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概况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概况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3年1月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了首批16个研究机构为此市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12月,市政府又批准了第二批共23个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承担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50项,占全市总量的71%;承担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571项,占全市总量的58.32%。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6项,占授奖总量的63.58%。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概况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为了推动重庆高校科研管理和科研组织创新,整合汇聚市内外优势学科科研资源,提升此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2000年初,重庆市教委会同市社科联,按照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模式,结合重庆实际,启动实施了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2003年1月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了首批16个研究机构为此市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12月,市政府又批准了第二批共23个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12月,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工商大学)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实现了此市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零的突破”。截至2010年,此市共建有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9个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中依托在渝高校建有37个),基本覆盖了此市特色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领域。

二、主要成绩

1.科学研究

8年来,此市级基地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取得一大批高水平、显示性科研成果,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2003年以来,市级基地共承担国家“两金”项目38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98项,占全市总量的65.78%。承担教育部各类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28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7项,占全市总量的70%),占全市总量的60.41%。承担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50项,占全市总量的71%;承担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571项,占全市总量的58.32%。承担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1069项,国际合作项目75项。获得科研经费3.77亿元。

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690篇,被SSCI、A&HCI和ISSHP收录的论文829篇,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9184篇;公开出版学术著作1424部,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31项。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6项,占授奖总量的63.58%。

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8年中,高校依托重点研究基地新增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点12个;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新增博士后流动站4个。重点研究基地已经成为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柱。

2.人才培养

市级基地立足学科优势和特色,面向社会开放,通过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和设立“两江学者”、“巴渝学者”等特聘教授岗位,以重大项目为纽带,大力吸纳高素质、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成为基地专兼职人员,已经成为此市汇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高地。目前,基地共有专职研究人员734人,其中教授402人,占54.77%;有博士学位人员427人,占58.17%。专兼职人员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名,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入选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人才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0人;141名专家遴选为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占全市人文社科学术技术带头人总数的62.39%。

市级基地始终把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培养博士、硕士等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力度,8年累计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1806名,2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4篇博士论文入选重庆市级优秀博士论文。累计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2478名,91篇硕士论文获得市级以上优秀硕士论文。基地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8年累计开发新课程233门,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27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66门;出版国家级精品教材19部,重庆市级精品教材30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52项。

3.社会服务

8年来,市级基地累计承担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研究项目1401项,其中10万元以上横向科研项目436项,获横向科研经费1.79亿元。向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地方党政机关提交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442份,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批示13次,被省部级部门采纳的咨询报告和决策建议221项。

市级基地还注重面向社会开展人才培养服务,8年来累计举办各类短期培训1066场次,累计为社会培训人员62793人次,其中举办国际培训10次,为省部级党政机关举办培训230次,为企业举办培训524次。

4.学术交流

市级基地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拓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空间,截至2010年,已与近24所境外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累计派出专兼职人员501人次出国访问或讲学;累计派出专兼职人员439人次参加国(境)外学术会议;累计接待国(境)外专家学者来访893人次。同时,基地主办、承办的学术活动频繁开展,据不完全统计,8年来,基地共举办学术会议335次,其中国际学术会议93次;每年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行学术报告200场次,学术氛围日益浓厚,成为重庆市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5.条件建设

8年来,37个基地累计获得各种投入798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近900万元,市级财政投入近1000万元,依托单位配套投入逾5000万元。

8年来,37个基地新增办公、科研场地面积6919平方米,基地平均场地面积超过60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基地的软、硬件条件。累计新增图书资料逾200万册,建设专业数据库127种,为基地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提供了可靠的图情信息保障。学术阵地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0年,基地主办、承办的学术刊物达到29种,其中CSSCI来源期刊1种、核心期刊3种。各基地都按要求建设了自己的专题网站,不少网站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6.体制创新

各基地依托高校按照基地建设的模式和标准,大力推进科研体制改革,促进基地实体性建设,全面落实主任负责制、全员聘任制、驻所研究制等基本制度,对基地实施开放式管理,全面理顺基地与依托院系的关系,为基地发展营造出了良好的体制制度环境,使基地成为重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特区”。不少高校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基地建设新模式。如重庆大学在基地专兼职人员聘任上实行“双聘制”和“双考核制”,既保证了基地专兼职人员驻所研究时间,也丰富和完善了驻所研究制度内涵,协调了相关学科和基地的关系;同时,对聘任的校外研究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社科院等4家单位整合相关研究力量,积极探索多单位联合共建重点研究基地的新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主要经验

1.注重一个行为——政府行为

重庆市以政府行为而非部门行为实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基地建设是在重庆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的,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多次就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程与评审工作,开展专题研究并进行指导;重点研究基地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授牌;市政府设专项资金支持基地建设;以市政府名义下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纲要》中把市级基地建设列入了“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六大重点工程”之中。

2.打破一个壁垒

打破了全市四大社科研究队伍间的壁垒。此市基地建设不仅面向全市高校,还面向全市其他三大社科研究阵营:科研机构、党校和军队院校。促进了高校与这些研究力量的沟通与协作。既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相对齐全和基础理论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又有利于发挥党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建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社会科学院在开展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

3.处理好两种关系

一是处理好评与建的关系。严把“申报关”,各申报单位必须按照基地建设标准通过几年实质性建设和投入才能申报市级基地,已形成校级基地、市级基地和教育部基地三级建设模式;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模式,规范评审,通过聘请高水平的评审专家,为基地建设会诊。

二是处理好优势学科、交叉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关系。在基地建设中重点关注优势学科,大力培育一些基础条件较好、有发展前途和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重视扶持具有重庆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集群。

四、标志性成果

1.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宋乃庆教授主持完成的研究报告《教育对重庆经济发展贡献的研究》,提出了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引起中央领导关注,温家宝、刘延东等国家领导人对此均有重要批示。该成果于2009年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2.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诗亚教授主持完成的研究报告《关于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中推进“更新工程”的建议》,提供了以“流动促稳定,融高师改革与基础教育发展为一体”的新思路来解决农村教育师资匮乏问题,以派出高校学生到贫困地区实习顶替农村教师岗位的方式,来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新路子。该成果被教育部办公厅报送国家科教小组等决策部门和被教育部采纳,2006年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3.重庆大学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金融产业化发展理论”、“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从国家安全的高度保护好三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三峡库区应建成国家级生态经济特区”等理论观点和决策建议,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高度重视,并批示给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等研究和吸纳。

4.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王崇举教授主持完成的规划报告《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科技规划的研究编制》被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部门决策采用,列入国家《西部开发科技规划》,对国家提出建设“两带一市两城”的规划和决策起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5.西南政法大学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的Drug Problems in China:Recent Trends,Countermeasures,and Challenges一文,在国际著名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eder Therapy and Compartive Criminology上发表。该文突破了我国目前犯罪学研究领域内普遍存在的从概念到概念定向研究模式,以实证研究思维作指导,收集了大量的数据,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在遏制毒品犯罪方面的对策,同时也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在打击与防范毒品犯罪方面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

6.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靳明全教授主持完成的专著《日本文论史要——古代中世、近世、近代部分》,2010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第一部用中文写的日本文论史专著。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完成的专著《三峡文明史》是我国第一部从纵向角度系统论述三峡文明的学术著作,在该领域居于前沿水平。

五、“十二五”建设思路

1.发展目标

经过5年以至更长时间的重点建设,使每一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具有明显的科研优势和特色,整体科研水平和服务决策的能力居于全市领先水平,在全国以至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在各自领域成为区域性“五大中心”,即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中心、专门人才的吸纳和培养中心、决策咨询服务中心、信息资源与交流中心、科研体制改革的示范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主要在三个方面,即强化特色、促进转型、提升水平。

2.重要举措

(1)动态调整,优化布局。对基地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达标替补”的动态管理模式,通过一定比例的淘汰替补,不断优化基地布局,促进基地建设突出问题导向,鼓励新兴交叉研究,

(2)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以财政投入为杠杆,引导基地依托单位在人力配备、物质条件、优惠政策及建设经费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支持、鼓励基地多方争取社会投入。

(3)实施“五个一批”提升计划,即培养一批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打造一批高水平学术团队,承担一批重大攻关项目,培育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开展一批重大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升基地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咨询服务水平,扩大基地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充分发挥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和带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