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秦国的水利工程是如何建设的?

秦国的水利工程是如何建设的?

时间:2022-03-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水工郑国当嬴政顺利清理完嫪毐和吕不韦集团后,为了彻底扫除这两人在朝堂上的势力,他对当时的官员顺势做了一番调查。那就是一直被秦国委以重任的水工郑国竟然是细作。当时,秦国的另一项水利工程都江堰刚刚建成,让四川盆地成了天府之国。于是,水工郑国就带着这样绝密的使命只身来到了秦国。对于这样一个设计合理、前景广阔的水利工程,吕不韦当然没有任何的质疑,当即决定由郑国负责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

水工郑国

当嬴政顺利清理完嫪毐和吕不韦集团后,为了彻底扫除这两人在朝堂上的势力,他对当时的官员顺势做了一番调查。这一调查不要紧,出现了一件让嬴政十分恼怒的事情。那就是一直被秦国委以重任的水工郑国竟然是细作。派遣他来到秦国的是其老对手韩国

自秦昭襄王以来,秦国日益强大,对东方六国虎视眈眈。而身处秦国东出要塞上的韩国则首当其冲。当时,秦国的另一项水利工程都江堰刚刚建成,让四川盆地成了天府之国。在这种情况下,此时韩国国君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如果鼓吹秦国在关中地区修建更大的水利工程,势必会让秦国分散出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用在修建水利工程上来,这样秦国就无暇出兵,甚至会耗费大量的财物。

于是,水工郑国就带着这样绝密的使命只身来到了秦国。而秦国对在关中修建水利工程也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究其原因,还是关中平原实在是太过脆弱了。(www.guayunfan.com)

从地形上看,当时秦国的核心区域是所谓的八百里秦川。在这八百里秦川中,秦川的西部地势稍高,排水便利,是绝好的耕种地带,也是秦国的粮食主产区。而进入秦川中部的时候,也就是咸阳以东,这里地势低洼,非常容易积水,积水过后便形成了不能种植粮食的盐碱地。这些盐碱地数量多,分散在广阔的平原中。

除此之外,在关中的渭水北岸是人口集中之地,而此地却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大部分都是沟壑纵横的地带。这些地带土质虽然肥沃,但是灌溉起来则相当不易,等于说是靠天吃饭。

但是数百年来,秦人一直试图在地区修建一条能够最大规模灌溉关中平原的水利工程,但是这个工程筹划了近百年而未能成行。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总结起来说有三点:第一,兴修水利需要征发大量劳动力,而这些劳力往往也是最重要的兵源,在秦国数百年的时间里,战事多发,民力很难聚集。第二,资源储备有限。兴修水利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少则三五年,多则数十年,物资的消耗是十分惊人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物资储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基本上则是一句空谈。第三,那就是人才的匮乏。其他两点通过恰当的方式可以实现,但是优秀的水工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郑国的到来,让当时的秦相吕不韦异常高兴。因为此时的秦国对外没有大规模的战争,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府库丰盈,所缺少的就是一名能够主持大局的水工。此时郑国的到来仿佛是天意一样。

在吕不韦的授意下,郑国开始了对秦的勘探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勘察,郑国提出一个规模宏大的水利计划。他以自己卓越的才华,精心设计了引泾水入洛水的开渠方案。整个工程分为渠口、引水渠、灌溉区三个部分。

渠口也就是渠首的选择是泾水进入平原的一个缺口。郑国设想在这里修筑一条拦河大坝,抬高水位,然后充分利用渭北平原在地势上西北略高、东南略低的落差,形成自流灌溉系统。

而引水渠顾名思义也就是渠口到灌溉区的导水路工程。这在后来的《汉书·沟洫志》里是这样记载的:“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这一工程的长度大概在15~20公里。

最为重要的就是灌溉区了,灌溉区分干渠和支渠。从泾河引水一直到最终注入洛水,流经300多里。为了扩大灌溉面积,也为了保证干渠的水流量,干渠在沿途截断了多条河流,将沿途的冶水、清水、浊水等河流悉数纳入干渠之中,在关中平原北部形成像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的灌溉系统,让一向干旱的关中平原得到了充分的滋润。

除此之外,针对关中地区盐碱化的问题,郑国计划用含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后,土地的肥力将会得到增强,能够从根本上改造盐碱地。根据史书记载,通过这项水利工程,将改造盐碱地达4万多顷,相当于现在的280多万亩。

对于这样一个设计合理、前景广阔的水利工程,吕不韦当然没有任何的质疑,当即决定由郑国负责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这项水利工程正式实施时正是秦王政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46年。

秦王嬴政得知郑国是韩国派出的细作的时候,这项工程已经耗时10年,整体工程也完成了大半。面对这样的后果,秦王室的宗室们恼怒了,并一致向秦王嬴政强烈地提出建议:“从各国诸侯国外来的人士,他们侍奉秦国,大多数人都是为本国君主游说,充当细作而已,希望将这些外来的宾客都驱除在国境之外。”

秦王室的大臣们之所以要用这样的话语来劝告嬴政,其实是有着自己的盘算的。那就是对权力的渴求。在当时的战国大国之中,秦宗室与其他六国皇族宗室有着很大不同,那就是秦宗室很少能够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这其中的缘由就是当初商鞅在变法的时候就定下了皇室宗亲无军功不得享有爵位和特权的法令。自商鞅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秦国的大权就一直掌握在其他六国的客卿手中。

此时的嬴政正年轻气盛,刚刚亲政不久,嫪毐与吕不韦集团专权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当郑国是细作的阴谋被揭发后,让嬴政震惊的是这已经是一个进行了近10年的工程。生性警惕的嬴政立刻联想到,在下面的朝堂之下,究竟还隐藏着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愤怒之下,嬴政向居住在秦国的宾客下达了逐客令,限令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离开秦国。但是逐客令一下,嬴政突然发觉自己好像做错了。

数百年来,秦国都是设法吸引其他六国的士子入秦。入秦的士子真正属于大才名士的虽然不多,但大多数人能做文,也能办事。这些人很少来自大国,绝大部分都来自已经灭亡或者即将灭亡的小国,比如宋国、鲁国、卫国等等。这些人在其他六大国没有多少竞争力,但是到了秦国却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尤其是秦法中明确规定以军功受爵,这些人便奋发努力,不是从军就是进入仕途,多年来已经成为秦国官署和军队中的中坚力量。

正在秦王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封上书呈递到了嬴政的眼前。而这封上书,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个帝国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