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业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服务业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经济发展阶段中服务业具有重要的阶段特征。罗斯托的经济增长六阶段理论和贝尔的“后工业社会”三阶段理论是诠释了服务业发展历史进程特征的阶段理论。罗斯托对于服务业在经济发展阶段中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服务与服务业的发展及其重要性,由低向高递进。所谓产业结构理论是以研究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对象的应用经济理论。
服务业发展相关理论研究_杭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研究

“服务业”概念最早由克拉克在1957年提出,在这之前,理论界以“第三产业”来称呼。从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费雪最先提出“第三产业”概念,到1957年克拉克把第三产业称作“服务性产业”,发现“克拉克定律”,服务业的理论粗具体系。

一、服务业发展的阶段理论

阶段理论是按照科学技术、工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主导部门的演变特征,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历史分为几个阶段,用经济理论解释经济历史进程的理论。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经济发展阶段中服务业具有重要的阶段特征。罗斯托的经济增长六阶段理论和贝尔的“后工业社会”三阶段理论是诠释了服务业发展历史进程特征的阶段理论。

(一)罗斯托的经济增长六阶段理论

罗斯托(W. W. Rostow)是非均衡经济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基于经济史的视角,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五阶段理论: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及大众高消费阶段。1971年,罗斯托又补充了第六个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对于服务业在经济发展阶段中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服务与服务业的发展及其重要性,由低向高递进。

传统社会阶段处于原始状态,生产力主要集中在农业,服务业还处在萌芽阶段。

起飞前准备阶段是一个转型时期,由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过渡的时期,社会逐步趋向商业化,服务业发展开始抬头,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向工业、交通、贸易和服务业转移。

起飞阶段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服务业开始进入快速增长的稳定时期,传统产业实现了工业化,步入了现代化进程,新的价值结构已经形成并占据了主导地位,生活的服务化开始深入人心,服务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成熟阶段是一个更长的发展阶段,也可以说是一个“纯技术阶段”,高科技的发展使各个行业都受益匪浅,服务业的发展也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服务业已经超过了工业和农业,成为三次产业的主体。

大众高消费阶段,人们衣食住行的需求得到完全满足,人口高度城市化就业劳动力高度“白领化”,物质财富高度发达,人们的需求已经从物质的需求转向了服务的需求,社会全面进入了服务型社会,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已全面步入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时代,服务与体验成为商业发展中的关键。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以服务业为代表的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部门成为主导部门,如教育、卫生保健、文化娱乐、旅游、市政建设、社会福利等,重点解决可能妨碍社会顺利发展的社会问题,不再以有形产品数量的多少来衡量社会的成就,而是以服务形式反映的生活质量作为衡量成就的新标准。

(二)贝尔的“后工业社会”三阶段理论

“后工业社会”的思想大约出现于1965—1975年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于1974年发表了《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以“工业社会”为基准,提出“后工业社会”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将随“服务经济”的到来而发生根本的变化,后工业社会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就是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转向以服务行业为基础。贝尔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分析了在这三个阶段中服务业的发展问题:在前工业社会中,即传统制度下的农业社会,生产率低下、剩余劳动力多且素质差,因此,服务业主要为个人和家庭服务;在工业社会中,也就是商品生产社会,以与商品有关的服务业(商业)为主;在后工业社会中,社会的基础是服务,以知识型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三大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人均收入水平分别为:前工业社会人均收入50—200美元;早期工业社会人均收入200—600美元;工业社会人均收入600—1500美元;发达工业社会人均收入1500—4000美元;后工业社会人均收入4000—20000美元。

贝尔还进一步分析了后工业社会的四大特征:一是后工业社会是服务社会;二是知识、科技和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三是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具有突出重要性;四是价值体系和社会控制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之,以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服务业在经济发展的各阶段中,基本的发展历程为:个人服务和家庭服务——交通通讯及公共设施——商业、金融和保险业——休闲性服务业和集体服务业。也证明了两点:一是服务业作为一个产业整体,在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中实际都在发展,它不像工业那样只在一个时期有显著增长;二是服务业在不同时期适应不同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不同的内部变化和发展。

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所谓产业结构理论是以研究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对象的应用经济理论。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民经济各部门,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产业关联理论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理论起源于17世纪,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发展于20世纪50—60年代。W. 配第、魁奈及亚当·斯密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A. 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希金斯及一批日本学者等。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结构演变趋势理论、结构调整理论、结构演变模式,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克拉克、库兹涅茨、霍夫曼和里昂惕夫等。代表理论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以及服务业和工业融合发展理论等。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研究,先后发现: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的就业转移现象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早在17世纪,配第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差异及其形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关键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他在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中就通过考察得出结论:工业比农业的收入多,商业又比工业的收入多,即工业比农业、商业比工业附加值高。1691年,他根据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配第的研究成果之上,重新发现并第一次研究了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得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结论。克拉克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通过开创性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揭示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结构变动的内在关联,重新发现了配第定律。克拉克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该定律通过揭示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的规律,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表明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二)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两个方面,探讨了国民收入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分布与变化趋势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他发现的这种变动规律,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他在《各国的经济的增长》一书中,根据57个国家的统计资料,整理出1958年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几个不同基准点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库兹涅茨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该产业中劳动力相对比重一样,呈不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的基本趋势是不断上升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的样本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与之同步,综合地看,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这些样本国家中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形变化。

(三)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罗斯托首先提出了著名的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主要观点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重视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在《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一书中,罗斯托详细地分析了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起飞中的作用。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对产业部门的重要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

其中,回顾效应是指新产业部门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会对原材料和机器产生新的投入需求,从而带动一批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旁侧效应解释的是主导产业部门引起周围一系列变化,而这些变化趋向于更广泛地推动工业化现象;前向效应即主导产业部门通过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他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将经济成长的过程划分为传统社会、起飞前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大众高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他认为经济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主导部门通过回顾、前瞻、旁侧三重影响带动其他部门发展。罗斯托的这些理论被称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四)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业的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他进而将制造业的发展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和三种不同类型的产业:经济发展初期和初级产业,中年期和中期产业,后期和后期产业。初级产业是指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食品、皮革、纺织等部门;中期产业是指经济发展中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非金属矿产品、橡胶制品、木材加工、石油、化工、煤炭制造等部门;后期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后期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服装和日用品、印刷出版、粗钢、纸制品、金属制品和机械制造等部门。

(五)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工业化问题进行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研究,通过设定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提出了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霍夫曼比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霍夫曼比例越小,重工业化程度越高,工业化水平也越高,这就是被称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的问题阶段理论。根据霍夫曼比例或系数,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依据对20多个国家工业内部结构时序划分和计算分析,把工业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资本品工业不发达,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或以下,但消费品工业的规模仍然比资本品工业的规模大,霍夫曼比例为(2.5±0.5);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0.5);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已经超过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这一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在实际应用中,霍夫曼比例往往用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来表示。霍夫曼的工业阶段论阐述的主要是工业过程中重化工业阶段的演变情形。

(六)服务业与工业融合发展

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现代工业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工业,而是“新工业”,产生了产业服务化和服务产业化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工业生产将趋向“服务密集”,即工业产品的生产会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因素,无论什么产业都将逐渐地转向服务化发展;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服务业的生产方式将摆脱过去的小生产方式而融入更多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即服务的生产将走向产业化。服务业与工业融合发展体现的是两者之间一种更强的专业化分工,它们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主要有产业服务化理论与服务产业化理论。

1.产业服务化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谢尔普(Shelp, 1984)和雷丁(Riddle)认为,尽管需求最终决定生产,但在需求结构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由于生产制度、生产要素、生产技术的变化,生产方式也会出现重要变化。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产品还是生产组织都变得越来越精巧和个性化,由此对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服务已经渗透到生产环节的每一个领域。这种服务主要体现为中间性服务和互补性服务,即:①直接作为工业企业的中间投入;②作为商品交换过程的一部分的流通和金融服务;③与新生产结构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的形成所需要的服务;④对整个生产体系进行空间上协调和规制所需要的服务。这四点构成了与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变化相联系的“新服务经济学”的核心。

谢尔普和雷丁认为工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中心地位,服务业主要以“中介”或“补充”的角色依附于工业,生产服务业是服务业中最主要的部分,其增长最强劲。服务业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发展起来的。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商品和服务是互补的,且生产者服务是服务增长的最强部分。支持产业服务化的经济学家谢尔普和雷丁等人认为产业服务化必将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对于工业与服务的关系,他们的主要论点可以分为三点:第一,商品与服务是互补的,商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同时意味着对服务需求范围和种类的扩大。第二,生产者服务是服务业增长的最强劲和最主要部分。某些服务由于可以标准化而能够实现不同程度的工业化,这些服务业因而可以达成规模经济和提高生产率,即从技术层面看,这些服务业具有工业的特点。第三,在新的社会制度结构(主要是城市化)中对企业的“高级服务”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些论点看出,生产方式虽然日益“服务化”,但这些变化无非是商品本身生产过程的组织或技术的变化,或者是由于商品生产的复杂化所引起的对服务需求的增加。总之,服务是围绕商品生产展开的。

2.服务产业化理论

服务产业化理论认为,西方经济中服务业发展过度,已经超出了工业生产能力所允许的范围。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缓慢已经成为一种障碍,阻碍着整体生产率的恢复和提高,因此,服务业的产业化便成为新资本积累和生产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这一理论中,鲍莫尔—富克斯假说,为服务产业化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鲍莫尔—富克斯假说的基础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杰克·鲍莫尔(William Jack Baumolr)的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这一模型所蕴含的思想特别适用于分析服务业。鲍莫尔—富克斯假说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与其他产业特别是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第二,服务就业增长相对较快,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因是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第三,服务的需求弹性对服务业的增长有重要影响,较低的价格弹性会导致“成本病”。

利用鲍莫尔—富克斯假说模型进行分析的最终结果就是:如果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入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部门,经济增长最终将趋于停滞。因此,服务业必须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否则将阻碍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对于提高劳动增长率而言,引进新技术、开展工业化的产业化经营是一条可行之路。服务业的产业化问题就是将服务生产制造业化,首先将服务业的生产、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标准化,其次借助新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效率,改造服务业使之基本实现“产业化”。

总之,“服务产业化”和“产业服务化”现象都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工业与服务业实际上是互相渗透的,既有“产业的服务化”,也有“服务的产业化”,都表现出服务业与工业的关系,它们的变化是经济结构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