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精武体育会

精武体育会

时间:2022-03-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15年制定的《中国精武会章程》将上海精武体育会作为总会。精武体育会实行的是正副会长、董事领导下的参事会执行机制。精武体育会认为技击是根本,故首设技击部以推广武术。1911年9月,在精武体育会成立一周年之际召开了精武会的首届运动会,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后,精武体育会举行过多次类似的活动,如1918年在精武公园举行的大会操;1921年纪念精武体育会成立十周年时举行的大型庆祝活动等等。

精武体育会

一 精武体育会

(一)精武体育会的建立与发展

1.精武体育会的建立

精武体育会是我国第一个民间武术社团,其前身是由上海富绅集资,霍元甲主持的精武体育学校,1911年改称为上海精武体操学校,1916年改为上海精武体育会。

霍元甲(1867—1910),河北静海县(今天津西青区)人,幼时体弱多病,其父见其身体素质不适学武,怕其学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33)霍元甲自学自家武艺,竟也有所成。其父知道后为其惊人的毅力所感动,一改旧念,悉心传艺于他。霍元甲喜欢以武会友,融合各家之长,将其祖传“秘踪拳”发展为“迷踪艺”,使祖传拳艺达到了新的高峰。(www.guayunfan.com)1909年,英国大力士奥皮音来到上海,在北四川路52号亚波罗影戏院“登台表演举重,露肌及健美种种姿态,约二十分钟,一连数晚,最后一场,愿与华人角力,于言谈中,多少带轻蔑口吻,翌日见于报端,沪人哗然”,于是陈其美、农劲荪、陈铁笙、陈公哲等“咸欲聘请技击名家,登台与赛,以显黄魂”(34)。他们想到了当时已是名振津北的拳术家霍元甲。

霍元甲应邀来到上海与奥皮音比武,但是对方却慑于霍元甲的拳威,一拖再拖比武之期,最后竟破胆而逃。一时之间霍元甲在上海名声大振,国人莫不为之鼓舞。为了让霍元甲师徒留在上海,陈其美、农劲荪、陈铁笙等于1910年发起组织集资建立了精武体操学校,由霍元甲和其徒弟刘振声教授武术。

但是霍元甲却在1910年9月14日不幸逝世,精武体操学校也一度停办。翌年,在霍元甲的第一批学生陈公哲、姚蟾伯、卢炜昌等的努力下,精武体操学校改名为中国精武体操会,重新建立起来,首任会长是农劲荪。1915年,集资自建房屋于倍开尔路73号(今惠民路荆州路口)。1916年3月4日迁入,同时改中国精武体操会为上海精武体育会,意欲“运用武术以为国民体育,一则寓拳术为体育,一则移搏击术于养生,武术前途方能伟大”(35)。

2.精武体育会的发展

自精武体育会迁入新会址后,该会的发展极为迅速。上海的一些学校,工厂或团体都向精武会聘请过教员教授武术。后考虑到会内的会员越来越多,社会对精武体育会的教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该会开始着手组建分会。1914年,精武会在上海横滨桥福德里设第一分会,接下来又开设了第二分会。并在浙江绍兴开设了第一个沪外精武分会。1915年制定的《中国精武会章程》将上海精武体育会作为总会。在总会的管理下,开始向南方大中城市发展,汉口、广州、佛山、汕头、厦门、南昌等地相继建成了精武体育分会。后在新加坡吉隆坡、雅加达、泗水、马六甲、西贡、堤岸等华侨集中的地区在建立了精武海外分会,并且很多地方还建立了精武女子会或女子部。据不完全统计,到1929年,精武体育会已有分会42所,总会员人数已超过40万。大规模地设立分会和招收会员极大地促进了精武事业的发展,精武体育会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广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精武体育会充分发挥了其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地投入到抗日宣传工作中,从而引起了日军的仇视。1932年,日本侵略者捣毁了精武会总部。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精武会再次遭劫,很多精武会收藏的武术书籍和文物都被毁。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精武体育会才得以在上海重建。(36)

(二)精武体育会的组织管理和活动

1.精武体育会的组织管理

精武体操学校成立初期,“此时毫无组织,……虽名为学校,殊无学校制度,既无章程,亦无时间表,随来随去,学者自学,去者自去,毫无设备”(37)。后重建精武体操学校并改为精武体育会后,体育会内部实行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组织运行机制,使得体育会一改初建时的杂乱无章,走上较为正规的道路。精武体育会实行的是正副会长、董事领导下的参事会执行机制。下设技击、兵操、文事、游艺等四个部。

精武体育会认为技击是根本,故首设技击部以推广武术。技击部下设拳术、兵器、对手、内功四门。该会打破门户之见,不争一家一派之长短,不论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还是珠江流域的武艺,都积极提倡。该会曾设的武术种类包括:潭腿、工力拳、十字战等50多种单练拳术,以及潭腿、合战等拳术对练20多路;达摩剑、八卦刀、群羊棍、奇门枪等数十路兵械,以及对枪、单刀对大刀等器械对练50多路。

兵操部下设兵式操野战术、军乐、军事学三门。主要是教授兵式体操。

该会设文事部,在课余之暇让会员多习文化课程。所设科目有:国文、英文、簿记、国画、演讲、书法、摄影等。

游艺部主持文体活动。文艺类项目有京乐、粤乐、西乐、弦乐、铜乐等;体育类包括足球网球篮球、标枪、溜冰、平衡木马、铁球、铁饼、射击等。精武体育会的组织机构图,如图6‐1所示。

图6‐1 精武体育会的组织机构图

(资料来源:易剑东《北京精武体育会与中央国术馆的比较研究》,《体育文史》1995年第6期)

从图中可以看出精武体育会的组织结构较为完备,但是其实施的正、副会长及董事负责下的参事会执行机构受个人的影响较大,这也影响到了精武体育会的发展。但是精武体育会因为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而且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丰富,并且得到了社会名流的支持,这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组织机构上的欠缺。

2.精武体育会的社团活动

精武体育会组织的活动主要包括:创立分会(前面精武体育会的发展这一段已详细介绍)、组织大型活动、编著武术书籍、开展武术教学和训练、拍摄影片等。

1911年9月,在精武体育会成立一周年之际召开了精武会的首届运动会,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后,精武体育会举行过多次类似的活动,如1918年在精武公园举行的大会操;1921年纪念精武体育会成立十周年时举行的大型庆祝活动等等。并且精武体育会在大型活动的过程中时常邀请当时一些有名望的人参加,如1916年在精武体育会所举行的技击高级学院毕业典礼上,邀请孙中山作了重要讲话,后于1919年又邀其为《精武本纪》作序,在精武体育会建会十周年之际,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尚武精神”,这些都扩大了精武体育会的知名度

编著武术书籍是精武体育会的主要活动之一。自成立之日起,该会曾出版过书籍31种,如《潭腿》、《功力拳》、《十字战》、《达摩剑》、《五虎枪》等;期刊7种,如《中央杂志》(后改为《精武杂志》)、《精武春秋》、《精武年报》等;特刊6种,如《精武特刊》、《精武本纪》等。

为了更好地传播武术,精武体育会自建摄影机构,先后摄制了潭腿十二路、潭腿挂图等拳术。另外精武会还摄制了精武影片。据载,为了摄制精武影片,精武会召集学校团体会操于精武公园,参加者逾千。后陈公哲、姚蟾伯等还亲赴汉口放映精武影片。这些影片放映后影响极大,万众风从,甚至远及港澳及南洋一带,对武术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使人们更加了解精武,认识精武。

3.精武体育会的思想——精武体育思想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列强入侵,内忧外患;中国近代史更是一部抗争史,许多有识之士深感国家的苦难和民众的积弱,提倡尚武振国,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精武体育会有着其特有的精神。创立之初,陈公哲就“立精武精神,以为训练会员之纲领”(38)。这一精武精神的提出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契合的,与整个中国的尚武精神是相呼应的。

1915年制定的精武体育章程“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其主旨”,该章程还规定:“概不需预闻政治”,表明精武体育会是一个坚持学术性的社团,不会涉入党派之争,不自我利用亦不会为他人利用的。

从主旨上我们可以看出精武体育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该会要铸造的是强毅的国民。强毅之国民不仅是要身体上的强壮,更要的是人格、精神方面的完善和健全。所以精武体育会在完善国民人格,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该会高举“爱国,修身,助人,正义”的旗帜,提出“强国,强民,强身”,不准以我之拳头加予同胞身上。其嵌有红黄蓝三星的会旗代表了精武体育会以德、智、体三育来教育感染中华国民,更有博爱、自由、平等之意。

精武体育会在教授会员各种武术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会员武德的培养。精武会训曰:“凡我会员,必须以仁爱为怀,服务为旨,以我所有,助人所无,牺牲个人之力量以求造福于人类;忠心待人,廉正守纪,见义勇为,积功于天爵,重振风教,多行而寡言,禀遵斯旨,几完人也。”(39)精武会章,外形如盾牌,意为练武保卫家园,不以此来攻击伤害他人。这也包含了武德教育的含义“以技击为根本,以武德为皈依”。

4.精武体育会的影响和作用

(1)精武体育会促进了武术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中国武术自古以来讲究门户派别,又采用师徒传承制,使得武术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师徒传承多采用口传身授的方法,极少以武术书籍的方式流传后代,这也使得很多的派别拳术在传承过程中失传。

精武体育会改革了武术的旧式传授方式,输入现代教育思想,打破门户之见,不争一家一派之长短,只要是精华,不管是哪个地域的武术,都积极提倡。该会在训练中,曾采用的拳术对练有20多路,兵械10多路,器械对练50多路,开创了各派武术各扬其长,共同发展的全新局面。还出版了《潭腿》、《功力拳》、《十字战》、《达摩剑》等多本书籍,以文字的方式记载了各派拳术,为后世武术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使中华武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该会还自设了照相馆和摄影机构,先后摄制了五卷精武影片,这些影片在放映后使广大群众深入地了解了精武体育会,了解了中华武术,提高了武术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推动了武术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另外精武体育会还注重吸收女子来学武,强调开展妇女体育。1917年成立了“精武女子模范团”,并且致力于建立“精武女子体育会”。在精武体育会的各地分会地如广州、香港、新加坡、吉隆坡等都相继建立了精武女子会或女子部。精武体育会提倡女子体育和女子武术,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武术的传播对象。

(2)打破宗派门户,废除师徒私授,扩大了传播范围,培养了许多武术人才

在还是精武体操学校的时候,当时出任武术教练的是名震津、沪的武术大师霍元甲先生及其弟子刘振声。霍元甲师傅早在其青年学武时就不拘于门派之别,喜欢以武会友,融各家之所长,其精神对后来的精武体育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会打破了门户之见,改变了师徒私授的方法,融南北武术于一体。将各派之武学所长公之于世,团体教授,并邀请了全国各地的许多武术名家前来执教,如黄河流域拳师赵连和、霍元庆等;长江流域拳师霍东阁、罗玉刚等。这些拳师各有专长,他们公开授拳传艺扩大了传播者和传播内容,打破了武术发展的局限性,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极大地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3)精武精神的传播激发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振兴史。列强入侵,割地赔款,中国国民不仅人心涣散如一盘散沙,甘愿屈服于列强的铁蹄蹂躏之下,更是因为长期的积弱被称为“东亚病夫”,遭受他国的嘲笑,世界舞台上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早已不复存在。如何凝聚人心,自强不息,走出列强的侵略,雪洗“东亚病夫”的耻辱,成为了一些爱国救国之人、有识之士的目标。精武体育会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建立,高举爱国主义大旗,以黄、蓝、红为三原色的会旗,代表了精武体育会要以体、智、德三育来教育感染中华全民,造就强大的中华民族。精武的领导人在体育会成立之初就制定“精武精神”,创立“精武会训”和“精武十式”作为会员的行为标准尺度。这些行为虽外在目标是为了发展武术,弘扬国粹,推动精武体育会的发展,但是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到达了精神领域,其要造就的强毅国民、强大的中华民族,是为了实现世界大同,宣扬的是一种克己、平等、博爱的精神。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可以促进有志青年积极投身民族解放、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去。

(4)精武体育会推动了中华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中华武术有着长远的历史,我们要从历史发展中作出选择,继承好的传统,完善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武术的发展。但是武术的发展除了继承是不够的,我们更要有所创新。所以武术的发展必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精武体育会在历史的土壤里茁壮成长后,开始踏上了向外发展的历程。在国内各地建立了分会后,精武体育会走出了国门,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分会,成为中国最早向海外推广中华武术的体育社团。1920年前后,新加坡、槟榔屿、雪兰峨、吉隆坡、雅加达、马六甲、西丰等华侨集中地区,都先后建立了精武会的海外分会。据统计,精武体育会在世界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地区成立分会,这些分会在自己所在地积极传授武术,传播精武精神,宣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使外国人对中华武术有了新的认识,使武术走上了国际舞台,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