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1958―1977年的吉化――孙境宏同志的回忆

1958―1977年的吉化――孙境宏同志的回忆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58—1977年的吉化——孙境宏同志的回忆孙境宏,男,汉族,1924年8月出生,1948年12月毕业于吉林工业学校,同年参加工作。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经济师。“649”装置于1966年4月破土动工,1969年12月投产,顺利生产出了合格的“201”产品。后于1975年12月13日转产“741”,又一次填补了我国核原料的空白,受到了化工部、国防部的通报嘉奖。1977年7月,吉化公司在以贾庆礼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狠抓企业整顿。

1958—1977年的吉化——孙境宏同志的回忆

孙境宏,男,汉族,1924年8月出生,1948年12月毕业于吉林工业学校,同年参加工作。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经济师。曾任试剂厂车间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动力师、副厂长、厂长等职。

我在电石厂工作了15年,参加了电石厂的基建施工和试开车,主持完成了电石炉“加热电极”的研制,1963年调到吉化试剂厂,先后担任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厂长等职务,直至离休。从到试剂厂算起,距今已有46年了。回眸过去,有几件事让我记忆颇深。

“201”是核反应堆中的重要原料。它取之于天然水,用之于航天工业。而天然水中“201”的含量只有0.015%,通过复杂的工艺分离提浓后,“201”成品纯度必须达到99.9%。有人说“201”产品是液态黄金,可我说它比黄金还珍贵。

为了中国的卫星遨游太空,为了中国的氢弹、原子弹发射成功,为了实现中国人的飞天之梦,1963年7月,以“717”为代表的我国第一个“201”产品工业化中试装置破土动工。开始,我们这些初来试剂厂的人,只知道试剂厂是一个国防军工厂,其他一概不知,就连“201”是做什么用的也不清楚。后来,工厂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专业技术学习,组织职工听取领导的形势报告和专家的技术课,我们才彻底明白了生产“201”产品是用于火箭推进剂,其政治意义在于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当我们知道了“201”的用途和意义后,每个人的心中立刻产生了神秘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大家都知道,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以美苏为首的霸权主义仰仗它们对核技术的垄断,肆意对第三世界国家大搞核威慑和核讹诈,使国际形势从和平走向对抗,政治气氛非常紧张。为遏制中国,西方大国联合起来,对中国实行“201”技术封锁,禁止向中国出口“201”产品,企图阻止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妄图实现它们称霸世界的野心。为彻底打破西方大国对我国的核威慑,参加“201”项目建设的工人、解放军战士和工程技术人员,怀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雄心壮志,下定决心,拼命也要攻克“201”这一难关。然而,制取“201”是核工业的尖端技术,当时我们面临的困难是,人才短缺、资料匮乏、经验不足。但是,试剂人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为了中国的卫星早日飞天,全体试剂人抱定“水中淘金,志在飞天”的决心,义无反顾地积极献身于“201”的科研开发之中。人才短缺,就举办夜校,邀请了清华、北大的专家教授来厂授课,边学、边用、边提高;资料匮乏,就在“269”实验室中试的基础上,边试验、边研究、边积累;经验不足,就在“小试”、“中试”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那时候的人做事踏实,一门心思钻研技术,努力工作。白天在现场安装调试,遇到难题就记下来,晚上去夜校问老师,废寝忘食,直到学懂弄通为止。在全体科研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717”车间仅用18个月,于1964 年12月竣工,并很快转入单体和联动试车。这时,我已被调到厂生产办公室主任岗位上工作。经过夜校培训和试车实践,大大地提高了工人的操作水平。在试车之初,暴露了装置在工艺、设备及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消除隐患,厂党委广泛发动群众,总结经验,制订措施,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技术改进和设备改造项目150多项。于是,“717”车间又于1965年6月进行第二次化工试车。这次试车,由于工人操作水平的提高、工艺设备隐患的消除,装置运行很平稳,实现了连续长周期运转。到1967年8月,“717”车间圆满完成了化工部下达的“确定流程、出数据、出人才”等各项目标任务,随即终止了“201”工业中试,“717”装置停车。根据国家备战的需要与部署,“717”车间所有设备及70余名技职人员一并迁到青海西宁重新建厂。

灿烂的科技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科技之果。在“717”工业化中试装置确定工艺流程、掌握监控数据、取得操作经验的基础上,“726”、“649”、“747”等装置相继建成投产。其中,“726”装置于1964年5月破土动工,1965年6月竣工,当年11月16日开车投产,生产出我国第一批“201”成品,填补了我国核原料的空白。为此,党中央、国务院特致贺电:“热烈祝贺我国第一座‘201’工厂建成投产。”“649”装置于1966年4月破土动工,1969年12月投产,顺利生产出了合格的“201”产品。后于1975年12月13日转产“741”,又一次填补了我国核原料的空白,受到了化工部、国防部的通报嘉奖。“747”装置于1971年7月破土动工,1974年12月竣工,实现了一次开车成功。上述装置的建成投产,有效扩大了“201”和“741”产品的生产规模,满足了我国“两弹一星”试验的急需。这些成就的取得,实属来之不易。当时,在“201”和“741”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遭遇了“文革”十年动乱的干扰。工厂内大字报铺天盖地,批斗会接连不断,“打砸抢”事件时有发生。然而,试剂厂的干部、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虽置身于动乱之中,却牢记使命不动摇,坚持白天开会晚上干,不开会时抢着干,贪黑起早挤时间干。工程师桂纯的办公室被造反派霸占了,她就一个人躲到“747”车间排风筒里偷偷地搞设计。“726”车间化工三班的岗位操作工一连三天吃住在厂里,坚守岗位,保护设备,平稳操作。试剂厂的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努力排除“文革”干扰,保证了“201”和“741”产品的正常生产。(www.guayunfan.com)1981年,由于国家战略调整,试剂厂“201”停产。回首17年的“201”科研生产历程,我深深地体会到,在西方大国的严密封锁下,“201”产品的研制成功,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典范。只要全心全意相信和依靠群众,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在“文革”期间,由于“四人帮”干扰,工厂的规章制度、企业管理、生产秩序遭受了 严重破坏。当时,工厂内“无政府主义”泛滥,造反派不服管,领导干部不敢管。设备“跑冒滴漏”严重,厂区环境脏乱差。严重时,各套生产装置仅能维持低负荷运行。1977年7月,吉化公司在以贾庆礼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狠抓企业整顿。试剂厂也不甘落后,借东风,抓整顿,重建试剂厂企业管理新秩序。其中,我记忆较深的有这样几件事:一是清理“打砸抢”事件。抽调专人,内查外调,核实一件,处理一件。二是清查国有资产。组织专业人员,采用边清查、边核对、边建制的方式,用了半年时间,基本摸清了工厂的家底。我一直负责抓这项工作。我们本着按账对物、账物相符、一查到底的原则,对所有车间、科室、工段、班组的财产物资,从账内到账外、从库内到库外、从闲置到在用、从积压到报废,逐一进行了全面清点盘查,登记造册。经过认真清查,进一步明确了全厂现有资产总额和债权债务总额。在此基础上,重新核定了流动资产定额、原材料消耗定额和二级库存周转定额,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了企业物资管理。三是清除设备“跑冒滴漏”。发动全厂,落实责任,明确要求,限定时间,问题整改不达标绝不放过。逐台设备、逐条管线、逐个问题落实责任,达到了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通过整顿,彻底消除了设备“跑冒滴漏”现象,提高了设备完好率,使装置面貌发生明显改变。四是建章建制。以岗位责任制为重点,全面修订各车间科室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巡回检查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企业管理新秩序。五是开展创“清洁文明工厂”活动。全厂职工总动员,粉刷厂房、油漆设备、清理垃圾、整平空地、栽花种草植树,达到了轴见光、沟见底、设备见本色的要求。整顿后的试剂厂,草坪绿茵茵,路旁树成行,玫瑰花开红艳艳,厂区面貌焕然一新。因此,试剂厂连续多年被龙潭区、吉化公司、吉林市和吉林省政府命名为“清洁文明工厂”。经过连续四年的恢复性整顿,健全了规章制度,夯实了基础工作,强化了企业管理,锻炼了职工队伍,为企业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庞松,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2〕《中国石油工业》编辑部.中国石油工业(1949—1989).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33〕《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4〕《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5〕《中国石油工业》编辑部.中国石油工业(1949—1989).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36〕《抚顺石油工业志》编纂委员会.抚顺石油工业志(1909—1987).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37〕《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8〕《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9〕《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0〕《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1〕《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2〕《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3〕《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4〕《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5〕《上海炼油厂志》编纂委员会.上海炼油厂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46〕《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7〕《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石油化学工业厅.甘肃省志·石油化工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48〕《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9〕《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0〕《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史志》编纂委员会.齐鲁石化志(1965—1989).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

〔51〕《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2〕《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厂志》编纂委员会.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厂志(1965—1989).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53〕《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4〕《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5〕《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6〕《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7〕《上海高桥石化志》编纂委员会.上海高桥石化志(1949—1990).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58〕《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9〕《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0〕《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1〕《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2〕《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3〕《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4〕《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厂志》编纂委员会.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厂志(1965—1989).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65〕《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6〕《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厂史》编纂委员会.上海石化总厂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67〕《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8〕《上海炼油厂志》编纂委员会.上海炼油厂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69〕《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0〕《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石油化学工业厅.甘肃省志·石油化工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71〕《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2〕《抚顺石油工业志》编纂委员会.抚顺石油工业志(1909—1987).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74〕庞松,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5〕《吉林石化口述史》编纂委员会.中国石油口述史·吉林石化卷(一)吉化记忆.

〔76〕《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史志》编纂委员会.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志(1938—19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