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俅究竟是个怎样的人_冷历史

高俅究竟是个怎样的人_冷历史

时间:2022-04-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高俅究竟是个怎样的人_冷历史在《水浒传》中,施耐庵将高俅刻画成了一个奸诈无比的典型奸臣形象,可以说是全书的“反角男一号”。正史中,高俅一生政绩平平,劣迹亦不甚昭著,有载的只是“败坏军政”,以及见于《宣和遗事》的为阿谀徽宗而构陷良民。《挥麈后录》还提到,高俅始终对苏轼的提携之情念念不忘。

高俅究竟是个怎样的人_冷历史

在《水浒传》中,施耐庵将高俅刻画成了一个奸诈无比的典型奸臣形象,可以说是全书的“反角男一号”。索查《宋史》,当时的确有几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分别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称为“六贼”,六贼之外还有杨戬,这七个人《宋史》皆有专传,蔡京入《奸臣传》,王黼、朱勔入《佞幸传》,童贯、梁师成、杨戬、李彦入《宦者传》,而唯独在民间“臭名远播”的高俅未独设本传,仅有几处散落交代。《宋史·徽宗本纪》载:“(政和)七年正月庚子,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宣和)四年五月壬戌,以高俅为开府仪同三司”。《宋史·李纲传》载:“(靖康)元年,陈东上书乞诛蔡攸……高俅等人。”《宋史·忠义一·李若水传》载:“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至于高俅的其他事略,散见于《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三朝北盟会编》《宣和遗事》《挥麈录》《鸡肋编》等书中。统观这些史料,可大略描绘出高俅的一生:他原为庶民,因善蹴鞠而受到徽宗赏识,其后竟官路亨通位极人臣。金兵第一次进攻东京时他随徽宗逃难,最后老病而死,死后被追削其官。正史中,高俅一生政绩平平,劣迹亦不甚昭著,有载的只是“败坏军政”,以及见于《宣和遗事》的为阿谀徽宗而构陷良民。而从《宋史》不列高俅本传可以推断,高俅其实并非同“六贼”与杨戬一样系大奸大恶之徒,更可能只是皇帝身边一个不学无术的弄臣而已。对于高俅事迹记载最详尽的《挥麈后录》,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唐宋八大家”曾巩的弟弟曾布之子。王明清也可谓是世家旧族,见闻十分广博,因此《挥麈后录》虽非正史,而后世学人认为该书不仅内容丰富,说它可以“补册府之遗”,同时亦承认它所记的资料翔实可靠,非一般坊间穿凿附会的笔记野史。

【宋】赵佶《红蓼白鹅图轴》

高132.9厘米,宽86.3厘米,设色画,无名款,收传印记有“宣和殿宝”“乾隆鉴藏”等十余印。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挥麈后录》还提到,高俅始终对苏轼的提携之情念念不忘。每当苏轼的子孙亲友来京师时,高俅都要亲自抚问,赠以金银财物,周济他们的生活。北宋末年,元祐党人的子弟境遇非常悲惨,他们不能做官,连进京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居于流放安置之处,也时常受到当地官员的排挤和凌辱,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反观高俅此举,可以理解为对苏轼的知恩图报,当然也有可能是为“求名”刻意为之。若是后者,却正是他比蔡京、童贯、梁师成等人高明之处。我们亦可推测,苏轼虽“君子坦荡荡”,却并非愚蒙之徒,他能够收高俅为小史,在仕途不利时又将其举荐给知交好友,想来高俅其人并非如《水浒传》中写的那样不堪。知恩图报也好,求名求誉也好,结果是苏轼的子孙在如此逆境尚能得到朝廷高官庇护,求得一条生路,而高俅也并未如蔡京、杨戬等人一般被诛杀,而是老死于病榻,可知与人为善,善莫大焉。至于高俅如何成为《水浒传》中的众恶之首,有学者认为:一是出于小说的艺术形式考虑,需要一个脸谱式的奸臣以衬托忠良,相较之下高俅的发迹史更富传奇色彩;二是高俅从政期间以弄臣专权,也确有劣迹可查;第三点,也是较重要的一点,高俅只因会踢几脚好球就青云直上,在当时“十年寒窗”才能晋身仕途的年代,委实让人难以接受,尤其对那些废寝苦读却终究无法出仕的知识分子而言,更是莫大的刺激。不要忘了,古时最受老百姓欢迎的传奇、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多由此类人写成,高俅自然也就成了不平衡心理的发泄对象,并随着《水浒传》这本伟大的文学杰作而不幸骂名不朽。

【宋】赵佶草书《千字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