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1958―1977年的吉化――蒋新生同志的回忆

1958―1977年的吉化――蒋新生同志的回忆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58—1977年的吉化——蒋新生同志的回忆蒋新生,男,汉族,1916年9月5日出生,江苏省武进县人,1939年5月参加新四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文化。1958年开始,苏联专家撤离回国,但吉林化肥厂并未停滞不前,接连开展了装置扩建。可惜,1966年11月3日,王芝牛同志不幸因公殉职。

1958—1977年的吉化——蒋新生同志的回忆

蒋新生(曾用名蒋兴森),男,汉族,1916年9月5日出生,江苏省武进县人,1939年5月参加新四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文化。1957年1月至1959年9月,任吉林肥料厂党委书记;1959年9月至1965年1月,任吉化公司党委副书记;1960年2月至1961年12月,兼任吉林化工学院党委书记;1965年1月至5月,任吉化公司党委书记;1965年6月调离吉化公司。

在吉林肥料厂建成投产后,到1958年底,合成氨产量就超过了设计能力,达到年产5.9万吨。1958年开始,苏联专家撤离回国,但吉林化肥厂并未停滞不前,接连开展了装置扩建。经过二期扩建,使压缩机由4台增加到12台,甲醇塔和合成塔由5台增加到10台,其他传动设备和静止设备也相应做了增加或改进。造气部分的扩建和改建完全是根据我国资源的开采情况和具体条件进行的。沸腾层炉开始烧的是营城煤,后来又改烧舒兰煤。在吉林扶余油田开采后,经过试验,又改用重油造气,使气体质量有很大提高,明显提高了硝铵产量。新建的固定层炉,开始是利用电石焦炭造气,后又改为利用小块焦富氧气化,这是在苏联专家撤离后,完全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完成的造气工艺技术改进。在工艺上,铜洗由碳酸铜氨液改为醋酸铜氨液,使用铜触媒,既挖掘了潜力,又采用了新技术,使肥料厂的发展大大加快了。这种发展具有中国的特点,是完全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的。这样的增长速度,除了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人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吉林肥料厂的设计能力是5万吨,经过扩建和工艺上的改革创新,到1966年,硝铵产量已达到了30万吨,比原设计能力增加了5倍。这可以说是高速度的发展,赢得了时间,节省了投资,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吉林肥料厂投产时,厂领导班子有李艺林、杨浚、谢登宏、韩登贤、谢润生、王芝牛、蒋新生、徐兴民,以及副总工程师王希敏、李飞等同志。这些同志分别是从中央机关、地方机关以及一些老厂调来的,也有从苏联留学或实习后回国的。这个领导集体的成员,各有特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团结协作,一心把生产搞上去。那时,领导都有一股子闯劲,不知困难为何物,经常是“困难”二字还没说出口,自己就先脸红了,大家都能勇挑重担。党委开会,生产技术指挥上遇有分歧时,既不争论,也不急于作决定,每个党委成员都不约而同地下到生产现场,搞好调查,掌握实情,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再作决定。一天24小时,厂领导都有人值班,处理急难问题。

那时,执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由厂长负责。党委则在政治上起核心作用,全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保证、监督作用,发动全厂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为加快化肥工业的发展多做贡献。工厂党委决不包办代替厂长的工作,不妨碍厂长的指挥和决策。

党委始终抓住党的建设这一中心环节,注意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保证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当时,化肥厂的党员数量不多,但党性强、素质高,都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最艰苦的地方,党员能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当时,造气车间沸腾层炉经常结疤,每次打疤都是一次艰苦的战斗。炉内温度高达千度。从人孔望去,炉火通红,疤块既烫又硬,打疤的同志都身穿用冷水浸湿的棉袄,顶着高温,抢先进入炉内,用铁镐、大锤、钎子死打硬拼,五六分钟就得换人。打疤的劳动非常艰苦,而我们的工人却毫不退缩。对此,我们这些当领导的,无不为有这样的好工人而骄傲。特别是在工种之间交叉作业时,大家互相提醒注意安全,互为对方创造方便条件。这样,大大加快了作业进度。仅1958年,就发生结疤56次,不到一星期就要打一次疤,可见劳动的艰苦程度了。一直到1963年,打疤难题才得到彻底解决。(www.guayunfan.com)还应该讲的就是厂长王芝牛的功绩。王芝牛同志对吉林肥料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1957年,我到肥料厂时,他是厂长助理,后来提为副厂长,分管生产,后又被提为厂长。他是工人出身的干部,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的高尚品质。他是我党培养的第一代工农干部的优秀代表。他当过工人,又一直搞合成氨生产,到苏联学习过,当过基层领导干部,可以说是合成氨专家。他对化肥厂生产了如指掌,经常深入生产现场。他对干部工人要求严格,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但对干部工人的劳动、生活体贴入微,胜过关心他自己。在党委学习讨论时,他的发言简明、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能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分析问题,既不保守又不夸张,讲的都是实情,一种普通工人的朴实作风。因此,不论是党委例会还是领导班子集中学习,大家都爱听王芝牛发言。可惜,1966年11月3日,王芝牛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当时,噩耗传来,全厂职工无不悲痛万分。全厂上下化悲痛为力量,为实现日产千吨氨而奋斗。就在王芝牛同志逝世不久,经过全厂职工的努力奋斗,日产千吨合成氨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