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奇的仕宦之族

传奇的仕宦之族

时间:2022-03-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奇的仕宦之族——“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百步两尚书,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吉水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文化盛况,在谷村有着辉煌的演绎。显达的仕宦,经过谷村李氏一代又一代的流传,经过谷村历史文献的记载,演绎出一个又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传奇。一个村庄当中,出现这样的“尚书”奇观,的确是件极端荣耀的事。其兄李迁之,考取宋治平甲辰年举人。

传奇的仕宦之族

——“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百步两尚书,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吉水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文化盛况,在谷村有着辉煌的演绎。

显达的仕宦,经过谷村李氏一代又一代的流传,经过谷村历史文献的记载,演绎出一个又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传奇。

“一家八尚书”。这个传奇在吉水人当中并不经常提及,好多人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传奇。《千年吉水》一书中,“吉水人文甲天下”一文中记载了这个传奇,作者曾采堂。他是这样写的:

盘谷谷村,在宋、明、清三朝,人文蔚起,中进士的有51人[1]。李邦华任兵部尚书。他的族人李日宣任兵、吏两部尚书;李振裕先后任工、刑、户、礼四部尚书。民间道是“一家八尚书”。(www.guayunfan.com)这个记载简略而且欠缺考证,只写了三人七尚书,令人心存疑虑,如何构成“一家八尚书”呢?

杨巴金2005年所撰且刊于《井冈山报》的《李振裕》一文,除了上面三人七尚书外,还提到了李元鼎受赠为尚书的情况,这才凑齐为“八尚书”。

这样又有疑问了:在谷村,加封追赠的尚书远不止八个。李佐因为曾孙李邦华而受赠太保、吏部尚书,李秀因为孙子李邦华而受赠太保、吏部尚书,李廷谏因为儿子李邦华而在活着时加封兵部尚书,死后受赠太保、吏部尚书;李联采因孙子李日宣而受赠吏部尚书,李生春因为儿子李日宣受赠吏部尚书;李时学因曾孙李振裕而受赠工部尚书,李尚惪因孙子李振裕而受赠工部尚书,李元鼎因儿子李振裕而先后受赠工部尚书、户部尚书。

从谷村宗族层面看,也远不止“一家八尚书”,而是“一家十几尚书”,点人头计算,应该是“一家十一尚书”,即李邦华、李日宣、李振裕、李佐、李秀、李廷谏、李联采、李生春、李时学、李尚惪、李元鼎,他们或担任、或受封赠为尚书。

经查阅《谷村仰承集》和《谷村李氏族谱》,“一家八尚书”可作以下两种解释:

一是从担任的实际职务看,李邦华先任兵部尚书,后任南京兵部尚书,算两个尚书;李日宣先后任兵、吏二部尚书,也是两个尚书;李振裕先后任工、刑、户、礼四部尚书。三个人先后实际担任的尚书职务,加起来即“一家八尚书”。

二是从单一家庭看,分别指李邦华家庭、李振裕家庭的两个“一家八尚书”:

李邦华自己两任兵部尚书,死后受赠吏部尚书;其父李廷谏因他而在活着时受封兵部尚书,死后受赠太保、吏部尚书;其祖父李秀因他而先后受赠太保、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其曾祖父李佐因他而受赠太保、吏部尚书。祖孙四代担任的、和受封赠的尚书职务,加起来正好“一家八尚书”。

李振裕先后任四部尚书;其父李元鼎因他而受赠工部、户部尚书,也是两个尚书;其祖父李尚惪因他而受赠工部尚书;其曾祖李时学因他而受赠工部尚书。四人担任的和受赠的尚书职务,加起来也是“一家八尚书”。

按照这个方法推算,李日宣家庭就是“一家四尚书”。

一个村庄当中,出现这样的“尚书”奇观,的确是件极端荣耀的事。

“四世一品”。“一品”,即人们口头常说的“一品诰命”。这是谷村李氏独有的荣耀,主要指李邦华、李振裕两个家庭,因为第四代受到皇帝的宠爱,带携前三代都受封或受赠有爵位和荣誉官职,尤其是受赠的荣誉官职,都在一品甚至一品之上,即便生前不贵,死后也荣,因而称为“四世一品”,朝廷还旌表他们建牌坊以示荣耀。

不过,应当补一笔的是,因为他们的受宠,他们的夫人也跟着受宠,被封或被赠予一品的待遇。

李邦华家族,其曾祖母张氏受赠正一品夫人,其祖母周氏先受赠安人、后受赠正一品夫人,其母万氏先累受赠孺人、恭人、淑人、夫人,后受赠正一品夫人,其正室周氏受封正一品夫人。

李振裕家族,其曾祖母罗氏先受赠孺人、后受赠正一品夫人,其祖母彭氏先受赠孺人、安人,后受赠一品夫人,其母朱中楣受赠一品夫人,其父正室罗氏也受赠一品夫人,其妻陈氏受赠一品夫人,其继室刘氏受赠一品夫人、侧室姜氏也受赠宜人。

但是,清光绪元年版《吉水县志》卷三四“牌坊”一节的记载中,谷村还有一座“四世一品坊”,特为李日宣而立。李日宣本人贵为一品,历任兵吏二部尚书,赠太保,谥清惠,其妻先后被封为孺人、宜人、淑人、夫人;其父李生春,因他而贵,累赠吏部尚书,其母曹氏先后被封赠为孺人、宜人、淑人、夫人;其祖父李联采,也因他而贵,累赠为吏部尚书,其祖母刘氏累赠淑人、夫人;其曾祖李瑞却不见因曾孙显贵的赠号记载,想必也是有的,不然何以有这个“四世一品坊”的记载呢?

这种“妻以夫贵”、“曾祖考以子孙贵”的现象,凸显了一个家族官宦的显达、仕途的顺畅以及皇恩的浩荡。因此,在追求“封妻荫子”的时代,这样的恩宠,无上荣耀。而三个家族的“四世一品”,在男女两个层面都将谷村李氏的荣耀标榜到了极致,这在其他地方、其他宗族恐不多见。

“一门七贵”。指宋朝李存之与其兄李迁之、五个儿子考取功名、被授予官职的盛况。

李存之于宋元丰辛酉年考取举人,“政和壬辰以恩特奏名,授象州武仙县尉,迁横州司户,宣和己亥授虔州石城县主簿”。

“特奏名”是宋朝科举考试特有的现象,即在正奏名进士之外,对那些颇有文名和才能、却又屡试不中的举人,皇帝格外恩赐,经“特奏名”殿试授予他们同科进士出身。

因此,李存之本人实际上成了特奏名进士。其兄李迁之,考取宋治平甲辰年举人。李存之五子之中:长子李杞,考取宋大观庚寅年举人;次子李棫,先后考取宋绍圣丙子年、大观庚寅年两榜举人,宣和甲辰年特奏名进士,授湘阴县簿;三子李求,考取宋大观庚寅年举人,政和壬辰年中进士,“宣和元年试词学,兼茂科,特除大(应为“太”。——作者注)学博士”;四子李大方,考取宋大观戊子年举人,后被推为贡士;五子李大亨,先后考取大观戊子年、政和乙未年两榜举人。一门两代七个人,共有三个进士、四个举人,且多授官,声名显赫、身份尊贵,誉称“一门七贵”非常恰当,荣耀一时。

“百步两尚书”。在吉水历史文化中,这个传奇是很有影响的。

吉水县有关史料记载,主要指泥田水边周延和上曾家曾同亨。周延,明朝嘉靖二年进士,曾任吏、兵两部尚书;曾同亨,明朝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先后任工部、南京吏部尚书。水边村与上曾家村田舍交错,鸡犬相闻,出入相望,距离百来步,故称“百步两尚书”。

而《谷村仰承集》有座“百步两尚书坊”的记载,注明 “为懋明公缉敬公建”。李懋明,即李邦华,懋明乃其号,谷村元潭派长房大池启佑堂人,崇祯十二年任兵部尚书,十五年任南京兵部尚书;李缉敬,即李日宣,缉敬乃其别号,谷村元潭派长房桂园天叙堂人,约崇祯十年任兵部尚书,十三年改任吏部尚书。两家同居一个村庄,相距不过百步,故称。

相比两个“百步两尚书”传奇,更值得称道的是谷村。同在一村,同派同房,而且同朝为官,历史上的名气也更大,因而显得尤其难能可贵。

如果算上清朝担任四部尚书的李振裕,则谷村李氏先后有三人担任尚书职务,且在村中住宅相距均为百步之遥,称之为“百步三尚书”也恰如其分。

“十里九布政”。这是吉水县有名的一个传奇,但版本不同。按照常见的一个版本,九个布政中,有三个(李赞、李中、李维桢)来自谷村李氏。但经过详细考证之后,仅在盘谷镇境内方圆十里的范围内,就有至少九个布政,其中谷村李氏就占五个,泥田周氏三个(周正,明天顺元年进士,云南布政使;周叙,明正德六年进士,陕西右、左布政使;周延,明嘉靖二年进士,广东左布政使),上曾家一个(曾存仁,明嘉靖二年进士,云南布政使)。谷村的五个是:

李赞,明成化庚子年进士,正德年间担任浙江布政使。

李贡,明成化二十年进士,陕西右布政使、山西左布政使。

李中,明正德九年三十六岁时中进士,嘉靖年间担任广东右布政使。

李淑,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广东布政使。

李维桢,李淑之子,明隆庆二年二十一岁中进士,天启年间任湖北布政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