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耕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农耕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2-03-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谷村的未来向何处去?千百年来,依靠宗族血脉相依相连的谷村李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为一个势镇八方的庞大村庄,铸就了令人瞩目的文化盛况,创造了令人景仰的科举辉煌。目前可以感知到的是,谷村人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设想,也没有什么规划,有的只是走一步看一步的随波逐流。谷村目前还有不少老旧民居,成排成行地屹立在原先的位置上,但已被现代楼房逐渐

未来的方向

——农村人口减少了,传统住房废弃了,新式楼房增多了,农民的方向迷惘了。村庄,该向何处去?

谷村的未来向何处去?

千百年来,依靠宗族血脉相依相连的谷村李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为一个势镇八方的庞大村庄,铸就了令人瞩目的文化盛况,创造了令人景仰的科举辉煌。文化的动力,将谷村从古代推演至今。

时移事易,物是人非,古代的辉煌不能代表未来,先贤的业绩不能创造未来。传统文化还能发挥其凝结人心、延续血脉、传承文明的作用吗?当草鞋撞上皮鞋、当稻米撞上面包、当米酒撞上香槟、当长衫撞上西服、当砖坯撞上钢筋、当高考撞上打工,谷村还能延续它的辉煌与荣耀吗?(www.guayunfan.com)目前可以感知到的是,谷村人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设想,也没有什么规划,有的只是走一步看一步的随波逐流。村干部除了叹息还是叹息,除了无奈还是无奈。在这种被动式行进的步伐中,谷村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实现村庄的涅槃、实现宗族的蜕变,令人感觉很虚玄。

现实的情况是,群众思想很乱。

首先是意识的混乱,在宗族统治被颠覆、政治狂热已冷却、权力诱惑在加强、金钱引力正加大的背景下,谷村陷入了无法统一、难以凝聚的意识状态。其次是价值观的混乱,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在哪里?没弄明白,也没人去弄明白,或许在外创业有成的人弄明白了,却没有给村庄带来深层的思考。再次是功利目的的混乱,人生在世,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没有人提出,也没人思考,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目的性与功利性十分鲜明,而今天的人们有追名逐利的愿望与需求,却不知道该追什么名、逐什么利,是该追求大名大利,还是小名小利,是该追求文化成就这个利,还是追求物质财富这个利,没人清楚。

于是,思想的混乱就把个原本在宗族统治下显得“大一统”的村庄,弄得支离破碎,哪怕一个小小的话题、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都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凝聚力弱了,向心力没了。

所以,村干部想开展公益性活动,或集体性行动,比如清理田地当中的沟圳、清理村前池塘的淤泥等等,村民都不理会,不管是命令和任务,还是倡议与号召。有的人不仅自己不参与,甚至鼓动他人别参与,极尽拖后腿、开倒车、拆烂屋之能事。

在各种发展机遇稍纵即逝的情况下,亟需村民们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来推动全村事业向前发展。以上述混乱不堪的思想意识,如何能够实现村庄人心的凝聚与稳固、实现宗族的发达与和睦?古代有宗族观念统领族人的思想,靠族规家约规范族人的行为,后来有政治狂热吸引族人的思想,族人靠政治口号来说话行事,今后靠什么来统领村民的思想、规范村民的行为呢?不可能只靠金钱!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的改革开放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每个家庭的劳动能量和致富热情。每家每户都是男女老少齐上阵,田野上一片喧哗热闹,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令人振奋,一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

然而,今天的田野上,没有那种喧哗与热闹,只有一种孤独和落寞,一种无法排遣的失落与无助。曾经人头攒动的田野,如今竟是这般冷清?曾经喧声如潮的田野,如今竟是这么寂寥?还是那些田地,还是那份劳作,却少了劳作的魅力,少了劳作的期盼。

如今在家种田的人,大都是六七十岁的人。当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不能再劳作,当外出打工的青壮劳力不再回村来劳作,田野上还有人劳动吗?一旦到了那天,谷村李氏的磨盘洲上,恐怕所有的稻田将会是杂草丛生、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景象吧。

学校的生源随着年级的递增而递减:盘谷中心小学一年级178人,二年级112人,三年级118人,四年级102人,五年级155人(部分村小、片小并入),六年级251人(全镇小学并入),在校寄宿的高年级学生220人。盘谷中学初一年级247人,初二年级233人,初三年级210人。

生源的流失,原因在于:农村学生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求学环境、更强的求学竞争力,想方设法将孩子转学到县城。盘谷的中小学呈现萎缩局面,农村基层基础教育面临衰弱的尴尬。倘若农村生源都涌向县城,农村学校总有一天会没有存在的必要。

农村人打工赚了钱,便在县城购买房子,既供孩子在县城上学之用,也为自己今后定居县城、做个城里人奠定了基础。农村的孩子都进城了,孩子的父母、祖父母们都随着孩子进城了,农村也许有一天也会空了。到时候,空荡荡的农村还有存在的可能吗?

即便农村依然存在,但随着现代楼房的不断鼎起,老旧的传统房屋将一栋栋废弃、颓圮、坍塌、拆除。村庄依然保留,传统却没有了;楼房是增多了,风格却消失了;农民依然驻守,文化却断裂了。

届时,村庄里耸立的全是现代楼房,华丽而张扬,村落与城镇还有什么区别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农村富裕了,发展了,进步了,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农村却褪色了,异化了,退步了。农村缺少了自己的特征,就不再是农村,这样的农村,有比没有更缺价值。

既然是农村,就应该是鸡鸣、犬吠、鸭叫、牛哞、猪哼、鸟啼,就应该是老树、枯藤、小桥、流水、炊烟、池塘,就应该是红砖、碧瓦、宽门、窄户、飞檐、翘垛。缺少了这样的基本特征,代之而起的全是钢筋、水泥、瓷板、玻璃、釉面砖、琉璃瓦、大理石,缺少文化意义,只有商业价值。崭新的楼房,仅是一座容身的居所,找不到文化依附与价值寄托。

谷村已经改造的祠堂,如桂园、慕泉公祠、株山公祠、粹清公祠、兰桂堂、天官第、季立公祠等,牌坊式大门已经没有旧时青砖碧瓦的风韵,取而代之的是瓷板砖、大理石、琉璃瓦,丧失了富有传统韵味的文化意趣,充满了现代快餐味道的商业气息,返璞归真的寓意没有了,张扬矜夸的铜臭多了。荣德堂的整个大门及正面墙壁,还有大池左房祖祠门楼,都密不透气地贴满了猩红的瓷砖,看起来华丽奢侈,却让人感觉不到他们祖先所追求的淡泊从容、闲适恬静的气度。这样的改造,有不如无。或许是缺少文化气息的熏陶,或许是不懂文化特征的重要,谷村人在改造祖先留下来的祠堂时,只管往上面贴钱,却不知道去做一份“修旧如旧”的保护或保留。他们对祖先尽了孝心,却又拂背了祖先建祠时的真正意愿。虔诚恭敬却不明智的行为,正将谷村的文化特征毁弃在盲目的改造之中,传统正在逐渐消失。

谷村目前还有不少老旧民居,成排成行地屹立在原先的位置上,但已被现代楼房逐渐包围、蚕食。但只有它们,还保留着谷村原有的建筑风貌,保留了谷村传统的文化特征;传统村落的风采,也怕只有它们来展现了。

传统村落的保护,关乎农村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关乎农耕文明的保护与传承。

谷村目前所残留的老旧房屋,现存的祠堂建筑,已看不出多少当年的科举盛况、仕宦荣耀。其实保护谷村的古旧建筑,正是保护谷村历史上文化盛况的基本依据,保护谷村科举盛况的现实凭证,也是保护谷村未来发展的原始根基。

分属于各房各支、各家各户的老旧房屋,谁来统一规划它们的保护和本貌的维持?如果不能保护好,这个万人大村就再也寻不到一点历史的痕迹,闻不到一点传统的意蕴了。

历史深处的秘密,何从寻觅?

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裕,是农民世世代代所期盼的,如今已经实现,并且在进一步变好。但农村里那些优良、美好的东西却渐渐地消失。难道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裕,非得以牺牲优良的风气、美好的传统、绵延的文化为代价吗?

在生活快节奏、工作快节奏、消费快节奏、享受快节奏、一切都快节奏的今天,人们所追求的东西往往只图短时的快慰。比如过年,过去讲求的是一个完整的享受过程,前后长达一个多月。如今叫作春节,前后不过一周。一个多月里的各项活动、各种礼仪、各种人情,集中在一周履行、完成、兑现,节奏是加快了,时间是压缩了,但乐趣却没有了,给人一种紧追急赶的压抑,甚至是逼迫。

这只是风俗习惯上的改变,或许是历史进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种痛楚。但农村生活、农业生产、农民情趣的基本韵律,就是慢节奏,在慢的节奏中体味辛苦,享受快乐,感悟岁月。这就是老牛的速度。我们的祖先使用牛的畜力为主,不仅仅是因为牛的体壮力大、吃苦耐劳,更主要的应该是牛的速度契合了农耕生产的速度,牛与农耕构成了完美的和谐图画。

但现代社会的一切都讲究一个“快”字,这是牛的速度难以适应的状态。快马加鞭,形容的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快速度,这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速度。而鞭打快牛,却是与牛的速度相违的非科学追求。在这样的快速度下,农村、农业无所适从。

现代农业也在追求快速度,许多实用新技术、新机械运用在农业上,如秧盘育秧、大田抛秧、除草剂、犁田机、收割机等等,提高了农业的劳动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但却使农民降低了对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享受程度,失去了享受农业的美好情趣。

这就是症结所在:传统农耕生产有着文化的韵味,所以它是一种享受,既享受生产的过程,也享受生产的结果。因此,在农村才有那么多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的风俗习惯、喜庆节日。正是这些风俗习惯、喜庆节日,构成了农耕文化的基础与形式,成为展示农耕文化的载体与平台,并使得这种文化传统延续了几千年,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

日益加速的现代化,尤其是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农村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适应这一形势?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去顺应这一潮流?如何在保留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新的农耕文明?现代与传统如何在农耕问题上构成新的统一?牛将退出农耕生产,谁将代替牛进入农耕生产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