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类进化之路_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人类进化之路_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时间:2022-04-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进化之路_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19世纪达尔文根据生物进化学说,大胆提出了人猿同祖的理论。图2-2 南方古猿是已知的人科成员之一。左图为南方古猿头骨,右图为古人类学家推测的南方古猿活动场景。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化石最早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猿人又可分为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北京猿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据推算,北京猿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

人类进化之路_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19世纪达尔文根据生物进化学说,大胆提出了人猿同祖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是由栖息在树上的狐猴进化而来的。狐猴先逐渐进化成猿类,再由猿类进化到某种古猿,然后古猿的一个分支从树上下了地,并进化成人类(图2-1)。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证明达尔文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今天的人类又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呢?

图2-1 灵长类演化图谱

上新世的早期(约1000万年前),地球上许多地区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气候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干燥,热带森林面积缩小,结果原来很多树林茂密的地区变成了开阔的林地和草原。作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的某类古猿,原来是森林动物,通常居住在树上,随着森林的减少,这类古猿至少分成了两支,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支逐森林而居,继续留在树上生活;另一支由树上转到地面上生活,并逐渐演变成人类。(www.guayunfan.com)古猿到地上生活后,它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在树上生活时,古猿的敌人很少;到地上生活后,会遇到更多诸如食肉兽这样的敌人,但同时也会发现更多新的食物。于是,它们要经常用“手”去寻找食物和对付敌人。这样,前肢就不能像以前那样作为行走的器官,而逐渐作为觅食和御敌的器官了。这样,前肢、后肢已经有了初步的分工,并逐渐变成直立行走的动物。于是,前肢得到了解放,变成了手,这时的古猿已不再是四只脚的动物了。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处于这个阶段的古猿就是南方古猿(图2-2)。虽然它们能够直立行走,但是还不会制造工具。

图2-2 南方古猿是已知的人科成员之一。左图为南方古猿头骨,右图为古人类学家推测的南方古猿活动场景。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化石最早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1924年,南非汤恩石灰岩采石场的工人在爆破时炸出了一个不完整的小孩头骨化石,这个化石被送到南非约翰内斯堡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解剖学家达特(Raymond Dart)那里,达特对这一不寻常的头骨化石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这个头骨化石兼有原猴和古人类的特征,于是把它命名为南方古猿非洲种(图2-3)。此后,一些古人类学家(包括达特本人)抱着人类起源于非洲的信念,在非洲的旷野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酷热难耐的考察日子,又发现更多的南方古猿化石。

南方古猿是一种两足行走的古猿,分纤细种和粗壮种,生存年代为距今440万~150万年。按照我们的标准,他们的身体外观很异样,腰部以下像人,前额向后倾斜,眉脊粗壮,没有下巴,吻部显著。纤细种南方古猿身材矮小,高1.2~1.3米,脑量平均不到450毫升,体重在25千克左右,会使用工具。粗壮种南方古猿长得和纤细种南方古猿一样,但体型要比纤细种南方古猿大得多,最终走向绝灭。南方古猿化石至今只发现于非洲,亚洲和欧洲及其他地区均没有发现它们的踪迹。

图2-3 “汤恩小孩”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左图为“汤恩小孩”头骨化石,右图为发现者达特教授。

到了大约距今250万年,南方古猿纤细种进化到了猿人。猿人又可分为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早期猿人的代表性化石是非洲发现的“能人”(图2-4)。早期猿人不仅能直立行走,而且身体也比南方古猿进步,但脑量还是比较小,最大的可能只达到800毫升,比晚期猿人的脑量小一些。早期猿人已经开始制造最简陋的工具——石器了,成为了真正的人类,其生存年代为距今250万~160万年。

图2-4 能人是已知的能制造工具的人类。左图为1973年发现于肯尼亚Korbi Fora的能人化石,年代为距今190万年;右图为根据能人头骨复原的能人形象。

大约在180万年前,战胜了恶劣环境的晚期猿人——直立人,可以比较自由地生活了。在长期的劳动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直立人的体质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手的大拇指长得比古猿的更长、更灵活有力,变成更像现代人的手了;脑子逐渐增大,前额逐渐升高,眉脊却相应地低平了下去,长得更加像现代人了。脑子不仅仅是体积增大了,它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并进行了重组,表明直立人已经有了相当复杂的文化行为;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出现了不对称性,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掌握有声语言的能力。直立人随着身体的进化,他们的工具也在进化。在早期猿人阶段,工具很简单,制造方法当然也很简单,就是用一块石头击打另外一块石头,把石头打出锋利的边缘或锐利的尖,不管成为什么形状,只要能够使用就行了;到了直立人阶段,石器的形状比较规整了,典型的工具是手斧,这种工具不仅制作复杂,而且器形对称美观。直立人不仅能制造复杂进步的石器,而且已经懂得用火了。

直立人化石在旧大陆有许多发现,尤其是亚洲地区,直立人化石不仅发现多,而且分布也广(图2-5)。我国重要的直立人化石有云南元谋猿人、北京猿人(图2-6)、陕西蓝田猿人、安徽和县猿人等。广西迄今为止发现的直立人化石只有么会洞人的化石,我们将在后面章节进行具体介绍。

图2-5 世界主要直立人化石发现地区。直立人化石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有发现,但有的地区化石材料不多,且只有牙齿和头骨碎片等。中国地区发现的直立人化石地点多,材料丰富,有多个地点发现了直立人头骨化石。

图2-6 1949年前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北京周口店遗址是众所周知的北京猿人化石发现地。自1929年以来,这里共出土北京猿人化石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胫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的老幼个体。发现10万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烬遗迹和烧石、烧骨等。北京猿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毫升),据推算,北京猿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

最早发现的直立人化石——爪哇猿人

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直立人)化石是由荷兰古人类学家杜布瓦(Eugene Dubois)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中部一个叫特里尼尔的地方发现的。

杜布瓦当时是一位年轻医生。由于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他坚信会在印度尼西亚找到人类的远祖,因为那里地处热带,盛产人类的现生近亲猩猩和长臂猿。在公开宣布要到印度尼西亚去寻找人和猿之间的“缺环”之后,杜布瓦于19世纪80年代末出发来到了印度尼西亚(图2-7)。他雇佣了50个犯人,顺着爪哇岛上的梭罗河沿岸努力寻找,终于在1890年的一天,在一个叫做凯登布鲁伯斯的地方发现了一块古人类的下颌骨。1891年,他又在特里尼尔村找到了一个具有许多猿的性状的头盖骨;1892年,在相同的地方他又发现了一根与现代人相似的大腿骨,其形态表明大腿骨的主人已经能够两足直立行走。杜布瓦认为,先后发现的头盖骨和大腿骨实际上应该属于同一个体,是现代人的祖先,于是将这些化石定名为直立猿人(Pithecanthropus erectus)。后人也经常将这些古人类俗称为爪哇猿人。

图2-7 荷兰解剖学家杜布瓦为了寻找早期人类化石,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图为杜布瓦(圆圈者)于19世纪80年代末在前往东方的船上。

杜布瓦这一发现公布后,立即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怀疑这些化石所处的时代有问题,有人不相信一根像现代人的大腿骨会与一个像猿的头骨配合在一起,因而认为这些化石只不过是一种大长臂猿而已;甚至有人认为这些材料不过是现代人当中的痴呆儿或畸形儿的遗骨。这些怀疑与争论一下子将杜布瓦的发现埋没了近40年。直到1929年,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北京郊区的周口店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之后,古人类学界才普遍认可杜布瓦所发现的化石为直立人化石,而且是世界上最先发现的直立人化石(图2-8)。

图2-8 爪哇猿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左图为杜布瓦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发现的爪哇猿人(直立人)化石,右图为爪哇猿人化石复原图。

大约到了距今20万年的时候,直立人进化到了智人(即智慧的人),可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智人体质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手更加灵巧,脑量扩大到1400毫升,跟现代人的脑量一样大小,但还保留了一些原始的特征。早期智人制造出来的工具比较复杂;已经知道利用兽皮做粗陋的衣服,不再像猿人那样赤身裸体了;他们不仅像北京猿人那样懂得用火,而且可能已经会人工生火了。早期智人的生存年代距今20万~5万年,大体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

早期智人化石最初发现于德国,被命名为“尼安德特人”(图2-9)。这个阶段的人类化石后来在世界的许多地方都有发现。在我国主要有山西襄汾县发现的丁村人、湖北长阳县发现的长阳人、广东韶关发现的马坝人(图2-10)、贵州桐梓发现的桐梓人、山西阳高县发现的许家窑人、陕西大荔县发现的大荔人等。

图2-9 欧洲早期智人的代表——尼安德特人化石最早发现于德国,他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20万年前开始,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和亚洲西部。左图为尼安德特人头骨化石,右图为尼安德特人复原图。

图2-10 马坝人化石是中国境内发现的重要的早期智人化石,是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这一重要环节的代表。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马坝的狮子岩。左图为发现人类化石的狮子岩,右图为马坝人头骨化石。

大约到了距今5万年以后,现代人的直接祖先——晚期智人出现了。从早期智人进化到晚期智人,体质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化。到了晚期智人阶段,猿人的特征全部消失,身体的各个方面,包括脑量,已完全发展到现代人的水平(图2-11、图2-12)。晚期智人不仅会制作复杂的石器,而且还会用骨头做有倒钩的鱼叉,可以制作缝衣服的骨针,还会画壁画以及雕塑等。晚期智人生存年代大约从5万年前开始,直到1万年前(距今1万年以内的人类称为现代人)。

晚期智人在地球上活动的范围更加广泛,可以生活在各种不同的气候环境中。他们的化石广布于世界各地。在广西,发现晚期智人化石的地点就有20多处,比较重要的化石有发现于柳江县的柳江人化石、来宾县(今来宾市)的麒麟山人化石、隆林各族自治县的隆林人化石等。

图2-11 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前额变高、眉脊变细、颧骨变矮、吻部内收、下巴变长。图为北京猿人(左图,距今约50万年)和山顶洞人(右图,距今3万~2万年)复原图,从头部特征来看,山顶洞人明显比北京猿人进步。

图2-12 人类演化各主要阶段的头骨化石及特征比较

人类进化到晚期智人阶段后,已扩散到地球广大地区,包括不同的气候带,有的生活在气候炎热的地区,有的则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地区。由于不同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差异,人类在适应不同气候环境的漫长时间里,体质特征也出现一些差异。这些体质差异大多与适应不同气候有关。例如,生活在热带森林的人类,其鼻孔一般是宽阔的。由于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因此鼻子的温暖和湿润功能是次要的。较长而突出的鼻子,是寒冷地带居民的典型特征,其作用是帮助将进入肺部以前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润化。肤色的差异也是适应不同气候的结果。暴露于阳光下的皮肤黑色素数量增加,起着保护皮肤不受太阳紫外线灼伤的作用,因而皮肤变黑。因此,生活在世界热带地区的人群,其皮肤往往是黑色的。同理,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群肤色浅淡,这种色素的缺少是有利的,因为它使北方地区微弱的紫外线能够穿透皮肤并且刺激维生素D的形成,而黑色素却起到阻碍紫外线的作用。就这样,通过自然的选择,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不同特征、不同肤色的人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