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事故频频的韩国高铁

事故频频的韩国高铁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事故频频的韩国高铁2004年4月1日,韩国高速铁路第一条全长420公里的首尔至釜山线(京釜线)开通,韩国因而成为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截至7月18日,KTX已经发生38起意外停车事故,7年间同期相比创下了次数最多的纪录。事故频发引发韩国民众对KTX的担忧日益加剧,有人把“高速铁路”戏称为“事故铁路”。然而,韩国在巴西高铁即将投标之际,宣布退出竞争。

事故频频的韩国高铁

2004年4月1日,韩国高速铁路(Korea Train Express,简称KTX)第一条全长420公里的首尔至釜山线(京釜线)开通,韩国因而成为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

KTX1992年6月正式开工,2004年4月1日正式运营,迄今,KTX已经运营7年多。如果加上正式运营前还断断续续试运营了近3年,KTX实际上运营了10年。

KTX是通过国际招标建成的浩大工程,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中标承建。在KTX建设的10年间,近千名韩国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到法国受训,400多个法国人在韩国工作。法国负责提供设备及维修、铁路营运协助等服务。据韩媒资料,KTX建设实际耗资20万亿韩元(当时约合120亿美元)。

现正在运营的KTX列车共有65辆。其中46辆是由法国进口的“KTX-1”(每列为20节车厢)和19列韩国自主研发生产的高速列车“KTX-山川”(每列为10节车厢)。前者设计时速300公里,实际运营时速250公里;后者设计时速380公里,实际运营时速320公里。

KTX2004年4月开通时,每天7万人次,2006年超过10万人次,就达到了盈亏临界点。目前周一至周五,乘客每天12万人次,周末15万人次。周末高铁一票难求。看来载客率颇高,经济效益不错。(www.guayunfan.com)KTX在开通年2004年曾发生过81起事故,但其后逐年减少,减少至20余起。但是去年3月,随着采用韩国国产技术生产的KTX-山川号投入运行,一年内发生了53起事故,其中有28起是在山川号列车上发生的。

进入2011年以来,韩国高速铁路KTX和KTX-山川号的事故和故障发生率格外频繁。经常发生脱轨、急刹车、低速运行和晚点运行。截至7月18日,KTX已经发生38起意外停车事故,7年间同期相比(截至每年7月)创下了次数最多的纪录。乘坐高铁让人胆战心惊。

最严重的是今年2月11日,KTX-山川号在光明站附近的单向隧道内发生了脱轨的惊险事故。10节车厢后6节脱轨,幸未产生人员伤亡。

7月15日至17日短短3天内,KTX高铁竟意外停车3次,其中严重的两次是:

KTX“山川”号列车15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驶入庆南密阳站时,车上突然冒起浓烟,150余名旅客不得不换车;17日下午1时45分,从釜山开往首尔的KTX列车开动仅30分钟,冷气设施就出了故障。800余名旅客在蒸笼一样的车厢里待了约1小时45分钟。

事故频发引发韩国民众对KTX的担忧日益加剧,有人把“高速铁路”戏称为“事故铁路”。韩国民众对KTX的不安和忍耐已经达到最大限度,甚至有媒体提出应当考虑暂时停止KTX的运营。

包括今年2月的光明站脱轨事故等,KTX事故由车辆的引擎(motor block)、制动装置、线路转换器故障等多种原因导致。在KTX-山川号的众多故障原因中,信号装置故障发生得最多。

韩国民众都将怒火转向运营KTX的韩国铁路公社(Korail),连韩国国会也问责Korail。铁道专家们指出,虽然现在运营着时速高达300公里的高铁,而Korail的技术力量和认知水平却还停留在时速120~130公里。Korail引进高铁虽然已经超过10年,但是还没能赶上世界先进的铁道技术。

韩国铁路公社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按飞机标准整修”和“要接受外部专家全面的铁路安全检查”。

Korail要求KTX-山川的制作公司现代汽车集团的罗姆公司(Hyundai-Rotem)召回部分有问题机车,请求对召回的KTX山川号列车从结构和设计上研究是否存在缺陷。

调整和减少运营班次。从今年5月到9月底,将缩减部分线路的运行。集中对列车进行集中检修,进行安全检查,更换零件。

韩国曾经还雄心勃勃地准备向国外推广和出口KTX,尤其是韩国自主研发生产的KTX-山川号高速列车。目标盯准8.8万亿韩元的美国高铁项目和23万亿韩元的巴西高铁市场。韩国曾声称要在这两场招投标战争中,与高铁的先行者日本新干线、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以及异军突起的中国高铁一决雌雄。

然而,韩国在巴西高铁即将投标之际,宣布退出竞争。理由是巴西方面出价太低,且条件太苛刻,即使能够中标承建,经济上也很不合算。笔者则认为,韩国退标的更主要原因恐怕是KTX频频发生事故使韩国已经没有底气参加激烈的竞争。

(2011.07.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