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曲《见娘》惊剧坛

一曲《见娘》惊剧坛

时间:2022-04-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曲《见娘》惊剧坛杨银友,永昆著名生角演员,瑞安市人。《见娘》的成功,不仅使主演此剧的演员杨银友与章兴娒双双获得省市会演表演一等奖,更引起《浙江日报》、《戏剧报》等媒体的关注,相继发表评论文章,使名不见经传的永嘉昆剧从此声名远播,成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这一段经历,对我创造王十朋这一特定环境中角色的思想感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使我在《见娘》的表演中有了真情实感。

一曲《见娘》惊剧坛

杨银友(1910-1993),永昆著名生角演员,瑞安市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永嘉昆剧振兴会名誉会长。

我之认识永昆,第一次是在《模仿动物造型的蔡怀卿》一文中所叙的,温州京剧团里一位来自永昆的武生演员演出《水淹七军》,戏中周仓水擒庞德的舞蹈引起我莫大的兴趣;第二次则是看了杨银友主演的《见娘》,使我深深地感到,永昆演员在舞台上刻划人物居然能够如此深化和细腻,令我从那以后对永昆刮目相看,并且把大半生精力用在对永昆的研究上。

杨银友

1957年4月,温州地市举办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我负责大会宣传工作,编印一张前晚演出剧目的报道介绍与评论,即通常所说的“会刊”。报纸的纸型是八开两张,每晚我必须在9点钟把稿子写好编好,交给油印组刻印。由于时间实在太紧,每晚参加会演的节目我只能浮光掠影地扫一眼。那晚恰好上演永昆参演的《见娘》,我照例到台下扫一眼,不料却被主演此剧的杨银友与章兴娒二人精湛的演技所慑服,一直看到此剧演完,已经是晚上10点20分。(www.guayunfan.com)如果说,“水擒庞德”使我认识到永昆演员塑造角色时是借助动物来进行别出心裁的创造的话,那么,《见娘》确实引我深入到永昆演员表演艺术的精髓。

杨银友录制的《见娘》

《荆钗记·见娘》是一出揭示人间真情即夫妻真情与母子真情的情感戏。王十朋之母想进京寻子,玉莲之父钱流行命仆人李成伴随王母同去临安。母子相见,分外快慰。王十朋见妻子玉莲未曾到来,当询问李成时他又言语支吾,于是疑窦丛生,使他产生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反复盘问过程中,王母不慎把藏在袖中的孝头绳掉落地上,王十朋见状大惊失色,反复追问,王母自知难以隐瞒,这才将钱玉莲被后母逼迫改嫁而无奈投江自尽的真相说出。王十朋痛不欲生,在昏厥苏醒后立下誓愿,决定终身不再娶妻。

王十朋在这场戏的感情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以下四个层次:喜——疑——惊——痛。

王十朋宦游在外远离膝下多年,突见母亲到来,不由心花怒放,在母亲面前用了一种跳跃式的“麻雀步”来表现他内心的喜悦与快慰。这种“麻雀步”是中国所有地方剧种的小生行当中,只有永昆才有的一种步法,业内人士对此颇多赞誉。当王十朋发现自己的妻子钱玉莲没有随同母亲一起来时,便到门口张望,继而询问李成,进而思考揣摩李成“顾左右而言他”的答话,杨银友用了一种抖动帽翅的技巧来表现他心中的疑惑。先是一边帽翅抖动,次而两边帽翅同时抖动,再进而两边帽翅交替抖动,随着疑窦的加深,抖动也不断地加速。抖动帽翅虽是演员的一项的基本功,但这不单纯是为了展示演员的技能,而是与内心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内心世界激烈斗争的外化。

第三层的“惊”,是看见王母袖中掉落孝头绳时突发性的情感转折,王十朋惊叫了一声“啊”,随着一声响锣,剧情的节奏由从此急转直下。到最后王母说出钱玉莲已投江而死的真相,王十朋心疼欲裂,肝胆俱摧,终至昏厥。杨银友把握王十朋情感的转变过程,层次分明,恰到好处。

《见娘》的成功,不仅使主演此剧的演员杨银友与章兴娒双双获得省市会演表演一等奖,更引起《浙江日报》、《戏剧报》等媒体的关注,相继发表评论文章,使名不见经传的永嘉昆剧从此声名远播,成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国内许多艺术大师对永昆赞不绝口,昆剧表演艺术大师俞振飞说:“南昆北昆,不如永昆!”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说:“地方剧种中我最喜欢永昆。”

杨银友一夜成名,经常有人前来采访,大都是要求他谈谈如何创造角色。为此,他口述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真假之间》,由陈斌记录,发表在1962年10月28日的《浙南大众报》上。这篇文章是他创造角色的心得与体会,对研究杨银友的舞台艺术有一定参考价值,全文如下:

真假之间

小说作者要把一本书写好,把书中的人物写活,情节安排妥帖恰当,语言生动形象而又富于个性,他就必须深入生活,对小说中的人物原型有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一个演员要把角色演好,除了他应有的表演才能以外,也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灵感。

我演戏演了几十年,对于角色的创造是否成功,我是用以下的土办法来衡量自己的:某本戏中我所扮演的角色;在演出中我必须忘记自己是杨银友,而是场上的角色。我必须按照角色的身分、他所处的环境以及戏中所展开的情节来再现人物。如果不是这样去把握,演出效果就不可能达到逼真的程度。

在《荆钗记》中,我扮演的是王十朋这个角色。王十朋在《见娘》一出中,听说母亲到来,就喜出望外,及至见了面,发现妻子没有来,就引起他的怀疑,经过再三追问,才知道妻子钱玉莲已被迫投江自尽了。这一连串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有一个过程的。先前由于我的体验比较肤浅,表演中也没有把握好分寸,所以演出效果也不好。后来我看了俞振飞和周传瑛扮演的王十朋,再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我想起了自己过去生活中的一段和王十朋相似的经历:解放前,我经受了不少艰难困苦才娶了妻成了家,虽然比较贫困,但夫妻相爱,家庭和睦,一年后还生了个孩子。那时为了生计,我不得不跟着戏班在外县演出,未能在家对她进行护理。想不到她竟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了,孩子因没有母亲哺乳,也很快夭折。当家人来到我的台基点时,害怕出现意外,不敢把这凶信直接告诉我,总是躲躲闪闪,欲言又止。直到我发了火,他们这才道出真情。当我得知真相时,当场就昏死过去。这一段经历,对我创造王十朋这一特定环境中角色的思想感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使我在《见娘》的表演中有了真情实感。

在传统剧目《八义记》中我扮演程婴一角,程婴在“抱孤出关”的一出戏中有很多做功,当然也要让观众理解他此时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演员细心地琢磨每一个细节,恰当地把握角色感情发展的脉络。否则,任凭你舞蹈身段如何的美,帽、袖功夫耍得再多,也一定是吃力不讨好的。程婴抱孤出关时,他手里捧的虽是一个放着布娃娃的药箱,但演员却不能把它看成是个布娃娃,应该把他看作是活着的赵氏孤儿,要担心他在出关时突然啼哭起来,如果被守关的韩厥发现,他和公孙杵臼定下的计策就前功尽弃了。后来,当韩厥发现了赵氏孤儿以后,程婴的情绪紧张到了极点,眼看就要遭到不测之祸了,却不料韩厥深明大义,拔剑自刎。此时,程婴也由恐惧、焦虑而转为崇敬,这一连串的思想转变过程都要让观众有真切的感受,要表演得恰到好处,这有这样,才能把这出戏演真,把这一角色演活。

上面说的仅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也许是片面的,请同志们给予指正。

银友出身于梨园世家,父名杨金水,晚清时为“新益奇”乱弹班正旦;长兄杨友娒,也是乱弹班生角演员,是业内人士公认记性最好的“活字典”,1956年挖掘记录传统剧目,杨友娒一人就口述了32本传统戏。杨银友自幼随父兄到处辗转,耳濡目染已有心得。13岁时进“新高升”乱弹班习艺,正式拜卓子卿为师,习正生。15岁进“新凤玉”乱弹班演正生,16岁进“大三升”乱弹班改演小生,之后又转入“新润玉”等乱弹班。1934年进入“新品玉”昆班,拜潘金池为师学习小生,先后在“品福”、“同福”、“一品春”等昆剧班社搭班,在浙南地区演出,声名鹊起。抗日战争时期是温州戏曲班社生存最为艰难的时期,他的青春在极度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度过,从艺剧种涉及温州乱弹、昆剧与京剧。

温州地方剧种演员有一种说法:高腔、昆曲、乱弹、和调只隔一层纸,但京剧却隔着一堵墙。这是因为上述四个地方剧种除了声腔(唱腔曲调)有别之外,宾白用的都是所谓的“乱弹白”,演员在这几个剧种间流转跳槽,很快就能适应。但京剧的京白与各行当的韵白,却远非一年半载所能学会,温州有的京剧演员学了一辈子,最后还是个“半吊子”。

梨园世家的基因造就了杨银友极高的悟性,而求生的本能也使他敢于寻找新的突破口。1942年,在当局的严厉禁止下,地方戏曲剧种纷纷解体,而京剧班社犹能在夹缝中生存。他先入“大三庆”京班,主攻小生与老生,抗战胜利后又转到“二二京剧团”,所演的都是机关布景的连台本戏,如《江湖奇侠传》之类,根本没有什么艺术可言。1946年,他又回到“新品玉”班。1953年成立“巨轮”昆剧团,此后一直在“永嘉昆剧团”演小生。

杨银友戏路较宽,且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在京班中的几年也没有白混,有些角色的手段与亮相造型就是从京剧中吸收过来的,如《连环记·小宴》中吕布的翎子功,还有如甩发、甩胡子等基本功,对昆剧都有借鉴作用。这正应了前人的一句话:“转益多师是我师。”

在蒲门生时代,据说小生的念白全用本嗓,观众听来也比较自然顺耳,不像苏昆那样大小嗓结合。后来可能受到苏昆或京剧的影响,永昆有的小生演员便改成子母喉并用了。杨银友的《见娘》虽也是本嗓与假嗓并用,但没有苏昆那么夸张。杨银友在京班中演过吕布、周瑜等一类小生角色,回到永昆后能够严守“楚河汉界”,并未给他带来负面影响。在咬字、收音、归韵等方面,他仍然能够保持永嘉昆剧的本来面目,更没有在扮演王十朋、蔡伯喈等角色时流露出京剧独有的“上口字”。

杨银友为人厚道,谦虚谨慎,作风正派,戏德戏艺两全其美。他所创造的舞台形象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表演特色。演出如《荆钗记》中王十朋、《琵琶记》之蔡伯喈、《连环记》之吕布、《十五贯》之况钟、《八义记》之程婴、《跪池·变羊》之陈季常等40多个大戏的主角都极有心得,自成一家。杨银友善于刻划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在情绪,通过眼神变换和细腻的形体动作来加以表达,使观众看戏如身历其境。

杨银友对自己的亲传弟子如叶德远、林媚媚等都能悉心教导,使永昆的《见娘》一剧得以保留至今。1980年退休后的数年中,他仍为振兴永昆而到处奔走。

1978年中共三中全会之后,百废俱兴,但对地方戏剧来说好景不长。到80年代中期,民族戏曲已渐见颓势,年轻人对戏曲的无知与生疏,从艺精英的老化与凋零,民间票房的消失与观众的大量流失,都是一种行将消亡的征兆。在这种形势下,挽狂澜于既倒便成了老一辈艺术家不可推卸的责任。1993年春节过后,杨银友与导演李冰来到我的单位找我,因省计经委已同意在永嘉县成立“浙江省艺术学校永嘉昆剧班”,而永嘉县政府却借口经费困难多方推诿。杨银友与李冰提出要建立一个民间组织来解决经费问题,此事商量的最终结果是建立“振兴永嘉昆剧基金会”,准备通过民间渠道募集经费办学。由杨银友出任永嘉昆剧振兴会会长,李冰任副会长,而我则担任秘书长。

那时建立一个民间组织的手续远没有现在这么繁琐,向民政局申报备案即可。此外还起草了一份《缘启》广为散发,同时还在报纸上刊登启事。《缘启》全文如下:

振兴永嘉昆剧基金会缘启

永嘉昆剧是从宋代温州南戏直接传承而来的一个独特的剧种,据当代声腔学家认定,今之永嘉昆剧实系明代海盐腔之遗响。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民族戏曲出现危机,老艺人相继凋零,永嘉昆剧几成“广陵散”。为抢救濒临绝响的优秀文化遗产,在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多方奔走和广泛呼吁下,国家文化部、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经济计划委员会、浙江省教委已相继发文,同意在永嘉县成立“浙江省艺术学校永嘉昆剧班”,并拨给指标30名,由永嘉县文联副主席、永昆世袭子弟孙光娒先生负责筹备。

惟以永嘉县地处山区,经济贫困,部分地方人民尚未获温饱。永嘉昆剧班开办之后,每年约需支出25万元人民币,永嘉一县实难独力承担。为此,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成立“振兴永嘉昆剧基金会”,诚望海内外社会贤达、热心人士共策共力,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重振吾温州南戏之家声!

贤人功德,青史无亏,区区之意,诸希亮鉴。

谨启。

永嘉县振兴永嘉昆剧基金会 一九九三年三月

由于永嘉县政府当届领导人对办昆剧班的抵制,筹备工作被搁置,筹备此事的县文联副主席孙光娒也因此愤而离职。永嘉县“振兴永嘉昆剧基金会”无疾而终。同年冬,杨银友病逝于家,终年72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