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唐肃宗急欲得京城郭子仪无奈战长安

唐肃宗急欲得京城郭子仪无奈战长安

时间:2022-05-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唐肃宗急欲得京城 郭子仪无奈战长安却说郭子仪率领着大军,正在攻拔黄河沿线叛军的府县。唐肃宗的圣旨连下三道,急如星火地催促郭子仪回兵长安。对于这种随心所欲的命令,郭子仪有着很大的看法,这完全违背了当日的平叛方略。他便将眼下的利害关系对郭子仪讲了出来。郭子仪也想到了这些,听了崔漪的劝告,决定执行皇上的命令,回军长安。张良娣抬眼看了看他道:“听说皇上已经下旨,调郭子仪回师收复长安,有此事吗?”

唐肃宗急欲得京城 郭子仪无奈战长安

却说郭子仪率领着大军,正在攻拔黄河沿线叛军的府县。因常年征战,战马损失较大,他委托晋商余老板,带着食盐、砖茶,到河套、乌拉特一带,换取战马。

这里是一支回纥人居住的地方,他们久慕郭子仪的威名,愿意交换。余老板辛苦了两个月,换好了两千匹战马,他自己无力把战马赶回来,又怕路上不安全,就捎信给郭子仪,请求派大将前去押运。郭元帅便派了陆岩和郭晔,带着两千步兵前往。

唐肃宗的圣旨连下三道,急如星火地催促郭子仪回兵长安。

对于这种随心所欲的命令,郭子仪有着很大的看法,这完全违背了当日的平叛方略。就眼前的形势而言,叛军在长安的兵力相当大,自己只有十多万兵马,攻夺长安城毫无把握。究竟何去何从,郭子仪心内踌躇了几日,委决不下。(www.guayunfan.com)崔漪非常理解郭元帅的难处,他若回军长安,并无收复京城的把握,还要担负失败的责任。若坚持不回军,上书皇上,可以阐明缘由。但从目前情势来看,皇上的思想已经起了变化,天威难测,君命难违,难保朝中没有龌龊小人借机中伤。皇上震怒之下,若削去郭子仪的兵权,那样一来,对于整个平叛战争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啊!

崔漪权衡利弊,分析后果,认为还是回军的好。他便将眼下的利害关系对郭子仪讲了出来。郭子仪也想到了这些,听了崔漪的劝告,决定执行皇上的命令,回军长安。

他留下了柏良器,率领两万人马驻扎在稿城,防止叛军再夺回已收复的山西、河南各县城,又从娘子关调回了郭曜、郭旰和郭晞的驻防人马,自己率领人马先赶到了长安城下,在城北的陈庄安下了营寨,开始布置攻城决战。

李豫派李倓率领一万人马也赶来参加收复长安城的战斗。

时值八月中旬,天气闷热,皇后张良娣身着透明的薄纱坐在桌前,对着胳膊粗的蜡烛发呆。他为肃宗添了一个皇子,算起来排名在第十五名,除了已故的皇子,存活的皇子里面算是老十二。她梦想掌控大权,君临天下,将来传位于她的儿子。怎奈她的权谋欠缺,目光短浅,朝廷的重臣她一个也没有交结下。倒是有人经常提醒肃宗,注意后宫干政。她虽说当上了皇后,在后宫中说一不二,但肃宗不让她过问朝政,她要想爬上权力的顶峰,道路还很遥远。

就在这时,李辅国轻手轻脚地来到了她的跟前,低着嗓门叫道:“娘娘,不知唤老奴有何事?”张良娣抬眼看了看他道:“听说皇上已经下旨,调郭子仪回师收复长安,有此事吗?”李辅国道:“确有此事,不知娘娘今日为何高兴,怎么会关心起朝廷大事?”张良娣瞪了他一眼道:“休得胡说,本宫向来不过问朝廷的事情,咱自个儿谋自个儿的事。郭子仪是大唐名将,若能说动郭元帅为本宫所用,不愁大事不成。”

李辅国道:“那当然是好了,但是这个郭子仪并不好收买。他现在已经是封侯拜相了,您还拿什么来给他许愿?”

张良娣叹了口气道:“可不是嘛,本宫正在这里犯愁。”李辅国道:“娘娘先不要着急,收买郭子仪要慢慢来,得有耐心。您不是有一颗夜明珠吗?可交付于老奴,明日老奴要到郭元帅营中宣旨,瞅机会老奴先送上礼物,然后再探他的口气,就知他能不能为皇后所用。”

张良娣站起身来,伸臂打了个哈欠。“那样也好,本宫就把夜明珠交与你带上。嗯,你又去宣什么旨意?”张良娣奇怪地问道。李辅国道:“今日在朝会上,李泌仍然说叛军人马众多,我军现在进攻长安不利,劝皇上暂缓收复长安。皇上不高兴,说是郭子仪久经战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且我军士气正旺,到处传来捷报,区区一个长安城怎能收复不了。这不,又让老奴明日前去宣旨,封郭子仪为‘收复两京大元帅’,有权调动天下各地兵马,限十日内要收复长安城。”

张良娣恨恨地道:“李泌这个老匹夫,正是他在皇上面前说三道四,不要让后宫干政。本宫什么时候干过政?”李辅国阴沉地一笑道:“娘娘不必生气,近来皇上和李泌意见不和,心存芥蒂,咱们瞅机会在皇上面前烧一把‘野火’,即使杀不了他,也要赶跑他。”张良娣点了点头道:“李公公机灵着点,只要把李泌的把柄抓到手里,不愁皇上不处置他。”李辅国点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第二天下午,太子李豫到李泌府上造访。李泌爱好修道,独身其家,府上只有一个老家人、一个书童和两个下人。听说太子来访,忙笑呵呵地迎了出来。二人见过了礼,便同往书房落座。李泌命家人看上了茶,然后问道:“殿下诸事颇多,今日倒有了空闲时间?”李豫道:“终日繁忙,今日抽空来看望先生,先生正好在家。”李泌道:“今日是张天师诞辰,贫道向皇上告了假,在家为天师做法事。”李豫道:“原来如此。先生虽说谢绝了朝廷的大小官职,却仍在废寝忘食地为朝廷操劳,近来身体可好?”

李泌爽朗地笑道:“贫道吃得饱,睡得稳,心宽体胖,遇事不烦,身体岂能不好!”李豫像是有什么要紧话要说,他看了一眼旁边的家人李福。李泌明白他有要事相告,便示意李福出去,把门关上。

李福出去后,李豫心情有些沉重地道:“先生公而忘私,佐理父皇朝政,使奸人既恨且怕。但他们又在一块策划,其阴谋对你不利啊!”

李泌仍旧满不在乎地道:“贫道自入朝堂以来,诸事无不看得清楚,想得明白。他们尽管在皇上面前造谣中伤,挑拨离间,但贫道相信皇上还没有到不辨是非、不明忠奸的地步。”

李豫道:“他们发现近来先生和皇上意见不合,就想无中生有地告黑状,必欲置先生于死地。”

原来,历朝历代的宫廷倾轧层出不穷,尤其是皇太子,时刻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别人谋害或被人诬告,因此,就买通了皇宫的一些宦官、宫女当耳目,有事通报,提防奸人。李豫也不例外,今天早上他就接到了皇后宫中的密报,知道了张皇后和李辅国的密谋。因他和李泌的关系极深,他又尊重李泌的为人,所以他才专程来告诉李泌。

李泌听完李豫的话,微微一笑道:“巢居者先知风,穴居者先知雨。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贫道早就清楚。贫道为什么一直不做官,只和皇帝保持朋友关系呢?原因就在这里,贫道如果受了朝廷的册封,说话办事就束手束脚,该说的话不敢说,该做的事不敢做,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但贫道现在不受任何约束,无官一身轻,有话则言之,有偏即纠之。贫道对皇上则如对朋友,难道给朋友帮了忙反倒落下抱怨?这是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妄测皇上圣意罢了。古人云: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纵然是如此,贫道自有贫道的事,岂可久恋京城繁华之地?择遇而安,择时而去,贫道迟早要入深山修炼,天意如此也!”

李豫听得心里一惊,暗暗思忖,李泌的抱负得不到施展,他必将离去。那时他将束手无策,孤立无援。张良娣在后宫兴风作浪,无人能制。眼见父皇日渐昏聩,身体不佳,一旦奸人在宫中作祟,必将祸及自己,危害社稷。想到这里,他焦虑地对李泌道:“先生此言一出,使豫心内惊惧。先生若离开朝廷,他们一伙无人能制。一旦奸人图谋,他们挑拨离间,造谣陷害,觊觎皇位,危害社稷。李豫怕的是自身难保,请先生怜而教我也!”

李泌道:“太子威德布于天下,别人很难撼动其位,且太子已过而立之年,智慧阅历非其他皇子可比,你大可安心。不过即便如此,贫道仍教太子四句话。”

李豫忙起身恭敬聆听。李泌道:“谨慎小心,恪守孝道。锋芒内敛,手握兵权。切记,切记!”李豫躬身施礼道:“感谢先生的教诲,李豫没齿不忘。只是日后我需要先生帮忙,到何地去寻先生?”李泌摆了摆手道:“殿下不必着急,贫道还不到离开的时候,贫道要准备离开,须先为殿下安排好一切。”

突然,李泌想起了一件事,对李豫道:“殿下,郭元帅奉命收复长安城,恐怕凶多吉少。他只有十多万人马,和叛军相比,兵力相差悬殊。并且仓促应战,无暇调集兵力,无筹划谋略时间,实乃兵家大忌啊!此时安庆绪从洛阳派出的援军可能已经到了长安城下,更使我军压力增大。这一战,我军必败无疑。郭元帅的处境将会非常危险,你须亲自率领人马去援救他。这是我大唐平叛的中坚力量,郭子仪更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救了他,就是救了大唐!”

李豫大吃一惊,忙道:“既然兵力相差悬殊,何不等候数日,从其他地方多调兵马,然后再战长安?”李泌道:“太子有所不知,你昨日去了宝鸡,未在朝中。皇上给郭子仪下了一道圣旨,命他十日内收复长安城。如从各地调齐兵马约需一个月时间,那时,郭子仪已经败于长安城下了!”

李豫紧张地道:“不知怎样救郭元帅?”李泌道:“凤翔兵马不多,你率五千人马,到长安城北边的黄土坡上埋伏。这黄土坡并不很高,但上面长满了树木杂草,易于隐藏兵马。贫道昨日课了一卦,卦象应在辛丑日,是凶煞,即九月十五日。你在此日前,务必要赶到黄土坡。赶到后,要在林中多插旗帜,多放烟雾,作为疑兵,阻挡叛军对我军的追杀。此事要秘密行动,切莫走漏了风声。一旦两军交战,郭元帅必败无疑。我军兵败,必退过此坡,过渭河,奔泾阳。你让过我军截住叛军,施放乱箭、擂鼓放炮,吓退敌兵即可。切不可与敌人恋战,你的人马少,叛军人马众,只要救下我军就行。”

李豫心里十分惊慌,急忙道:“谨听先生计策,我马上调集人马,尽快赶到黄土坡埋伏。”说完告辞出去。

再说郭子仪,他坐在大帐中苦苦思索破敌之策,但却找不到一点制胜办法。长安城高五丈,护城河宽十丈,深三丈,城的周长是二十里,十多万人马别说围城,能和敌人对阵就不错了。叛军城内有二十万人马,从蓝田方向又调来了三万人马守在城西,从洛阳来了五万人马守在城东,如果要攻城,叛军就会从两边杀来,使我军腹背受敌。如果和叛军正面交锋,敌人也会用两翼的人马包围我军,那也是必败无疑。

正在这时,中军来报,钦差李辅国前来宣旨。郭子仪忙命人排好香案,率领众将走出大帐,就见李辅国踱着方步走进了辕门。

李辅国面无表情地走近郭子仪,高声喊道:“郭子仪接旨。”

郭子仪赶忙向前两步,跪倒在地,其余众将跪倒在后。李辅国高声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汾阳侯、尚书左仆射郭子仪,久经沙场,战功显著,今加封为‘收复两京大元帅’,十日内须杀败叛军,收复长安,钦此。”郭子仪叩头谢恩,接过圣旨。

接完圣旨,郭子仪愣在那里一言不发。十日之内要攻破长安城,简直是痴人说梦。他本打算从全国各地再抽调十万人马共同破敌,皇上却限了十天时间,如何能够等到援军!

沉重郁闷的心情,压得他竟然忘了请李辅国进大帐休息。就听李辅国阴阴地笑道:“郭元帅,你也不请咱家进帐啊?”郭子仪猛然惊觉,忙道:“李公公请,本帅心思太重,竟然走了神,望公公见谅。”

李辅国笑道:“郭元帅名满天下,用兵有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今天是遇到了什么难题啊?”

郭子仪苦笑了一下,请李辅国进帐,边走边说道:“什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眼下这长安城我就毫无办法攻克。叛军有近三十万人马,而我军只有十三万人马,兵力悬殊太大啊!我本想再从外地调集一些人马,共同收复长安城,皇上却只给了我十天时间。时间仓促,哪里能够来得及啊!”

李辅国落了座,郭子仪的卫兵给他送上了茶,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杯子笑道:“咱家来时,皇后张娘娘让我代她向郭元帅问好。她很是关心元帅,您是咱大唐的顶梁柱啊!”

郭子仪站起身来,抱拳说道:“谢谢娘娘的厚爱。”

李辅国轻描淡写地道:“郭公,你就放开手干,不要顾虑,万一失手,老奴和娘娘一定在皇上面前帮你说话。保你不受皇上责罚。”

郭子仪一听,感到非常愤懑。这一仗关乎十多万将士的生命,能像他说得那么轻松吗?大丈夫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江海,万一兵败,岂能靠别人帮忙而免受处罚,那岂是大丈夫的行径?也是对他郭子仪人格的侮辱啊!

他站起身来,正气凛然地说道:“郭某自十八岁从军,纵横疆场三十余年,战阵不下百余次,哪次都不像这次使我为难。但大丈夫厮杀终生,忠心报国,岂惧马革裹尸!我郭子仪这一仗胜也罢,败也罢,绝不推卸责任,授人以柄,多谢李公公的好意,郭某决不领情。”

李辅国碰了一鼻子灰,讪笑着道:“郭元帅的赤胆忠心,无人能及,光明磊落的性格,更是令人钦佩。祝郭元帅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老奴告辞了,咱还要回去复命。”说罢告辞回去。

送走李辅国,郭子仪仍在苦思。他突然想起那一年和突厥人战于白土塬。

突厥国元帅阿布西率五万兵马入侵河中郡,他奉王忠嗣将令,率三千兵马做先锋,前去破敌。哪知晚上行军迷了路,却摸到了敌人大营的后方。太阳出来后,又起了大雾,他的士兵走了一夜路程,已经是人困马乏,肚中饥饿。听着不远处敌方人喊马叫的声音,他感到惊奇,便找来当地人打听,才知道面前就是白土塬,是敌人的大营。

他心想这是破敌的绝佳机会,可以利用大雾作掩护,发起突然攻击,敌人不辨虚实,必会溃败,但回头一看自己的士兵都躺在地上,大家十分疲劳。他心生一计,对将士们喊道:“前面有一条小河,突厥人守在河边,咱们只要打跑突厥人,马上就有水喝,有饭吃,大家有没有信心?”众人一听有水喝,马上从地上爬了起来,高兴地叫喊起来:“有信心,咱们听郭将军的,打跑狗日的突厥人。”他命士兵把树枝拴在马尾上来回奔跑,搅起冲天尘土,擂响所有的战鼓,大声呐喊着冲杀过去。突厥人果然中计,他们不辨虚实,以为唐朝的大军冲杀过来,五万人马溃不成军,仓皇向西逃去。将士们占领了敌人的大营,才知道是郭将军的“望梅止渴”计。虽没有河水喝,却有敌人留下的现成早饭。大家饱餐一顿,信心十足地继续追击敌人。待王忠嗣的大军赶到,突厥人已被郭子仪的三千人马赶了回去。这是郭子仪以少胜多的一次战例。

可如今形势不同了,十日的期限转眼已经过去了七天,郭子仪仍然没有想出破敌的办法。没有办法,但不能违抗皇上的命令,胜败也得打一仗。他作了一些准备,知道失败在所难免,便派三千士兵,押运粮草秘密撤到渭河北岸。因病未愈的大将李晟,还有随军文官,一同撤出,并预先选好退路,然后擂鼓升帐。

太阳已经落山,天气仍很闷热。郭子仪顶盔挂甲,端坐在帅帐中央。点完名后,他站起身来环视着众将,足足看了好一会。然后说道:“诸位将军,和叛军的这一仗在所难免,终归是要大战一场的。敌人的兵力是我军的两倍多,敌众我寡,兵力悬殊。但皇上给我们的命令是十天破贼,今日已是第七天,本帅决定明日开战。”

他说话的声音低沉,双目注视着众将,使人感觉到既悲壮又凄凉。而后他双眉一展,高声命令道:“众将听令,李嗣业、高峰寒。”二人向前跨出一步,大声应道:“末将在。”“命你二人率两万人马挡住长安城东的敌人,使其不能袭我后方,断我军后路。”二人应了一声:“末将遵令。”接过令箭,退回自己的位置。

郭元帅又抽出一支令箭,说道:“郭曜、郭旰听令。”郭子仪的老大、老二两个儿子向前跨出一步,应道:“末将在。”郭元帅道:“你二人带领一万人马,挡住城西的敌人,使其不能靠近我军阵营,袭我右翼。”两兄弟应了一声,接过令箭,退向一边。郭元帅望着两个儿子和李嗣业、高峰寒说道:“你们要多备弓箭,各要死战,方能确保我军两翼不遭敌人袭击。否则,军法从事。”四人同声应道:“如若违令,甘受处罚。”郭元帅道:“你们先出去准备。”四人得令退出。

郭子仪面色凝重地看着众将道:“敌人城东有五万人马,城西有三万人马。我军只是各派出了少量人马,他们四人恐怕挡不住敌人,但也没有办法,我军就这些人马。其他将军听令,明日五更开饭,天明列阵,务必要力战方能破敌。”众将齐声应道:“谨遵军令。”郭元帅挥了一下手,众将便都退了出去。

郭子仪叫住了虎大成和他的五子郭晤,对他二人道:“虎将军和郭晤,你们二人各带三千人马,今夜就出发,秘密潜到城东和城西敌人大营的后方。明日开战,这两路人马必定出动。李嗣业、高峰寒和郭曜、郭旰挡住他们,你二人趁势袭击敌人的大营,到处放火,烧毁敌人的营寨。叛军看到己方营中起火,必回兵来救,高峰寒和郭曜他们的压力就能减轻。你二人得手后绕到敌人的后面偷袭,然后和他们合在一起,便可杀退敌人。虎将军你往东去,郭晤你往西去,一定要看准时机,不能过早行动,明白吗?”二人答应一声退出帐外。

郭子仪安排完了众将,心情仍十分沉重,面对强大的叛军,他心中没有取胜的把握,明日一战,败多胜少,他望着远处的秦岭峰顶,默默地叹了口气。

第二日拂晓,唐军早饭已毕,郭子仪传令拔营出战。回头对旁边的郭曜、郭旰、李嗣业、高峰寒道:“你们也该出发了,记住,一定要死战,方能保住我军两翼。”四人应了一声,便都翻身上了马。

郭旰刚骑到自己的五花马上,那马一声嘶鸣,前腿人立,将郭旰掀了下来。郭旰从地上爬了起来,恼怒地抽出鞭子向战马打去。

郭子仪忙劝阻道:“旰儿,此马易地临阵,疏而惊恐,恐为不吉。你骑为父的‘玉狮子’前去吧!”郭旰道:“将士临阵,不死即伤,岂可怯马失前蹄耳!”说着便拉过五花马,重新跨了上去,转脸对郭子仪道:“谢父帅,儿去了。”说完松开缰绳,五花马如飞而去。郭子仪听到郭旰说了一个“死”字,心头不禁一沉,闷闷不乐地望着远去的郭旰。

这正是:大将征战岂惜身,花马预知主人危。

    慷慨激越悲壮士,八虎七风少一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