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儿女英雄传》报恩情节建构

《儿女英雄传》报恩情节建构

时间:2022-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儿女英雄传》报恩情节建构《娱目醒心编》卷七《仗义施恩非望报临危获救适相酬》入话曰:古语云:“施德不望报。”文康称之为“丈夫第一关心事,受恩深处报恩时”。报恩必须定计,则施者之不愿报可知;报恩必欲定许,则受者之不忘报可知。自第十三回以来,日以报恩为事,日以定计报恩为事,历第二十六回计始定,第二十八回恩始报。可见十三妹耿介的性格与邓九公急于报恩的心理。

《儿女英雄传》报恩情节建构

《娱目醒心编》卷七《仗义施恩非望报临危获救适相酬》入话曰:

古语云:“施德不望报。”盖有望报之心,必沾沾焉先计其人之所以报我何如,而后结之以恩;受其恩者,亦逆计其所以施德之意,原为图报而设,则感之也亦不深。此所谓市交也,后来必至凶终隙末。欲衔恩于前,图报于后,何可得哉?唯有慷慨丈夫,济困扶危,视为分内之事,不伐其功,不衿其能,虽不望报,人则切切于心,必思有以报之。救人之难,人亦救其难;脱人于死,人亦脱其死,则救人不啻自救。世间大便宜事,莫过于此。[7]

如其所言,十三妹能仁寺搭救安公子与张金凤一家就是出于侠肝义胆,施恩并不望报,她的想法是“我却是只愿天下人受我的好处,不愿我受天下人的好处”(第八回)。而第十三回写安学海辞官寻十三妹,却是出于知恩必报的心理,他想的是:“此去寻的着那十三妹,我才得心愿满足;倘然寻不着他,那管芒鞋竹笠,海角天涯,我一定要寻着这个女孩儿才罢!”文康称之为“丈夫第一关心事,受恩深处报恩时”。第十六回写安学海找到邓九公,因十三妹“平生最怕受人恩的脾气”,两个人遂“定计报恩”。董恂就此指出:

定计报恩,簇新花样。报恩必须定计,则施者之不愿报可知;报恩必欲定许,则受者之不忘报可知。自第十三回以来,日以报恩为事,日以定计报恩为事,历第二十六回计始定,第二十八回恩始报。桐卿告龙媒之言,曰“勉力报恩”,盖至是报恩之计大功于以告成。(www.guayunfan.com)第二十六回写张金凤极力促成何玉凤与安骥的婚事,并非只是为了图一个贤良的名,她想的是十三妹“当日给他作成这段良缘,奉着这等二位恩勤备至的翁姑,伴着这等一个才貌双全的夫婿,饮水思源,打算自己当日受了八两,此时定要还他半斤;他当日种的是瓜,此时断不肯还他豆子”,所以一心一意想报十三妹的救命与做媒之恩。

当张金凤劝何玉凤与安公子成婚时,何玉凤先是讲到感恩:

只听他说道:“这话妹子你就不讲,我岂不知?讲到这几位老人家,待我的光景虽是不同,同一恩深义重。须放着我何玉凤不死,我今生能报,便是今生;来世能报,便是来世。天地鬼神都听得见这句话,我何玉凤绝不食言!要说妹妹你一定叫我把我的终身大事去在人跟前去报恩,这可断断不能从命!……”

何玉凤又继而以对张有恩为借口,劝张不要游说她:

“……至于你我,我虽说是施恩不望报,你也切莫受恩便忘报。你可记得你我在能仁寺庙内初会的时候,我待你也有小小的一点人情?今日之下,你不想个方儿帮我罢了,怎的倒拿这话儿挤起我来?妹妹,你莫非也略差了些儿?”说着,便把那眉头儿一逗,眼神儿一足,便有个等要发作的样子。

而张金凤对何玉凤也是针锋相对:

……这座祠堂也为的是你家祖太爷的师恩,也为的是你家叔父的世谊。这还都不是正文,正文正因为姐姐你在黑风岗能仁寺救了他儿子性命,保了他安家一脉香烟,因此我公婆以德报德,也想续你何家一脉香烟。……

张金凤的一段话将“报恩”思想说得何其明白。安骥何玉凤新婚夜,张金凤嘱咐安公子说的话也是“勉力报恩”。

何玉风成婚以后,投桃报李,她“想到上天这番厚恩,众人这番美意,我如今既作了他家的媳妇,要不给公婆节省几分精神,把丈夫成就一个人物,替安家立起一番事业来,怎报得这天恩,副得这人望?”(第二十九回),正是在报恩的决心下,才“菊宴激夫”,刺激沉溺在风雅生活中的安公子痛下决心,“聆兰言一心攻旧业”。力改前非的安公子心里想的是:

安公子看了这番光景,心里暗说:“我依他两个的话,才用了几日的功,他两个果然就这等欢天喜地起来。然则他两个那天讲的,只要我一意读书,无论怎样都是甘心情愿的,这句话真真是出于肺腑了。幸是我那天不曾莽撞,不然今日之下,弄得一个扭头彆项,一个泪眼愁眉,人生到此,还有何意味!”

其中蕴含的也是对贤妻的感恩之心。而安骥之所以能考中第六名举人,又是由于何玉凤祖父与父亲的显灵,托梦给考官娄养正,严厉告诫娄养正不得黜落安骥。第三十六回安公子高中探花后,安学海特意安排安公子在上房设祭,安骥问祭的是那位古圣先贤,安老爷道:“古圣先贤怎的好请到我内室来。”因指着何小姐道:“这便是他的祖父,我那位恩师。当年我不受他老人家这点渊源,却把甚的来教你?你不经我这番训诲,又靠甚的去成名?这便叫作‘饮水思源,敢忘所自’。”

第十五回写八十五岁的邓九公归隐,大家给他送了一块“名震江湖”的大匾,邓九公在二十八棵红柳树庄上搭台唱戏,一连热闹了三天,第三日海马周三忽然来寻仇,原来邓九公有个同行金振声,五年前海马周三将金振声所押镖货劫走,是邓九公路见不平,打了周三一鞭,夺回货物。周三受了一鞭之耻,埋头苦练,今日特来寻仇,要向邓九公借一万银子的盘缠,否则就要用红胭脂、通草花、香粉等物打扮邓九公。邓九公遂与周三大战,“及至一交手,才知他不是五年前的海马周三了。原来他自从挨了我那一鞭之后,便隐项埋头去练这家武艺,要洗牤牛山前的那一张羞脸。一条鞭使了个风雨不透,休想破他一丝!”多亏十三妹仗义出手,把周三踢得趴在地上,解了邓九公之困。邓九公遂与十三妹认作师徒,十三妹“仗着他那口倭刀,自食其力,养赡老母”。邓九公感叹:“凭你送他甚么,一概不收。只一个月头里,借了我些微财物,不到半月,他依然还照数还了我了。因此,直到今日,我不曾报得他一分好处。”可见十三妹耿介的性格与邓九公急于报恩的心理。

第二十七回邓九公好不容易等到何玉凤允婚,送上一份礼物:

……今日之下,好容易碰着你这桩事了,多了师傅也举不起,一千金子,姑娘添补个首饰,一万银子,姑娘买个胭脂粉儿。余外还有绣缂呢雨绸缎绫罗,以至实漏纱葛夏布都有,一共四百件子。这也不是我花钱买来的,都是这些年南来北往那些字号行里见我保得他全镖无事,他们送我的,可倒都是地道实在货儿,你留着陆续作件衣裳。如今没别的,水过地皮湿,姑娘就是照师傅的话,实打实的这么一点头,算你瞧得起这个师傅了。不然你又讲究到甚么施恩不望根的话,不收我的,师傅先合你噶下个点儿:师傅这荡来京,叫我出不去那座彰仪门!

他女儿褚大娘子道出了乃父的心理:“他老人家这话说了可不是一遭儿了,提起来就急得眼泪婆娑的,说这是心里一块病。大妹子,你如今可好歹不许辞了。”真可谓是:“英雄第一开心事,撒手千金报德时。”[8]

人的能力有大小,报恩的方式也因人而异,安学海能将十三妹成全得舒畅安和,邓九公在何玉凤大婚时献上一份厚礼,张金凤力劝何玉凤下嫁,而张亲家太太虽是乡下人,却也有自己的报恩方式——一年三百六十天的长斋。二十一回写褚大娘子请张亲家太太上坐吃饭,张亲家太太百般推辞,何玉凤因问:“你老人家不是怪我没让阿?我是穿着孝,不好让客的。”见实在瞒不过,张亲家太太说:

“……我老伴儿他许的是逢山朝顶,见庙磕头;我许下给你吃斋。”玉凤姑娘道:“你老人家就许了为我吃斋也使得。今日又不是初一十五,又不是甚么三灾呀八难的,可吃的是那一门子的斋呢?”他又道:“我不论那个,我许的是一年三百六十天的长斋。”安太太先就说:“亲家,这可没这个道理。”他只是摆着手摇着头不听。

褚大娘子见这样子,只得且让大家吃饭。一面说道:“那也不值甚么,等我里头赶着给你老炸点儿锅渣面筋,下点儿素面,单吃。”他便嚷起来了,说:“姑奶奶,你可不要白费那事呀!我不吃。别说锅渣面筋,我连咸酱都不动,我许的是吃白斋。”褚大娘子不禁大笑起来,说:“嗳哟!我的亲家妈!你老人家这可是搅了!一年到头不动盐酱,倘或再长一身的白毛儿,那可是个甚么样儿呢!”说的大家无不大笑。他也不管,还是一副正经面孔望了众人。褚大娘子无法,只得叫人给他端了一碟蒸馒头,一碟豆儿合芝麻酱,盛的滚热的老米饭。只见他把那馒头合芝麻酱推开,直眉瞪眼白着嘴撶拉了三碗饭,说:“得了。你再给我点滚水儿喝,我也不喝那酽茶,我吃白斋,不喝茶。”

这两大段描写使读者看到,小人物感恩之心也没有被文康忽视,描写得同样令人感动,虽然张亲家太太吃长斋的感恩行动不可能有实际效果,并不会对何玉凤有什么影响,但这并不重要,文康看重的是无论人的能力如何,人首先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必是先有了这个心”(缘起首回),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他议论道

即如这位张太太,方才干啖了那三碗白饭,再拿一碗白水一,据理想着,少一刻他没有个不醋心的。那知他不但不醋心,敢则从这一顿起,“一念吃白斋,九牛拉不转”,他就这么吃下去了。你看他有多大横劲!一个乡里的妈妈儿,他可晓得甚么叫作“恒心”?他又晓得甚么叫作“定力”?无奈他这是从天良里发出来的一片至诚。

书中还写到师生之恩。第十三回回目前一句即为“敦古谊集腋报师门”,写安学海学生乌明阿身为钦差,奉命查办谈尔音,来到淮安,并给带罪赔修的安学海送来万金,据他说:

没接着老师的信以前,并且还不曾看见京报,便接着管子金、何麦舟他两家老伯的急脚信,晓得了老师这场不得意。门生即刻给同门受过师恩的众门生分头写了信去,派了个数儿,教他们量力尽心。因门生差次不久,他们又不能各各的专人前来,便叫他们止发信来,把银子汇京,都交到门生家里。正愁缓不济急,恰好有现任杭州织造的富周三爷,是门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门生带京的一万银子。门生合他说明,先用了他的,到京再由门生家里归还。这万金内一半作为门生的尽心,一半作为众门生的集腋。

从中体现了学生对恩师的一片报恩之情,他认为:“老师这几个门生,现在的立身植品,以至仰事俯蓄,穿衣吃饭,那不是出自师门?谁也该‘饮水思源,缘木思本’的。门生受恩最深,就该作个倡首。就譬如世兄孝敬老师万金,难道老师也合他让再让三不成?”言辞恳切,使人感动。陈寅恪在致吴宓的信中感叹:“《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敦古谊集腋报师门’,今日四海困穷,有财力足以济人之急者皆已远走高飞,而《儒林外史》中作八股之徒触处皆是,吾辈之困苦,精神肉体两方面有加无已,自不待言。”[9]可见这种师生感恩之情,连陈寅恪都印象深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