护声音,自然成为了演讲声音传播的前提。

一、声音传播技巧

(一)声音——演讲的生理物质基础

演讲主要是靠语音(声音)的功能来实现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没有语音,也就没有语言。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理作用产生的,都有一定的物理属性。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振动,冲击周围的空气产生音波,音波传到人们的耳鼓上,刺激听觉神经,便产生声音的感觉。一切声音都可以做乐音和噪音的物理分析,都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等物理要素。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这种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如图5-1所示。图5-1中A表示频率大,音高高;B表示频率小,音高低。

img50

图 5-1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轻重。由音波振幅的大小决定。如图5-2所示。

img51

图 5-2

图5-2中A表示振幅小,声音弱;B表示振幅大,声音强。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声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指声音的个性和特色,是声音的本质,也称“音质”。

乐音和噪音:物体的振动很少是只产生频率单一的、单调的纯音,而多半是复杂的振动,形成多个频率不同的纯音的“组合音”。组合音中频率最低的纯音叫“基音”,其他的纯音叫“陪音”。如果陪音的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音波有规律,并且是和谐的,就叫“乐音”。如果陪音的频率和基音的频率比例不整齐,音波没有规律、不和谐,叫“噪音”。如图5-3所示。

img52

图 5-3

组成人的声音的发音系统有:做动力部分的肺,做发音体的声带,做共鸣器的口腔、鼻腔和咽喉。

(二)演讲的声音传播技巧

成功演讲的诀窍就在于将演讲的内容进行语音上的有机组合,即充分利用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等物理要素,使语言表达“乐音化”。演讲的声音传播内容当然还远不止这些,还包括其他一些技巧。

(1)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及声音保护

演讲中清晰的语音,优美的音色,往往能给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保护声音,自然成为了演讲声音传播的前提。演讲的发音应当用腹式呼吸,忌用胸式呼吸。平时要养成爱护嗓子的卫生习惯,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力戒烟酒,少吃刺激性食物,勤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演讲时感到口干舌燥,咽喉发紧时,应喝不太烫的盐开水,但喝水量不宜太多,每次喝一小口润润喉即可。演讲时态势动作的度量不宜太大,以避免因呼吸急促而影响发音器官运动的协调性。要加强发音锻炼,勤讲多练,逐渐增强声带的弹力和耐力。平时讲话不要嗓门太高,更要避免破喉狂呼,以防损伤声带。

(2)控制好自己的音度

每个人的音域范围可塑性很大,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单纯,有的浑厚。演讲时,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音度。高声尖叫意味着紧张惊恐或者兴奋激动;相反,如果说话声音低沉、有气无力,会让人听起来感觉缺乏热情、没有生机,或者过于自信,不屑一顾。因此,演讲时声音不能走两个极端,要始终控制好自己的音度本色,因为演讲的语言威慑和影响力与声音的大小是两回事。

(3)不要用鼻音说话

由于受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一些青年学生将鼻音视为一种时髦的说话方式,如“嗯哼”、“姆”、“哼”、“嗯”等,这种鼻音会让人听起来似在抱怨、毫无生气、消极难受,严重影响演讲的效果。

(4)掌握好说话的节奏

我们平常说的节奏,就是指说话(发音)时的停顿以及强、弱音的处理过程。演讲中的声音传播特别要注重说话节奏的把握,这是提高“话质”很重要的方法,如句间停顿、重音及语调等。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并注意咬准字音。说话速度太快,会使某些词语模糊不清并给人以紧张和焦虑之感;速度太慢,则表明演讲者领会迟钝、过于谨慎,使人无法忍受。因为演讲首先是要听众听懂所讲的语句,然后才是对演讲过程的欣赏。

(5)音量与传播手段运用

平时的讲话一般是心平气和的,音量很小。但是到了演讲台上,这点音量就不够了。演讲者这时需要放大音量,提高嗓门,大声讲话。用这样大的音量讲话,在日常生活中固然是不平常的,可是在大庭广众演讲时则是完全必要的。用大音量讲话,需要有一个锻炼的过程。练习音量,最好去室外较空旷的地带,因为在室外声音传播比较远,可以检验、提高自己声音的响度。许多中外著名演讲家,都曾去海滩、深山、旷野大声疾呼,扩大音量,才逐步练出了洪亮的嗓音。

现今的演讲一般都配有扩音话筒,使演讲者不再受到音量和场地的限制。但很多人在使用话筒时方法不当,如离话筒太近或太远等,都影响了声音传播的质量。离话筒太近,会使发音失真,产生杂音;离话筒太远,又失去了话筒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不要用手抓住话筒,演讲者的嘴与话筒之间的距离一般以20厘米左右为宜。话筒应正对演讲者的嘴,但为了使话筒不至于挡住演讲者的脸,也可以把话筒放得稍低于自己的嘴,这样既能达到扩大音量的目的,又能使演讲者和听众保持感情上的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