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中国建国初期(1949―1957年)政治经济概要

新中国建国初期(1949―1957年)政治经济概要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建国初期政治经济概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100多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志士仁人和革命烈士艰苦奋斗、流血牺牲、百折不挠、追求探索的伟大胜利,它是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新中国成立时,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极为困难。新中国成立前后,投机商人兴风作浪,引起物价暴涨,市场紊乱;为平抑物价,稳定市场,人民政府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

新中国建国初期(1949—1957年)政治经济概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100多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志士仁人和革命烈士艰苦奋斗、流血牺牲、百折不挠、追求探索的伟大胜利,它是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外形势极为严峻。在国内,人民解放战争还在进行,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在国际上,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在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斗争的同时,以极大的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处于崩溃状态的国民经济。

正当全国人民为恢复国民经济而艰苦奋斗的时候,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又面临着外部侵略的威胁。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悍然出兵侵入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界;美国第七舰队也开到中国的台湾海峡,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政府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同时,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群众运动。经过三年浴血奋战,美国侵略者被赶回三八线以南,并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军民抗击侵略者的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1951年继续进行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互相结合,不仅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而且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

新中国成立时,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则尚待进行。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区首先开展了清匪反霸和减租减息斗争,为土地改革创造了条件。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从此,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新中国成立时,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极为困难。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与掠夺和反动派的腐朽统治,再加上长期战乱摧残,工农业受到极大破坏,旧中国留下来的是一个极其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新中国诞生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党政府的财产,官僚资本企业归国家所有,使这些企业转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并很快恢复了生产。这样,人民政府就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后,投机商人兴风作浪,引起物价暴涨,市场紊乱;为平抑物价,稳定市场,人民政府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经过集中打击金融投机和粮食、棉纱等投机倒把活动的“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有效地稳定了全国物价。到1950年上半年,国家财政开始好转。1950年6月,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把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确定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会后,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在农村,在深入进行土地改革并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引导农民组织互助合作,促进生产发展。在城市,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政府还精简、整编国家机构和人民解放军,节约财政支出。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从而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基础,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条件。(www.guayunfan.com)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并通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努力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951—1952年,在继续完成各项社会改革任务、实现西藏和平解放和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经过新中国头三年的努力,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都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状况根本好转,用于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投资不断增长。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并日益巩固;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在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后,中共中央于1952年下半年开始酝酿和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它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历史的必然。2在过渡时期总路线颁布以后,我国从1953年开始了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经济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都已成为主体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新中国的建立,政权的稳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为中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