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拖延没有借口

拖延没有借口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拖延与借口是孪生姐妹,往往越拖延借口越多,越找借口越拖延。李维在一家奶制品公司的销售部门工作。事实上,李维确实也联系了不少客户,只是他办事拖拉,不能有效地跟进做宣传,从而使这些客户大多都跑掉了。其实拖延不仅是惰性的一种表现,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有借口在背后撑腰。若没有这些借口,拖延或许就不会发生。忙完了,王经理向刘明表示了刚才没有打招呼的歉意。他的确很忙,但是“忙”成了他拖延解决问题的借口。
拖延没有借口_再见,拖延症

拖延与借口是孪生姐妹,往往越拖延借口越多,越找借口越拖延。细心观察一下周围,你就会发现这一点。那些经常找借口的人,做起事来必然也是拖拖拉拉的。而且似乎在做事之前,他们就已经想好了借口。

李维在一家奶制品公司的销售部门工作。这是一家新公司,要想在市场上站住脚并生存下去,就得尽快打开销路。因此他的任务也很明确,公司规定每个月他必须要发展5个新客户。

工作的压力确实非常大。可就是在这样大的工作压力面前,李维表现却并不积极,工作起来也没什么干劲儿。当别的销售代理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怎样打开市场时,他却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昏昏欲睡。

到了月末,经理对他说:“把这个月销售情况和发展新客户的情况报表让我看一下。”

翻开李维递过来的报表,经理很意外,问:“其他销售代表大多都完成了发展5个新客户的任务,你怎么只有两个?”

对此,李维脱口而出:“我联系了很多客户,有的客户已经谈妥,却出尔反尔,结果只发展了这两家新的客户。”

经理有些不满地看了他一眼,丢下一句“下个月必须完成任务”,就走开了。

第二个月,李维依旧没能完成任务;第三个月,公司让他卷铺盖走人了。

其实,李维不一定就完不成公司的任务,只是在接到任务的时候,他就认为:现在的奶制品行业想要达到那些品牌厂家的销售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很多消费者都会选择固定的品牌消费,想要发展新的客户,难度太大。

事实上,李维确实也联系了不少客户,只是他办事拖拉,不能有效地跟进做宣传,从而使这些客户大多都跑掉了。

这是一个到处充斥着借口的世界。各种各样的借口,你总是很轻易就能听到。该做的事没做——一定是“我被其他一些难缠的事情耽搁了”;约会迟到了——一定是“我早就往这赶了,只是路上塞车”;答应别人的事没用心——一定是“因为我这段时间太累,所以……”

我们似乎也习惯了这样的借口,而且时不时的我们也会用类似的借口去搪塞别人。我们忘了,这些借口背后隐藏着的,其实就是我们行为上的拖延。其实拖延不仅是惰性的一种表现,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有借口在背后撑腰。若没有这些借口,拖延或许就不会发生。

刘明是一家大型投资公司的部门经理,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可事情却总也处理不完。一段时间下来,他感到压力重重,却没有成效,整个人就像快要崩溃了一样。

一天,他发现自己的顶头上司王经理似乎还没有他忙,总是一副非常从容的样子。这令他很费解。按理说,王经理应该比自己更忙才对,因为他每天要做的工作,比自己多多了,这一点刘明很清楚。

于是,找了个合适的机会,刘明敲开了王经理办公室的门。当时,王经理正好在接听一个电话。他点点头,示意刘明坐在沙发上等候。从王经理的只言片语,刘明听出这个电话应该是他的一个下属打过来请教问题的,王经理很快就对问题做出了答复。正要放下电话时,另一部电话铃声响起,王经理拿起电话,又是一个询问的电话,经理问清楚事情原委后,稍微停顿了几秒钟,思考之后立即做出了答复。

忙完了,王经理向刘明表示了刚才没有打招呼的歉意。然后问:“小刘,你有什么事情么?”

刘明笑了一下,说:“王经理,刚才您的行动已经帮我解决了问题,我想我现在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王经理也没有追问事情的原委,只是说了句“那就好”,接着去处理其他问题了。

原来,刘明每天也会接到很多下属打来的询问电话,也要处理很多下属的请示。而他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采取的态度就是拖延。他的确很忙,但是“忙”成了他拖延解决问题的借口。短短几分钟,他看到王经理办公的习惯和自己截然相反,他只要碰到事情一定不会因为手里的事情多而拖延,总是尽量解决问题,这样不但问题得到了解决,办事的效率也会更高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