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京集贤轩藏书

北京集贤轩藏书

时间:2022-04-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官藏机构考述二、官藏机构考述隋唐五代时期的官藏事业跌宕起伏,曲折发展。其中秘书省是主持官藏文化事业的主要机构,最高长官称秘书监,掌管国家典籍秘书,下设秘书丞,为监之副职。五代十国沿用唐制,也设秘书省或秘书监,董理官藏事务。隋唐五代时期,秘书省不仅是官藏事业的主管机构,而且也是官藏中心和校书中心。

官藏机构考述

二、官藏机构考述

隋唐五代时期的官藏事业跌宕起伏,曲折发展。辉煌时,前代无法相比;暗淡期,后世无以承继。在这将近四百年的岁月里,其官藏处所设有多处,并且随着国家的统一、强盛、分裂、衰败的盛衰变化,它们也有巨变。隋唐时期它们规模宏大,建筑奇巧,藏书丰富;进入五代十国,它们呈现一派衰败景象。现略考述于下:

(一)秘书省。秘书省又称秘阁。隋文帝登基后,废除了复古的北周官至,依据汉、魏之制,置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分司统职。其中秘书省是主持官藏文化事业的主要机构,最高长官称秘书监,掌管国家典籍秘书,下设秘书丞,为监之副职。其普通官员有秘书郎、校书郎、秘书正字、录事等。秘书省统领著作曹和太史曹。炀帝大业三年(607)改革官制,秘书省与殿内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并列为五省。为了适应官藏文化事业的发展,秘书省增置少监一人、秘书佐郎四人、儒林郎十人,“掌明经待问,唯诏所使”、文林郎二十人,“掌撰录文史,检讨旧事”、校书郎四十人、楷书郎二十人,“掌抄写御书”[71]。另外,炀帝为晋王时,“好文雅,招引才学之士诸葛颍、虞世南、王胄、朱蠩等百余人以充学士”[72]。后来,这些人均在秘书省供职,从事着官藏的建设,这是与隋朝官藏丰富相适应的。

唐朝因袭隋制,主管官藏事业的主要机构仍然是秘书省。武德年间,高祖定官制,秘书省为中央“六省”之一。高宗以后,秘书省及其职官名称频繁变更,如龙朔二年(662),秘书省改称兰台,秘书监更名为兰台太史,秘书少监为兰台侍郎,秘书丞为兰台大夫,秘书郎曰兰台郎。武后垂拱元年(685)秘书省又改称麟台,秘书监为麟台监,少监为麟台侍郎。中宗神龙元年(705)又恢复秘书监名称。秘书监“掌邦国经籍图书之事”[73],负责官藏全面事务,秘书少监协助秘书监工作,秘书丞管理日常事务,下设秘书郎四人“掌甲乙丙丁四部之图籍,谓之四库”,校书郎八人[74],正字四人,“掌雠校典籍,刊正文章”[75],校书郎八人为常规数,如遇大规模校书,则随时增员。此外,还有各类管理人员,如主事一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典书八人、揩书手八十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熟纸匠十人、装璜匠十人、笔匠六人[76],这是前所未有的规模。唐代秘书省仍领著作、太史二局,间或不属。

唐朝初年,很重视秘书监的人选,担任这一职务的人必须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如先后任过此职的魏徵、令狐德芬、虞世南、颜师古等人,皆符合此条件。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在授予颜师古秘书监的诏令中说:“秘书望华,史官任重,选众而举,历代攸难。守秘书监颜师古,体业淹和,器用详敏,学资流略,词兼典丽,职司图书,亟经岁序。朱紫既辨,著述有成。”[77]所以有资格担任秘书监。武则天以后,秘书监人选渐趋混杂。五代十国沿用唐制,也设秘书省或秘书监,董理官藏事务。(www.guayunfan.com)隋唐五代时期,秘书省不仅是官藏事业的主管机构,而且也是官藏中心和校书中心。

(二)秘书内省。秘书内省是隋文帝开皇初期建立的,为秘书内外三阁之一,兼具庋藏、校理和著述图籍的职能。据《隋志》记载:正始石经“至隋开皇六年(586),又自邺京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议欲补缉,立于国学。”同书《李文博传》又载:文博“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新唐书·王皀传》亦载:“隋开皇十三年,召入秘书内省,雠定群书。”可见隋时秘书内省就以成为藏校典籍之所。唐太宗贞观三年(629),于中书省重置,用以修撰五代史,史书修成后即撤掉了[78]。据《旧唐书·敬播传》记载:“贞观初,举进士。俄有诏诣秘书内省佐颜师古、孔颖达修《隋史》,寻授太子校书。”

(三)嘉则殿。嘉则殿是隋朝西京长安宫廷藏书处所。据《隋书·高祖纪》记载:开皇十三年(593)二月,“戊子,宴考使于嘉则殿。”又《新唐志序》记载:“初,隋嘉则殿书三十七万卷,至武德初,有书八万卷。”由此可见,隋宫廷内藏书规模宏大。关于嘉则殿藏书,本书多有引证,不再赘述。

(四)修文殿。修文殿是隋朝东都洛阳宫廷藏书处所。据《隋书·礼仪志》记载:“……议既定,帝幸修文殿览之。”又《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二《隋纪六》炀帝大业十一年(615)记载:“初,西京嘉则殿有书三十七万卷,帝命秘书监柳顾言等诠次,除其复重猥杂,得正御本三万七千余卷,纳于东都修文殿。”修文殿所藏的乃是经过整理后的善本书,是供皇帝阅览的正御本藏书。

(五)观文殿。观文殿是隋朝东都洛阳宫廷另一藏书处所。据《隋书·经籍志》记载:“炀帝即位,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厢构屋以贮之,东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又聚魏以来古名画,于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古;西曰宝矦台,藏古画。”

(六)宝厨和香厨。宝厨和香厨均为隋朝东都洛阳宫廷藏书处所。隋炀帝时,在东都洛阳设有一些台、厨收藏图籍。据杜宝《大业杂记》记载:“制成新书凡三十一部,总万七千余卷,入观文殿宝厨。”[79]这是已见于文献记载的,还有未见记载的,如香厨等藏书处所,藏书量很大,以致需要编制藏书目录,《隋志·经籍二》“簿录类”载有隋《香厨四部目录》四卷。

(七)弘文馆。弘文馆是唐朝兼具藏书、校书、著述、教育职能的机构,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的宫城中均设有弘文馆,它的沿革是这样的: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于门下省置修文馆;九年(626),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余万卷,于此置学士,掌详正图籍、撰写著作、教授生徒,并参议政事。《新唐书·百官志二》云:“弘文馆学士,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皆参议焉。”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武后垂拱(685—688)以后,宰相兼领馆主,总领馆务,常领给事中一人,判馆事。学生数十名,从学士受经史、书法,皆选自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中宗神龙元年(705)避太子李弘讳,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719)复旧。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考试[80]。另有令史、楷书手、典书、拓书手、笔匠、熟纸匠、装潢匠、亭长、掌固等官员。据《旧唐书·职官二》记载:门下省侍中对“弘文馆图书之缮写、雠校,亦课而察之。”

五代沿袭唐朝,均设有弘文馆,但已不独立,与集贤院、史馆合而为一,统称为三馆。

(八)崇文馆。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在东宫置崇贤馆,高宗上元二年(675)因避太子名,改为崇文馆。有学士、直学士,掌东宫经籍图书,教授诸生,课试举送如弘文馆。还有校书二人,掌校理四库书籍,正其讹谬。肃宗乾元初,以宰相为学士,总领馆事。德宗贞元八年(792),隶左春坊。另有书直、令史、书令史、典书、拓书手、楷书手、熟纸匠、装潢匠、笔匠等若干人[81]。

(九)司经局。司经局为唐代东宫官署,皇太子之藏书处所。《新唐书·百官志四》记载:司经局“洗马二人,从五品下。掌经籍,出入侍从。图书上东宫者,皆受而藏之。文学三人,正六品下。分知经籍,侍奉文章。校书四人,正九品下;正字二人,从九品上。掌校刊经史。”[82]可见司经局掌书官员也较齐备,太子洗马为其最高长官,文学次之。《旧唐书·常衮传》中说:“太子洗马,实司经局长官,文学为之贰。”另外,隐士王友贞曾任司经局正字[83]。又《旧唐书·许叔牙传》记载:叔牙“迁太子洗马,兼崇贤馆学士,仍兼侍读。尝撰《毛诗纂义》十卷,以进皇太子,太子赐帛百段,兼令写本付司经局。”

(十)史馆。唐朝因袭隋制,开设史馆,纂修国史,初隶秘书省著作局。太宗贞观三年(629),移史馆于禁中,隶门下省。修史时,宰相监修。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徙史馆于中书省。有史官,不常置,掌修国史。史馆藏有群籍,据《新唐书·尹传》记载:“有诏以道士服视事,乃就职,专领集贤、史馆图书。”因撰史需要,其藏书重点是史籍,安史之乱前,仅《国史》、《实录》、《起居注》等史籍即达三千六百八十二卷[84];另有一些随时记录君臣日常政务的档案资料,亦藏史馆。据《旧唐书·穆宗纪》记载:长庆元年四月戊寅,“宰臣崔植、杜元颖奏请,坐日所有君臣献替事关礼体,便随日撰录,号为《圣政纪》,岁终付史馆。从之。”[85]又如同书《姚璹传》记载:“璹以为帝王谟训,不可暂无纪述,若不宣自宰相,史官无从得书。乃表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宰相一人专知撰录,号为时政记,每月封送史馆。宰相之撰时政记,自璹始也。”这些资料,以备修史之需。史馆亦有从事藏书事业的职官系统,有楷书手、典书、亭长、掌固、装潢直、熟纸匠等[86]。

(十一)集贤院。集贤院是集贤殿书院的简称,它的沿革是这样的:起初,高宗于麟德二年(664)在东都洛阳建乾元殿,武则天时,“毁乾元殿,就其地造明堂”[87]435,玄宗时复旧。据《新唐书·百官二》记载:“开元五年(717),乾元殿写四部书,置乾元院使,有刊正官四人,以一人判事;押院中使一人,掌出入宣奏,领中官监守院门;知书官八人,分掌四库书。”从这时起,就形成了乾元殿书院,简称乾元院。此时机构简单,人员不多。翌年,更名为丽正修书院,机构逐渐扩大,人员开始增加,丽正殿有学士、直学士、检校官等。以后又陆续设立了一些官员,如文学直、修撰、校理、刊正、校勘官等。十三年(725),玄宗敕中书、门下及礼官、学士等赐宴于集仙殿,乃诏改丽正院为集贤殿书院。集贤院为唐代最大的从事官藏事业的机构,隶属中书省,设学士知院事一人,副知院事一人,判院、押院中使各一人,辅吏若干人[88]。集贤殿学士“掌刊缉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中则考最于外”。同书《李元传》又载:“初,左庶子吴兢为史官撰《唐书》及《春秋》,未成,以丧解。后上书请毕其功,诏许就集贤院成书。”可见集贤院具有藏书、校书、著作、顾问、荐举等多种功能。

五代仅后唐设有集贤院,有集贤院大学士和学士,其机构和功能远不如唐代健全。这时它已不再独立,而与弘文馆、史馆合而为一,统称为三馆。十国的南唐设有集贤院,拥有藏书、校书功能。据陆游《南唐书·徐锴传》记载:徐锴“既久处集贤,朱黄不去手,少精小学,故所雠书尤审谛。”

(十二)翰林院。翰林院者,待诏之所也[89],就是说翰林院是等待诏命之处。翰林院设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其待诏学士专掌内命,即参与机密事务,起草诏书。开元初,在禁中设翰林待诏,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置翰林学士院。唐李肇《翰林志》记道:“翰林院南厅五间,中架为藏书南库。出北门,横屋六间当北门厅,通廊东西二间为藏书北库。其中库书各有录,约八千卷,小使主之。西三间,书官居之,号曰待制。”可见翰林院拥有藏书,这些书籍有专人掌管,每库有收藏目录。

五代除后汉未见记载外,其它四朝皆设有翰林院,其功能亦不如唐朝健全。

(十三)三馆。三馆是五代官藏的主要处所。所谓三馆,即史馆、弘文馆和集贤院。三馆之制,始建于唐朝,分别拥有藏书、校书、修史等职能。唐朝亡后,后梁承之,仿唐制重建三馆。唐时三馆各自独立,隶属不同衙署,而且三处皆建造得富丽堂皇,规制相当可观。后梁并三馆而为一,且简陋不堪,已无往日的辉煌。宋初人孙逢吉于《职官分纪》卷十五《集贤院》记道:“梁迁都于汴,旧制未备。至贞明中始于今右长庆门东北小屋十数间为三馆,即后废西馆是也。湫隘卑庳,仅庇风雨;周庐缴道,出于其旁;卫士驺卒,朝夕喧杂。每受诏有所撰述,即遗迁他所以成之。”三馆之中,史馆最为重要[90]。通过史籍所载三馆状况,可见国家动荡、分裂给藏书事业造成的严重恶果。

十国中我们仅见西蜀、南唐政权建有藏书之处。据《十国春秋》卷三十六《前蜀二》记载:永平元年(911),高祖王建“始作新宫,命集四部书,选名儒专掌其事。”后“又建文思殿,命清资五品正员官购群书实之”[91]。又据马令《南唐书》卷六《女宪传》记载:唐后主“宫中图籍万卷,尤多钟、王墨迹。”[92]他们的藏书处皆建于宫中,这一点和五代有所不同。

这些官藏处所或设于政府机构,或置于宫禁之中,或建在太子之处,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施先进,隋唐两代尤其如此。《文献通考·经籍考序》述隋代观文殿藏书处设施,道:“于观文殿前为书室十四间,窗户、床褥、厨幔,咸极珍丽;每三间开方户,垂锦幔,上有二飞仙,户外地中施机发,帝幸书室,有宫人执香炉前行,践机则飞仙下,收幔而上,户扉及厨扉皆自启,帝出则复闭如故。”这简直不可思义,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官藏就使用了“机械人”—飞仙,可见隋代官藏设施之先进。

到了唐代,其官藏的特点是分类分库典藏,据《唐六典》卷九《集贤殿书院》记载:“书有四部,一曰甲为经,二曰乙为史,三曰景(丙)为子,四曰丁为集,故分为四库,每库二人,知写书、出纳、名目、次序,以备检讨焉。”唐代御府图籍有正、副本之别,但正、副本共有几套,则说法不一。《旧唐志·后序》称“凡四部库书,两京各一本”;而《新唐志序》谓“两都各聚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其本有正有副”。而《唐六典》卷十《秘书省》则云:“凡四部之书,必立三本,曰正本、副本、贮本,以供进纳及赐人。”究竟有多少副本,难以确定。

隋唐时期官藏的抄写、所用纸笔、装帧等等,是有一定规制的。隋朝观文殿的正御书“皆装翦华净,宝轴锦标”,其五十副本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卷轴不同。唐人韦述说:“隋旧书用广陵麻纸写,作萧子云书体,赤轴绮带,最丽好。”[93]唐朝御府写本书继承了魏晋以来讲究书法的优良传统。唐代的科举考试、国子监的生徒、弘文馆的学生,对书法都有较高的要求,反映到官藏活动上就是写书讲究书法。贞观年间写书,“别置雠校二十人,书手一百人”[94],这些书手必须是书法优良者,皇帝要对他们亲自简选。高宗时写书改变了集中由书手缮写的做法,但也必须“令工书人缮写,计直酬庸”[95]。玄宗时于集贤院校书,置书直和写御书手一百人,这些人也要“广召诸色能书者充,皆亲经御简”[96]。御府书所用纸张皆为益州麻纸,即四川等地生产的麻纸或小麻纸。《新唐志序》云:“太府月给蜀郡麻纸五千番。”《唐会要》卷三十五《经籍》亦云:“及填缺书籍三百六十五卷,计用小麻纸一万一千七百七张。”同书卷六十五《秘书省》再曰:“供麻纸及书状藤纸一万张,添写经籍。”这些纸运来之后,要经过加熟、浸潢等处理,以便书写和防蠹。所以,在秘书省、集贤院、弘文馆等地,都设有“熟纸匠”和“装潢匠”。

至于官藏的装帧,唐代较隋朝更为重视。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论装背錠轴》记道:书轴以“白檀身为上,香洁去虫。小轴,白玉为上,水晶为次,琥珀为下。大轴杉木漆头,轻圆最妙。前代多用杂宝为饰,易为剥坏。故贞观、开元中内府图书,一例用白檀身、紫檀首。”宋人周密在其《齐东野语》卷六《绍兴御府书画式》中讲:“唐《艺文志序》,四库装轴之法,极其致。”图籍上的签一般用牙制品,带用丝织品,錠用绫。明朝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三《书画錠轴》云:“唐贞观、开元间,人主崇尚文雅,其书画皆用紫龙凤绫为表,绿文纹绫为里。”这样制成后,还要在书籍上钤印,这一做法始于唐代。贞观时,太宗亲书“贞观”二字,刻作二小印贞、观;玄宗亲书“开元”二小字,刻成一开元印。又有集贤院印、秘阁印、弘文馆印。安史之乱后,御府藏书印丢失,穆宗朝重铸。《唐会要》卷六十五《秘书省》云:“长庆三年四月,秘书少监李随奏:‘当省请置秘书阁图书印一面。伏以当省御书正本,开元、天宝以前,并有小印印缝,自兵难以来,书印失坠,今所写经史,都无记验,伏请铸造。’敕旨依奏。”另外,贞观时期,每缮写一部书,书末署上宰相名字,玄宗后不再署名。《新唐书·褚无量传》记载:“无量又言:‘贞观御书皆宰相署尾,臣位卑不足以辱,请与宰相联名跋尾。’不从。”由此可见唐人对官藏正本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