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固原地区文艺工作者的故事

固原地区文艺工作者的故事

时间:2022-07-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81年初,固原地委决定筹备成立地区文联并创办期刊。当年7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复同意创办《六盘山文艺》; 11月28日至12月2日,召开了固原地区第一次文代会,固原地区文联正式成立。1979年10月30日,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还有,任地委宣传部部长的张学彦和地区文教局副局长冯汉兴——他们是固原地区文联的发起人、筹备组组长和副组长,第一届文联的主席和副主席之一。

屈文焜

屈文焜,当代诗人、民俗文化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爱与人生》《花儿美论》。

1981年初,固原地委决定筹备成立地区文联并创办期刊。当年7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复同意创办《六盘山文艺》(内部发行); 11月28日至12月2日,召开了固原地区第一次文代会,固原地区文联正式成立。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晃到了而立之年。而30年前的那个时候,也正是我的而立之年。

在我的印象中,固原是当时宁夏四个地区(市)中最早成立文联和创办期刊的——《六盘山文艺》1981年创办,1984年更名为《六盘山》,1985年起向国内公开发行,也是唯一历经数次整顿却从未停刊、连续出版30年的地区(市)级期刊。

今天回想起来,西海固这么一个“苦甲天下”的地方,之所以能在文化建设方面抢占发展先机而且“咬定青山不放松”,我想大概有这样几个因素:一是大环境的影响和地委的重视;二是文化官员的热心和文化人的执着;三是读者、作者和编者的共同努力。

1979年10月30日,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经历十年的噩梦和折腾之后,文艺的春天终于来了。改革开放给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带来的冲击,那种由“万马齐喑”到万马奔腾的浪潮,那个绝无仅有的被称为“文学热”“文化热”的年代,文学梦的痴狂、神圣和荣耀,是今天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作家、诗人、读书、创作,这些美妙绝伦的词汇简直可以与英雄行为相提并论。一时间,全国各地文学报刊风起云涌,文学青年摩拳擦掌,大有“遍地英雄下夕烟”之势。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审时度势打文化牌,不失为一个聪明的选择。不仅仅是固原地区文联成立及《六盘山文艺》创办(早在1980年,固原县文化馆就编印过一种叫《六盘山》的内部刊物,它为《六盘山文艺》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还有固原博物馆、固原地区秦剧团及其学员队,包括《固原报》和《固原师专学报》的成立和创办,西吉县文艺队花儿歌舞剧《曼苏尔》的创作演出等,都是那个时期与文化有关的重大事件,在西海固社会文化发展史上书写了精彩的一笔。

做这些事,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来说也许并不难,但对宁夏南部山区的西海固来说很不容易,因为还有更紧迫的事情要做。

《今日中国》杂志有一段描述:“80年代,南部山区还有70%的人口不能稳定的解决温饱问题,其中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人口将近60万,占南部山区人口的30%。许多农家不仅炕上没有被子,孩子没有衣服穿,就连吃饭的碗都没有,只在炕沿上挖几个小坑,就算饭碗了。有些人家人均每天只有不到50克口粮……”在这样严酷的现实面前,我们的父母官居然没有忘记老百姓的精神食粮,真是让人感动。

万事开头难。有些人有些事是不能忘记的。

固原地区文联的筹备及初创阶段,地委、行署和区党委宣传部的领导,特别是前后两任地委书记马廷荣、惠连杰,刘金声副书记,王一宁部长,李志强副部长等,给予过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句话,支持或者反对,都可能会改变文联及《六盘山文艺》的命运。

还有,任地委宣传部部长的张学彦和地区文教局副局长冯汉兴——他们是固原地区文联的发起人、筹备组组长和副组长,第一届文联的主席和副主席之一。他们承上启下、亲历亲为,尊重理解文艺工作者,善于做“桥梁和纽带”,在履行这一历史使命中承担了组织领导工作,功不可没。

借此机会,谨向不幸离世的张学彦以及直接或间接参与过文联筹备和初创阶段工作、在文艺创作和研究方面做出成绩的范泰昌、任光武、陈桂英、翟辰恩、王绳武、袁伯诚、李景珍、董光远诸同仁表示深切的怀念!

许多人走了,又有许多人来了,这就是历史。

根据文联筹备组领导的安排,负责做具体筹备工作的是范泰昌、高琨和我——分别来自地委宣传部、地区秦剧团和行署文教局。文联成立之后,我们三位就都留下来了,成为最早的专职工作人员:范泰昌任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高琨是办公室大拿,我在编辑部当编辑。紧接着,被埋没于固原乡下长达20年之久的北大才子米振中被“挖”了出来,任编辑部副主任。

文联办公室设在地委大院的两间平房里,就这几个人这几条枪,几乎是白手起家。我们怀着满腔热情,连偷带抢从行署办公室库房弄来几样旧桌椅,便开始了正式运作。

随后张淑琴、任光武、李云峰、王漫西、陈彭生、李振声、李成福、雷固民、陈桂英、戴凌云、赵秀霞、闻玉霞、伏建国、王铎等陆续加盟,我们的队伍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如果说文联工作总体上比较“软”的话,办刊物则是比较硬的活儿,一点也松懈不得。那个时候,跃跃欲试的作者看起来真不少,稿件满天飞,但实际上有质量的东西不多,甚至把新闻稿件当作文艺作品拿来发表的,也大有人在。

全地区范围内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文学作品的作者屈指可数:丁文(是唯一在国家级期刊《人民文学》发表过一首诗的,题目叫《算盘滴滴答答响》)、翟辰恩、徐兴亚、蔡锦棨、高琨、慕岳、范泰昌、任光武、李云峰、张一民、华世欣、苏海东、罗存仁、张海晏,我也算一个吧(印象或有遗漏)。不管怎么说,仅仅靠这十来个作者办一份像样的文学期刊,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一致认识到:必须立足本地,下决心培养壮大作者队伍。为此,先后采取办讲习班、讲座、改稿会、研讨会以及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组织作者赴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考察学习,邀请张贤亮、张武、戈悟觉、吴淮生、虞期湘、高奋、高深、秦克温、肖川、姚承秀等区内外著名作家和编辑家与作者面对面辅导授课。这些工作的开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当然也与作者个人的努力分不开)。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编印过一本资料集《文联十年》,收录了本地作者在国内各种报刊发表作品的名目,从中可以看出十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三十年过去了。

三十年来,固原地区(市)文联从无到有,固原地区(市)的文艺事业从弱到强,与改革开放同行,走科学发展之路,创造了辉煌业绩。而立之年,真的立起来了——这是一部集体创作完成的具有拓荒意义的地方文化发展史,凝结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希望和梦想,值得记录和纪念。

从1981年筹备文联和创办《六盘山文艺》开始,直至1993年底,我有幸作为这个过程的参与者,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力,乃情之所至、爱之所归。

西海固沟壑纵横、伤痕累累的黄土地养育了我,山塬和梁峁、窑洞和土炕、五谷杂粮以及浆果和野菜,是我生命中永远飘扬的旗帜。我热爱这里的一切,那个时代、那种氛围、那些简单而激动的日子。

在文联工作的十余年,也是我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读书学习和写作有所收获的时期。最重要的,是有了这个过程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积累。在没有路的路上行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等待,在饥渴和疲惫中挣扎,并非是对作家或诗人唯一的惩罚。我走访过生活在西海固最基层的那些我知道名字的几乎每一位作者和花儿歌手,我知道他们在创作和歌唱中是怎样理解孤独、忧伤并且享受着快感的。

其间,我还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当代文学讲习班和全国青年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有幸聆听了林默涵、钟敬文、艾青、魏巍、姚雪垠、刘绍棠、玛拉沁夫、李瑛、冯牧、金开诚、柯岩等文学大师的教诲;与自治区文联副主席杨韧一道考察了西南、华南地区回族文学艺术情况;参与主持完成了国家“七五”艺术科学重点项目《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出版了自己的几本小册子,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往事历历在目,美好而难忘。

衷心感谢曾经给予我鼓励与支持的领导和同志们!

最后,请允许我抄录在20年前写的一首散文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