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力谏“弃台”,维护统一

力谏“弃台”,维护统一

时间:2022-04-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力谏“弃台”,维护统一4.力谏“弃台”,维护统一刘国轩所率精锐被歼后,台湾郑氏集团惶恐不安。其次,从政治上说明台湾决不能放弃,否则将加剧台湾人民与清统治者之间的矛盾。玄烨看到施琅奏疏后,认为“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郑成功击败荷军,收复台湾,曾给予这些殖民者以沉重打击,但并未完全解除它们的侵略威胁。

力谏“弃台”,维护统一

4.力谏“弃台”,维护统一

刘国轩所率精锐被歼后,台湾郑氏集团惶恐不安。当时有人向施琅说:“公与郑氏三世仇,今郑氏釜中鱼,笼中鸟也,何不急扑灭之以雪前冤”。施琅回答说:“吾此行上为国、下为民耳。若其衔壁来归,当即赦之,毋苦我父老子弟幸矣,何私之与有?”施琅没有趁势进军消灭郑氏集团,而采取了强有力的心理战法。对投诚、投降人员,以礼相待,发给钱粮,伤员予以治疗,愿归家者派小船送回台湾。这一政治措施,使已经失去斗志的郑军更不肯战。郑克塽、刘国轩等统治集团决策人物们,认识到台湾与大陆统一已成必然趋势,就派人与施琅联系,决定投诚,台湾终于在施琅手中重新与大陆统一。

郑氏集团归顺之后,清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无知大臣,认为台湾地狭人少,财赋无多,又孤悬大海,派兵驻守不仅糜费钱粮,且鞭长莫及,竟极为荒谬地提出“宜迁其人,弃其地”的主张。施琅对台湾的战略地位和实际情况深为了解,他坚决反对放弃。上疏玄烨,从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详尽精辟地阐述了台湾与东南海防的重要关系,以及设防与放弃的利害。该疏的主要内容为:

首先,从军事上说明台湾的战略地位及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他说:“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荷兰侵占和郑氏割据的六十年中,东南沿海边患不绝。如弃而不守,终将为荷兰重新侵占,“必合党伙窃窥边场,迫近门庭,此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如仅守澎湖而弃台湾,则澎湖孤悬汪洋之中,土地单薄,界于台湾,远隔金厦,岂不受制于彼而能一朝居哉?是守台湾则所以固澎湖,台湾、澎湖,一守兼之,沿边水师,汛防严密,各相犄角,声气关通,应援易及,可以宁息”。

其次,从政治上说明台湾决不能放弃,否则将加剧台湾人民与清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他说:“夫地方既入版图,土番、人民均属赤子,善后之计,尤宜周详。此地若弃为荒陬,复置度外,则今台湾人居稠密,户口繁息,农工商贾,各遂其生;一行徙弃,安土重迁,失业流离,殊费经营,实非长策。况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使渡载不尽,苟且塞责,则该地之深山穷谷,窜伏潜匿者,实繁有徒,和同土番,从而啸聚,假以内地之逃军闪民,急则走险,纠党为崇,造舟制器。”(www.guayunfan.com)再次,从经济上说明台湾大有发展前途。他说:“台湾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鱼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树,遍处具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且舟帆四达,丝缕踵至……实肥饶之区”。

最后,他得出结论说:“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勿谓彼中耕种,尤能少资兵食,固当议留;即为不毛荒壤,必借内地挽运;亦断断乎其不可弃”。“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玄烨看到施琅奏疏后,认为“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完全按施琅建议,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台湾府、台湾、风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并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三千。

施琅因功实授靖海将军,仍任福建水师提督。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三月,病死于官署,终年七十六岁。玄烨加赠为太子少傅,谥襄壮。他出征台湾及其善后处理的奏疏,在他生前就已汇集刊印为《太平奏议》,他死后,又经其后人整理编辑为《靖海纪事》。该书如实地记录了施琅征台的战略战术思想、澎湖登陆战斗经过,以及平定台湾郑氏政权后,是否设防、对投诚人员安置等问题的态度和意见;从中还反映出康熙帝玄烨在台湾问题上的方针和政策,对清初军事史的研究,有较高史料价值。

施琅一生在军事上的最大成就,是胜利地完成了玄烨赋予他的任务:消灭郑氏割据政权,平定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它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十六世纪,正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一些最早的殖民主义国家,相继向东南亚扩张的时代。它们不断向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侵扰,并相互争夺我国领土台湾,以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前进基地。郑成功击败荷军,收复台湾,曾给予这些殖民者以沉重打击,但并未完全解除它们的侵略威胁。台湾孤悬海外,势单力弱,假如不与祖国大陆结合则很难单独抵御外国殖民势力的侵略。施琅一战定局,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形成一个整体,既保障了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又捍卫了祖国的东南海疆。从郑氏割据政权消灭,到鸦片战争的一百多年中,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没有再受到外国殖民势力的大规模入侵,就军事方面而言,主要原因是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施琅一生对军事的重要贡献,是他第一个从战略角度提出台湾在我国国防上的地位与作用。这比明代将重点完全置于沿海大陆及少数近海岛屿的海防思想,又前进了一步。这是针对当时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炮舰扩张政策而提出的,不仅对当时的国防,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后世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发生了日本侵略军在琅峤登陆事件时,腐朽的清王朝虽然对日本的侵略台湾,采取了妥协投降的方针,但许多有识之士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官员们,就曾研究了施琅的《靖海纪事》,认识到台湾对我国国防的重要意义,在谈判中坚持了整个台湾都是中国领土的正确立场,要求日军撤走。

总之,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它和祖国大陆的关系,是“团结则安,分裂则危”。如果说郑成功是台湾与祖国大陆重新统一事业的开启者,那么施琅则是这一伟大事业的继承者和完成者,对他在我国军事史上的成就与贡献,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